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的“两翼齐飞”到“如虎添翼”
发布时间:2015-07-04 09:28
【摘 要】文字,图片的“两翼齐飞”是平面媒体的发展方向,这两翼指的是报纸的两翼,不是记者的两翼。如今,有较强的文字能力的摄影记者和较高摄影水平的摄影记者不断出现适应现代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报纸“两翼齐飞”的时代将会过去,而记者“两翼齐飞”的时代必将到来。
【关键词】两翼齐飞 黄金双枪 复合型人才
“两翼齐飞”这个词,对于平面媒体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它指的是报纸或其他平面媒介的文字部分和图片部分平行的共同发展。种现象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受众的需要,适应和满足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图文结合是国内大多数报纸经常采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将报纸的“两翼”图片和文字“并重”,并将其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多角度、多侧面的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立体报道,文字对图片画龙点睛的说明,使图片无法表达的故事和意义得到了诠释,把图片背后的故事淋漓尽致的告诉了读者,从而进一步满足了读者的需求,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报纸的文字记者数量比摄影记者多出10倍以上,他们占有的新闻资源点多、面广、线长,几乎每条战线、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社会层面都有文字记者的联系点,因此他们拥有的信息量远远胜过摄影记者。在文字记者的强大信息量冲击下,有时,摄影记者显得平淡无奇、苍白乏力,因此惟有与文字记者沟通交流、加强合作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新闻资源,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入实际,深入一线,将适合用图片报道的新闻抓出来,拍摄到更多视觉冲击力强、画面不落俗套、内涵丰富的新闻图片。图文联合作战拓宽了摄影报道的新闻资源渠道,为新闻摄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是新闻摄影进一步发挥作用的金钥匙。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同时又对大众传媒有较高的要求。作为媒体,必须要满足受众的需要才能生存。就需要做到在有限的,较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大量的信息,这样“图文并茂”的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图文并茂”的报道并不难,而难点在于要准确的表达新闻信息,还原事件的原貌,受众成为事件的经历者,或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需要报纸的两翼——文字和图片的统一。
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以一张《饥饿的女孩》获得了1994年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性新闻摄影”奖。虽然这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事件,但是无论从摄影的角度还是新闻的角度,凯文•卡特的作品是毋庸质疑的。我们并不从它的争议性去考虑,而单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看这件事。《饥饿的女孩》让我们了解了南非,了解了非洲儿童生活得苦难。它准确的表现了人文关怀,激起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在冲击受众视觉的同时是他们在眼睛和心中流下泪水。从另一方面说,它给了受众有很广阔的联想想象空间,这也是它饱受争议的一个原因,如果在照片的旁边有一片真实的报道文字,那么图文整体的传播效果可见一斑。文字是抽象的,图片是形象的,抽象和形象的有机结合不谈带给受众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同时又约束受众的想象,使受众的思维不走弯路,不产生负面消极的亮相。
这样来看,文字和图片在感官上是独立存在的,但在实质上它们确实同根而生,这就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传播效果。
这可以看成是平面媒体传播效果的一个目标,有目标就会有要求,这种要求是对于记者来说的。
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是报纸的黄金双枪,要满足新的要求就要改变现状,让文字和摄影成为记者的黄金双枪。听起来有些绕口,但是却有本质的区别,笔杆和快门源于一人之手。这会满足上述的新目标,原因在于,摄影是一门瞬间的艺术,新闻摄影的关键又是取决于对“决定性瞬间”的把握,所以,新闻摄影作品的创作初衷,意图,独到的视觉见解只有摄影人自己知道。也就是说只有出于同一手的文字才能准确的表达意图和思想,并再现事件的原貌,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其实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文字记者写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是因为他们是事件的经历者,报道的事实他们亲眼所见。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快门是眼球,而图片出现在他们的大脑中。而现状是文字,图片的分家,使两翼长在了两只大雁身上。
那么改变现状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有较强的文字能力的摄影记者和较高摄影水平的摄影记者,首先保证文字图片同根而出。其实这并不困难,高等学府培养新闻工作者时学生往往都是拍写一体的,自己拍摄的图片自己报道,这不但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了很高的传播效果。所以说“采播一体”并不难,只是在人才运用上的宏观调控。
拥有黄金双枪的复合型记者会在第一步完成之后成为独占鳌头的佼佼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报道什么,预期达到什么样的传播效果,引起怎样的公众舆论。他们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完美的结合,确保了以报纸为首的平面媒体在众多媒体中的地位。我们不应该再称他是“两翼齐飞”,而是“如虎添翼”。
【关键词】两翼齐飞 黄金双枪 复合型人才
