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的解说词与画面的和谐美
发布时间:2015-07-04 09:20
电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画面,解说词,同期声,音乐,特技相互配合,和谐完美,构成了很好的电视节目。因而电视解说词本身就是电视节目众多元素其中之一,它的叙事描述都具有和画面的统一性,是非“独立性”的。电视解说词的主要形式母体是文学,而文学有其自身的表达系统,可一旦作为一种手段或表现形式,成为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之一,文学就丧失了其独立的表达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自身形态的某种不完整性,即我们所说的“非独立性”。
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主要是指:电视解说不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去独立地塑造电视节目中的人物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记录,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单独存在,也不能独立成章。
电视解说词作为电视节目的构成因素,已经不再一味地追求其艺术性,而应该从整体出发,发挥电视解说词最大的功效,服务于整个电视节目。当然,我们也承认文学这个母体在电视解说词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电视节目制作人不是文学家,电视节目也不同于文学作品,电视解说词是一种特殊文体,它视听同步,解说词与画面相辅相成,互为弥补。因而就要求我们在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上兴利除弊,找准自己的定位。
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大多数时候,它必须为“看”而写。由于电视媒体最大的个性是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因此在解说词的创作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考虑到电视画面的形象,状态和特点以及节目要传达的信息,要表达的思想。
电视解说词本身往往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和一般的文章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文章,其根本材料是语言文字,语言是唯一的表达手段。而电视解说词则更多的借助于视觉形象画面,充分利用画面来表现内容,解说可以退出。解说的出现要服从于画面内容的需要。电视解说词的好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能巧妙的和画面配合,能否充分地表达画面所不能表达的意思。
电视的受众是观众,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看”上,画面是电视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电视节目中唯一贯穿又最具特点的表现手段。解说词主要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器官,所以一定要立足于观众的视觉感受,注意画面的呈现形式,把画面作为电视解说词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电视解说词要作到不堆砌只镶嵌,不画龙只点睛。解说词不能从头贯到脚,要与画面一出一入,若即若离,不能一味的堆砌。否则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破坏画面的叙事能力。解说词是根据画面而设置的,单拿出一篇解说词,往往会使人觉得前后不连贯,不完整,指代不清,不知所云,读不懂也听不懂,但一旦放入节目与画面结合,就会令人恍然大悟啧啧称奇,只有对照画面才能体现出解说词的精妙之处。如《庐山——山趣》中,解说词是:“虽然现在照相机越做越精良,拍起照来谁都要比比划划折腾一番,好显示出用傻瓜相机的是一个聪明人”,单看这段文字似乎看不出什么有趣来,但妙就妙在此时画面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一个半秃的游人拍完照在乐呵呵的用手撸着自己头上被风吹起来的毛发,让人一下子就想起“聪明的头上不长毛!”这句话来,再加上音乐营造的轻松,调侃的氛围,令人忍俊不禁。可视语言允许解说的合理残缺,不完整,与画面相配不产生歧义,产生完美效果,这就是画龙点睛。
电视解说词为“看”而写,为画面服务的,由于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在创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画面需要表现的内容信息,能够用画面表现的要尽量用画面表现。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使用的越少越好。如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大部分时间里观众感受到的是巨大的画面的感染力,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感悟。这些都是通过画面传达的,解说词真是用到了少之又少,全片的解说词也不过4到5句,都是用在十分关键的地方,起到了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画面在绝大多数的时候足以交代清楚导演的意图,而且画面语言极具感染力和冲击力,解说词在这个时候就无须出现了。
