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影片《不忠》意识形态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04 09:21
【摘要】 文章以阿尔堵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基础,通常好莱坞电影作为商业电影典范反映的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得知妻子有外遇的丈夫,在气急败坏的情况下将其情夫杀死的故事,对其进行分析,影片所产生的意识形态效果与别的好莱坞类型片是否一致?
  【关键词】 好莱坞 商业电影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效果
  
  一、故事梗概
  狂风肆略,未婚男子和已婚女人邂逅于这大风中。女人风姿绰约,男人年轻激情。当他开口邀请她上楼包扎伤口时,她是有过瞬间犹豫,却最终无法拒绝那双深邃的眼眸。她转身,放弃了那辆难得的计程车,走入一场未知的故事里。故事接下来便顺理成章,同每一个婚外恋的都无区别。而这个故事里有一个深爱妻子的爱德华,一个风情万种的康妮和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浪漫情人保罗。
  直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爱德华万念俱灰的走进保罗的房间,杀了他。故事在此刻急转直下,从浪漫香艳变得血腥。眼看着爱德华无助的哭泣,看着他辛苦的毁尸灭迹,又看着他冷静的应对审问,听着他声泪俱下的控诉。影片结尾,他们好像又回到了最初,还是那个温馨和谐的小家庭,只是彼此都清楚,在那若无其事的眼神里,隐藏了多少内疚和后悔。而城市的角落,那个英俊高大的男子,只是为了一场肉体游戏,变做垃圾堆里腐臭的尸体……
  影片最令人心酸的一幕,莫过于妻子在壁炉边流着泪烧毁照片时,想象着自己当初如果转身离去的情景——在风里,她优雅的轻拂随风飞舞的发丝,微笑着踏上那辆计程车,道谢离去——生命总是没有如果。结尾处妻子和丈夫想要逃离这个城市,改名换姓从新开始,但没人知道他们还能不能回到当初?
  文章的题目本应该直接反映主题,可是在我一次又一次看这部电影时,都怀着深深的遗憾:为那出其不意的婚外恋,为那受伤的丈夫,更为影片结束时,停在警局门外的一家人,等待他们的究竟是红灯还是绿灯?
  二、作为意识形态分支的电影
  意识形态理论是阿尔都塞的所有理论中,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一部分。20世纪,阿尔都塞在葛兰西的影响下提出意识形态理论。同时,他还把拉康的“镜像说”和“伪主体说”套用到意识形态上,认为意识形态是描述人们对于他们的生存条件的想象上的关系的,这是阿尔都塞运用拉康思想对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的一个新的诠释。其次,阿尔都塞在许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现。
  阿尔都塞为意识形态的定义是:意识形态是感知-接受-包容的文化客体,它基本上通过人们所不理解的过程对人发生作用。人们在意识形态中所表现的并不是他们和生存条件的真正关系,而是他们对生存条件的反映方式。它是以真实关系和想象关系为先决条件的。阿尔都塞在对意识形态的定义中提到的“通过人们所不理解的过程对人发生作用”实际上是对意识形态如何对人们产生影响做了解释:它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产生影响。
  电影是意识形态的分支,这已经是一个定论。一方面电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首先由电影制作者生产出来,通过在影院放映来实现其经济价值。电影从一开始就属于经济体制中的一部分,因此它总是为某种经济体制下的社会意识形态服务,成为意识形态机器的一种。另一方面,影片的制作者都是生活在某种意识形态下的,在拍摄、剪辑过程中已经反映出影片制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尽管这些影响是制作者本人并没有意识到的。
  “意识形态和电影的结合首先由这样一个事实反映出来,即观众的需求和经济回应也已经归为同一件事情。” [1]即电影要取得票房上的成功,首要条件是获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同,因此在意识形态策略上就必须选择符合大众要求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实质上就是“站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要求。
  好莱坞电影作为商业电影的典范不得不与票房、观众等名词紧紧联系起来,所以每一部好莱坞影片都必须符合广大观众的需要,也就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把意识形态“伦理化”是好莱坞电影通用的意识形态策略:把意识形态用形象来代替,观众通过对形象的认同,把观众“呼唤”到主流意识形态中。好莱坞电影中所提供的意识形态看似可以选择,实则早已经被规定好。影片创作者通过一种将意识形态伦理化的方式把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灌输到每一个观众的观念之中。而本片所产生的意识形态效果与别的好莱坞影片究竟是否一致,这正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三、影片意识形态效果
  本片翻拍自法国新浪潮导演夏布洛尔1969年的著名影片《不忠的妻子》。导演阿德里安·莱恩的许多作品都是在透过“性”来解读人性。1987年《致命的吸引力》被时代杂志标榜为“反映出近十年的时代精神”的影片;《桃色交易》又深刻地反省了“性”如何支配亲密关系和金钱。1997年,莱恩将纳波科夫的同名小说《洛丽塔》再次搬上荧幕,影片中他将汉伯特第一次看见洛丽塔时,她趴在草坪上沐浴着阳光,皮肤上微溅水滴的场面处理得非常唯美,被喻为“情色经典”。
  影片作为一部电影的商业电影,从故事结构、人物设置等方面遵循着好莱坞电影的模式。接下来分别从人物设置和情节设置两方面分析本片所体现的意识形态效果。

