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探寻绘画的观念意识与时代性的理念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8 17:56

 一、借古以开今——石涛
  清初是四王名声大噪的时期,不管是绘画技法上还是美学思想上,都是遵循四王的师古主义、形式主义,而石涛作画重写实、写生,反对一味的临摹古人,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其绘画美学思想和四王正好是争锋相对的,他甚至对四王所特别推崇的倪瓒、黄子久也予以嘲弄。他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赚,……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枯煎,恐无复佳矣。”(《题画跋》)当然,他也很尊重倪、黄的长处,他曾说过,倪瓒的作品,“一段空灵清润之气,冷冷逼人。”(《题画跋》)
  石涛认为绘画作品应该是客观的自然与画家主观情思相统一的产物,绘画作品本身,表现的应该是画家主观感受与提炼的客观自然。石涛这种主张显示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绘画美学思想与当时盛行的四王形式主义、师古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同时代的画家,而且尚属晚辈的石涛,能够公然与四王唱反调,公然大胆的提出与四王理念相反的绘画思想,是需要何等超前的情思与非凡的胆略。他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他对“师法自然”的深入和具象的理解与共鸣。恰恰是这么一位极力主张与重视师法自然的画家,却也深知“我自发我之肺腑”,不忘发挥画家的主观意识和情感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形神兼备。不仅如此,他同时也很重视技巧的表现,总结、发展创造了许多的表现技法。《画语录》、题画诗跋中许多地方都谈及了表现技巧。石涛的高度,不仅仅在于他与四王完全不同的绘画理念,而是他对于古代艺术史,起着一种承接与突破的作用。在他的作品与美学理念中,无不透露着他师法自然,同时又“先受而后识”的超然思想,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借古开今,为后世的画家拓宽艺术了道路,给予了创造性的帮助。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现实主义绘画美学思想发展中令人欣然瞩目的一座高峰。
  二、为艺术而艺术——马奈
  印象派的产生是西洋美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作为此流派的奠基人,也是饱受争议的印象派精神领袖马奈,他却从未真正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这是由于他独特的个性和不寻常的经历,造就了他自己的绘画理念和表现手段。
  爱德华·马奈(1832~1883),出自法国官宦家族,渴望自己是举世公认的大师,就像是安格尔那样。他以自己的艺术渊源来自于乔尔乔内和提香而感到骄傲。他依固定的形式创作,而且坚持要在公办的展览会中展出自己的作品。就是这么一位看似墨守成规,遵循传统的大师,却厌恶扭曲现实的学院派教育,认为艺术应该表现出时代精神,昔日大师们的创作传统已成为过去,不再让人信服,如今有必要产生一种结合新旧观念的新作风,开启新时代绘画的大门。
  马奈早年便线路他对艺术的革命性态度,对于学校的教学和一味的临摹历史画,他觉得不合时宜,对于狄德罗主张的“[第一论文 网(www. )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艺术家不该画身着当代衣饰的人物”进行过批评。马奈认为:“我们必须置身于自己的时代,画出自己亲眼所见。”令人惊讶的是,在马奈参加展览的初期,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察觉到马奈绘画中的变化与革新。马奈减少使用中间色调,画面中不见了多数沙龙展画作常见的赭黄及明暗层次。马奈确立了艺术家有权运用自己喜爱的颜料、色调来作画,对印象主义的发展及日后的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为19世纪的艺术发展确立了方向与指标。在1865年的沙龙展展出《奥林匹亚》时,可以说是马奈大胆与狂妄的巅峰时期,正如《草地上的午餐》一样,饱受争议。他的这两幅巨作的产生,使西欧绘画从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向二元次平面创作,迈出了革命性的一大步。
  马奈在风格上的创新和发现、他的拒绝学院包装、运用纯色,以及他对生活的自然主义观点,对印象主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在光线和色彩的呈现上,马奈则有自己的观点,并且是和印象派全然对立的。而在马奈的城市生活绘画中,更多的是表现了巴黎女人各类的多样面貌,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的生活风貌,无不体现着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英雄性”。马奈是一位伟大的创作者、执行者,更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与影响者,无论是他的创作题材还是创作手法,亦或者是留给我们的尚未完成的大作,都体现着一种时代的革新性与需要性。
  三、观念与思想意识对于绘画时代性的影响
  无论是中国清代的石涛,还是法国19世纪的马奈,都做到了一件共同事情,那就是革新,真正从思想上的革新与超越,虽然他们的表达内容与形式截然不同,但最终呈现出来的都是回归绘画本体的经典的之作。
  谈到绘画,我们必须要说到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造型。造型到底是什么,造型是和什么有关,我们到底需要造型做什么,所以首先要理解什么叫造型。生活环境造就了艺术作品的指向性和作者所表达的意图,真正的从本体去研究,所以就认为,最一般化的东西,人人都知道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所谓的造型或者说不是我们在创作中所需要的造型,我们所需要的是去表达一种感觉,一种从绘画手段和绘画材料中创造出的画面结构,来表达人的情感世界和本能反应之间的联系,这就是绘画的本体内容和自身的价值,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技法成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认为画的好,那恰恰是偏离了艺术的本质规律。石涛和马奈在绘画史上的成就,正是由他们自己的绘画观念的引导和对艺术道路的拓展和开创,对当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形式的大胆改变,抓住了绘画本质规律,而不是一味的去强调技法的高明,才取得的。当然,技法在其中扮演着一种表达的手段和内容的承载,为他们追求这种本质的感觉而服务。一个人的观念决定了他的行为,而行为则决定了结果,我们过分的强调传统,往往就把传统里面的很多东西变成了自己的绊脚石,我们还抓着不放,形成了一种惯性、一种依赖,约定俗成,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才有一种可能,我们却在回避,惯性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太过严重。
  对于观念与绘画的关系,陈丹青在谈到当代艺术的观念性问题时说:“美术史上有的是观念。文艺复兴世家的画家用女仆当模特儿来画圣 母,是观念;库尔贝宣称不画神话、历史、是观念;印象派用色光闹革命,也无非观念。”这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现在,不单纯是一张画,一件雕塑就是艺术了,艺术的面已经拓展的很宽广了,艺术已经转型了。1918年杜尚的举动是为了什么?人们把艺术抬得太高了,杜尚就告诉我们,生[第一论文 网(www. )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活就是艺术。我们过分的抬高艺术,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权利思想在作祟。艺术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是变化的,需要改变的。时代在变化,艺术也在变化。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不是一味的去深究技法,过分的强调技法,而更应该从思想观念上去被引导,被启发,继而努力奋斗,不断的去实践。今天已经有许多画国画的人不再用毛笔来画画了,这是一种既定的需要,也一种必须的经历,放开手脚,不做自己的奴隶,在情感上真诚地、彻底地表达个人的感受,去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份艺术本质和艺术特征,他的作品自然就会具有一定的当代性,才能真正提炼出具有时代性的新艺术观念和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①陈丹青,段炼.视觉经验与艺术观念——关于当代艺术中的文化问题[J].美术研究.1998(2)
  ②郭因.中国绘画美学史稿[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上一篇:英国女性小说家下的小人物大环境分析

下一篇:从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看“移民文学”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