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文殊坊历史街区保护中建筑要素的类型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29 09:20

摘 要:本文对建筑类型学进行了大致的概述,并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设计中引入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和思路,对成都文殊坊街区进行分析研究,尝试一种关于传统风貌保护和更新的概念和方法。

关键词:文殊坊; 历史街区; 类型学; 形制

随着20世纪60年代类型学在建筑界的引入与多年来的激烈讨论,如今,类型学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类型学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按照相同的形式结构对具有特性化的一组对象所描绘的理论。由于选择“原型”的来源角度不同,概括起来,当代建筑类型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①从历史中寻找“原型”的新理性主义的建筑类型学;②从地区中寻找“原型”的新地域主义的建筑类型学。川西平原的穿斗木结构建筑作为一种历史的、地域的建筑类型,具有很强的分析研究价值。[1]
  类型学主张我们从形制、布局、风格、尺度几个方面探讨建筑与城市,它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的角度出发,辩证的解决了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的关系,主张通过具象——抽象——具象的步骤对建筑城市进行剖析,找到在潜移默化在人与环境互相塑造而成并融于建筑之中的内在规律,最终还原于现实场地。[2]
  文殊院坐落在成都市的西北角,是现存市区中心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其历史悠久,始建年代说法不一,其一说创建于隋炀帝杨广大业年间。郫江和检江自唐朝末期改道以来,二江环保的城市格局一直维持至今,水运的便利和经济,带来了沿河一带商业的兴旺发达,文殊院片区明代就已经形成了珠宝生产及交易市场。在庙会和宗教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文殊坊形成以宗教及相关产业、金银珠宝、饮食为主的商业街区,但随着春熙路的兴起和繁荣,其渐渐失去重要的商业价值,而街区本身的建筑研究价值在时间的洗练下却愈加珍贵。

一、 街区结构与肌理
  空间形体分析是城市设计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即对物质形态空间作形式和组织关系的分析。罗杰·特兰西克在其1986年出版的《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提出了图底关系理论是物质——形体分析的主要理论工具。图底分析是空间形体分析的基础,是建筑与空间在平面上的虚实体现,通过建立空间秩序来明确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3]从而可以清晰地看出城市空间的肌理(建筑体量关系、组成方式、街道空间结构特征和城市空间密度)。
  道路是决定城市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从平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文殊坊道路格局呈“井”字型道路路网布局,在城市主要道路人民中路、文武路、草市街和大安西路的围合内,街巷把片区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地块,形成一种“合理密度”,这种路网格局方便地处理了新城区与旧城区道路的衔接关系,有利于保护文殊坊的完整格局,为保护这个片区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传统街区中院落与街巷互相依存,其紧密的关系使街巷与院落建筑共同构成了城市丰富紧凑的肌理效果,当这种城市肌理作为城市特色街巷空间时,街巷肌理也是体现街巷空间特征的标识之一。[4]文殊院片区自明清以来均属于商业居住混合功能的街巷,传统院落集中,院落格局保存清晰,整体呈现“面”的特征,在单体建筑上符合“外封闭、内开敞”的空间结构。这一地段的建筑排布紧密度很高,空地和活动场地分布较少,形态规整,尺度较为统一,呈现出典型的传统院落形态特征。主要院落正面朝向街巷,直接反映出街巷关系和空间节奏,在这种街巷关系中,和其他传统街镇一样,街道不仅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空间,也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公共空间。


