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发展传承简析毕业论文(共5篇)
第1篇:美术与摄影的融合传承简析
摄影是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化产物,但它也与久远的艺术传统有很深刻的关系,对于美术与摄影的关系不仅是模仿与致敬,从美术角度来说美术史摄影的灵感源泉,而摄影可以用真实的人物再现美术情景。在摄影术出现之初,曾有画家感叹道:绘画从此死了。对于画家而言,摄影有可以精确的再现物体的形象能力,能够客观的记录真实的物体,这一点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许多画家开始采用绘画照片的方式来完成绘画,画家安格尔在参与上书禁止摄影的同时也在悄悄使用照片当成绘画的素材。而摄影师们起初在进行摄影作品拍摄中也同时对绘画作品进行有意识的模仿与再现,直至今日,重现绘画作品仍被很多摄影家所追求。
1.画家与照片
欧仁·德拉克洛瓦,法国画家,其曾经赞叹道摄影术在描绘事物方面的神奇能力,他表示摄影术的出现对他来说相对较晚,因此没能够享受摄影的带给他的乐趣,德拉克洛瓦是法国第一个全国性摄影协会的创始人,1857年,他曾以一幅作者不明的人体照片为蓝本,创作了《奥达利斯克(宫女)》的油画,还与一个叫尤金·杜里奥的摄影师共同合作,由他执导模特摆姿势,杜聊负责具体拍摄,经过这种合作模式,他们拍摄了很有价值的摄影作品。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其在作画时经常参考照片,并且在本应体现画家追求完美形态和才情的人体绘画方面,其运用布尔乔亚女性为模特拍成照片作为创作素材,在1853年画出了被德拉克洛瓦讥为无意义的《浴女们》,他的巨作《画家的画室》中,站在他背后的模特也是根据摄影师朱丽安·瓦娄·德·维伦努的"人体研究"照片画出来的。
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诞生于1848年的拉斐尔前派,创立者是三位年轻的画家--丹帝·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威廉·霍尔曼·亨特和约翰·埃弗雷特·米莱,其目的是对抗日益增长的物质主义倾向,以象征主义的手法来提倡一种中世纪的美与单纯,他们发扬了中世纪油画对细节的处理和明快的颜色,并且一部分拉斐尔前派画家善于将摄影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当中。丹特·加布里埃尔·罗塞蒂,拉斐尔前派创始画家,他就对摄影相当关注,他曾经被《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业余摄影家刘易斯·卡罗尔拍摄于镜头当中。罗塞蒂还邀请约翰·罗伯特(摄影家)帮画家莫里斯的夫人简拍摄照片,并根据其中一幅绘制了《白日梦》一画。他对摄影的态度是大胆参考,但是不会把绘画画成照片那样,所以很少能在他的绘画中感受到照片的存在感。
虽然摄影术的发明让一些画家感到了威胁,有一部分画家真的放弃绘画转向摄影,但是也有一部分画家能以应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摄影这个新生的事物,并能尽可能的去学会运用,使之为自己的绘画服务。
法国印象派画家爱德华·德加他就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对于摄影的喜爱,他甚至与从照片的冲放技术学起,并且经常邀请自己的朋友来家里面拍照,拍一些作为绘画系做素材的照片。
法国"纳比派"画家皮埃尔·波纳尔也非常热衷于摄影,他的摄影作品来自及他的家人及孩子,并且经久不变,透露着一种画家对亲人的亲切关怀与深厚热爱。
对于另外一个美国画家,托马斯·埃肯斯他作为摄影师来讲其兴趣表现在两个方面:用摄影探究人的运动规律和拍摄肖像照片,其运用摄影匠人的运动规律拍摄出来,并成功地展示在人的运动全过程,其还擅长拍摄肖像照片,并能准确捕捉人物的性格特点,以至于有人害怕被鬼使自己的内心而拒绝进入影棚被他拍摄。
2.摄影师与绘画
19世纪50年代,摄影师开始依靠绘画的规则--其首要因素就是要有一个凝视着某个建筑物或置身其间的标识性人物,除了给指示物以比例参照物以外,这些人还表明了所为的拍摄对象,比如修道院或树林的山谷主要适合于冥想而不是详细的观察,人们坐在远处或阅读或眺望,表达了一种敬畏和幻想,他们的面孔一旦转过来面向相机,变传达出一种与周遭环境更贴切更实际的关系(这一模式建立于1856年的英国,见于飞利浦·H·德拉莫特和约瑟夫·昆道的《约克郡修道院的摄影旅行》一书)--开始对建筑,模特进行拍照。
伦勃朗这个名字是希尔和亚当森的崇拜者最常提到的,这是有理由的,他们的肖像照有着强烈的色调对比,又有几分精神含在其中,看起来的确很像伦勃朗的肖像画,而且他们的拍摄对象,教师、医生、工程师、学者和艺术家都很杰出,很多人都非常有名。这些19世纪40年代的著名人士似乎非常符合艺术指导希尔为他们构想的英雄角色,而希尔也从摄影这一媒介本身的特点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它融解了物质的细节并且戏剧性的表现了黑暗中光的效果。
