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艺术类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教学的方式建设

发布时间:2015-07-28 17:56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国家普及高等教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发展环节。艺术教育的出现,作为推动学校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抓手,适应市场产业类型的变化,适应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形势,在如今的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其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其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较为庞大,但伴随着高等院校艺术类招生数额的逐年增长,显现出就业竞争在逐年加剧,形势不容乐观,创建学校发展特色,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特色的专业建设战略是促进高等院校增强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一、高校艺术理论基础课程的基本情况
  随着艺术高考的改革,高校艺术类教育发生改变,艺术类教学正逐步走向成熟。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发现,目前针对艺术类教育方面的改革多集中在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课题方面,往往忽视了艺术类基础课程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对理论基础课程重视不够。艺术类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是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这类课程的学习能够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其专业文化修养,开阔设计思路,为专业课的学习及专业设计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一些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对艺术类史论课程的教育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学情方面有了很大变化,这充分说明时代不同了,学生的信息量广,思维活跃,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敏感度与以往不同了。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发生了变化,艺术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动态的社会发展与静态的理论教育必然导致今天教与学的矛盾,处于动态中的学生面对史论课程,大都怀疑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很多师生认为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艺术基础史论课程尚属艺术类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艺术类理论课程无法做到直接提升学生的设计技能和绘画水平,让很多家长和学生理解为“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让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下直接提供强有力的就业砝码,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觉得这类课程对今后的设计和工程实践没有实际意义。为何要开设基础史论课,如何使该课程更好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是此类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堂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够
  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与迅猛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往往理论课的教授由同一教师担任,缺乏丰富理论课授课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少有创新,目前基本上是沿袭美术史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专业特点而采用相同的内容与形式授课,即“授课+图片+(参观)+论文+部分闭卷考试=结课”。教学形式填鸭化、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传统考试方式很难达到完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等问题,都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提出了改革方向。
  (三)理论与实际脱节
  不够重视创新能力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对理论课的认知有误,认为其仅仅是讲授一些历史理论知识。事实上,好的理论课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品质技能更好的发展。艺术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转型的主要问题在于课时量不足、教学内容与教材不符合现实需求等方面,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旧有的教学方式缺乏与现实技能培养的联系。
  三、艺术理论基础课程的改革方向
  (一)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特点安排授课内容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找到一种更为适合理论基础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变换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专业的艺术理论课程授课必须由该专业的专职任课教师担任。教师能非常清楚本专业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授课,课程中所举案例则结合专业前沿内容。这样一方面针对本专业内容讲授案例,充分挖掘其知识深度;另一方面教授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充分拓宽其知识面。
  (二)采用有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授课前要经过充分的备课,对教材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明确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针对学生自身已经具备的知识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做好措施更加具体,行而有效的开展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被理论课教学所吸引,注重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和当前的设计热点的紧密联系,及时地反省并总结教学的效果,以便在今后的课堂上减少遗憾。
  (三)灵活运用教学形式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理论课教学中改变以往讲解式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学习自主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手段,结合教学相关视频文件和图片文件,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学习成果随时调节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课堂内教学讨论的形式则可以使用课堂辩论的形式完成,课后的教学辅导可以通过网络依靠信息技术发展来实现,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点,透彻理解理论知识。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技能学习的同时,更要能帮助其树立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要广泛阅读、欣赏、交流、合作、讨论、调查、综合、比较、怀疑、想象、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打破常规等,培养其具有欣赏艺术的趣味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自由地表达自己。
  总之,无论是艺术理论课的建设, 还是艺术教育体系的改革都必须与时代的发展、设计行业的发展、高校类型的定位结合起来,才能对丰富设计的内涵和形式起到积极的作用。
  (注:本文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市场需求导向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GHYB13195)
  参考文献:
  [1]纪向宏.美术史论课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6,(6).
  [2]刘静轩.史论课教学与学生设计构思能力的提高[J].艺术教育,2012(2).
  [3]郝银钟.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史论课教学[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上一篇:论现代民族声乐作品中传统戏曲元素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图像素材的应用对油画创作的因素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