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童声合唱训练的几点体会分析
绪 论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童声合唱以其高雅,清纯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并成为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引导儿童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对儿童音乐审美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知道,买了一把好琴,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调试,那么它演奏出来的音乐就会暗淡无光、毫无感染力。同样,一个童声合唱队如果没有指挥老师的科学训练就不会获得柔美而和谐统一的声响效果。合唱是人声的完美演泽,它直接反映着人的情感。高水平的童声合唱是十分受人喜爱的,但是要想达到完美演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轻易达到。在长期的训练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科学发声训练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须,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就可能造成终生的悲剧。”而童声合唱这种只有儿童才具有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是童声合唱的基础,而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因此,必须进行一些集体训练,这个训练范围广,内容丰富,必须抓住重点,分期分批地突出一个中心,解决一两个问题,集训与平时短训相结合,先从声音训练入手,然后再逐步过渡到音准、节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
1.1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为基础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高位置指的是演唱者在歌唱中应带有头腔共鸣。任何的童声合唱训练中高位置的训练都相当重要。在平日训练中,我们大多首先考虑的是气息,要求学生吸气时上腹扩张,呼气时上腹保持,下腹推动等这些纯肌肉的运动。这样很容易使人的肌体僵硬掉,气息也随之不流动,声音发硬不够自然。而且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又各有差异,这样未必会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外观上很容易做到的方法,让他们在演唱的时侯,颧骨抬起来,眉毛扬起来,就是所谓的眉开眼笑抬颧骨的面罩唱法,然后想着“树要长高,树根一定要扎得很深”,脚趾紧抓、地面,这样气息沉下去了,状态积极兴奋了,歌唱位置也自然就高了。
1.2气息的训练
在合唱的发声训练中,气息的训练也相当关键。气息是歌唱的基础,科学的歌唱方面都要求字在气息上进行。在呼气时,关键是扩大呼吸器官。首先让儿童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喉头、包括脸部笑肌都像芳香的花朵一样开放;其次,让儿童自己手掐住腰,感觉到裤腰如何从空瘪到快速的胀满。最后两步同时做,在放大呼吸吸器官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吸气。在呼气时重要的是气息的控制,在原有吸气的状态下小腹微收感觉气息在流动,以气息带动声音去演唱。另外,在训练时可让儿童将没有气息支持,没有位置的“白声”与有气息控制的声音进行对比、分析、鉴别、逐步建立起他们科学的发声概念。
“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器官协调发声的结果。这样的声音虽小,但有很强的穿透力。在训练时要求儿童用打哈欠的状态去演唱,切记不能追求声音的亮度,应注意强调声音的穿透力,引导儿童树立声音的方向感,声音要让最远处的人清楚听见,让儿童去体会声音“飘”而“空”的感觉,放松自如地去演唱。
1.3真假声的混合训练
在发声训练中真假混合训练也相当重要。儿童的音域很窄,如果光靠真声,唱到高音就会很紧,声音发硬。所以说童声合唱训练中一定要先训练儿童的假声,采用以假声带真声的方法实现真假声的完美结合,在刚开始训练时可采用较好找高位置的“ǚ”母音让儿童体会声音在眉心处额头上面通过面罩发出来,培养他们高位置的歌唱意识。然后再带入其它母音。
1.4咬字吐字的训练
在歌曲的演唱训练中,咬字、吐字最为关键。它决定着合唱音响的最终效果,歌唱的咬字吐字不同于说话,它要求我们有在良好的气息支持下和共鸣位置下进行。只注重歌唱状态而忽视了字本身的发音,这样就会唱得含糊不清;只注重字的母音,这样字就咬的很死就会出现声音发白,不够圆润。所以在咬字吐字训练中应让[第一论文网提供写作论文服务,欢迎光临]儿童明确字的结构与发音过程的关系。由于字的发音不同,字的构成也不同。歌唱的咬字一般指单字声母,也叫字头;吐字则指单字的韵母也叫字腹。如“啦”字,“L”是声母字头,“a”是韵母字腹,可以按字头,字腹、字尾的方法来处理字的“出声、保持、归韵”。这样咬字,就不会含糊不清了,做到真正的字正腔圆。
2.合唱声部间的协调训练
合唱就是把几个声部用歌声和谐统一表达出来。与齐唱相比,合唱即增加了声部纵向的和声色彩又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协调指的是总的音响效果,各个声部在演唱同一乐句中互相取得的关系,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它包括各个声部音色、音量、音准。只有三者和谐统一了才会取得最终完美的整体音响效果。在声部的协调训练中我们应注意:
2.1有控制、有目标地去歌唱
合唱首先要求儿童用科学的高位置发声状态去演唱,合唱队员歌唱的力度,速度要达到真正的统一,这就要求在力度速度声音等各方面的控制,去寻找声音的“共性”,声音亮的要求“圆润”,对唱得轻的要求放开一些。在训练中我们可以选定一个标准的音色,然后让孩子们一个个进入,向同一种音色靠拢,这样有了目标,向着同一个目标音色也就自然而然达到了统一。整个合唱的效果犹如一个人的音色,这才是最终的效果。