拉斐爾的作品《西斯廷圣母》收到了雷兰德和卡梅伦的再创作,雷兰德的《不是盎格鲁尔是天使》这一作品中,他重新布置了画面中小天使的造型和影调,布光方式,而小天使的造型就来源于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这幅照片捕捉到的是自然美感仍然为当代评论界所夸赞,通过摄影师的再现,观众们一下就可以辨识出哪两个被画家所冷落的小天使。而卡梅伦的《待》则显得稍微轻松一些,新潮的姿势配以眼神,使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眼光。
普拉宁对古典艺术的研究方式是以摄影为基础的,她的照片拍摄了原作丰富的笔触,颜料和保护器的光泽,还表现出底层画板或画布的起伏。其作品《戈雅的威灵顿公爵》中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透过光依然明晰,作品带给我们一种久违的画面感,这是一种古典油画的物质感的再现。这幅作品源自于弗朗西斯科·德·戈雅的著名的威灵顿公爵肖像画,而这幅肖像画也与戴维·刘易斯创作的《海科特·史丹利·维森先生》有关。
对于摄影师与绘画与照片来讲,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玛格丽特的《梅·普林赛普习作》与乔治·弗莱德里奇·瓦茨的《梅·普林赛普》,玛格丽特的《凯特·齐恩》与古斯塔夫·多雷的《英格兰乞讨女孩》,等等。
作者:王君杰
第2篇:数字时代的摄影艺术
在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摄影仅仅是少数人的工作和爱好,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摄影艺术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活动,在相机功能不断增多,摄影工具不断增加、摄影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创作出优质的摄影作品更加简单的便捷。
一、摄影艺术的创意手法更加便捷
作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数码摄影将艺术与数字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在后期制作中,传统的暗房制作逐渐被电脑图像处理系统所取代,摄影的输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摄影艺术的表现语言也不断丰富,摄影艺术的创作手法逐渐增多。传统的摄影艺术主要是通过写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展示,缺乏创意性的表现方式,虽然可以通过实物摄影、中途曝光、局部烧黑与遮挡、多次曝光和蒙太奇影像集锦等暗房特技完成作者的创意,但是,由于传统摄影技术和暗房条件的限制,制作程序复杂,作品的效果较差【1】。而数码摄影摆脱了传统摄影暗房的束缚,可以利用电脑进行创意性的后期制作。利用数码摄影将拍摄的影像输入到电脑上,借助电脑的图形处理软件,通过合成、拼贴、借用等技巧加工拍摄的原始图像,可以让原始图像具有创意,甚至可以使原始图像变为另一种影像。而且,传统的使用银盐制作摄影图像比较复杂、繁琐,而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将一副图像正片反冲,传统银盐需要进行拷贝,然后反转冲洗,而在数字技术中,利用电脑中的Photoshop软件,通过Invert(取反)命令制作图像,可以瞬间完成。另外,数码摄影技术可以制作出多种多样的色彩层次,进行纵横交叉的结构调整,提高摄影后期制作的效率,节省制作的时间,从而让摄影艺术更加便捷。
二、满足摄影艺术的瞬间抓拍需求
抓拍是摄影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体育、新闻、舞台和写实摄影中广泛受到推崇,但是,在摄影发展初期,很难快速抓拍,因为当时的相机比较笨重,底片的曝光时间较长,随着小型相机的出现和感光材料感光程度的提高,快速抓拍逐渐成为可能,而抓拍手法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先进的摄影器材设备是实现抓拍目的的前提保障,世界著名的抓拍大师罗伯特·卡帕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都是使用先进的135胶片相机。虽然在传统的摄影发展后期,摄影器材的功能逐渐增多,但是,感光材料的感光度依然无法满足摄影师抓拍的需求,在弱光环境下,很难以达到抓拍的效果。而数码摄影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弱光环境中抓拍的难题,因为数码摄影可以在不同场合、弱光环境下拍摄出优质的图像。由于胶卷感光度或者片种的制约,在传统拍摄过程中,摄影师不能随意更换胶卷,往往需要携带几个机身来装不同感光度和种类的胶卷,这给摄影师的财力和体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且,在不能使用闪光灯的拍摄场合,即使使用高感光度的胶卷,也很难拍出好的照片,但是,数码相机可以根据摄影师的需要,随时改变感光度。