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堂“流行”起来的现实意义和策略探讨
摘 要: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样式。同时它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校园的音乐文化,但由于流行音乐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得它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相对缺乏,如何更好地利用流行音乐,引导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把流行音乐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引入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使流行音乐能够以其通俗性和易接受性成为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本文深入探索的内容。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教育;审美教育
在现代音乐世界中,具有个体性、时代性、通俗性特征的流行音乐符合现代青少年思想活跃、活泼好动、接受和模仿能力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内涵的直白表达,情绪和感情的直接宣泄又符合了中学生张扬,好奇的性格特征;因而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和追捧。而现有的音乐教材中大多数是艺术歌曲或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部分涉及很少,为此学生常感觉内容枯燥,学习兴趣不高,形成了一种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矛盾现象。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流行音乐的引入就有了发展的契机和现实意义,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外界社会文化环境很容易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领域,而流行音乐简单、直白的特征成为青少年生活中最主要的音乐内容,对中学生的影响力自然不可小视。正如《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鼓励教师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正确对待和接受多元音乐文化,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流行音乐为什么流行,并受到中学生的追捧,我们可以通过对流行音乐的定义及文化特征和功能来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流行音乐的定义及文化特征
流行音乐是指那些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被广大群众所喜爱,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
其器乐作品具有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等特点。声乐作品具有生活气息浓郁、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演唱时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感情重于声音技巧,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因此无论听众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流行音乐一般具有以下几种重要的文化特征:
1.具有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倾向
一方面,流行音乐的创作在表现青少年的文化心态,迎合青少年的欣赏口味上很是到位。使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流行音乐对感官刺激功能、娱乐功能与游戏功能的强调,使其更容易得到情感共鸣。所以它是从个体出发,以满足个体的情感需求为目的,反映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音乐形式。
2.娱乐功能扩大化
尽管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或内涵不只是娱乐,但“娱乐性”却是流行音乐的第一位重要特征与功能,很多时候人们不会有兴趣体会其中的美感与深意。
3.流行性和时尚性
流行音乐歌词的通俗易懂与曲调的随意自由风格,使它必然迎合了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为大众所普遍接受。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流行音乐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社会群体性狂热。这正是形成其流行性和时尚性的基础。
4.极强的参与性
首先,流行音乐的内容是对个体心理情感世界的剖析,强调自我展现,不受拘束。其次,大部分作品音区适当,音域接近自然人声,对演唱能力的要求不高。最后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认同、情感宣泄、观念投入与寻求共鸣都促成了与基本文化心理特征的契合,使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群体参与性。
5.传播手段方便、多样。
各种电子设备使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聆听提供了最便利的条件。
6.“多细胞体”的文化特征
流行音乐本身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具有“多细胞体”的多元文化特性。不同音乐之间有表达内容、演唱风格的差异,有属于文化背景、观念以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这些差异源自于它们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多元性。这种“多细胞体”的特征使得流行音乐有多样的触角可以伸向多样的欣赏群体。【1】
流行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
(一)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形式。使人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审美教育,而音乐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形式内容多元化的音乐形式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对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是紧紧围绕生活来展开的,目的是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并最终能改造生活的教育。恰当利用中学生这种对流行歌曲的喜爱心理,挖掘其作品中能够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渗透进音乐教育中,能够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 流行音乐“文化反哺"功能
“文化反哺"被定义为“在快速的社会变迁时代发生的年老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音乐课本上那些古典的、民族的音乐作品,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因此流行音乐的“文化反哺”功能可以使非主流的流行音乐文化对主流的专业音乐教育产生影响,向古典的、严肃的音乐传递流行的、大众的文化信息,改善古典的、严肃的音乐的距离感和生涩感。 同时流行音乐的“文化反哺”功能还表现在用流行音乐的形式表达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如对大量红色经典歌曲、公益歌曲、环保歌曲进行流行化的演绎。例如一曲带有流行风的《浏阳河》,被广大青少年所熟知并哼唱,虽然真实的历史内容已不能全景重现,但却以一种审美风格化的历史使真实的历史更具生命力,让学生在感受身心愉悦的同时,完成了对历史的传承。【2】
如果音乐教师能从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用流行音乐激趣,引发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兴趣,这样不仅学生的欣赏积极性被调动,也将很好的发挥流行音乐的“反哺功能"。
(四)“多元化”文化培养
的需要
流行音乐在影视、戏剧、美术、舞蹈、传媒等方面均显现出其独特的渗透力,其作为社会文化和情感的载体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便利途径,尤其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通过对流行音乐语言的感知和体会,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情感,从而更有效地接受多元化文化的熏陶。
随着当今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文化教育体制等所呈现出的一种“多元并存,多极发展”的格局,音乐教育也面临着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将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所以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教学,拓宽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
在通过对中学开展流行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
1、大多数学生希望流行音乐走进课堂,但《新课标》入选的流行歌曲较老旧,不足以吸引学生学习。
2、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但对所喜爱流行音乐的风格种类等缺乏基本的认识。
3、在音乐课中,老师对流行音乐引入教学还停留在激趣阶段,没有针对流行音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实践教学等等。
那么如何进行流行音乐作品的选择及实践呢?
