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入世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研
发布时间:2015-07-04 09:23
论文关键词:好莱坞电影 中国文化元素 全球影视传播 理解偏差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01后中国引进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力求概括出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或偏见,同时阐明这些元素在吸引中国观众,占领更大份额的中国电影市场方面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全球化传播过程中,也未能引起他国人民对这些元素的关注。这对更深入地进行中国跨文化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
自2001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大陆地区公开放映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不完全统计约为148部1,这其中大多数是好莱坞擅长的“续集”系列,比如《木乃伊》系列(1—3),《蜘蛛侠》系列,《哈利波特》系列(1—6),《指环王》系列(1—3),《谍影重重》系列(1—3),《怪物史瑞克》系列(1—3),《国家宝藏》系列,《x战警》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加菲猫》系列,《007》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马达加斯加》系列等。
这些分账影片几乎都是类型元素较鲜明的美国主流商业影片,集中在动作片,灾难片,魔幻片,动画片,爱情片等题材;并且投资大,场面大,明星牛,特技绝;遵循着流畅的叙事,救赎的精神,宏大精致的画面,高科技的独到运用等法则;播放之后大多数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好莱坞近年逐渐意识到中国巨大电影市场存在的商业利益后,为了征服更多中国观众,自然考虑到在影片中添加中国文化元素,以满足中国文化背景观众的文化需求。最近几年出现了拍中国风景、讲中国故事这样的“攀亲”行为。好莱坞影片《碟中谍3》中相当比例的镜头取景上海,《面纱》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上海和桂林,《木乃伊3》中中国古城西安和黄河成了故事发生地,兵马俑也扮了回埃及法老,《黄石的孩子》中出现的敦煌戈壁,更有《上海红美丽》这部中美合拍片,从头到尾讲述了一个上海女人的故事,《南京》好莱坞版(therapeofnanking,2007)是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特别拍摄。2008年李连杰和成龙主演的《功夫之王》据称改编自中国古典神话《西游记》,虽然最后恶评如潮,但是从改编中国故事,用中国演员,拍中国风景这一系列动作,还是可看出好莱坞导演用心良苦。2008年《功夫熊猫》在中国大陆的票房纪录超过保持13年之久的动画片票房冠军《狮子王》,同时在全球票房更是大获全胜,可以说不仅是梦工厂的动画片胜利,更是“大打中国牌”的策略胜利。
但是,从上述影片中发掘中国文化元素是非常不易的。即使能捕捉到偶尔闪过的中国人面孔或者中国风景,也很难说明导演这里就是在运用中国元素。因为取景中国有时完全是出于影片的制作成本考虑,而并非要表现中国元素。而且,我们不必为了有些影片中不适当的表现中国经济水平欠发达的一方面就锱铢必较,毕竟,在影片中,这样的场景可能主要是用来推动故事发展的。
同时,笔者也无意探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这一问题。在引进的好莱坞电影中,笔者发现,所有的华人形象都是正面积极的。比如《黄石的孩子》中扮演革命党的周润发和老板娘杨紫琼;《面纱》中的革命党人黄秋生,更不用说2007年好莱坞版的《南京》这一表现南京大屠杀主题的影片中展现的中国人形象了。这可能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引进片审核制度有关系。这样的华人形象在西方观众视野中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即使引起关注,也是良性的好感。在2001年后的好莱坞引进片中,中国人形象不会引起任何西方观众的不适,而这一点其实和非引进的美国其他影视剧是有差别的。中国人“撒旦与家臣”的形象,其实并没有改变。
