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几所大学增设电影电视系,开始在高等学校进行影视教育的普及工作。到了八十年代,美国开设影视教育课程的大学已增至一千多所,而且这种增长的势头仍在持续,说明美国大学对影视教育十分重视。“美国大学影视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影视制作者,而是将影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加人到大学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系中,使大学生掌握新世纪视像文化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美国大学重视影视教育的做法引起了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高度关注,并纷纷效仿。我国部分高校也开始了影视教育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审视我国高校影视教育的整体状况,我们认为,我国现有高校影视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一点探讨。
一、我国影视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国影视教育进入大学课堂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此前全国只有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两所高校开设电影电视方面的专业课程。八十年代初,一些远见卓识的大学如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吉林大学等先后开设了《电影艺术概论》、《电影文学基础》等影视教育课程。当时中国影协书记处书记罗艺军也在《电影,向髙等院校课堂迸军》一文中强调“电影必须普遍地、大量地进入我国髙等学府,这对电影和教育来说都是一项战略性的措施”。1985年4月25日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明确指出要“迅速改变我国电影教育严重落后的情况”,“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中文系,应当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这个文件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强烈反响,对各类型的大专院校普遍开设影视教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意味着影视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和艺术教育形式进入大学讲堂,成为髙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了法规性的意义。当年,开设影视课的大学由1983年的16所增至52所。之后的二十年,经过广大从事影视研究和教育的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再加上影视教育的学科优势,高校影视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目前大约有1000多所髙等院校,已有200多所髙等院校开设了影视课程或影视讲座课„我们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髙等院校开设影视课程或影视讲座课。可以说我国高校影视教育逐步推广和普及,对完善我国大学教育的教学体系,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都将具有重要意义。可是我们注意到,虽然当前影视教育在许多髙校蓬勃开展,但影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影视教育要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采用恰当的策略予以解决。
二、当前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1■对影视教育的课程性质认识不清影视教育是高校学科教育的重要分支。影视艺术是影视教育的重要表现方式。影视艺术诉诸于人的听觉和视觉,兼容其他艺术样式的特点,实现了空间和时向的有机交融,把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相结合,在审美和教育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价值。“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形形色色人的心理情态,各种各样缠绕的关系,又充分地显示着知识性和趣味性,具有了百科全书一样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但是一些开设影视教育的学校对于影视教育的课程性质认识不清。他们大多抱着八十年代的影视教育观念不变,以为髙校非专业的影视教育无非就是组织学生看看片子,写个观后感之类,没有正确看待影视教育在信息社会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有些髙校的影视教育课流于形式,大多以无关紧要的选修课面貌出现,学校也疏于管理,这对提高大学生的视听思维极为不利,更不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开发。
2.影视教育内容老化,方法单一
近二十年来,旧有的髙校影视教育观念一模式导致许多高校的影视教育缺乏创新意识。很多影视雜育工作者因循守旧,在一以贯之的教学活动中,把“观看”作为影视教育的主导方式,许多教师甚至把看片当作唯一的授课方式,自身并不去和学生展开思想和观点上的探讨。学生的“观看”往往是盲目和随意的,以致于大多数学生评价影视教育课程优劣的标准就仅仅是教师是否给他们观看了他们认为“好看”的影片。事实上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各人喜好不一,“好看”的标准似乎过于众口难调和模糊不定。教师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也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没有形成互动合作的双向交流,这是教育实践的大忌,既不符合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要求,也违背了影视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3.教学设备陈旧,手段落后
众所周知,影视艺术本身是科技和艺术的结晶体,影视艺术拓展的每一步都与科技的进步休戚相关。正因为影视艺术和科技$合的如此紧密,所以凭髙科技产品为支撑的影视教育需秦充足的教育资金投入。然而反观现实,我们却发现在髙校影视教育中很普遍地存在设备陈旧,手段落后问题。比如一台电视机、一台录像机、几盘重复使用的录像带,就是一些髙校影视教育的全部“家当”。毫无疑问,如果不重视对影视教育的投入,不及时更新影视教育设施,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热情都会慢慢消退,影视教育就会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4.师资匮乏且良莠不齐
