当下转变的农村艺术教育观念(共2篇)
第1篇:转变农村艺术教育观念 促进学生阳光成长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伴随着暖暖的春光,又一年的黄岛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结束了。在这期间经历了忙碌,夹杂着辛苦,看着孩子们如此积极的参与热情和丰硕的成果,顿时感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在农村艺术教育的年轻老师而言,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乡村偏远地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下的教育大环境下如何让每一名热爱艺术的乡村孩子得到最大潜力的发挥是值得每一名乡村艺术教育者深思的。
本届艺术节延续以往的比赛项目,依旧是绘画、摄影、书法等几个类别。我校共组织6名同学参赛,分别参加书法和绘画两个项目,可以说农村地区学生的比赛水平都很高超,同学们技术和功底都很扎实。但是相比市里面学生五彩缤纷的比赛项目而言就略显单薄,市里面学生无论是在材料的选择和题材创意等方面心意都层出不穷,不得不说这都是因为农村中学过分重视成绩抓升学率有关,孩子们大都不愿意在这些方面花费心思和时间,这也不得不说是遗憾。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都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教育亦是如此。记得有一句话说的好——“要么读书,要么旅行,思想和行动必须有一门在路上。”艺术教育更是离不开眼界的开阔。记得在讲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一课时,当我出示本市著名的大珠山的照片时,居然有好多孩子都没有去过,顿时我的内心一阵阵酸楚。乡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缺少了很多长见识的机会,由于家长多忙于外出打工,很少带他们出去参观体验。当家长在某些方面缺失的,学校就应该加强。如果在讲纹样的设计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青岛滨海学院的贝壳博物馆看贝类花纹;在讲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时我们可以去红星美凯龙商场参观各种室内家居用品;在讲色彩的魅力时能带学生亲身感受下大珠山上杜鹃花红艳;那么我相信这样的教育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艺术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她更多的是一种亲身的体验感受,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之间的触动,更多的在于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飞翔。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早在西周时期,就兴“六艺”之教,可见艺术教育在教学中所占的份量。依然记得青岛著名的骑马舞老师——魏妙老师,当她接手一个成绩不行的班级时用一曲当下流行的“骑马舞”深深的征服了整个班级,班上最调皮的学生都敬佩这样的老师,可见这就是艺术的魅力。那么怎么才能扩散艺术教育的魅力,提升广大农村地区艺术教育的效果呢?我认为
首先,应该完善加强师资力量。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老师大都还得担任其他主科,或者教授多个年级的课程,不然就还得负责学校杂七杂八的事情,这导致艺术教育老师精力消耗过多无法在自己专业课程上进行提升。连自身精力都无法照顾到位的教师如何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呢?所以说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才是实施高质量艺术教育的根本保证。
其次,转变农村艺术教育观念。依然记得我在上学的时候艺术教育一直都是受到忽视的,没想到当我已经由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者的时候这个观点还是没有得到改变。我校一名学生非常喜欢画画,每次有什么比赛都积极的参加,可是没想到她的家长居然亲自找到班主任那,要求不要让学生把时间与精力浪费在这些“无用”的地方。我真替父母感到可悲,也替孩子感到可惜。教育是由观念决定的,农村艺术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这里不仅指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还要转变政府领导,社会各界,学生家长的观念。当然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还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正确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造成重视艺术教育的好风气,形成关心,支持,参与实施艺术教育的良好环境。
最后,要提供专业的教学设施设备和课程用材。很多农村学校只配有教体局分发的基本设施,很多课程及参加比赛用的材料在农村根本买不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如果学校能够提供学生基本的课程材料和工具,定能激起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我们作为农村艺术教育的基层工作者,应该站在为学生的成长奠基的高度上,对时代负责,鼓起勇气,克服困难,付诸行动,在学校、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共同为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创造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激情迸射,让他们的理想插上翅膀,自由飞翔。
第2篇:管窥农村艺术教育的新发展
随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全面更新,艺术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视。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审美结构,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教育的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能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使之淡化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所在学校虽然说是一所农村学校,但是一直以来,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始终把全体师生艺术修养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因此,作为一名农村艺术教育骨干教师,应始终把学校的常规教学和特长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
完善艺术常规教育
立足课堂教学笔者所在学校的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要求全体艺术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中重视艺术常规教育。在熟悉教材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由教导处、教研组长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组及时查阅,反馈信息,使其更具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学校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有重点、不定期地抽查,加大随堂听课的力度,正常开展每周一课的教研课,夯实艺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领导组将随时了解艺术教师的教学动态,及时分析、综合教学现状,与艺术教师一起交流,鼓励教师及时记录教学心得,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督促机制,又提高了艺术教学的质量。
加强课题研究要想有更生动有效的课堂,艺术教师就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笔者所在的学校要求每位艺术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主课题研究,并根据教学实际确立一项时限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校本专题研究课题,还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上级的微型科研课题研究;每位课题组成员积极阅读各类专业书籍,撰写读后感并交流;开设“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等形式的研讨课。
鼓励才艺展示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艺术节活动。活动面向全体师生,要求每个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艺术展示,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活动项目分为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阳光下成长”征文等。平时,学校还通过“校园好声音”“小小演奏家”“绘画小能手”等多种专项评比活动,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有特长的教师也要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艺术特长。
建设“六艺”少年宫
为了让农村孩子更好地享受到与城区孩子同样的素质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在原地翻建了教学楼、活动楼、图书馆等功能性活动场所。学校利用活动楼积极筹建了学校“六艺少年宫”,并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活动,通过开设多种兴趣班,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技能,陶冶情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六艺少年宫”兴办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把少年宫建设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文体活动开展的基地,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温馨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促进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精神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学校开展少年宫活动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公益性原则,少年宫不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免费为孩子提供活动场所和器材,免费指导开展文体活动,免费辅导学习各项技能。二是基础性原则,主要进行科技、艺术、体育等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资源整合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师资等资源,实现长效运行。四是自主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项目,不搞“一刀切”,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特长,并得到较为专业的辅导。
学校“六艺少年宫”开设了乒乓、科技、器乐、书画等28个兴趣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笔者每年担任的辅导项目也不相同,先后担任了声乐、舞蹈、器乐等各个项目的辅导教师。笔者努力运用自己的音乐特长,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编排节目到设计每次的活动过程,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编排出高质量的节目,在国庆节、“六一”儿童节、重阳节、教师节等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到来之际,深入社区、休闲广场、敬老院等地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既满足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掌握好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展示平台:每年举办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活动,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充分的展示。如艺术节活动,全校学生人人参与,大合唱、器乐演奏、舞蹈、课本剧等表演精彩纷呈,学生的儿童画、沙皮画剪纸、编织等作品全面展示;同时,学校将学生优秀的剪纸、书画、手工作品等进行装裱,张贴在楼道间的墙壁上,这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
结束语
通过几年来的艺术教育改革,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开展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校本兴趣活动,充分发挥“培训、活动、指导”的职能,通过农村艺术教师的努力,城乡的距离正在缩减,农村孩子也和城市孩子一样,充分享受着艺术教育带来的幸福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