二、建筑的平面布局
通过对头福街,白云寺街、五岳宫街建筑图底关系的呈现,我们可以发现:文殊坊街区建筑平面多为合院,整体空间格局通过庭院组织,其中以平行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居多。真正营造出了一种“走大街,穿小巷,跨门道,进院落,上堂屋,入居室”的空间体验。
院落的组织无一定的规律和轴线,一般根据建筑物本身的体量和所处的位置以及交通来确定。主入口设置在侧面或者背面,沿街布置商铺。
“院”是中国民居中的一个空间单位,是由房屋和院墙围合成的生活区域,寄托了中国人对于家的希冀以及外封闭内开敞的生活空间的需求。
  从西南地区现存典型的合院建筑来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蜀地周边地区的合院建筑,特点是正房居中布置,划分出在空间尺度、功能上都有区别的前后两院,前院在宽敞的主天井两侧,形成静谧安适的环境,后院则布置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家务用房,使内外主次动静得以明确的区分。另一类则是滇西滇中地区的合院建筑,以“一颗印”“三坊一照壁”为代表。
  文殊坊的建筑院落属于上述第一种形式,但因为要结合商业,受限于院落商业的现实分割且保证每个空间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可达性,因此将空间设计的较为自由,轴线的统领感不强,房间的布置不免使庭院在院落中的重心地位受到很大程度的消弱。总体而言,在空间上没能取得传统院落空间的效果。


三、建筑院落的形制
文殊坊传统街区中的宅院一般分为两种,其一为店宅式、其二为达官贵人的合院。其中店宅式由于承担着生活和沿街商贸的功能又分为前店后宅式和下店上宅式。
前店后宅式院落临街为店,背街为宅,因此沿街部分能吸引顾客的光顾,带来很大的商机,同时用商铺隔绝城市道路的噪音,减少内部住家的影响,也提高了居住的质量,所以条件较好的民居通常都会采取这种形式。比较典型的三开间平面布局(如图1)为铺面、天井、厨房、正房。通常,视场地条件的影响,有的为两开间店宅,有的则不止一进院落,在铺面和正房之间还有过厅等过渡层次。二层功能是一层内屋的延伸,主要经营茶室、餐饮等。
下店上宅式的设置一般由于用地限制,只能在竖向上进行功能分配,这种形制在文殊坊居多。住宅的主体部分被置于二层,厨房仍然设置在背街面,为增加采光通风,二层往往会设置老虎窗。下店上宅式宅居较为简单,沿街一般为单开间,因此往往若干户连为一体,沿街展开,创造出古街和谐统一的建筑界面。
建筑类型和城市肌理在城市中是复杂多样的,看似无序却是一个有内在规律的整体。城市形态与空间规划,其设计手法同类型学一致,都是”加法“:底商+楼居+沿街=沿街商住类型;底商+行列+沿街=街坊组团类型。[5]
四、建筑灰空间设计
* 街檐的形式与形成原因
南方多雨,川西民居为解决排水问题一般将屋顶设计为坡屋顶,采用挑檐出 檐来保护墙体不受雨水的侵蚀,出檐深远,一般为1.5-2米。因此在街道与房屋建筑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过渡层——介于室内室外的灰空间和方便行人通行躲雨的街檐空间。挑檐出檐的形式有很多种:单挑的、双挑的、甚至三挑,有的还结合撑弓、吊瓜等装饰构件配合使用,大大丰富了街檐空间的层次。文殊坊中建筑沿街面通常设计为二层挑廊或挑檐,为整个街巷空间营造一个半私密半公共的过渡空间。廊,是院落与院落之间的连接,过渡与分隔,在大型庭院中经常利用廊子隔而不断的通透性特点来增加空间的层次。
* 街檐空间的功能
一般而言,街檐空间有三个作用:其一,作为传统街道的交通空间,尤其是当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时,有了街檐空间的庇护,人们可以减少日晒雨淋的痛苦;其二,作为沿街商业的延伸区域,在此可设置摊位,同时也包括了顾客行走、停留、购买的通道,产生丰富的生活层次;其三,作为内部生活区域对外的过渡层,在这个半私密的空间中,人们可以纳凉、聊天、嬉戏、交流,为街巷空间提供了更多的趣味与活力。
文殊院的街廊空间感较差,首先因为街道尺度过于宽,廊道沿街长度又过窄,同时出檐形式追求视觉深远,但实际延伸作用不佳,檐下空间仅为1.5米,因此行人在廊下行走的情况不多,灰空间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与利用。[6]同样由于挑檐、廊道尺寸的限制,加上文殊坊已经完全作为一个商业形态的街区而存在,所以缺乏传统街巷的生活气息,使檐廊空间失去众多的日常现象,而仅仅作为丰富立面的一个装饰构件而存在。