解说词要给画面思想性的补充,要用解说进一步说明纪录片的主题思想。如在记录片《十五岁的中学生》结尾:“考试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一学期的苦恼就是为了最后的这场大考。但结果却早已是确定了的。1992年上海市市区初三毕业生总数是61000人,高中招收数量是23000人。能上高中的不到一半人,其他人将就读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这一段解说,既有事实的陈述,又兼有政策的规定,还透漏出人们共有的担忧。
解说词要给画面事实性的补充,它可以帮助观众了解画面以外更多的事实。
解说词要给画面知识性的补充。解说词通常可以从地理,历史等方面向观众介绍所报道事件各方面的知识,突出或加重报道的价值。如在纪录片《紫禁城》中,解说词结合画面讲述了大量有关清明两代的历史,使观众增加了不少新知识,并对画面上介绍的文物的珍贵价值有了具体的了解。
解说词要给画面艺术性的补充。它可以宣泄感情,烘托气愤,激起观众的联想。
解说词要对画面进行转场,串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的最终完成,应当在画面编成之后,避免文字先行的倾向。
如果解说词在事先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表达系统,然后配上相关的画面图解文字,解说与画面各行其是,都缺少针对性,导致声画分离两层皮。
电视片的基础是图像画面的艺术逻辑性,视觉形象为主,听觉形象相辅,因此电视节目文字脚本的写作,和一般的文学创作不同,他必须符合电视的特点和规律,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前期拍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充分考虑它的可操作性。
(2)要注意画面表现的形象性和可视性。
(3)在文字脚本阶段,最好确定下将来节目的叙事角度和叙事人称。
4.不要追求解说词自身表面文字形式的完美。
解说词的母体虽然是文学,但是它有与文学作品有本质上的区别。解说词是读给观众听的而不是供人阅读的,所以解说词要力求口语化,通俗化,用语要朴实,不能过分夸张,深奥难懂,专业术语过多,咬文嚼字令人费解,用语要配合画面的需要决定长短,与画同步,不能错位。
5.解说词来自画面,要从画面上找切入口,不能凭空产生。切入要恰到好处,不能让观众觉得生硬,突兀。
6.解说不要描绘自然景色,描写人物形象。
解说词既然是根据画面内容发展而设立的,那么,解说稿首先应该根据画面来写,但又不能单纯重复画面的内容。重复的说明,只能使观众感到罗嗦,絮叨。这样既影响了观众对画面的注意,同时也削弱了解说词的力量,限制了解说的作用,甚至破坏了整个节目的效果。
解说词应该尽量避免对画面形象的直接描写,尽可能少用描述性语言和过多的形容词汇。电视解说伴随画面同时进入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如果观众能够从画面上直接看到的清楚的人物景色,再进行描述就成了多余的废话。
电视解说词熔抒情叙事议论为一炉,形成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依托画面而存在,使其具有非独立性,跳跃性的特征。解说词与画面,音乐,同期声,特技等完美统一,才能构成电视节目的和谐美整体美,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读不懂的解说词”是电视节目声画关系的最佳效果。
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主要是指:电视解说不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去独立地塑造电视节目中的人物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记录,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单独存在,也不能独立成章。
电视解说词作为电视节目的构成因素,已经不再一味地追求其艺术性,而应该从整体出发,发挥电视解说词最大的功效,服务于整个电视节目。当然,我们也承认文学这个母体在电视解说词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电视节目制作人不是文学家,电视节目也不同于文学作品,电视解说词是一种特殊文体,它视听同步,解说词与画面相辅相成,互为弥补。因而就要求我们在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上兴利除弊,找准自己的定位。
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大多数时候,它必须为“看”而写。由于电视媒体最大的个性是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因此在解说词的创作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考虑到电视画面的形象,状态和特点以及节目要传达的信息,要表达的思想。
电视解说词本身往往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和一般的文章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文章,其根本材料是语言文字,语言是唯一的表达手段。而电视解说词则更多的借助于视觉形象画面,充分利用画面来表现内容,解说可以退出。解说的出现要服从于画面内容的需要。电视解说词的好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能巧妙的和画面配合,能否充分地表达画面所不能表达的意思。