那么,除掉这两类,笔者试图挖掘一些可概括提取的元素进行分析。
一、继续使用惯有的中国元素
功夫(中国武术)
这个元素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元素最发扬光大的。《功夫熊猫》中的鹤、蛇、猴子、螳螂、老虎就具有象征意义的角色——代表了不同的武术流派。西方观众在接受这个元素的时候,抱着新奇,惊叹,佩服各种表情,对中国文化产生无限想象和好感。这一元素在近年来的好莱坞电影中,已然成了谈中国必然谈功夫的境界。2001年李安导演凭借《卧虎藏龙》一片夺得奥斯卡奖,张艺谋的《英雄》2002年在北美连续两个周获得票房冠军,好莱坞2008年投巨资拍摄《功夫之王》和《功夫熊猫》,这些影片都与武术这一元素亲密接触。可见,不仅仅是外国导演喜欢拍中国功夫,中国自己的导演也喜欢运用中国功夫这一最独到的特色元素,来赢取全球观众的心。
二、启用一些全新的中国元素
《黄石的孩子》(thechildofhuangshi2007)是部中外合拍影片。虽然是外国导演,外国演员扮主角,描述一位国际友人何克的英雄形象,但影片在各个方面点缀着的中国文化元素,令人不得不说,导演在这部片子中,为了安置中国元素,下足了功夫。
丧葬风俗
中国人的丧葬风俗因地域民族而不同,这种细节上的不同可能连普通中国人自己都无法言尽。但“入土为安”,“红白喜事”,“报丧”,“做七”这些传统风俗是大同小异的。
“报丧”
《黄石的孩子》中,周润发在掩埋石凯后,朝天打了三枪,而中国传统下葬时有“放鞭炮”的风俗,是送行的表现。在广西一带,按照旧规矩,响三次火炮表示报丧,叫做“报丧炮”。但不管怎么说,影片中周润发的三声枪响,显然是刻意展现中国丧葬习俗的。
“入土为安”
《面纱》最后,英国医生死亡,妻子看着坟坑的情景,和《黄石的孩子》中,下葬何克的情景,都不约而同的给掩埋尸体的深坑一个大大的特写,反映中国人“入土为安”的安葬理念。有趣的是,《黄石的孩子》和《面纱》在描述死者长逝时,亲朋尽在左右,但不管是妻子也好,学生也罢,感情都非常内敛,默默的哀悼。这和中国传统是相悖的。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是在下葬前众人必嚎啕大哭,以示悲痛欲绝。导演这里的处理可能是一种文化不适应,也可能是一种善意的改良,总之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更适合全球传播,而且也达到一种比较唯美的视觉效果。
“停尸”
《面纱》(thepaintedveil2006)中有场男主人公和当地老百姓发生冲突的戏,原因是在瘟疫区,老百姓继续坚持“停尸”这一风俗,而作为病菌专家的男主人公,坚决要求尽快处理掉尸体,避免细菌滋生传播,于是双方发生争执。按照中国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人死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而道家也认为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2这也就是为什么影片中的民众显得有些不可理喻,宁愿冒着感染瘟疫的危险,也不肯尽快埋尸。
这里要强调一下,电影中引发冲突的丧葬风俗习惯,如若不给予西方观众正确的阐述,很有可能引起对于中国丧葬方式的质疑和理解偏差。
《黄石的孩子》中,lee安慰快死的石凯,说,“sleep,goandfindyourfamily.”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体现,即人死后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可以见到家人。中国人视死亡为生命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有轮回之说。这显然也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佛教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3由此可见,佛教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死观。
中国丧葬风俗中,灵堂桌上摆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所谓“守灵”。《黄石的孩子》中,何克病重,lee在他的病榻前摆放着一大盆蜡烛,何克身旁也有一支。何克死,蜡烛灭。蜡烛成为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的生死观中,既寄希望与轮回,渴求死后世界的平安幸福,又暗自伤怀,对死者不复存在于这个世界感到难过。中西方观众对这些元素的理解偏差
一、惯用元素——功夫
