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美国黑人的双重身份——《看不见的人》中的后

发布时间:2015-08-01 09:10

摘 要:美国小说家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揭示了美国白人对黑人的他者化、同化和压制,也展示了黑人努力摆脱他们的从属地位,努力争取从边缘化走出来的主题。本文拟从后殖民理论角度解读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是如何发现自己被隐形的荒谬处境,以及为发现自己的真正身份所作的努力。

关键词:后殖民;种族歧视;双重身份
  拉尔夫·艾里森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发表后反响很大,该书于1953年获得了美国图书奖。小说主要了描写生活在美国的黑人的被忽视被排挤的尴尬境地,美国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对美国黑人的文化、思想以及身份都有极大的限制和影响。多数文章从写作技巧、主题思想以及黑白文化等不同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分析。本文拟从后殖民理论角度解读《看不见的人》中美国黑人的双重身份,分析在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黑人文化如何生存,黑人优秀传统如何保持并传承下去,指出黑人个体、家庭、社区、文化等被百人主流文化霸权侵蚀的情况下,黑人个体对自我身份确认的努力。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无名无姓的美国黑人,小说描述了叙述者“我”所感受的精神压抑,以叙述者从对外部世界天真幼稚的理解走向成熟,并最终觉醒自己所遭受的文化霸权为主线,小说揭示了主人公“我”如何在敌对的环境里获得对自己、对黑人传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为现代人的美国黑人在寻找自己种族、文化、身份的“他者”的心理变化。因此《看不见的人》的作者采取后殖民文学的视角,塑造了一个被边缘化、被隐形的美国黑人形象,揭示了殖民霸权统治造成的美国黑人的文化无根性, 无国籍性,同时也描写了美国黑人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殖民文化的反抗和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一、被边缘化的美国黑人
  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以主人公的口吻讲述了整个故事。在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个非裔美国人,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里拼搏。主人公在美国社会中的生活经历使他感到,在白人主宰的社会里,作为黑人他被一直被忽视。对于他的遭遇,白人社会视而不见,其他人拒绝看到他。由于他的“隐身”状态,他一直藏在世界的后面住在地下。白人运用教育、媒体和监视性工具,使黑人个体对社会的反抗无法实现。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在民权运动广泛开展下,展现了美国的私刑、哈莱姆暴动等历史事件,深刻地揭露了黑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所受到的种族歧视和压迫。
  美国黑人虽然生活在美国,但属于少数种族话语。约瑟夫·纳依提出“软权力”理论,他认为,文化扩张和文化权力是当前国际关系上的主权斗争的新领域,相对于国家、民族、领土等“硬权力”,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念等“软权力”问题是国际关系的新现象,世界出现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维护自身民族利益而争夺“文化霸权”的新政策。“黑白文化”对立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国白人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地位,是一种处于优势地位的价值文化,他们通过文化传媒把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制性地灌输给处于劣势地位的美国黑人群体,而处于边缘地位的黑人文化一开始只能被动接受,他们的文化传统面临挑战,母语面临着灭失,文化面临着衰退,意识形态受到不断的侵蚀和改变。美国白人统治阶级把非裔美国人形象模式化,认为他们都是野蛮的、劣等的种族,采取种种措施压抑黑人的声音,剥夺他们的自由,把黑人边缘化、他者化。在小说当中,作者反复提到的一个主题—黑人的隐身和奴役地位。书中出现的脚镣每就是一种物化的黑人受奴役标志,例如一心想向美国白人献宠的大学黑人校长布莱索长期把锁链摆放在桌子上,兄弟会的另外一个黑人成员带着脚镣生活了19年就因为他对白人说了“不”字。锁链的含义是捆绑或束缚,表明了传统的种族主义观念对美国黑人的迫害,象征着持续的奴役状态。
  由于对主流社会和文化的依赖,黑人文化面对一种后现代、后殖民性文化,黑人处于一种疑虑、排斥、反抗的矛盾心态和处境中,这也造成美国黑人的双重意识、双重身份以及边缘化的状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也指出在这种后殖民氛围中,美国黑人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摆脱自己的模式化形象,超越外界的社会体系给他规定的角色,展示本民族的力量。
  在小说《看不见得人》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的黑人男青年对自我身份的疑惑与重构,小说以男主人公的地下生活开始叙述,也以他的地下生活结束,他由最初受歧视和忽视的状况,逐步找寻生活的意义。叙述者一直在找寻自己作为黑人独立的不受干扰的身份。最开始他想摆脱自己的黑人身份,接受白人资助接受了现代化的教育,已经认可了白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为了摆脱这种社会的权利关系,他到北方去找寻自由,在纽约,他看到黑人享有很大的自由度,主人公也想扔掉种族偏见,但是餐馆的服务员提醒他身上南方的特质。他在街上遇到一个小贩在卖烤山芋,一阵乡愁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南方,买了3块,一边吃一边感到一股强烈的自由。在路上他碰见白人房东驱逐黑人老夫妇,便发表了情绪激昂的演说,鼓舞人们去抵抗,人们把老夫妇的物品又搬回了房里,这是他开始反抗白人的控制的战斗宣言,后来他把白人给他的公事包里的东西都烧光了,暗喻他真正脱离过去了,承担起自己作为个体对社会的责任。
