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析当代电影的广告传播策略—商业与艺术融会

发布时间:2015-07-04 09:19
论文关键词:电影 广告 传播策略
  论文摘要: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厚的物质基础,电影业的发展离不了商业支撑。植入式广告的加入,无疑会减少资金压力,降低票房风险,这让电影人没有了拒绝的理由。在商业化的推动下,电影又有新的任务一刊播广告,尤其是植入式广告,成了最抢眼的话题。对电影受众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当代电影的广告传播策略,探索电影植入广告如何获得最佳的稍售效果和传播效果。
  一、电影的受众群分析
  《中国电影观众测量与评估》研究项目将调查对象分为电影观众(一年内看过电影的受访者)和非电影观众(一年内没有看过电影的受访者)两类。从结构上看,电影观众和非电影观众在个人收入、家庭收入、教育程度以及职业类别等与消费力水平密切相关的指标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电影观众具有更高的收入、教育程度和更为高端的职业类别。电影观众在1-1499元个人收入段和0-3499元家庭收入段的比例要明显低于非电影观众,在元以上个人收入段和元以上家庭收入段的比例则要明显高于非电影观众。更高的个人收入和更高的家庭收入,这是电影观众区别于非电影观众的明显特征。从职业类别卜看,电影观众中技术人员/专业人士/科教文卫观众以及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观众,工业、商业/服务业人员、自由职业/个体从业者以及家庭主妇的非观众比例均略高于观众比例。技术人员/专业人士/科教文卫观众是时尚和高科技产品的消费引导者和主力军,1524岁的学生则是未来的消费主流,对于此类产品的广告投放来说,这两类人群都是有着强劲消费能力或消费潜力的目标人群。电影观众在个人收入等与消费力相关的指标上明显高于非观众,这一特点使得电影媒体的受众人数虽不多,但对于目标人群确定为高端受众的产品来说,不失为广告精准投放的理想选择。
二、植入式广告的营销传播策略
植入式广告的加入,无疑会减少资金压力,降低票房风险,这让电影人没有了拒绝的理由。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各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广告,如报纸、杂志、广播等对受众造成一定程度的“感官疲劳”,传统思维观念支持下的广告运作方式及其广告业的发展也面临巨大困难,远不能满足现代广告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以电影为媒介的植入式广告遂应运而生,有效地缓和了现代广告业的窘境。广告宣传需要电影,电影的发展也离不开广告。从辩证的角度看,矛盾的双方如果存在对立,则必然会有统一面。
为了能使广告与电影达到统一实现共赢,需要注意:(1)电影本身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必须明确电影与植入广告的地位,切忌本末倒置,作为主体的电影是刊播植入广告的载体,植入广告则是依附于电影而存在,广告的植人要以不破坏电影的艺术观赏性为前提,更不能为了植入广告而削弱电影的主体性。(2)植入品牌符合影片情节和人物风格。电影中的广告品牌必须与人物身份、性格特点相一致,如今的市场消费已不是物质层面的消费,更多的是精神消费、品牌消费。同样一种产品,人们更加青睐名牌,这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电影中,产品的定位应符合人物身份,品牌的特点与人物性格相一致。(3)策划专业恰当的植入式广告。植入广告要想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必须有新颖的创意,不仅可以提高广告的水准,还能够为影片增色。专业的植入广告代理机构深谙广告的制作流程与市场运作规律,并且熟悉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则与美学规律,兼备广告的专业策划、整合与投放能力。对于电影与广告的平衡能有较为深层次的把握,使二者完美结合,达到品牌既得到传播,植入广告又不太生硬的效果。(4)植入广告制作机构要提高职业道德,严格自律。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植入广告监管机制,难以保证其健康发展,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非法广告很有可能趁机钻空子。某种产品的功能在影片中被扩大、夸张,误导受众。影视制作方则以艺术创作为借口逃避责任,这就给执法部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唯有广告制作商与影视机构以道德约束自身,加强自律性,才能保证植入广告健康、合法。


商业,并不等于放弃艺术美感;艺术表达,也不等于与商业追求背道而驰。影视艺术作品,从来就是兼具商品属性与艺术属性的文化复合体。总的来说,植入式广告如果植入得巧妙,在表现方式和数量上与电影达到平衡点,就能真正获得最佳的销售朴集和传播扮里。

上一篇:“生变之诀,虚虚实实”——论析“虚实说”在

下一篇:关于影片《画皮》的现代性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