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激励教学法的方式分析
激励是指人们在追求某些特定意愿时起到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和形成动力的功效,它是初中体育教师在践行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必须娴熟地掌握激励艺术,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因人、因事、因时地采取各种激励方法手段,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潜力,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向上的学习态度,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把握好课堂导语是实施激励教学法的序幕
一堂高效体育课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导语。因此,我们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状态,选择恰当的开讲方式,才能把学生的情绪、学习状态转移到快乐课堂之中。众所周知,兴趣是打开求知大门的钥匙,只有兴趣被激发出来,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积极主动性。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导入一定要联系实际,指出所要讲授的知识在生活和实践中的作用与意义。比如,教100米短跑内容时,我在导入时用物理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来说明后蹬的作用和原理,这样更易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动作。常见的导入方法还有:新闻导入——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新闻切入主题,抒情式导入——设计与内容相关的抒情导语,使学生产生共鸣,切入主题,利用图片导入——初步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二、展示目标任务时激发学生发挥潜能是实施激励教学法的基础
假如教师展示目标、布置任务时采取命令式的语气,也许会伤害学生的进取心,甚至使学生产生误解,把完成任务理解成是为了老师,使学生的心境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因而学得吃力、乏味。实践证明:教师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实际上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与创造的机会,降低了课堂达标率,在这样的气氛中虽能勉强完成学习任务,但心理上是极不平衡的。因此,我们只有采用激励的方法展示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才能使学生树立自尊心、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比如,我在讲跳山羊“分腿腾越”时,示范后提问:“今天的学习内容还有同学有困难吗?”虽然只是一句话,却起到了激励作用,不少学生不但非常高兴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连完成技术动作有困难的个别学生也主动请同伴帮助,力争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其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体育教师在展示目标、布置练习任务时只有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训练之中。
三、师生心灵的融合是实施激励教学法的关键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一般活泼好动,对体育活动有着特别的喜爱之情。但长期以来,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是主角,学生只能担当配角,师生关系难以和谐融洽,甚至产生隔膜,从而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拉近这些心理距离,促进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呢?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比如,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善于通过幽默、风趣和富有感召力、激发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灵活多变的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适当的肯定、赞许、表扬和奖励,使学生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分组练习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同学与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时会发生矛盾,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采取“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态度,充分体现师生心灵的大融合。可见,在体育课上师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灵魂和前提。
四、教师的言行激励是实施激励教学法的后盾
教师的一言一行贯穿整个课堂,假如教师语言表达准确,示范动作优美,就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包括语言美、健康美、造型美、动态美和节奏美,从而能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教师具有激励性的语言和动作,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消除疲劳,激起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兴趣和信心。比如,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女子800米和男子1000米的中长跑训练中,经常用“加油”、“好样的”等语言激励,有时还竖起大拇指或鼓掌;当学生练习的信心不足时,我就会说:“你行,你一定行!”学生听到这些后,自信心和毅力立刻增强,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本质而言,语言激励可以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合理、适度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强化交流、沟通和互动,能激起师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理想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安慰学生、激励学生的话语往往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促使学生快速掌握运动技能。
总之,把握好课堂导语是实施激励教学法的序幕,展示目标任务时激发学生发挥潜能是实施激励教学法的基础,师生心灵的融合是实施激励教学法的关键,教师的言行激励是实施激励教学法的后盾,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掌握好这些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美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