西方观众对《功夫之王》(theforbiddenkingdom,2008)的评价:
“swish,whoosh,clunk!swish,whoosh,clunk!ifthere’sonegenreitrulyloathe,it’sthekungfumovie.”4
“infact,thisisreallyoneofthelamestmartialartsscreenplaysinmodernmemory.”5
《功夫之王》全球首映后,恶评如潮,观众认为这样的功夫片陈词滥调,动作场面无聊,人物形象不鲜明,故事没意思。可以看出,功夫充其量扮演故事情节的推动因素,而不能作为电影的全部内容揪扯观众的神经。如果非要强行如此,只能招致反感。
电影缺乏故事,没有内容,这也是为什么继《英雄》之后北美上映的几部大陆国产片,虽然也都以武侠为题材,但却很难再有《英雄》骄人的票房成绩。说的不那么客气,其实外国人只不过是想看看中国人自己如何拍武侠片。这有点像中国人去了美国,总想尝尝美国汉堡包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尝完后,美国观众发现中国武侠片一样没营养,自然得不到更广的传播。
而《功夫熊猫》(kungfupanda2008)这一熊猫学武的故事却得到了广泛赞誉。这部动画片处处充满中国色彩:憨态可掬的熊猫,功夫,中国古代建筑,面条和包子等中国食品,还有山水画、建筑、古典神话、针灸等,但这些都不足以保证该片获得成功。只有当它以熟悉的美国式的self-made(自我缔造,自我奋斗)为主线的时候,才立刻符合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获得了充分的赞扬。
可见,卖座的依然是故事内容,而中国元素只是满足观众对同一主题用不同方式叙事的新鲜感。真正成功的不是中国元素,而是满载受到认同的价值观和叙事方式。当这些西方观众骨子里承认的东西附着上东方特有的特色元素时,影片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熟悉的大背景下让观众感到一种局部的陌生化效果,但整体的规则还是观众所熟悉的、所期待的,没有超出他们的经验范畴。6这样,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发现电影里有预料之外的新元素,而又没有完全改变固有的期待经验。这样的观影体验才是影片获得成功的保证。《功夫熊猫》恰恰如此:讲述的故事依然是美国式的,但是添加了中国的等一系列不很熟悉的元素效果后,好评如潮。
可以说,武术镜头达到的效果也就是场面的刺激性,奇观性而已,武术(功夫)元素,如果仅仅是一遍又一遍的复制成挑逗观众眼球的“艳舞表演”,那最后只能是沦落到缺乏精神内涵和情感鼓舞的外壳,而非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
二、中国民俗文化元素
很遗憾,前面谈到过的全新的中国文化元素,不论是停尸引发的冲突,还是“报丧炮”,以及何克死时床头的蜡烛,压根没有引起西方观众的注意。
为什么这些完全不同的中国元素没有引起西方观众的注意呢?因为当电影的各个因素完全植根于特定的民族想象空间时,不知个中情理的外国观众是不可能理解其中的含义的,因此这些电影因素对他们来说是晦涩的。7
通过对近几年几部包含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分析后,可以看出,披着中国文化元素的外衣,讲述西方人故事的影片逐渐增多。不论是增加中国场景,启用华人演员,还是添加更多的中国元素,在吸引中国观众方面确实有一定成效。但同时不得不说,这些元素只是充当电影中的“佐料”,而不是主要的“蔬菜”。不过可喜的是,中国元素在外国导演手中,能够越来越准确的展现出来,明显的理解偏差或理解失误不多。
对西方观众来说,“功夫”这一中国元素已得到越来越客观的认识,纯粹的打斗场面,已经无法吸引他们。中国的功夫片要走向世界还得着力在故事内容和武术精神上多下功夫,否则会使西方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其他的元素,如中国民俗元素,由于西方观众缺乏背景经验,所以尚未获取到这些元素。中国文化尚需要通过其它途径进行传播,比如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地创办孔子学院等。
参考文献:
[1]2001年入世后的中国进口好莱坞影片。资料源于《中国电影年鉴》.
[2]..
[3]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m].内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7-9.
[4]/.
[5]/.
[6]吴琼,《电影类型作为惯例和经验的系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6,11.
