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四川音乐学院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效果研讨

发布时间:2015-07-14 08:56

 四川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这里有着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形式,而这些资源非常宝贵,他们分散在各地,因此,作为西南唯一的一所专业高等音乐院校——四川音乐学院,有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将这些宝贵资源收集、整理,早日建立独具西南特色的数据库。
  一、音乐院校应建立独具特色的数据库
  (一)根据广大师生需要,从实用性出发,兼具本土性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师生欲寻找的资料非常难以找到,尤其是当代的一些本地作曲家作品,因为没有具体的书籍文献和网上资料,所以读者常大费周章却仍然难找到所需。另外,市场需求、音乐原创,对经典作品二次创新,对作曲家音乐的传承和保护,这些都是音乐学院图书馆要做的。因此,应以四川音乐家协会所提供的四川作曲家为基准,将这些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整理、收集,在获得作者许可的情况下将这些作品以电子方式收录,方便利用、保存。学校已经有教师在做这样的课题,作为音乐学院的图书馆应该将其收集整理,音乐作品数据化,做成数据库的形式以方便更多的师生使用。这些作曲家中有很多已经是80岁以上的高龄,因此对他们作品的收集、保护也就迫在眉睫。郭身先生,首批国家一级作曲,现已81岁高龄;创作大量优秀教学作品和音乐写作类书籍的黄虎威教授82岁高龄;罗念一老先生已经82岁高龄,他创作了600多首音乐作品,而出版成音像资料的只有13张光碟,而这13张光碟现在在社会上非常难买到,全部正式发表的乐曲不足200首,只占到他所创作作品的1/3。这些作品,除了被大家广为传唱的作品,如电视剧《格萨尔王》插曲,《洗衣歌》《叫我们怎么不歌唱》等百姓耳熟能详的好歌曲,而另外一些虽然没有在电视和网络上流传,可旋律优美动听,却不为人们所熟悉,因此要想找到这些音乐资料,非常困难。很多学生想找一些这样的作品作为范本学习,却找不到途径,这些作品都是作曲家们耗费心血所做,作品不仅体现了当地风土人情,更倾注了作者大量的情感,作品不仅有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更有作曲家们自己的创新,由于没有正式出版而不为人们所知,这对音乐界乃至对社会都是一大损失,音乐学院图书馆应将这批老作曲家的作品收录起来,在保护四川优秀作曲家作品的同时,传承他们的音乐思想,使这些具有四川特色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另外,还有分散在其他单位的作曲家,比如教育行业、文化馆等。涉及教育工作的音乐家会有大量教育类音乐作品,如音乐教材。以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虻为例,他既是四川作曲家协会成员又是高校教师,写了大量关于作曲方面的文章,他创作编写了《音乐研究的方法与论文写作知识问答》《音乐作品谱例与分析》等书籍,大多以教育类为主。而其他行业的四川作曲家则多以音乐创作为主,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地方色彩,其创作包含各种音乐形式、歌舞、器乐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四川音乐学院作为专业音乐院校应发挥其特长,将这些独具特色的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收集整理出来,这部分内容除了有利于学习、方便科研的现实意义,还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具有民族性、历史传承意义的内容
  四川音乐学院,应该以独具四川地方特色的音乐内容收集为主,尤其是那些面临失传、濒危的古老音乐形式,例如四川说唱音乐四川扬琴、川剧等。很多独具四川特色的音乐资源,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有职责和义务把它们收集整理,在方便广大师生学习利用的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创办具有川音特色的数据库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个长期的收集、整理、归类的过程,这些特色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艺术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独具四川特色的说唱音乐如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荷叶、四川连厢,随着时代发展与之相关的资料越来越少,如何找到这些资料并很好地保存非常重要。目前从事四川扬琴说唱的艺人有20人左右,很多老艺人逐渐离世,目前有音乐学系和作曲系的师生在收录,否则一旦艺术家们去世,这些资料就很难再找到、复原。四川扬琴和竹琴在成都还能看到,而四川荷叶和四川连厢在成都已经看不到,一旦失传就非常难找到了,我们要把这些艺人的表演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收录起来,极具四川特色,又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川戏剧——川剧,它聚集了四川音乐、语言、表演、美术、服装为一体,是四川独特风格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主要由高腔、弹戏、胡琴、昆腔和灯戏五大类戏组成,尤其是四川的老艺术家们演绎的作品,最好有完整的视频音频资料保留,这样更加直接地保留了川剧的原貌。除了一些川剧在成都时有演出之外,另外还有四川灯戏,脱胎于元宵灯会上表演的花灯歌舞,来源于各地的灯歌和民歌;四川傩戏,穿插在祭祀程序中表现请神、酬神和送神等内容的戏剧表演;德格藏戏、康巴藏戏、安多藏戏、嘉绒藏戏等,这些都不能单单停留在一些理论资料收集上,还要将这些戏剧的唱腔、民间艺人们演绎的内容以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本院师生作品
  四川音乐学院已经建校 65年,陆续培养出大量的音乐人才,其中一部分人为音乐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分布在四川各地的各个行业如文化馆、高校、艺术研究所等,甚至有些在国外以及国内的其他地方发展,他们除了有自己特殊的成才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收藏、借鉴。如黄虎威教授,在川音工作多年,桃李满天下,培养出大量杰出的人才;另外如音乐学系的朱泽民老师,创作了民族管弦乐曲《蜀宫夜宴》,编写了《中国音乐史》的试用教材等;作曲家高卫杰、钢琴家但昭义等都是四川音乐学院杰出的人才,他们有原创作品和著作,把这些收集建成数据库,这无论对广大师生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讲,都将是一个很宝贵的资料库。