  二、国内殖民语境下的双重身份
  后殖民理论是指通过对殖民文学的剖析,对欧美的帝国主义殖民话语所进行的反思和批判,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名义上黑人获得了和白人平等的权利,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埃里森在这篇小说中深刻的指出,美国黑人的主要痛苦不再是以往来自白人的显性的殖民主义剥削,而是一种新的剥削形式,即”看不见”的隐形的后殖民主义剥削。后殖民主义原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围剿和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美国殖民主义者长期推行种族歧视。他们把种族分为优劣两等。白人属于优等种族,天生高贵,创造了世界文明和文化,黑人属于劣等种族,他们的经济技术落后,文明发展滞后,天生应该受优等民族的奴役和控制。
  在美国,这种黑白文化的对立,殖民的内化现象一直很严重,美国黑人从内战前就遭到奴役,由于自身的文化处于非中心地位,一些黑人逐渐接受了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对自己的本族文化产生了怀疑和自卑感,简洁抛弃了黑人本民族 传统,部分或全盘接受了美国白人的文化。因此美国的内部殖民化造成美国黑人身份的复杂性和双重性。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导致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的黑人长期处于自我否定和隐身状态。一些美国黑人为能被美国白人社会接受而自愿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还有些黑人则拥护极端民族主义,赞成用武力和暴动来解决问题。美国黑人在殖民内化的影响下,很大程度的丧失了自身主体性,成为了边缘化的“他者”。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美国黑人努力学习美国主流文化,试图重建自己的身份。然而他们发现美国白人始终欺骗、利用并排挤黑人。小说中呼吁美国黑人摆脱外界强加于他身上的各种价值观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因为只有明确自己的身份才能使他们的生命有意义。
  主人公是一个十七、八岁的黑人青年,他曾是南方的一个好学生,过着安静、驯服的生活,他受到镇上白人成员的赞扬。他在白人聚会上演讲,被迫带上眼罩和拳击手套混战,和其他竞争者爬过带电的毯子去抢硬币和纸币;他想要得到白人的认同,将脱口而出的“平等”改成“义务”。人们奖励给他一个牛皮公事包,里面是一份州立大学的奖学金。主人公带着希望和梦想,期待自己的人生会有所不同。进入大学后他以黑人校长为偶像希望能像他那样功成名就。校长安排他为白人校董开车、作导游,他认为这是一项关荣的工作,但是随着小说的发展,他的幻想逐渐被毁灭——通过他在大学的经历,在油漆厂做工的经历,总过他在兄弟会的政治经历,他终于摆脱了自己的愚昧,认识到自我价值的真正意义,即:尊重自己作为个体的身份。
  三、黑人身份的建构
  身份问题关涉到“我是谁”“我认同什么”的问题,它是一个种族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点的标志,也是种族存在的根本。民族、族裔、身份、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概念,现代美国黑人的身份不是单一的,而是相对复杂的。一方面他们作为黑人想要保持黑人文化的传统,另一方面作为美国人,又必然会受到白人文化的影响。所以受黑白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美国黑人的身份具有双重性是不可避免的。长期遭受美国白人的殖民统治和种族歧视,一些黑人会逐渐丧失掉自己的民族传统及身份认同感。后殖民学者弗朗·法农认为这反映了美国黑人群体病态的、矛盾的心理。
  小说主题是关于种族主义对个体自我身份的限制,例如小说中白人校董、黑人大学校长、白人医生、油漆厂主以及兄弟会的领导等等,他们都采取种种手段来欺骗和操纵黑人。艾里森敏锐地观察到,美国社会试图用白人文化去掩盖黑人的身份,去忽视差异。大学强迫主人公放弃黑人文化,接受低于白人的地位。兄弟会也限制了他的个性,要求他对组织要服从,不允许任何个人去思考,去表达,由于限制了主人公的个性,他被迫扮演不属于自己的角色,变成了隐形人。
  最后在主人公从地上移动到地下又回到地上,最后从地下藏身处出来时,他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他所获得的自由非常具有代表性。当然,美国黑人要获得自由必定经历艰苦的斗争,在这个斗争过程中,他不能受白人主流文化的诱惑而丧失自己的身份。美国黑人作为美国社会里的少数群体只有坚持自己的真实个性,自我完善,才不会丧失自己的身份。 埃里森认为美国黑人身处于美国社会的包围之中,白人和黑人的关系如娃娃和牵线木偶,那些控制着黑人生活的人隐藏在面具后面,牵着线,控制着他们的生活,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美国黑人应该抛弃对左右其命运的各种力量所抱有的幻想,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解放自己。埃里森指出这种身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种族主义传统观念和种族制度。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追寻自我身份的历程,批判了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美国黑人身份和意识形态的限制,通过男主人公的的反抗和成长提醒美国黑人要清楚认识自己的处境,指出只有黑人民族找到自己的根,重新构建自己的身份,才能与白人抗争,获得重生,从而找到真实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北京:译林出版社,1998。
[2]罗钢,《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郭继德,《美国文学研究》,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Millard, Kenneth.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上一篇:若火若冰的两个男人—原著Jane Eyre人物解读

下一篇:隋唐两代的统治策略及其教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