[7]梅特•希约特.《丹麦电影与国际认可策略》[a].《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714.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01后中国引进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力求概括出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或偏见,同时阐明这些元素在吸引中国观众,占领更大份额的中国电影市场方面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全球化传播过程中,也未能引起他国人民对这些元素的关注。这对更深入地进行中国跨文化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
自2001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大陆地区公开放映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不完全统计约为148部1,这其中大多数是好莱坞擅长的“续集”系列,比如《木乃伊》系列(1—3),《蜘蛛侠》系列,《哈利波特》系列(1—6),《指环王》系列(1—3),《谍影重重》系列(1—3),《怪物史瑞克》系列(1—3),《国家宝藏》系列,《x战警》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加菲猫》系列,《007》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马达加斯加》系列等。
这些分账影片几乎都是类型元素较鲜明的美国主流商业影片,集中在动作片,灾难片,魔幻片,动画片,爱情片等题材;并且投资大,场面大,明星牛,特技绝;遵循着流畅的叙事,救赎的精神,宏大精致的画面,高科技的独到运用等法则;播放之后大多数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好莱坞近年逐渐意识到中国巨大电影市场存在的商业利益后,为了征服更多中国观众,自然考虑到在影片中添加中国文化元素,以满足中国文化背景观众的文化需求。最近几年出现了拍中国风景、讲中国故事这样的“攀亲”行为。好莱坞影片《碟中谍3》中相当比例的镜头取景上海,《面纱》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上海和桂林,《木乃伊3》中中国古城西安和黄河成了故事发生地,兵马俑也扮了回埃及法老,《黄石的孩子》中出现的敦煌戈壁,更有《上海红美丽》这部中美合拍片,从头到尾讲述了一个上海女人的故事,《南京》好莱坞版(therapeofnanking,2007)是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特别拍摄。2008年李连杰和成龙主演的《功夫之王》据称改编自中国古典神话《西游记》,虽然最后恶评如潮,但是从改编中国故事,用中国演员,拍中国风景这一系列动作,还是可看出好莱坞导演用心良苦。2008年《功夫熊猫》在中国大陆的票房纪录超过保持13年之久的动画片票房冠军《狮子王》,同时在全球票房更是大获全胜,可以说不仅是梦工厂的动画片胜利,更是“大打中国牌”的策略胜利。
但是,从上述影片中发掘中国文化元素是非常不易的。即使能捕捉到偶尔闪过的中国人面孔或者中国风景,也很难说明导演这里就是在运用中国元素。因为取景中国有时完全是出于影片的制作成本考虑,而并非要表现中国元素。而且,我们不必为了有些影片中不适当的表现中国经济水平欠发达的一方面就锱铢必较,毕竟,在影片中,这样的场景可能主要是用来推动故事发展的。
同时,笔者也无意探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这一问题。在引进的好莱坞电影中,笔者发现,所有的华人形象都是正面积极的。比如《黄石的孩子》中扮演革命党的周润发和老板娘杨紫琼;《面纱》中的革命党人黄秋生,更不用说2007年好莱坞版的《南京》这一表现南京大屠杀主题的影片中展现的中国人形象了。这可能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引进片审核制度有关系。这样的华人形象在西方观众视野中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即使引起关注,也是良性的好感。在2001年后的好莱坞引进片中,中国人形象不会引起任何西方观众的不适,而这一点其实和非引进的美国其他影视剧是有差别的。中国人“撒旦与家臣”的形象,其实并没有改变。
那么,除掉这两类,笔者试图挖掘一些可概括提取的元素进行分析。
一、继续使用惯有的中国元素
功夫(中国武术)