  (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民族的音乐由于地域和文化层次的限制很容易流失,作为建立音乐院校特色数据库的第四类,四川地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数据库已经在建设当中,例如羌族民族民间音乐数据库,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民间音乐,如无伴奏二声部合唱、释比音乐等。另外,图书馆还在收集整理西南其他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例如彝族、侗族等,尤其是这些少数民族中涉及祖先崇拜、祭祀歌舞,如彝族的毕摩调,这些都承载了少数民族 的民间音乐精华,对于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结构特点以及音乐的人文功能有很大帮助。将四川地区特有的音乐资源收集整理建成数据库,传承文明的同时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意义深远。真正将我们民族的瑰宝完好保存下来,让它们成为璀璨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
  二、建立特色数据库需注意的问题
  (一)以现有资料为参考,注意轻重缓急
  以图书馆现有资料为参考,对于没有的资料以及濒危的音乐资料优先收集,以防止随着时间流逝,资料遗失得更加严重。对于濒危的音乐作品将优先收集、整理、建库,而图书馆现有资料比较完备的可以稍缓进行,将其他特色数据库优先整理、建库。
  (二)以法律为基础,重视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exclusive right)。以法律为基础,重视知识产权,可以为建立特色数据库之后减少很多法律纠纷。
  例如对于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为了避免建立数据库以后,出现他人盗用的情况,与作者利益产生冲突,因此获得合理的知识产权,非常重要。因为在这些特色数据库建立中,难免有大量音乐资料没有正式出版发行,很多是民间非正规出版,甚至停留在口耳相传形式上。如若是正规出版的音像资料,应获得所有权者的允许,这是必须要遵守的条件之一,才能将这些数据安心地建成数据库以方便大众。音像资料一旦建立数据库,就会有大量的阅览量,对于没有获得合理知识产权的作品就要严格限制使用、下载,防止音乐作品被盗用,在数据库的网页上也要注明特色数据库建设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学术研究使用为目的,因此任何恶意的盗用都有被诉诸法律的可能,应防患于未然。
  (三)专业特点不够突出
  作为音乐院校的图书馆,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图书馆,具有艺术专业特色,因此所建立的特色数据库就少不了乐谱和音像资料,而这一部分可以作为特色数据库的重点部分,文字方面的文献固然必不可少,而音像、视频资料对艺术专业来说更是必不可缺。因此与音乐专业紧密结合,突出音乐类院校的专业特色是建立特色数据库的标准之一。
  (四)后续更新跟不上
  建立数据库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完整保存音乐资料,另一方面是方便更多的学者使用,传承民族音乐精神的同时,将音乐作品、文献、音乐思想一并承接下来。因此,音乐特色数据库建好之后,有新的内容出现要及时更新,将内容加到数据库中去,但因为数据库的建设往往是课题性质的,课题结束后,所建立的数据库就不会有人问津,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音乐院校的特色数据库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摆设,功能性减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除了具备专业音乐知识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图书馆也应该制定相应政策定期检查特色数据库的更新建设,才能保障特色数据库真正为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实用性为主,音乐性优先考虑
  在建立特色数据库时,特别要注意其实用性,已有的很多资源就没有必要重复建立数据库,如民歌等内容,而独具地方特色的如原始采风而得来的民间音乐,以及大量未正式发表的音乐资料,都可以作为数据库建库对象。涉及音乐作品、乐谱、音像资料的内容优先考虑。
  结语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越来越受到关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利用,越来越多的特色数据库建设被挖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西南唯一的一所高等音乐院校,有责任建立大量特色数据库方便广大师生,传承民族音乐。而这些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分轻重缓急,音乐高校的特色数据库更是要在凸显本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广大师生需要,从实用性出发,以法律为基础,将具有本土性的四川地区作曲家作品,具有民族性、历史传承意义的四川戏剧、四川说唱音乐,具有现实意义的本院师生作品优先收集创建。而这些内容无论从其历史价值还是实用价值来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建设好相应的特色数据库之后,加强数据库的后续建设能够使这些特色的数据库真正发挥其功效,为广大师生所用,而不只是做样子而没有实用价值。通过对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可能遇到问题的分析,防患于未然,使特色数据库建设切实可行。通过对四川音乐学院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的阐述,在使这些宝贵资源能很好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对其他专业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音乐研究向更广泛的视角发展起到铺垫的作用,为其他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起到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育晓.从核心期刊载文分析看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发展[J].现代情报,2009(6).
  [2]朱同,李小戈,陈亮.我国主要音乐艺术专业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纵览及展望[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0(3).
  [3]黄晓斌,蒲筱哥.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情报科学,2007(5).

上一篇:小说《尘埃落定》中藏族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发展

下一篇:合唱多元化发展视野下的声音训练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