电视的受众是观众,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看”上,画面是电视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电视节目中唯一贯穿又最具特点的表现手段。解说词主要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器官,所以一定要立足于观众的视觉感受,注意画面的呈现形式,把画面作为电视解说词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电视解说词要作到不堆砌只镶嵌,不画龙只点睛。解说词不能从头贯到脚,要与画面一出一入,若即若离,不能一味的堆砌。否则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破坏画面的叙事能力。解说词是根据画面而设置的,单拿出一篇解说词,往往会使人觉得前后不连贯,不完整,指代不清,不知所云,读不懂也听不懂,但一旦放入节目与画面结合,就会令人恍然大悟啧啧称奇,只有对照画面才能体现出解说词的精妙之处。如《庐山——山趣》中,解说词是:“虽然现在照相机越做越精良,拍起照来谁都要比比划划折腾一番,好显示出用傻瓜相机的是一个聪明人”,单看这段文字似乎看不出什么有趣来,但妙就妙在此时画面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一个半秃的游人拍完照在乐呵呵的用手撸着自己头上被风吹起来的毛发,让人一下子就想起“聪明的头上不长毛!”这句话来,再加上音乐营造的轻松,调侃的氛围,令人忍俊不禁。可视语言允许解说的合理残缺,不完整,与画面相配不产生歧义,产生完美效果,这就是画龙点睛。
电视解说词为“看”而写,为画面服务的,由于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在创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画面需要表现的内容信息,能够用画面表现的要尽量用画面表现。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使用的越少越好。如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大部分时间里观众感受到的是巨大的画面的感染力,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感悟。这些都是通过画面传达的,解说词真是用到了少之又少,全片的解说词也不过4到5句,都是用在十分关键的地方,起到了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画面在绝大多数的时候足以交代清楚导演的意图,而且画面语言极具感染力和冲击力,解说词在这个时候就无须出现了。
2.解说词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避免看图说话式的解说和亦步亦趋的解说。
解说词要给画面思想性的补充,要用解说进一步说明纪录片的主题思想。如在记录片《十五岁的中学生》结尾:“考试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一学期的苦恼就是为了最后的这场大考。但结果却早已是确定了的。1992年上海市市区初三毕业生总数是61000人,高中招收数量是23000人。能上高中的不到一半人,其他人将就读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这一段解说,既有事实的陈述,又兼有政策的规定,还透漏出人们共有的担忧。
解说词要给画面事实性的补充,它可以帮助观众了解画面以外更多的事实。
解说词要给画面知识性的补充。解说词通常可以从地理,历史等方面向观众介绍所报道事件各方面的知识,突出或加重报道的价值。如在纪录片《紫禁城》中,解说词结合画面讲述了大量有关清明两代的历史,使观众增加了不少新知识,并对画面上介绍的文物的珍贵价值有了具体的了解。
解说词要给画面艺术性的补充。它可以宣泄感情,烘托气愤,激起观众的联想。
解说词要对画面进行转场,串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的最终完成,应当在画面编成之后,避免文字先行的倾向。
如果解说词在事先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表达系统,然后配上相关的画面图解文字,解说与画面各行其是,都缺少针对性,导致声画分离两层皮。
电视片的基础是图像画面的艺术逻辑性,视觉形象为主,听觉形象相辅,因此电视节目文字脚本的写作,和一般的文学创作不同,他必须符合电视的特点和规律,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前期拍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充分考虑它的可操作性。
(2)要注意画面表现的形象性和可视性。
(3)在文字脚本阶段,最好确定下将来节目的叙事角度和叙事人称。
4.不要追求解说词自身表面文字形式的完美。
解说词的母体虽然是文学,但是它有与文学作品有本质上的区别。解说词是读给观众听的而不是供人阅读的,所以解说词要力求口语化,通俗化,用语要朴实,不能过分夸张,深奥难懂,专业术语过多,咬文嚼字令人费解,用语要配合画面的需要决定长短,与画同步,不能错位。
5.解说词来自画面,要从画面上找切入口,不能凭空产生。切入要恰到好处,不能让观众觉得生硬,突兀。
6.解说不要描绘自然景色,描写人物形象。
解说词既然是根据画面内容发展而设立的,那么,解说稿首先应该根据画面来写,但又不能单纯重复画面的内容。重复的说明,只能使观众感到罗嗦,絮叨。这样既影响了观众对画面的注意,同时也削弱了解说词的力量,限制了解说的作用,甚至破坏了整个节目的效果。
解说词应该尽量避免对画面形象的直接描写,尽可能少用描述性语言和过多的形容词汇。电视解说伴随画面同时进入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如果观众能够从画面上直接看到的清楚的人物景色,再进行描述就成了多余的废话。
电视解说词熔抒情叙事议论为一炉,形成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依托画面而存在,使其具有非独立性,跳跃性的特征。解说词与画面,音乐,同期声,特技等完美统一,才能构成电视节目的和谐美整体美,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读不懂的解说词”是电视节目声画关系的最佳效果。
下一篇:新闻纪录电影的人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