“两翼齐飞”这个词,对于平面媒体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它指的是报纸或其他平面媒介的文字部分和图片部分平行的共同发展。种现象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受众的需要,适应和满足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图文结合是国内大多数报纸经常采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将报纸的“两翼”图片和文字“并重”,并将其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多角度、多侧面的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立体报道,文字对图片画龙点睛的说明,使图片无法表达的故事和意义得到了诠释,把图片背后的故事淋漓尽致的告诉了读者,从而进一步满足了读者的需求,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报纸的文字记者数量比摄影记者多出10倍以上,他们占有的新闻资源点多、面广、线长,几乎每条战线、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社会层面都有文字记者的联系点,因此他们拥有的信息量远远胜过摄影记者。在文字记者的强大信息量冲击下,有时,摄影记者显得平淡无奇、苍白乏力,因此惟有与文字记者沟通交流、加强合作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新闻资源,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入实际,深入一线,将适合用图片报道的新闻抓出来,拍摄到更多视觉冲击力强、画面不落俗套、内涵丰富的新闻图片。图文联合作战拓宽了摄影报道的新闻资源渠道,为新闻摄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是新闻摄影进一步发挥作用的金钥匙。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同时又对大众传媒有较高的要求。作为媒体,必须要满足受众的需要才能生存。就需要做到在有限的,较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大量的信息,这样“图文并茂”的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图文并茂”的报道并不难,而难点在于要准确的表达新闻信息,还原事件的原貌,受众成为事件的经历者,或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需要报纸的两翼——文字和图片的统一。
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以一张《饥饿的女孩》获得了1994年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性新闻摄影”奖。虽然这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事件,但是无论从摄影的角度还是新闻的角度,凯文•卡特的作品是毋庸质疑的。我们并不从它的争议性去考虑,而单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看这件事。《饥饿的女孩》让我们了解了南非,了解了非洲儿童生活得苦难。它准确的表现了人文关怀,激起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在冲击受众视觉的同时是他们在眼睛和心中流下泪水。从另一方面说,它给了受众有很广阔的联想想象空间,这也是它饱受争议的一个原因,如果在照片的旁边有一片真实的报道文字,那么图文整体的传播效果可见一斑。文字是抽象的,图片是形象的,抽象和形象的有机结合不谈带给受众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同时又约束受众的想象,使受众的思维不走弯路,不产生负面消极的亮相。
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文字并不是补充说明的作用,因为新闻摄影的图片应该表现新闻的所有要素。这里的文字可以说是超脱图片的报道。单看文字,受众可以了解新闻内容的全部,是一篇独立的报道。而在受众阅读文章的同时,一幅准确独到的图片深深地打动受众的心。这也是大众传播的最重要环节——接受到反馈的关键环节。这同样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看到图片就知道了新闻事件,同时想要了解的更加具体,就可以阅读文字。
这样来看,文字和图片在感官上是独立存在的,但在实质上它们确实同根而生,这就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传播效果。
这可以看成是平面媒体传播效果的一个目标,有目标就会有要求,这种要求是对于记者来说的。
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是报纸的黄金双枪,要满足新的要求就要改变现状,让文字和摄影成为记者的黄金双枪。听起来有些绕口,但是却有本质的区别,笔杆和快门源于一人之手。这会满足上述的新目标,原因在于,摄影是一门瞬间的艺术,新闻摄影的关键又是取决于对“决定性瞬间”的把握,所以,新闻摄影作品的创作初衷,意图,独到的视觉见解只有摄影人自己知道。也就是说只有出于同一手的文字才能准确的表达意图和思想,并再现事件的原貌,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其实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文字记者写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是因为他们是事件的经历者,报道的事实他们亲眼所见。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快门是眼球,而图片出现在他们的大脑中。而现状是文字,图片的分家,使两翼长在了两只大雁身上。
那么改变现状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有较强的文字能力的摄影记者和较高摄影水平的摄影记者,首先保证文字图片同根而出。其实这并不困难,高等学府培养新闻工作者时学生往往都是拍写一体的,自己拍摄的图片自己报道,这不但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了很高的传播效果。所以说“采播一体”并不难,只是在人才运用上的宏观调控。
拥有黄金双枪的复合型记者会在第一步完成之后成为独占鳌头的佼佼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报道什么,预期达到什么样的传播效果,引起怎样的公众舆论。他们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完美的结合,确保了以报纸为首的平面媒体在众多媒体中的地位。我们不应该再称他是“两翼齐飞”,而是“如虎添翼”。
上一篇:浅析网络新闻的传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