这个元素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元素最发扬光大的。《功夫熊猫》中的鹤、蛇、猴子、螳螂、老虎就具有象征意义的角色——代表了不同的武术流派。西方观众在接受这个元素的时候,抱着新奇,惊叹,佩服各种表情,对中国文化产生无限想象和好感。这一元素在近年来的好莱坞电影中,已然成了谈中国必然谈功夫的境界。2001年李安导演凭借《卧虎藏龙》一片夺得奥斯卡奖,张艺谋的《英雄》2002年在北美连续两个周获得票房冠军,好莱坞2008年投巨资拍摄《功夫之王》和《功夫熊猫》,这些影片都与武术这一元素亲密接触。可见,不仅仅是外国导演喜欢拍中国功夫,中国自己的导演也喜欢运用中国功夫这一最独到的特色元素,来赢取全球观众的心。
二、启用一些全新的中国元素
《黄石的孩子》(thechildofhuangshi2007)是部中外合拍影片。虽然是外国导演,外国演员扮主角,描述一位国际友人何克的英雄形象,但影片在各个方面点缀着的中国文化元素,令人不得不说,导演在这部片子中,为了安置中国元素,下足了功夫。
丧葬风俗
中国人的丧葬风俗因地域民族而不同,这种细节上的不同可能连普通中国人自己都无法言尽。但“入土为安”,“红白喜事”,“报丧”,“做七”这些传统风俗是大同小异的。
“报丧”
《黄石的孩子》中,周润发在掩埋石凯后,朝天打了三枪,而中国传统下葬时有“放鞭炮”的风俗,是送行的表现。在广西一带,按照旧规矩,响三次火炮表示报丧,叫做“报丧炮”。但不管怎么说,影片中周润发的三声枪响,显然是刻意展现中国丧葬习俗的。
“入土为安”
《面纱》最后,英国医生死亡,妻子看着坟坑的情景,和《黄石的孩子》中,下葬何克的情景,都不约而同的给掩埋尸体的深坑一个大大的特写,反映中国人“入土为安”的安葬理念。有趣的是,《黄石的孩子》和《面纱》在描述死者长逝时,亲朋尽在左右,但不管是妻子也好,学生也罢,感情都非常内敛,默默的哀悼。这和中国传统是相悖的。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是在下葬前众人必嚎啕大哭,以示悲痛欲绝。导演这里的处理可能是一种文化不适应,也可能是一种善意的改良,总之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更适合全球传播,而且也达到一种比较唯美的视觉效果。
“停尸”
《面纱》(thepaintedveil2006)中有场男主人公和当地老百姓发生冲突的戏,原因是在瘟疫区,老百姓继续坚持“停尸”这一风俗,而作为病菌专家的男主人公,坚决要求尽快处理掉尸体,避免细菌滋生传播,于是双方发生争执。按照中国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人死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而道家也认为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2这也就是为什么影片中的民众显得有些不可理喻,宁愿冒着感染瘟疫的危险,也不肯尽快埋尸。
这里要强调一下,电影中引发冲突的丧葬风俗习惯,如若不给予西方观众正确的阐述,很有可能引起对于中国丧葬方式的质疑和理解偏差。
生死观
《黄石的孩子》中,lee安慰快死的石凯,说,“sleep,goandfindyourfamily.”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体现,即人死后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可以见到家人。中国人视死亡为生命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有轮回之说。这显然也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佛教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3由此可见,佛教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死观。
中国丧葬风俗中,灵堂桌上摆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所谓“守灵”。《黄石的孩子》中,何克病重,lee在他的病榻前摆放着一大盆蜡烛,何克身旁也有一支。何克死,蜡烛灭。蜡烛成为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的生死观中,既寄希望与轮回,渴求死后世界的平安幸福,又暗自伤怀,对死者不复存在于这个世界感到难过。中西方观众对这些元素的理解偏差
一、惯用元素——功夫
西方观众对《功夫之王》(theforbiddenkingdom,2008)的评价:
“swish,whoosh,clunk!swish,whoosh,clunk!ifthere’sonegenreitrulyloathe,it’sthekungfumovie.”4