作品的选择
基础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的培养。所以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正确的途径也应是:把流行音乐的渗透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同时教师要积极发掘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选择有欣赏价值,能唤起美感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这也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
归结起来,流行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法国的费提斯曾说过:“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地艺术。”这句话揭示出音乐艺术的本质。流行音乐的选择首先要有艺术性,同时选择时,要以积极、健康、向上为准则,具有教育意义。
其次流行音乐是包含爵士音乐、乡村音乐、经典影视音乐、新世纪音乐等音乐样式。一方面可以以音乐的各要素如旋律、音响、色彩、风格等方面来衡量,同时不应缺少流行音乐风格多样特点的重视,来确保作品的音乐性和风格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教学实践
1.首先要加强教学中审美方面的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在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复杂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选择的能力。引导学生发掘歌曲情感内涵。如反映人们日常的情感歌曲,朴素平凡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再如反映时代精神的歌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应加强对流行音乐作品的风格技巧、演唱风格、表演力度、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综合引入。通过不同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或激昂、或质朴的声音和独特的韵味,以及夸张的表演,或歌舞一体的音乐表现形式来教学,加强流行音乐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3.寻找古典与流行的契合点,可通过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与流行音乐的比较教学,让学生了解音乐文化积累的丰厚与博大,吸收不同的音乐元素,拉近学生与古典、传统音乐的距离,通过流行音乐来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丰富自己的音乐审美情趣,让古典也“流行”。
4.课堂上利用流行音乐丰富的演唱形式和方法辅助教学。流行音乐的演唱形式和方法十分丰富的。我们将这些形式和方法适当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老歌新演或不同歌手翻唱重新演绎后的效果,来让学生对比欣赏,或由学生现场再次演绎,来发挥学生的想象与创造,使其主体性得到尊重与发挥。
5.可积极开展流行音乐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体。如举办校园流行歌曲大赛,歌舞结合的兴趣小组等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流行音乐,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表演能力和自信心,也可在课余间隙播放健康、有针对性的流行音乐,来发掘了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意识,让学生在休息时间受到优秀音乐的熏陶。为流行音乐的教学进行铺垫。
综上所述,中学生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是不可避免与忽视的。其对中学生的思想、个性、行为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作为客观存在的中学流行音乐教育活动也不可能避免的受其影响,因此,中学流行音乐教育必须正确研究认识流行音乐;正确引导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逐步研究流行音乐教学的基础理论,以期提高流行音乐教学理论实践水平,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课,使其身心发展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
[1]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38~244.
[2]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J】. 人民流行音乐:评论 ,2007:(9) :33.
[3]吕莉《关于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9卷第一期.
[4]蔡音颖《流行音乐与音乐教育》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1999.6.
[5]罗金龙《流行音乐走进初中音乐课堂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刊 2010.6.
下一篇: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