目前,一般普及型的数码相机的感光度已经达到了15050一1506400,专业的相机甚至已经达到150102400,这样广阔的调整范围,可以满足不同场合和弱光环境的拍摄需求。通过设置感光度和调整色温,可以提高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保证抓拍的质量,拓宽了摄影师的创意空间。目前,小型的卡片数码相机已经达到了1000万以上的像素,一些手机的拍摄像素也达到了800万以上,感光度也达到150800以上,可以满足不同环境的拍摄需求。例如,在列车上利用体积小的相机,进行抓拍,创作人物作品,不仅不易被人发觉,而且可以让拍摄的人物更加生动、自然。在高科技的引领下,摄影逐渐成为一种平民的艺术,并且逐渐成为普通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拍摄难度的降低,很多人可以拿着數码相机去记录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一些老摄影师们也逐渐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摄影艺术创作。
三、与网络媒体有效融合
目前,影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摄影艺术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朝向数字化发展。互联网技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瞬时性的特点,将摄影艺术与互联网技术有效融合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阅读影像、传播影像、消费影像,可以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摄影艺术也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可以促进摄影艺术的发展,加大影像的传播力度,提高视觉文化的深度,使摄影艺术永葆生机和活力【3】。传统的摄影艺术作品主要通过报刊、杂志等途径进行传播,而在信息化时代,利用QQ网络日志、个人微博等网络技术传播摄影艺术作品,可以扩大传播的范围,节省传播的时间。而且,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不同艺术风格,不同艺术思想的摄影作品可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文化。
四、拓宽摄影艺术的发展空间
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打破的摄影艺术的界限,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利用拍摄工具,拍摄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但是,摄影技术不能代表摄影艺术,在取材、构图、剪裁和主题等方面摄影作品的质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信息化时代,摄影师需要通过色彩、影调和线条等艺术语言,来塑造人物、展现景象,抒发感情,以创造出优质的摄影作品。
作者:邢明祺等
第3篇:浅谈高校校园杂志新闻摄影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人都能充当新闻摄影。但作为一张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必然存在某些重要要素,下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刊Blossom进一步分析高校校园杂志中的新闻摄影要素。
一、拍摄的主体
高校校园新闻摄影的主体是校内形形色色的事物,但不同的杂志也会有着不一样的定位,由我们学校英文学院文化传媒社自主创办Blossom是一本以传播学院动态,展现学院风采为宗旨的杂志,所以院刊里所有的新闻摄影都与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内部动态相关。
英文学院的院刊blossom的主要读者是英文学院的老师及学生们,院刊的功能划分是在于英文学院这么一个主体,所以拍摄的主体自然也是那些与英文学院相关联的人或物。在我们这本院刊的封面内页及封底内页的“英院精彩镜头”版块,可以看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学院里发生的一些新闻摄影。如下图所示,左边的照片摄于运动会期间,展示的是英文学院的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右图的照片重现了当时英文学院举办的外国语歌唱大赛的表演瞬间。英文学院所参与的以及举办的各类活动,都收录于我们院刊的新闻摄影镜头下。