“infact,thisisreallyoneofthelamestmartialartsscreenplaysinmodernmemory.”5
《功夫之王》全球首映后,恶评如潮,观众认为这样的功夫片陈词滥调,动作场面无聊,人物形象不鲜明,故事没意思。可以看出,功夫充其量扮演故事情节的推动因素,而不能作为电影的全部内容揪扯观众的神经。如果非要强行如此,只能招致反感。
电影缺乏故事,没有内容,这也是为什么继《英雄》之后北美上映的几部大陆国产片,虽然也都以武侠为题材,但却很难再有《英雄》骄人的票房成绩。说的不那么客气,其实外国人只不过是想看看中国人自己如何拍武侠片。这有点像中国人去了美国,总想尝尝美国汉堡包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尝完后,美国观众发现中国武侠片一样没营养,自然得不到更广的传播。
而《功夫熊猫》(kungfupanda2008)这一熊猫学武的故事却得到了广泛赞誉。这部动画片处处充满中国色彩:憨态可掬的熊猫,功夫,中国古代建筑,面条和包子等中国食品,还有山水画、建筑、古典神话、针灸等,但这些都不足以保证该片获得成功。只有当它以熟悉的美国式的self-made(自我缔造,自我奋斗)为主线的时候,才立刻符合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获得了充分的赞扬。
可见,卖座的依然是故事内容,而中国元素只是满足观众对同一主题用不同方式叙事的新鲜感。真正成功的不是中国元素,而是满载受到认同的价值观和叙事方式。当这些西方观众骨子里承认的东西附着上东方特有的特色元素时,影片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熟悉的大背景下让观众感到一种局部的陌生化效果,但整体的规则还是观众所熟悉的、所期待的,没有超出他们的经验范畴。6这样,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发现电影里有预料之外的新元素,而又没有完全改变固有的期待经验。这样的观影体验才是影片获得成功的保证。《功夫熊猫》恰恰如此:讲述的故事依然是美国式的,但是添加了中国的等一系列不很熟悉的元素效果后,好评如潮。
可以说,武术镜头达到的效果也就是场面的刺激性,奇观性而已,武术(功夫)元素,如果仅仅是一遍又一遍的复制成挑逗观众眼球的“艳舞表演”,那最后只能是沦落到缺乏精神内涵和情感鼓舞的外壳,而非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
二、中国民俗文化元素
很遗憾,前面谈到过的全新的中国文化元素,不论是停尸引发的冲突,还是“报丧炮”,以及何克死时床头的蜡烛,压根没有引起西方观众的注意。
为什么这些完全不同的中国元素没有引起西方观众的注意呢?因为当电影的各个因素完全植根于特定的民族想象空间时,不知个中情理的外国观众是不可能理解其中的含义的,因此这些电影因素对他们来说是晦涩的。7
通过对近几年几部包含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分析后,可以看出,披着中国文化元素的外衣,讲述西方人故事的影片逐渐增多。不论是增加中国场景,启用华人演员,还是添加更多的中国元素,在吸引中国观众方面确实有一定成效。但同时不得不说,这些元素只是充当电影中的“佐料”,而不是主要的“蔬菜”。不过可喜的是,中国元素在外国导演手中,能够越来越准确的展现出来,明显的理解偏差或理解失误不多。
对西方观众来说,“功夫”这一中国元素已得到越来越客观的认识,纯粹的打斗场面,已经无法吸引他们。中国的功夫片要走向世界还得着力在故事内容和武术精神上多下功夫,否则会使西方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其他的元素,如中国民俗元素,由于西方观众缺乏背景经验,所以尚未获取到这些元素。中国文化尚需要通过其它途径进行传播,比如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地创办孔子学院等。
参考文献:
[1]2001年入世后的中国进口好莱坞影片。资料源于《中国电影年鉴》.
[2]..
[3]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m].内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7-9.
[4]/.
[5]/.
[6]吴琼,《电影类型作为惯例和经验的系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6,11.
[7]梅特•希约特.《丹麦电影与国际认可策略》[a].《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714.
上一篇:小议粘土动画创作的基本流程
下一篇:论卡通形象的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