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的陌生化解读
摘 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理论,近年来学者们在诗歌翻译中渐多使用,指称对译语文本中所保留的原作中新奇内容的表达、表征和接受。本文就《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译本做出比较分析,并对陌生化翻译策略在诗歌翻译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陌生化;《天净沙·秋思》;诗歌翻译
一 前言
“陌生化”是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用以描述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一种艺术手法。所谓陌生化,就是通过延长翻译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者的关注时间和感受难度,推动主体从一种新鲜的奇特的角度感受,从而强化主体对文本的文学艺术的独特发现和表达。诗歌的语言是吸引读者的一个主要特质,古希腊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说过:“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打动。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用的,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为了凸显诗歌的艺术美感,作者往往通过陌生化手法对诗歌的语言加以处理,在内容和形式上采用新奇陌生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对生活的感知和认识,从而突破并超越传统的惯有的认知模式,给读者在心灵和视野上带来新层次的冲击,从而满足读者“ 尝鲜” 的审美心理需求。
翻译和创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陌生化理论对诗歌翻译的审美特征具有重要的启示。诗歌翻译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其目的不仅是传达原诗的语言文字信息,还要再现原作的艺术性,向目标语读者呈现那些使原著成为经典著作的对目标语读者来说往往是新奇陌生的艺术特质。因此,在诗歌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努力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完成文字信息的等效传递同时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也传达出来,使目的语读者在欣赏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享受到陌生化的美感。下面,本文将就《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译本做出比较分析,并对陌生化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二 原作的陌生化效果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名曲。原文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用简单的白描手法,寓情于景来渲染气氛,言简意丰,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而最大的特点则表现在结构上。首先,人们对生活中藤、树、鸦、桥、道、风、马、流水、夕阳等熟悉事物的感知已经钝化,为了激发读者的审美,作者通过平仄的转换与匠心的押韵将这九件习以为常的景物进行了陌生化重组。全曲五个短句,句末五字均用/a /韵;前四句两字一顿,第五句三字一顿,句中平仄相间而句句之间平仄相对。整齐划一的节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音律韵味之美。全曲前三句全是名词和形容词,共计十八个字罗列了九种事物,形式上看各景物之间似乎若即若离,实际上却芜而不杂,富含隐性关联。寥寥数十字勾勒出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引发读者的感伤与共鸣。这样,一幅完整的“天涯倦旅图”便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语言的艺术性由此而生,“陌生化”的效果得以完美演绎。
三 译本的陌生化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性对于目的语文化而言是异质的,在目的语文本中保留源语文本的外来异质性和他者文化性能够增加文本的陌生感和新奇感,达到陌生化的翻译效果。陌生化翻译通过增加翻译审美主体与目的语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而延长审美主体对文本的审美过程,同时提升审美主体对文本中的“异质”的敏感性从而能够获得对审美客体更深的理解感受。这种独特的的手法将引导审美主体以一种新的眼光对被陌生化的世界进行审美和判断,有效改变既有的思维定势而使他们获得对文本文学性全新角度的认识。
历时多年,关于《天净沙·秋思》翻译的讨论经久不衰。笔者将结合陌生化理论,主要从原作的语言和艺术信息是否等效转换的角度对其中两个典型的版本进行比较分析。译文分别如下:
Withered vines,olden trees,evening crows;
Tiny bridges,flowing brook,hamlet homes;
Ancient road,wind from west,bony horse;
The sun is setting;
Broken man,far from home,roams and roams.( 赵甄陶)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显良)
翁的散文体译文摆脱了诗歌格律的束缚,用更直接、更具体的语言表现了原作的静态意境,但是原作中九种呈并列关系的意象在翁译中均为改译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将各种意象具体事物化,减少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同时,译文在格律上没有明显的韵感和节奏,失去了原诗外在的形式美。此外,翁在翻译过程中添加了动词,将原本静态的意象画像转化为鲜活的动态图面,虽达意却缺失了原作的意境和美感。翁的译本实际上采用了归化翻译的策略,译者把中国古典诗歌这一陌生的文学形式转换为英语语读者熟悉的散文,以使目的语读者更易于接受。但是译作在转换语言信息的同时疏忽了文化和审美层面信息的传递,可谓“得意却忘形”。
赵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特色,用一些简单的词组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意象画,保留了诗歌“陌生化”的艺术形式。前三句采用与原作一一对应的名词短语叠加形成意象并置法,既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又能够激发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欲望,一举二得。其次,赵译具有音韵格律之美,译者根据英诗韵脚的位置和音步的特点,分别采用三音节音步+扬抑扬格(一二三五句)和二音节音步+抑扬格(第四句),整篇译文抑扬顿挫,整齐划一,颇具诗歌独有的音韵美。再者,与传统的英文诗歌不同,该译本通篇没有一个动词,由十二个“前置或后置定语+中心词”的名词直接勾勒出一幅浑然一体的静态意象组画。动词的回避使读者能够不受文本限制,运用自身的审美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实现审美认知。这种新奇陌生的表达方式在译语文本中再现了原作中的意象,使得目的语读者能够接触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通过延
长读者对诗歌关注的时间和感知的难度而达到与原作等效的“陌生化”效果。
当然,任何译作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譬如当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譬如译者自身的文化心态和文学水平,譬如译入语读者的阅读情趣和接受习惯,等等,故而不同版本的译文都有其相应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无分上下。就文中两个版本相较而言,翁译读起来像是译者从这首诗的白话文直接翻译过去的, 失却了中国古诗的韵味;赵译则符合原诗简练的特点,与原诗长度大致相符,同时译者采用陌生化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文本与译入语文本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差异,使得原诗的艺术异质性在目的语读者面前得以展示,达到了诗歌翻译中的陌生化效果。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翻译都需要“陌生化”处理,这样既符合审美主体的审美要求, 又符合语言艺术发展的趋势。当然,陌生化技巧在实践中的运用必须适度,如一味的追求新奇和陌生,则可能导致译语文本晦涩难懂不能为读者所欣赏,那么这样的创作与翻译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因此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审美是有选择性的,陌生化的审美要适度而止,要从心所欲不逾矩。
参考文献:
[1]陈琳. 论陌生化翻译 [J]. 中国翻译,2010(1):13-20
[2]刘晓萍. 解读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审美[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1(1):107-110
[3]刘晓萍.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词曲翻译[J].赤峰学院学报, 2011(11):113-114
[4]亚里士多德.修辞学[A].蒋孔阳译.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张冰著.陌生化诗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下一篇:浅谈音乐治疗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