二、照片的文字说明
新闻摄影与文字是密不可分的,即照片的标题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对于新闻摄影来说很重要,你要让读者直截了当的知道这张照片是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照片是用来吸引读者并用以结合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图片只能部分地而不能全部地告诉读者新闻对象是谁,在干什么,这时候就需要文字说明来辅助完成摄影记者的表达意图。这么说来,文字说明对于摄影记者也作出了要求,摄影记者不仅要完成摄影工作,还要写好文字说明。
如下图,如果没有文字说明,我们看图片得到的消息就是有两群穿着不一样衣服的人在干些什么,可能是在玩,又或者是在发表一些讲话,这些都是不确切的。而现在就需要文字说明的辅助了,该标题为“与管院联谊欢乐时光”,如此往来,我们读者就能清楚了解到这张摄影照片讲的是我们学院与管理学院在进行联谊活动,简洁明了表达了照片的主题。
但其实相对于社会上的新闻杂志,高校校园新闻杂志的新闻摄影对于文字说明这一块还是比较欠缺的。毕竟大多数学校都不是专业的新闻类学校,学生对新闻摄影文字说明的体裁选择及如何述写都不太了解。一些组织里的新闻摄影记者基本上都是通过上一届传授经验来学习的,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所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变得尤为重要。
三、摄影硬件配备
新闻摄影当然缺少不了摄影器材,我们一般观众只看到照片的成品,很少会有人知道这张照片是用什么样的摄影器材拍的。相对于商业性的报社全副装备,我们这类型的高校杂志创办组织所配备的器材虽不齐全,但也配备有单反相机,基本上能满足校园里大大小小的新闻摄影。当然,如今有些手机相机都可以媲美单反相机的,所以我们也有运用自己的手机相机进行新闻摄影。
在使用这些器材前,我们都会有专门的培训给新入门的摄影记者,授予一些关于单反相机及手机相机的基础知识。单反相机很专业,那么手机相机又怎么专业呢?大部分的手机都具有构图辅助线功能,打开手机的构图线,就会形成一个标准的九宫格,使用构图线拍摄照片,可以更容易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iPhone系列手机需要在手机设置中找到“照片与相机”,然后打开网格,即构图线;而一些安卓系统手机可以在拍摄界面的设置中打开构图线。在光线不足又不想使用闪光灯时,我们也可以调节手机相机的ISO感光度,同样的在拍摄界面的设置中可以选择。
手机相机不仅方便,而且还不用负担起昂贵的摄影器材费用,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比较简便的。同时,在遇到突发的事件中,手头上又没有相机的时候,手机是一个很好的摄影设备,能够及时的把新闻拍摄下来。但我们也要把手机相机应用得当,在平时生活中要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手机拍摄功能,熟练掌握拍摄功能才能让摄影记者在短促的时间内发挥出手机摄影的功能。
四、摄影记者的心理素质及道德素养
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需要勇气,果敢及责任感。现场对于记者而言是最重要的,文字记者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材料,摄影记者更需要和新闻现场接触,只有在新闻现场才能拍到照片。
校园的新闻摄影记者都是学生,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担任摄影记者,还带有着一种青涩,不敢于去拍摄。因为是高校校园杂志,大多数校园里的新闻都是讲座,或者一些晚会类型的。这就需要摄影记者的勇气及果断,敢于在人前拍摄,并且不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短时间内完成拍摄任务,并准确传达照片的内容。虽然校园新闻没有像我们平时在电视新闻或者报纸新闻上看到的那么多危险性新闻,但我们也是一样要靠近新闻现场。著名的新闻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因拍摄西班牙内战而成名,他说过一句话,“如果你的作品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在校园新闻摄影里也一样,在你进行一项讲座拍摄时,如果你不敢于站在听众前拍照,你的照片也就不能达到你所预期那样的足够好。
虽然有很多新闻素材都能提前得知,但也有一部分是未知的,这就需要摄影记者能克服自身的不可抗因素,迅速到达新闻现场。因为我们是新闻摄影记者,我们要与时间赛跑,因为有些瞬间就这么一瞬即逝,你赶不到现场,就没有办法拍到你错过的画面了,你无法编造这样的画面,新闻就是要真实。
