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的哲学人类学
摘 要:现存的《孟子》一书同样也是孟子的学生们编撰的,但是与《论语》不同的地方是,它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孟子的格言与话语,还包括其篇幅较长的文章。孟子是对公里主义或利益原则着重攻击的,这也触及到了他的道德哲学的核心内容。他相信只有当人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就潜藏于他们自身之中,人才能依照纯粹的道德动机的指示行事。
关键词:道德;本性;动机;欲望;德性;善;人性
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儒学圈子的人就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告子主张人性既不善也不恶,而还有些人相信人性本善,亦或是人性本恶。尽管整个论辩的核心都围绕着本性的善与恶展开,但是人性这个范畴始终要围绕着人的现实生活进行,而孟子则相信只有当人类自己意识到了属于自己本身的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只是暂时的隐藏在自身之中,才能去按照自己本身的纯粹道德意愿的支配行动。这一点也明显的展示在了他与告子的争论之中。
我们都知道告子坚持主张人性是“生而有之的东西”,所有生命的禀性就是欲望。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是由环境造成的,只有这些所有生命的共有属性才可以说是人类生来具有的内在的东西。作为儒家的医院,孟子也相信“礼”的客观规定性,也同意人们必须去学习践行“礼”。但是他同时也认为,我们所学习到的东西原本就是属于自己的,也就是说我们所学习的东西原本就是隐藏在我们自身的,而“礼”不过就像是整个身体的一个有机组织一样内在于人类有机体之中,而以“仁义”的方式外在的变现而已。孟子认为某种共同的性质可以属于所有动物的种类,但足以使它们区分开来的性质才是其关键性的特征。他主张一种尊敬的情感不仅指向具有固定的角色和地位的个人,存在着严肃的场合与特定的环境,人们的尊敬情感是从场合自身的本质特性中引发出来的。在这里,孟子所强调的道德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情感导向”作用的,他非常在乎“义”,而不是就机械的执着于固定不变的“礼”的具体规定。在任何的道德行为中,人们都不仅仅在学习既定的规则,因为这个规则规定是产生于人类的天赋禀性,是人本身就内在的根源,不仅包括对人的感情,还包括对其他特定环境的感觉,而所有的规定都是本身内在的,而且能在某种自然的禀性中找到其终极根源的。
在处理这被认为是本身内在在人自身中,或者说我与生俱来的道德能力时,孟子根据四个部分对其进行了描述。这种能力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潜能,而道德实现的终极目标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这四种潜能是以“四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四端”是本能的内在于人内心的,从少时开始发展,到成年身上仍然存在着这种自发的情感倾向。若这“四端”得到恰当的培养,则就会发展成长为四种根本的道德情感,这四种道德情感总括在一起就构成实现了人类的本性—即“性”。而这一发展过程中,这“四端”情感的发展完全是自发的、直觉性的,内在的存有同情、羞耻、谦逊等感情,而这四种德性最终可以归结为同一种东西,尽管可以将这四种德性看作是“善”的四个方面,但是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孟子认为作为客观道德的一个方面,“礼”的具体规定没有涵盖人类伦理行动的全部领域,而“义”的概念却覆盖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全部情感方面,所以在孟子看来,有时候“义”是更为重要的,甚至其重要性超过了“礼”。
而关于“仁德”的重要性,在孟子那里是运用了“恻隐之心”来加以说明。看到即将跌落井里的小孩,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去将其拉住。在孟子看来,任何人,不论他的生活多么堕落不堪、麻木不仁,他都会产生一种自发的冲动,这种冲动是不需要通过利益计算的。这就体现了能穿透恶习的表面,去与深藏于内在的向善的本能冲动相接触,同时,也尖锐的揭示了人们生命中尚未被功利性盘算的纯洁的道德动机。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心中的本能的向善的冲动总是被外在的经济上的痛苦或者残酷的统治者所殆尽。尽管人本身向善的潜能的确是由于不能满足其基本的社工会需要而遭到破坏,但是并不能保证物质生存环境的舒适就是释放他们向善潜能的充分条件。孟子提到了“不动心”,有些人仅仅靠身体内部修炼出一种属于生理性勇气的性情,就能达到那种对外界保持冷漠的态度的境界,这正是由于与这种性情相关联的“气”。勇气属于“气”,因为它从根本上就是一种情感性的性情,而孟子认为,仅仅靠生理性的勇气来修炼“不动心”,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勇气可以服务于任何一种目的,向善的目的,亦或是不恰当的恶的目的。“不动心”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修炼获得的,而勇气修炼方法也只是其中的一种。这里的勇气是建立在牢固的正直观念上的,内心的宁静和德性二者是不可分的。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孟子并没有把生命力的能量自身当成是道德上趋恶的原因,它与勇气相关联,但这种勇气自身就是善的。仅仅具有生理性勇气的人,试图通过修炼出一种占据主导性地位的感情气质,也想就能控制某些形态的耗竭。器官本身从属于“天”所赋予我们的本性,它是我们与动物所共有的本性的一部分。而“气”和感觉器官的本性中存在着某种东西,当他们在人类内在之中运转的时候,这种东西便引诱它们执着并沉湎于外在的世界,亦或是拒斥外在世界。而为感官带来了秩序,为“气”带来和谐并不是自发的承载善良本性的心,而是作为意志和起思考作用的意向性器官的心,孟子不是说“心”统治着“气”,而是说“意志”统治着“气”。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以性善的设定为基础,不仅论证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确立了道德修养的目标——理想人格,而且提出了许多自我修养方法,如存心、尽心、求放心、养气等,同时还探讨了环境和社会教化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人们的心具有意识的能力,而面对来自外在世界的种种诱惑,人们很容易放弃这种能力,只有在人的心灵的自觉层面上,才能借助于不断更新不停息的道德努力去引导大多数人到达真正的道德世界。
人生来就有实现充分的道德生活的内在禀性。而这种由内在自发的禀性是不具有反思能力的,它需要借助于某种隐藏于人内心之中的自然道德情感—“四端”的形式来展现其自身。而这又体现为四种德性—仁、义、礼、智。如果没有外在阻碍原因,发挥这些内在的潜力都是存在可能的。而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存在着某
种东西,它在他的“气”中制造了不平衡的状态,使人沉于享受。而只有那些真正做出实存性道德决策的人,才能获得对他们的情感生活的把握和控制的能力,只有当其生活能够支持维护其道德努力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与这个世界合二为一的。在这个合二为一的世界中,人能够重新与其本性中固有的潜藏的内在道德纯净源泉保持接触。人们心中那种本来已经被赋予的向善的本心,能够通过道德努力,保存其向善的能力,在经历外在的各种诱惑之后,仍然可以保持着这种与纯洁本心相接触的努力,这才是孟子所追求的道德境地。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2]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M]. 商务印书馆, 1999
[3]李凤鸣. 从《论语》和《孟子》看孔孟理想人格的承变[J]. 鸡西大学学报. 2010(02)
[4]侯旭东. 孟子性善论及其现实价值[J]. 阴山学刊. 2009(02)
[5]伍兵. 孟子德育思想浅论[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0)
[6]史宁菊. 浅析孟子的德育思想[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5)
[7]张凌林. 孟子天人之学新探[J]. 学理论.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