2.2恰当处理声部的纵向、横向关系
合唱艺术是一种多声部的艺术,在演唱之前老师先带着学生读谱,明确歌曲中的主旋律、辅助旋律、和声性声部、节奏性伴唱声部、装饰性助唱声部等。先让孩子们明确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必不可少,但在歌唱过程中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只听到主旋律,而听不到其它辅助声部,这样的合唱就没有立体感。在声部纵向的协调训练中,着重训练的是和声的色彩,老师也可以带着孩子们点对点地唱谱子寻找和声的明暗色彩,这样再带入歌词演唱才会更加和谐而统一。
2.3培养孩子们的
合唱意识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儿童在独唱的时候个性的音色比较突出,而在合唱队中如果不培养其与集体融合与他人配合的意识,就会破坏合唱的整体感觉。因为合唱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统一性”,如果没有互相配合的意识就无法达到统一,再来,在演唱二声部的作品时,儿童大多喜欢唱主旋律声部,而不喜欢低沉容易走调的低声部旋律,这就要求指挥老师带着他们巩固低声部的旋律,让他们明确要每个声部的重要性。
3.发挥指挥的主导地位
众所周知,指挥是合唱队的核心力量。他在舞台上的职责是以准确的形象,丰富的挥拍,以及全身心投入的音乐感觉为歌唱状态来演绎作品的内涵。一个合唱队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指挥。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艺术的指导者。指挥是合唱队的主导,在合唱训练之前,首先应作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合唱队员才能受益匪浅。在准备过程中应充分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并作好强弱、力度、速度及特殊处理标记。这样在训练时才能更加自如地进行。指挥的动作应作到“省、准、美”。其次,在演唱过程中指挥可以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用“眼晴、口”去提示合唱队员。眼与手配合,这样指挥手势的指向会更加具体化。如:保持是打给高声部的,还是领唱的,如果没有眼晴的帮助就很难明确。另外,目光本身就可以透露出指挥对音乐情绪的全部感受以进一步感染合唱队员。口形的运用会帮助孩子们呼吸、咬字、改变发声状态等。但指挥不能始终跟着合唱队员一起唱,虽然起到为合唱队员提词的作用,却丧失了表达感情或声乐、提示方面的能力。也会因听不清合唱团的歌声而导致盲目指挥,要做到有的放矢。
4.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是要以情感人,达到教育目的在处理歌曲时,要先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用真挚丰富的感情去[第一论文网提供写作论文服务,欢迎光临]引导学生,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处理歌曲整体艺术形象。演唱每一首作品时,要用心去唱,不能因为歌曲简单易唱就忽略其精神实质,只有用心去唱才能彰显它的艺术价值,使每一首歌曲都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所以,合唱作品在掌握了其基本旋律后,要进行艺术处理才能更好的表现它的内容。合唱作品的处理要求比齐唱更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各声部本身声音要整齐统一,这是合唱整体协和统一的前提和基础。要求音准节奏都要统一。
(2)由于各声部所处低位与功能不同,所以在处理也会有所不同。应该在均衡协调的基础上,突出主旋律的主导低位,其它辅助性旋律要相对弱一些,但要保持音准,各声部线条要清楚。
(3)在童声合唱中比较复杂的是对音准的技术处理,要想取得声部相互结合声音的和谐,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例如要根据调式音阶的特性及音程的特性进行专门训练,重点解决音准的个别难点。正确的识谱、音准、节拍、节拍感可以通过学习视唱练耳来培养。必须由易道难。简单的音阶练习是视唱练耳的基础,然后过渡到各种节拍的练习曲,最好能加入一些根据合唱队的水平自选自编声部合唱练习。
(4)要深入分析作品的题材内容,结构特点和风格,是儿童充分理解作品,自觉的按照作品的力度速度与表情演唱。如: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曲,在运用“声和字”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过程里,学生对歌曲的精神实质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作品作于50年代中期,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小调性质的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曲,这首歌曲充满动感,将孩子们在愉快歌唱,泛舟荡漾,饱览湖光景色的幸福欢乐景象的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二部曲式的合唱时,会让他们体会在水中用力划浆,轻舟前驶的情景。只有在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后,才会用心理解歌曲,表演歌曲,从而更好的表现作品。
结 语
总之,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有表情地歌唱可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还可以通过合唱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进团结,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