关于高校校园杂志的新闻摄影,它的定位有其独特性,拍摄者由学生组成,这就对这批新生新闻摄影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了。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要有的对照片的解说,对器材的基础认识,对自我素质的培养的能力。通过分析Blossom了解到高校校园杂志在新闻摄影方面有着其独特之处,但仍需不断完善提升自我。同时能夠有所创新,在学习与新闻摄影工作之间,活出一名大学生新闻摄影记者的风采,共同为高校校园杂志的更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赖教倩
第4篇:浅析新闻摄影与伦理发生冲突的原因
新闻摄影是指以新闻图片的形式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新闻记者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新闻现场、向受众传递信息的一种新闻形式,其宗旨是突出现场,传递核心事实、向社会施加影响。新闻伦理是新闻事业整体、新闻媒介实体和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与日常行为品德规范的总和。具体地说,新闻摄影的伦理考虑包括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拍与不拍;用什么方法拍;拍得的照片是否是新闻事件最真实的表述;照片以什么样的形式发表;当照片以某种形式发表后会对读者和被摄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怎样在满足公众知的权利的同时,照顾到被摄者的隐私权利等问题。当然,新闻与伦理的冲突不仅仅只是新闻摄影,还有新闻稿件、记者采访等方面,而在本文中仅就新闻摄影与伦理发生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媒介环境的影响
第一,媒介竞争的影响。这几年,借助移动互联网,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尤其是新媒体,更是发展地很迅猛。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却是内容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内容缺乏深度、阅读碎片化等问题。
在当下这个态度比事实更重要,速度比真相更重要的时代里,有太多的人不怕自己的观点是错的,不怕对他人造成伤害,却生怕自己的手慢,错过一篇难得的十万加。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中,媒体们更多地是关注自己的受关注度,新闻摄影也是如此。一张能够引起轰动的照片,能够顶的上一篇十万加的好稿件。因此,相机镜头出现在了社会各个角落,每个人都赤裸地站在闪光灯下,等待着人们的点评。
第二,利益至上主义妨害新闻专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开始用金钱来衡量事物的价值,新闻理想在利益面前似乎越来越难以发挥其作用。很多记者开始忘记自己踏入这一行业的初心,一切都没有一张有轰动效果的照片来得重要。新闻媒体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社会效益,通过新闻摄影引起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向社会传递积極向上的正能量,解决社会中依然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媒体缺乏法规约束导致职业道德偏低。我国目前新闻媒体行业规范还不健全,职业道德体系建设不尽完善,媒体内部对于新闻从业人员的制约监督体系尚显薄弱。因此,当新闻摄影与伦理出现冲突之时,如何处理并没有明确的方法与标准。这就使得新闻摄影出现混乱的状况,不少媒体明知一些照片会对当事人造成其不该承受的伤害,侵害个人隐私权,依然我行我素。
二、记者摄影主体的自身原因
第一、新媒体时代,“有图有真相”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各个媒体对新闻图片的需求日益增大。为了获得独家“照片”,挖掘独家新闻,镜头就会逐渐进入当事人的私人生活领域,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将当事人的生活曝光,侵犯其隐私权,损害人格尊严。
