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与德育教育整合模式研究
柏拉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能使人变善,从而变得高尚的行动。”“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
梁启超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因此,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增长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把内心潜在的发明和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
德育作为教育的一大支柱,如何利用当今广受欢迎的影视材料推进教育,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笔者认为影视如果能与德育教育很好地整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当今德育教育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当今德育教育的困境。
(1)枯燥的说教与落后的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而广大的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象,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
而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从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出发,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展现,而是以“书本”、“教师”为中心,照本宣科,枯燥说教。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提问,动辄大道理一大通,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教师传授的枯燥的理论知识又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教师在学生眼中成了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师生交流变得十分被动。
(2)现实与理想的脱节。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一方面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另一方面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将教学局限在一成不变的书包教材中,书本传达的信息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生活严重脱节。而广大教师同样围绕高考的指挥棒淹没在题海中,对当今的新思维、新理念缺乏接触与更新,学生谈“微信”教师以为是“威信”。
思想的交流与碰撞遥不可及,学生将教师拒于心灵的千里之外。当学生对生活产生困惑时,当他们不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热点问题时,身为“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缺席,学生自然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感到学校、学习的无趣、无利和无用。
借助影视资源,让教师变得更灵动,让师生交流更流畅,让学生再次仰望教师,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2.借力用力,影视与德育教育的整合——突破困境。
(1)影视,“动心”的教育。
学生最怕的是老学究,谈话最恨的是假大空。如何打破隔阂,跨越年龄障碍,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一步。笔者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送走了几届的高中生,可是我发现,当今的学生在选择大学时一片茫然,大学毕业后又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我经常想,这样的教育能算成功吗?影视与德育教育的整合,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借助影视这个载体,拉近相互间的距离,用影视资源中特有的真实的情感与画面,起到情感渗透的作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生活,思索个人的优缺点,教师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师生在对影视内容进行解读交流时产生共鸣,从而摆脱说教的假大空。
(2)思索、互动中成长。
影视资源其实除了电视节目、影片外,还包括时政要闻、深度报道、法律讲坛、科教节目等,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新闻类、科教类等信息,而学生更为关注的是娱乐类、电视电影等节目。师生价值观取舍的不同因为影视与德育整合概念的推出,得到一个范围更广的交集。
简单来说,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动态,把握学生的思想,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教师会更有意识地关注学生所关注的话题,主动了解新时代的新理念、新术语等,比如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全城高考》、《致青春》等信息;而与此同时,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更有观看价值的节目介绍给学生,甚至共同观看并讨论,比如“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社会经纬”等节目及《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等励志影片。当传统的理念、励志的思维及对时尚、青春的困惑一起出现在师生的面前时,直观的影视通过影视片中人的得与失已经在对观看者进行教育,教师不再是被抛弃的传统守旧者,而学生也不再是片面思考的幼稚无知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因思索而成长,因互动、探讨而进步。
3.凤凰涅槃,推行影视教育后的重生。
将影视资源引入教学中,借助观影产生的思想碰撞进行德育教育,目的在于高效地自省,困境后的重生。可以说,每一次的观影都是一种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有意识地选择影视资源进行观看,都将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生命的思考,学生在他人的经历中思考生命与未来,教师在点拨中探讨价值观、人生观。每一次有意识地选择观看影视材料,都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思考,在困惑中、在思索中不断肯定、否定,从而蜕变、重生。此时,教师不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舞台,思考是由内而外的,教师适时的点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影视与德育教育整合模式的探索
1.关于德育影视课程资源的界定。
德育影视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以德育教育为目的而借助影视资源进行教育宣导的一种整合资源。可以说,运用电影资源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大胆的改革,主要是将电影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与教材挂钩,整合出适合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的相关课程。目的在于丰富德育内容,为师生构建一个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平台,让师生徜徉其中,耳濡目染、修身养性,在悄然无声中汲取道德养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德育影视课程资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际德育教学中不断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整合,并及时记录得失,从而为后来的教育者创建有章可循的体系。
2.影视与德育教育整合模式的相关体系。
(1)开展以“影视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校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发现电影、电视是学生乐于接受并喜爱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这种直观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它的声像并茂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电影、电视,特别是电视,在中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了解时事,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在较高层次上思考人生,发展自我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调查结果显示,缺乏引导的影视观看将会大量地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活力,因此,有意识地整合资源,根据教育目的进行筛选、剪辑显得至关重要。
(2)月有德育主题,周有德育方案。
如何使得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影视教学的辅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如何更好地使用影视资源,学校进行了整体规划。每月的主题主要是根据节假日及学生的主要活动设定,如劳动节的勤劳教育、感恩节的父爱母爱教育、运动会的团结教育,中高考的心理辅导教育,学期初的心理转型教育等。同时,课题组还要求各个年段根据每周身边发生的重要事、感动事、警醒事等进行主题定位和宣导,做到德育教育及时、准确、真诚。
(3)开好主题影视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成功的主题班会可以澄清是非、提高学生的认知,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尝试将影视素材运用到班会中,学生参与多了,感动多了,思索也多了;教师说教少了,师生的代沟也就消失了……师生在对影视的内容进行讨论的时候会产生和谐的共鸣,学生受到的是由内而外的认知教育。
(4)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教育是心动的教育,将影视导入德育教育,追求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行动起来,让学生感动起来。我们根据课程安排的节奏,安排了电影故事演讲比赛、影视征文评比、影视板报评比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主动筛选影视资源,品赏鉴定真正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5)形成有本校特色的影视资源资料库。
德育是人的教育,教育因人而异,却也因为年龄、地域而存在共性。经过两年的探索,我校积累了一些适用于我校德育教育的资源,其中包括一些影视片段的剪辑、时政要闻的积累、电视重点栏目素材积累、中外励志影片、青春剧等,这些资源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有很好的再利用的价值。同时,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个性特征及心理把握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个体,个案的研究与积累是影视资源资料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推行德育教育时,借鉴前人的经验,并及时对资源进行不断整合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语
影视是一座巨大的教育资源宝库,学校引进影视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将说教变得生动、具体、直观,最终发挥潜移默化的功效。希望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再是填鸭式的枯燥轰炸,而是平等的对话、探究,是学生刻骨铭心的顿悟。
作者:吕艳艳 来源:考试周刊 2013年71期
上一篇:论影视教学在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析影视教学在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