  我们首先来分析影片中的人物设置。
  由爱德华和康妮组成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丈夫爱德华性格温和,爱他的家庭,也深爱着他的妻子,影片中的他虽然事业成功,却没有同其他女人有暧昧关系。中产阶级占美国社会中大部分比重,爱德华及其家庭是美国社会的典型代表,主流意识形态中对他持肯定态度。
  情人保罗却是一个浪子型的人物,他和妻子处于分居状态,孤身一人,和康妮保持关系的同时还有别的女人。影片中的保罗被边缘化,而他正是主流意识形态所排斥的一类人。
  较之原作,本片在人物性格设置方面有较大的改动。原作中的丈夫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甚至会殴打妻子。而本片中的爱德华更趋于完美,他温柔、体贴、顾家。影片从一开始便采取美化爱德华,丑化保罗的策略——爱德华事业成功,而保罗只是一个书商;爱德华对爱情忠诚,保罗却跟几个女人保持肉体关系。由于故事前面的铺垫,观众一方面对爱德华产生深深的同情,另一方面对这个尽管外型俊朗、激情四射的情人似乎并无好感,甚至有一些反感,同时为剧情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再来分析影片的情节设置。
  电影中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是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之前,首先让被主流意识形态压制着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宣泄。影片的前半部分集中描写康妮与情人保罗偷情的过程,通过对性爱场面的描写展现她对婚外激情的渴望。比较她和爱德华之间的日常生活,因为有了小孩子让他们两人的私人空间少了很多。而她跟保罗的经历正是她和丈夫从未尝试过的。
  以爱德华为代表的美国社会主导阶层不会允许让保罗这类人去破坏他们的幸福。因此在影片发展到78分钟的时候剧情陡转:爱德华在保罗楼下徘徊良久,不知道康妮不久前才匆匆离去,他终于鼓起勇气敲开保罗的门,打算和他谈一谈。当他看到自己送给妻子的玻璃球居然在保罗那凌乱不堪的床上时,情绪陡然失控,于是他用玻璃球杀死了保罗,因为玻璃球里有他写给妻子爱的留言。
  影片的结尾部分也经过修改,莱恩在拍摄本片时,为影片设置的结尾是:警局门口,爱德华深吻妻子之后,下车走向警局。这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电影的结局,可是导演最终把结局变成一个非典型的好莱坞结局。
  爱德华一家人参加聚会,回家的途中在一个红灯路口停下,旁边有一个警局,墙上巨大的“police”在浓浓的夜色下分外醒目,红绿灯交替数次,他们却始终没有离去……
  出轨和谋杀都属于违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前者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后者则违反的是统治阶层所制定的法律。影片最终没有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结局,触犯法律较之违反道德规范,情节更为恶劣。然而触犯法律的人是爱德华。本片中,美国人的主导意识形态已经受到挑战:当主流社会中的人的幸福被外来者破坏时,为维护幸福而失手杀人,主流社会中的人究竟应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参考文献:
  [1] (法) 让-路易·科里莫 让·纳尔波尼著 邓烨译《电影·意识 形态·批评(一)》— 选自《电影与新方法》第347页 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

上一篇:电影《八美图》的特色解析

下一篇:吴宇森的“港式英雄”与社会文化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