第二、新闻摄影主体不够专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机价格不断下降,新闻摄影的门槛不断降低,如今已经真正进入“全民摄影”的时代。但是新闻摄影的主体更加多元,同样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摄影主体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是否能够引起轰动成为其考量一张新闻照片的关键因素,而照片是否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其可能并未考虑到或者放在了第二位。记者有责任竭尽所能挖掘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真相,从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但是也需要树牢底线意识,不传播血腥、灾难、痛苦的非人道画面。媒体无法预知灾难的来临,但是有责任和能力避免新闻报道造成的二次伤害的发生。
第三、人文关怀的缺失。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类尊严的尊重,关注人、尊重人,主张以人为本。在新闻摄影之中,人文关怀指的是摄影图片应该注重对人本身的尊重。比如,在大灾大难面前,受伤的心灵需要慰藉,在进行新闻报道之时,就需要特别要注重方式方法,如何更人性化、更谨慎、更理性去把握拍摄的分寸。少一些不人道的二次伤害,多一些人性化的温暖关怀。“在灾难面前,我们需要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客观的镜头,主观的眼睛’,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渗透到摄影作品中去,才能引起人们去思考、去同情,或从心中感到爱的力量。”
三、法律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新媒体的勃兴使得媒介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很多新闻法规已经逐渐无法适应媒体的发展步伐,这也就使得新闻摄影与新闻伦理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法治和新闻伦理亟待调整改革。
法律是社会普遍认可的对权利义务进行规定、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行为规范的综合。新闻法规制度不健全,就无法对当事人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照片具有形象化传递新闻现场的能力,而且不仅仅只是表象的描绘,还能深度地传递情感。但是如果现场充满血腥,或者侵犯当事人的尊严,那么这种情感就会吞噬受众,使其麻木。一旦有损伦理的新闻照片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媒体之上,就可能严重影响社会风气,败坏社会道德。
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新闻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摄影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似乎越来越激烈,其实不然,新闻摄影与新闻伦理两者之间是存在“统一”的。无论是灾难、战争的报道,还是关于个人领域的报道,都可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之内,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媒体发展过程中,必须固守客观公正的原则,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慎重处理涉及暴力、血腥、灾难、战争、个人隐私等问题的照片,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风气,在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王斌
第5篇:论近代中国摄影从技术到艺术的转变
徐希景的《陈万里与中国摄影史的四个第一》,陈述了陈万里的摄影生平,确定陈万里在中国摄影艺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对陈万里的摄影研究有一个概括性的总结以及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大风集》是陈万里的第一本个人的美术摄影专集,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美术摄影专集。《光社年鉴》是我国第一个摄影团体光社的作品集,其中陈万里的序言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献。龙熹祖的《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将20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末有关于摄影的艺术言论的文献资料汇集成册,使之流传。书中收录有陈万里《大风集自序》、《北京光社年鑒小言》、俞伯平、钱稻孙、顾颉刚为《大风集》所做序言以及众多文人雅士关于摄影艺术研究的原始文献。此书对陈万里的摄影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并且书中作者序言《弥足珍贵的摄影美学理论瑰宝——谈中国摄影艺术先驱们的理论贡献及美学范畴》系统的梳理中国近代的摄影艺术理论,并提出个人观点,为后世研究奠定基础[1]2。祝帅、杨简茹的《民国摄影文论》和陈申、徐希景的《中国摄影艺术史》对中国摄影史做了一个线性的梳理,对本文研究提供叙事背景。
