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平民化表情”

发布时间:2015-07-04 09:28
摘 要: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摈弃了传统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荒谬绝伦,对人性的描写更加鲜活,力图还原历史的真实,在主角塑造上也更加世俗化,贴近生活。
关键词: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真实性;人性描写;主角塑造
西方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发轫于《西线无战事》,经由《现代启示录》、《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至《拯救大兵雷恩》到达巅峰,多表达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或围绕二战,凸现自由祭坛庄严的光荣;或紧扣越战,表现国家政策失误对士兵生命和人性的戕害。曾几何时,中国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以主流史观为方向,塑造了无数的英雄形象。不论是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还是深入敌巢的杨子荣,都完美得几乎没有缺点。随着时代的变迁,此类作品对英雄的定义也从高大全式的模范人物回归为有血有肉有人情味儿的普通人。以《集结号》、《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影视剧,基于普世价值观,呈现出独特的东方式的历史内涵,展示出平民化的一种独特而深沉的儒家兄弟血缘情谊,探讨不同时代大背景下人性的位置,展现出不同以往的“平民化表情”。
1 “平民化表情”之真实性的突破
近年来的战争题材影视剧摈弃了传统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荒谬绝伦。没有歌颂,甚至也没有批判,有的是以冷静的叙事角度演绎故事。回顾以往大多数传统的战争片,我们很难感觉到战争的残酷,或拍得既温馨又轻松,如《小兵张嘎》,一个小孩子把日本军人耍得团团传;或刻意添加笑料,如《绝境逢生》,潘长江拿着把铁锤在全副武装的日本人堆里杀个几近几出,精疲力尽之时,铁锤脱手而飞,还砸倒一个人;或简单夸大,如《地雷战》、《地道战》,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居然奈何不了一群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平民。
现在,这类影视作品把人从神身边拉回来,从士兵角度塑造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平民英雄形象,以宏大的场面展示战争的残酷,还原战争的真实。在片中,我们看到的战士不再英勇无敌,也看不到那些符号化的革命英雄主义场面,镜头从对准将军改为描写普通士兵,英雄也“怕死”不会主动请战、牺牲时更不会高喊口号、撞枪子儿……
艺术的生命贵在真实,真实才有力量,电影艺术也不例外。以往的战争片用英雄主义掩盖了对战争的恐惧,如果有死亡,主角们总是英勇无畏地死去,很少能在脸上看到恐惧,观众看过影片后难以获得回味和有所触动,只能远远地崇拜那些非常之人。但当战场上血肉模糊的躯体、断裂的四肢、横流的血水、和泥土混杂的内脏、因为恐惧和痛苦而面目狰狞的士兵真实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当遍体鳞伤的士兵慌乱地躲避着同伴的尸体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恐惧,也看到了人性——凡是人,总会害怕死亡,英雄脱下高大全的外衣,懦弱、退缩没有换来鄙视,反而更容易为观众理解并接受。
2 “平民化表情”之人性描写的突破
人性是影视作品永恒的主题,在战争片常有的数百万人厮杀的大背景之下,个人往往显得何其渺小,最珍贵的生命轻易被漠视,无数的英雄和传奇被淹没和遗忘。任何试图在历史的漩涡里恢复一点人性底色的努力都只能是未成品,就像被战火炸得血肉模糊的尸体,就像一座座的墓碑,与人相关,但又显然不是一个有着完整生命的人。它们只能是模糊的、含糊其辞的、左右为难的无名氏。以往的战争片中经常出现“主动请战”剧情,成为符号化、标志性的革命英雄主义场面。可在真实生活中,战士都是很鲜活的人,会恐惧,会悲伤,会贪生求活,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命运。