因此,为了让街廊空间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应该设置足够的出挑长度和沿街连贯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空间本身吸引人的参与,使得文殊坊檐廊在视觉美和实用性两方面都产生一定的效用。
五、建筑细部
* 建筑材料
四川地区盛产竹木,因此古代人民就地取材,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创造了穿斗木结构,编竹夹泥墙。这些材料因地制宜的解决了建筑的新陈代谢同时降低了成本,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生态可持续建设的理念。
文殊坊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保护项目,并没有完全采用传统的材料,而是借助现代材料以达到传统民居风格素雅清新的视觉感受。
①楼地面、梁柱: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②墙体:使用砖,外层使用青色面砖和涂料粉饰。在山墙部分会贴方木以模仿穿斗木结构的形态特征。
③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结构,外面覆盖小青瓦。
④门窗及其他装饰构件: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制作。
文殊坊整体采用现代工艺材料,虽然在近距离的感官上和触觉方面较传统民居略有偏差,但整体还是营造出了古代民居的风尚与气韵。

* 建筑色彩
成都平原民居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双重影响,不仅在色彩运用上讲求礼制尊卑,同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居住模式,因此在房屋颜色的选择上注重典雅自然、清新简朴的风格,再加上四川的特产竹木材料,民居的整体格调就更为和谐自然。
文殊坊街区沿袭传统民居色彩主体采用黑白灰的基调,粉墙灰瓦,局部装饰以朱红色,立面多为黑色木构件,相较于一般民居黑中带亮,更为华丽,但色彩稍显沉闷,不如传统民居的清丽明快。
总体上,文殊坊的建筑界面色彩处理较为符合传统,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浸润和积淀之后,街区整体色彩透露出一份岁月的凝重和时间的沧桑之感,同时也反映了川西人民朴实无华的民俗民风以及典雅自然的审美情趣。
* 建筑构件


注:照片作者自摄,平面图为作者自绘。
* 建筑立面
文殊坊建筑多为两层,下层空间立面构成元素基本相同,分别由三到五开间的隔扇门和两侧的花格窗组成,花格窗下由灰色的青瓦砌成,较为统一。而上部形式则更为多样,有粉墙、花格窗、挑廊、美人靠、挑檐,为了营造立面的韵律感,有挑廊的建筑与无挑廊的建筑总是相继出现,檐下的灰空间增加了室内外的渗透延伸感,同时增强了街道的连续性。美中不足的是,街道的长度太小,导致各个建筑之间距离过大,退让街道的距离过长,使得和谐统一的界面不时总有被中断的感觉。
文殊坊山墙的檐上部分都为原木贴制的仿穿斗木结构装饰条,檐下部分则有不同的处理,一种为花格窗和夹壁墙,另一种为简单的青砖墙面。两种山墙均采用悬山屋顶,未做封火山墙。立面的处理还是典型的川西民居的风格,造型丰富,韵律感强,为文殊坊街区营造了富有动感的侧界面。

  类型学提供了一种对建筑内容及内涵深层次思考的方法,它通过对建筑形式、空间肌理、街道界面等原型进行分析,提取出其中内在的设计原则,即“文化、传统、记忆”或称其为“集体无意识”,最终再以类型结合具体场地还原以具体的形式。文殊坊中的建筑就切实的抽取了川西民居的元素母题,通过形式上的转换与选择,体现了民居中的文化观念和审美理念,唤醒居民在内心深处对城市的记忆,侨联建筑和城市比例、空间之间的沟壑。


参考文献:
[1]朱锫 类型学与阿尔多·罗西[J] 建筑学报,1992,(5)32-38
[2]A. Rossi,The Architecture of City,The MIT Press,1982
[3]黄亚平 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4]刘新强 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中国西部科技 2008(06)
[5]张垚 建筑类型学在传统风貌地段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小城镇建设 2008
[6]芦原义信 街道的美学[M]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谈山东张秋镇回族穆斯林的结婚仪式

下一篇:授之以“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