陈万里的《”五四”时期的摄影生活回忆》,回忆了陈万里自己和朋友的摄影创作活动。许智方的《忆光社》与刘光华刊登在《大众摄影》1980年8期的《回忆北平的摄影活动》叙述北京光社老一辈摄影家的创作活动,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活动。
徐希景可以说是陈万里摄影的少有的研究者,其论文有《陈万里与中国摄影史的四个“第一”》、《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美术摄影》、《陈万里——中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从匠艺到艺术——中国早期照相馆人像与肖像画的融合》、《“消遣”与“自我精神存在”——民国时期”美术摄影“民族风格的探索》。其中有探究民国摄影的文化背景也有陈万里摄影的研究,但是关于陈万里摄影的研究却是宏观论述,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从匠艺到艺术——中国早期照相馆人像与肖像画的融合》中论述摄影的转折也不是以陈万里为例,与选题并不冲突但是可以有所借鉴。其余如陈丽华《陈万里先生的道路》,朱传荣《以一心映万物——我所知道的陈万里》,等,并没有在微观的角度解决问题,只是在赞颂陈万里的贡献。李兴国、杨新磊《早期学者视阀中的摄影艺术》与龙熹祖的《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大同小异,只是论述更微观,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王镇富的《影像史学研究》将摄影作为一个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十分重要。而以陈万里为个案研究的只有陈李鹏的《“摄影得以艺名于中土将由此始”——陈万里摄影艺术研究》,从文中可以看出陈李鹏深受徐希景的影响,但是这篇文章也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只是线性的梳理了陈万里的艺术摄影生涯。李艳绒的《中国20世纪20-30年代摄影艺术社团的历史研究》是以摄影社团为切入点,陈万里并为详细论述。王思源的《民国时期摄影的文化背景》十分详细的且多方面的论述摄影当时的文化背景,对于考证陈万里当时的文化背景十分有帮助。吴丹榕的《民国照相馆考》对于摄影传入初期作为技术的发展有梳理帮助。
一、摄影术传入后在中国的发展
1844年,摄影经澳门传入中国,尽管摄影作为西方科技的入侵品,但摄影在中国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一部西方科技在东方传播的历史[2]1。
摄影传入初期,国人对待摄影的态度与西方人刚接触到摄影时截然不同,西方有摄影亵渎之说,而国人持中庸态度,并不反感,并不害怕,也没有很重的的好奇心。中国人对待摄影态度的转变大致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那时中国民间流传着外国人杀害中国孩子、用他们的眼睛拍摄照片的谣言[2]4-5。随着谣言的传播,摄影逐渐成为会摄人精气神的迷信器物。
在19世纪80年代,虽然有着骇人听闻的谣言流传,但在伶人名妓等为代表的休闲文化中,摄影掀起一个流行的小高潮。《沪江艳谱》有云:“西方摄影艺术广受赞誉,似乎已然胜过绘画。去留影的名妓已经成百上千,都是惧怕容颜老去。”[2]12摄影逐渐变的流行起来大都归功于伶人与青楼名妓的垂青——看重摄影作为名片的功能。对于他们来说,一方面,摄影像魔术一般能让青春永驻,另一方面,照片如名片一般可以让雇主拿在手中赏玩或者进行选择。在此摄影开始走向商业化。
慈禧太后是推动摄影流行的一个关键。慈禧太后虽然在晚年才开始拍照,但比起油画异常喜爱摄影,并将自己的照片赠予老罗斯福总统和其他国家元首,或命人把照片晒印多份,对外出售[2]27。对慈禧太后来说偏爱摄影的原因是看重摄影快速、高度写实以及复制迅速的优势,而摄影的名片化也成为协助帝制树立威信的工具。至此,摄影以名片形式的肖像照占据市场,这种繁荣的摄影景象源于本土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震动[2]29。
二、陈万里其人
1919年陈万里在北大担任校医一职,也时常绘画,但“往往画不到十分钟,就撕碎了”[1]118。因为不能画出心中所想之物,他十分苦恼。机缘巧合之下,陈万里接触到摄影,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此时,摄影对他来说是一个代替绘画表达自己情怀的工具。