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非常宝贵,现在这些场面往往被做了更多人性化的细节处理。比如在《集结号》中,吕宽沟和姜茂存冒着生命危险去找手表,最英勇的排长焦大鹏为了保留连队血脉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撤退,谷子地除了坚定不移执行命令,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士兵的生命。《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士章带兄弟们回家的袍泽之情。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细节,就是剧中战友之间一般都互相称呼对方“弟兄”或“兄弟”,而不是传统的“同志”。所有“兄弟”同生共死的原因不是军令、使命感、荣誉感或者类似“为了新中国”等等的口号,他们是为了类似血缘关系而又超越于此的感情。类似的细节使这些影视片与中国主流战争叙事那种人性的缺席拉开了距离。传统的战争电影向来都是人海战术的大场面,人民的气势展露无遗,但唯独缺席的就是人。人被历史所淹没,被历史必然性所摧毁,连一点尘埃都没有留下。英雄必须没有人性,必须对“我”这个字眼进行彻底的否定,必须对性别、年龄、婚姻、人伦的个性特征进行革命性消除,必须以历史和集体的名义取代任何可以使人联想到个体感受及其人性的概念,否则他就无法为了民族、国家和党的利益毅然让自己的灵肉从存在化为虚无。至于敌人更是没有人性可言,因为我们对他的仇恨已经使得他不再是人。他只能是反动派、汉奸、叛徒,而不再具有任何可以成为人的可能性。
事实上,无论任何一方的士兵,他们只是一个个大时代下孤独而绝望的卷入者,加入某方军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参军或许只是因为在家无法填饱肚子所以去部队拿饷银吃饱饭,或许是无法忍受倭寇的欺凌愤然参军抗击,无论是被逼无奈或者自愿,渺小的个人在战争中不仅受到肉体和精神的摧残,而且在现代中国乃至东方大时代下无处可逃、无法自主。历史没有假设,敌方士兵或许会感慨过自己进错了部队,可他们不会有遗憾,因为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们站出来了,他们无愧于这个国家!“不管他们头顶的青天白日徽章,还是八一军徽,他们都是中国军人!”所以,“英勇”、“牺牲”不只是一个注脚,一个情节推动器,这些词汇被赋予了深刻的时代内涵和历史追问。
3 “平民化表情”之主角塑造的突破
以往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创作了一批缺乏内在依据和生动血肉的极其概念化、模式化的“假英雄”形象,违反生活逻辑、违犯历史真实、违犯人的情感逻辑,是所谓“高、大、全”的雷同化人物。现在,我们看到类型化形象、概念化性格、模式化语言被充满感性的、个性的、激情的、传奇的人物、形象、性格、语言所替代,“英雄”并非无情无义,没有缺点,并非一出生就义无反顾,没有任何一己之念地冲锋陷阵,但他们在特定情境中的妥协、退让、焦虑、冲动乃至犯错等恰恰构成了英雄主义逐渐向着更为真实、也更为真诚的现实生活和历史生活靠近,逐渐向着观众本真纯朴的生活和心灵靠近。
这些作品摒弃了以往“英雄主义”过于追求完美、完整、高大的创作倾向,而呈现出自然、真切、具有情感共鸣和亲和力的生活化内容,从世俗生活中、从凡人凡事中寻找不平凡的、超凡脱俗的精神品格。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主宰生活主流的不是惊天动地、感天地泣鬼神的那些人和事,而是平平常常的生活存在,但正是在这平平常常的生活存在中,蕴藏着一些体现人的高贵、人的尊严、人的力量的精神品格,如正义感、同情心、责任感、使命感、献身精神等具有崇高品质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追求,这也正是和平年代里人们追求自然真实生活、追求人生幸福的一种价值体现,一种生活需求。
此外,这些影片对战争场面的表现也有较大的进步,战役场面色调晦暗阴郁,在人物造型和爆炸、枪击等视觉效果方面更为客观地再现了战争场面的残酷和惨烈,与以往我军英雄杀敌场面的镜头画面的暖调相比,影像表达从单纯的讴歌、神话走向了凝重,走向了写实。
战争题材影视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的变化,将深刻的人文关怀与思想追求隐藏于极具可视性、极具观赏性的场景、氛围与传奇的情节故事之中。虽然和外国大片比起来,我们的“表情”还不够丰富,突破还有其局限,但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要是我们看电影时过于抱着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它的艺术水平,可能反而会忽略和错过一些令我们倍感温暖和清澈的灵魂的洗礼。”对于任何试图通过艺术手段,开启中国民众寻找现代心灵之门的尝试,尤其是当这种尝试带来多方面的突破,我们都应该对此给予肯定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顾克勇.从《诗经》到《集结号》[j].电影文学,2008(24).
[2]秦晓鹰.为什么会有《集结号》?[j].大众电影 2008(5).
[3]许宪国.对电视剧《团长》的几点解读[j].东京文学 2009(4).
[4]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上一篇:数字电视广告如何实现有效传播

下一篇: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