长期以来,除了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以外的非专业性影视高等院校大部分把影视教育课程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看待,因此在师资的配置上,后备力量的培养和选拔上不加重视。虽然某些综合性大学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影视艺术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开始从事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培育和甄选,但并不能掩盖整体上师资缺乏的现状。许多髙校在影视教育方面没有专业教师,现有教师多是对影视艺术感兴趣的“半路出家”者,甚至有少数教师还是因行政命令不得已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另外,师资队伍难以形成层级梯队,队伍建设缺少持续性,结构不稳定,不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因为髙校影视教育师资队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髙校影视教育的质量难以稳步提髙。
5.影视教育教材繁杂,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与八十年代中后期高校影视教育紧缺教材的“饥渴”状态相比,今天的状况有很大改观。在髙校影视教育起步伊始,教育工作者纷纷思索如何对高校影视教育进行定位并编制适应普通髙校师生现实需求的教材。之后二十年,一大批从事影视艺术研究的学者专家不断地著书立说,从各自擅长的角度论述影视教育的各个层面,不少著作被加以改编进人大学影视教育的课堂,但由于缺乏一个可资参照的标准,使得目前髙校影视教育教材繁杂无序,教材的遴选成为一大难题。另外,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仅把目光盯在教材上还不够,其它的课程资源也应进入我们的视野。目前,对高校影视教育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关注者少,研究者更少,仅靠少数几位从业者的努力恐怕也于事无补。此外,目前髙校影视教育尚没能建立起自己的质量评估体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促进髙校影视教窗发展的对策
以对目前全国髙校影视教育实施现状的分析为基础,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以及教育改革新观念、新特点,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以资参考。
1.深化影视教育观念,强化影视教育管理
髙校影视教育发展水平的髙低与学校领导层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认识密切相关。高校的领导层和影视课教师以及教辅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影视教育在21世纪这个读图和影像时代的重要性,给影视教育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学校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多方推进影视教育的课程优化和教学评估改革。对于从事教学教辅工作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制定详细的奖惩条款,奖优罚劣;对于师生中优秀的影视制作和影视论作给予适当的奖励,从制度上确保髙校影视教育的良性发展。应该说,只要我们观念明确,管理得当,那么髙校影视教育繁华似锦的前景的到来就为时不远。
2.更新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方法
髙等院校应当打破髙校影视教育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台录像机、一盘录像带的“四一“格局,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购买和配置新型的与教学相关的必需设备,比如光盘、VCD机、DVD机、多媒体电脑、非线性编辑机、足够数量的片源、制作材料以及视听室、制作室、文献资料室等等。在教学中摒弃过去教师放映、学生”观看“的陈旧教学方式,转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选题、设计相关问题、共同观影、互动评价、双向拓展提升、得出分析论证结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合作。当然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发挥高校影视教育注重理论探索和影片鉴赏等方面的优势,多方开发课程资源,积极主动地和地方企业实体、广电传媒单位以及社会影视制作公司合作,相互借鉴,资源共享,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富有创造性的影视教育新模式。
3.教师专业化与师资培训
随着髙校影视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深化,影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也越发突出。从量的角度看,随着开办影视教育课程的髙校的增多,对从事影视教育的教师的需求随之增大;从质的角度看,在高校影视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逐步被肯定后,髙校对影视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髙。无论是质与量,我国现有的电影电视专业院校还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髙素质专业人才来满足全国髙校影视教育的需求。为此髙校应当两手准备,一方面对今后影视教育师资的引进要以专业化为标准,尽量吸收影视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影视教育的基本理论、影视艺术的基础知识、影视教育的基本方法等方面。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教师自学以及进人影视专业院校脱产学习等多样化手段。
总之,面对日新月异的21世纪,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髙校影视教育霈要大家共同努力,多方协作才能健康发展。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广大影视教育工作者一定能够充分张扬影视教育对大学生审美品格的塑造,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视听结合的思维方式.增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同时随着高校影视教育改革全方位的深化,高校影视教育也必将不断走向繁荣。
上一篇:和而不同
下一篇:传播学视野中的高校影视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