1919年的北大,在经历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后也处于一个改变当中,各种艺术社团层出不穷,同年冬,陈万里在美育的号召下,与黄振玉等人一同举办北大摄影校内展,并连续举办两年,大受好评。1923年,康有为为欧阳慧锵《摄影指南》写序,题字,使美术摄影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同年陈万里、黄振玉、吴辑熙等人成立艺术写真研究会——光社前身。从“艺术写真研究会”字面上来看,陈万里等人,已将摄影当作一门艺术学科去研究发展,而在其社团活动中,摄影的主要对象从名片制肖像转变到静物、风景。
1921年2月21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日刊》中的《美学研究方法》中引用维泰绥克的话:“我们在自然界接触大与强的印象,如大海的无涯,非雷雨的横暴,都杂有非美学的分子,就是纯粹的美景,也有两种美术上的关系;(一)片断的,如山势,如树状等,与美术上单纯的的印象、色彩、形势一样。(二)统一的,如风景可摄影可入画的,我们也已经用美术的条件印证一过,已经看作美术品了”[1]57。
对比20世纪前后的肖像照片可以发现其中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客观外在的转变,尽管同为肖像摄影,但其构图、人物造型、背景均有变化。1919年以前肖像照片均为正面,端坐、站立、半身、全身不等,姿势僵硬且面无表情。如图1慈禧照片,便是一张典型的肖像名片,正面,端坐,全身,表情不自然。图2刘玄虎的《停眸》中有一亭亭玉立女子,双手抱书,呈歇站式,体态优美,如西方的女神雕塑,面容娇俏,笑容甜美,顾盼生辉,其拍摄背景也从室内转到大自然的绿叶红花下。图3陈万里人像,正侧面的肩像特写,从构图看完全颠覆传统肖像照片,更注入被摄者强烈的自我特征。在這里摄影不再是为肖像而摄,肖像名片功能被削弱,摄影者和被摄者都变得有主观意识,从为肖像而摄变成自觉为美而摄,从盲目僵硬到主动探索。而此中摄影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发生转变——从技术到艺术。这种主观内在的改变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
三、美术摄影的自觉演变
1924年6月在北京中央公园举办光社第一次摄影展览集会,其中陈万里展出60余幅作品,并于同年选出12幅作品制成珂罗版,出版中国第一部个人摄影作品专集——《大风集》。如俞平伯题《大风集》首页“摄影得以艺名于中土,将由此开始。”这标志着中国摄影名片制到美术摄影的功能转折,也是陈万里对美术摄影的自觉体现[3]。
摄影不是一件易事,用摄影体现美更不是一件易事,所以陈万里《大风集》所推动的转折并不是偶然事件。1921年蔡元培对美术摄影的肯定,同时有美育氛围的渲染,1923年康有为张元济作序《摄影指南》,对摄影持肯定态度,同年光社成立,摄影活动变得有组织有交流,1924年光社摄影展,这些都一步一步推动美术摄影的前进与独立。因为“恨自己不能画,无已,惟有求之于摄影。”[4]到“摄影又岂是一件容易的事。”[1]118陈万里本身对摄影的定义已发生改变,摄影正是在陈万里手中从一个代替绘画的工具变为一门学问,才有名片制肖像到艺术自觉。他在《大风集》自序里说道“摄影背离了机械的动作及技术上的经验以外,对于取材,构图阴阳,向背种种方面都是重要的”[1]118。这些摄影方法正是陈万里向美术中所借鉴,他为了辅助照相术的进步,正是很勤勉的的练习画图[1]118。取材从单一的肖像到静物、风景,如谢赫六法论中气韵生动般抒发自我心中情感。构图更是打破僵局,如谢赫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是认真构思后,结合取材创造出有新意的画面。阴阳便是向西方绘画学习光影,使画面不单薄更添意境。正如顾颉刚所说,“他的照相帮助着图画,他的图画帮助着照相,他的艺术的完成自然更顺利了”[1]134。正是陈万里的艺术自觉付诸于实践才促成了摄影方式艺术化的进步,而摄影方式的艺术化也推动美术摄影的独立。
如钱稻孙在《大风集》序中说“原来这摄影之术传入中国以来,年代已久,可是直到今日,依然是极少数人知道艺术化它,一般人连鉴赏都还不知道呢!”[1]130陈万里《大风集》的面世更是带有宣扬意义,宣告世界宣告中国,美术摄影从此独立,摄影不再是匠艺,摄影将是有独立艺术观的个体,如同美术,摄影将以其独特性在艺术界占一席之位。而美术摄影的艺术性并不只是一种个性美,“更重要的,在能表示中国艺术的色彩,发扬中国艺术的特点”[1]119。《大风集》不仅标志着摄影从技术到艺术的转折、美术摄影独立,更在在精神层面上升到国家民族,《大风集》是一个时代的剪影。如陈万里所期望的《大风集》“是一本无愧于中国人的摄影集”[1]119。
四、结论
自帝制时代瓦解后,关于摄影的谣言逐渐减少,尽管随着帝国主义资本入侵加剧激发起国人的爱国热情,底层国人的排外情绪加深,但并不影响摄影在这个民主、自由、文化自觉的时代脱离匠术走向文化上的独立。归根结底,美术摄影之所以能独立并得到肯定是离不开五四运动美育氛围的渲染,也离不开陈万里等人对摄影事业的满腔热情。
作者: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