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日本“鬼片”鬼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5-07-04 09:31
[论文关键词]心理意象性格时空观
  [论文摘要]由于人们对于新鲜、怪诞事物总有一种探求欲望,喜欢惊险刺激。他们渴望打破平淡,以此暂时逃脱过大的社会压力,这是导致他们对恐怖片蜂拥而上。受到强烈的刺激后,感觉到十分兴奋,由此产生“越怕越快乐”的心理,日本的恐怖片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此需要。在众多的恐怖片中独领风骚,票房收入一度领先。

  
  我是怀着一颗很有激情的心来写出以下我的感受的……不仅因为“恐怖片”会使我们精神紧张,更会使我们振奋不止。中学的时候,开始听鬼故事,大学时晚上熄灯后,躺在床上听张震的鬼故事,把音量调到合适偏高一点,刺激的很。鬼故事还是很快就听完了,于是经不住诱惑,下了张震的全部鬼故事。一次听个够,白天在宿舍,做事情的时候,也戴着耳机,听张老师的鬼故事,那叫一个过瘾!直到现在,无论多忙,我也会抽时间看看鬼片,听听鬼故事,它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有人说我变态,我只能说他们不懂欣赏。这种刺激之后的愉悦是无法言之意尽的。
  说起恐怖片还要当数日本的最恐怖,最耐人寻味。在电影这种形式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只能靠想象去重构恐怖故事,所有的恐怖形象也只以文字或者绘画静态地表现。自从1910年,爱迪生第一次把西方恐怖故事中最经典的形象吸血鬼“德古拉伯爵”搬上银幕后,一切都改变了,恐怖惊悚片从此成为一百年里电影艺术家们乐此不疲、反复拍摄的最大电影片种之一。
  最恐怖的东西往往不需要你去看,而是引导你去想。没有任何血腥与暴力,更多的是心理深处的恐惧。在风靡一时的《午夜凶铃》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太多恐怖的镜头,即使是最后从水里冒出的贞子,单就其扮相的恐怖程度也只能说是一般般,但是该片开创的心理惊竦可真的是让人感到无比恐怖,以前的恐怖片中鬼是个有形的物体,但这次,鬼不仅存在,而且就是在你的意识里,会在时机到来时出现,让你有一种无处可逃的极度无助和绝望。其实这影片真正可怕的地方也就在于此——让你想。人的想象是无穷无尽的,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午夜凶铃》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整部片子以一种压抑的方式加上宿命式的预言,不断给人心理暗示,魔由心生,贞子的可怕不再其形而在于你对她的想象。越是长发遮住的脸越是最可怕的脸,你没看到那长发后面是什么,你就会把它想象的可怕无比。而影片中的录象带、电话、镜子、井等物体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更加重了观看者的自我心理暗示:鬼不仅存在而且就在你的意识里和生活中,如影随形,这真是恐怖片的一种高境界。把观众引导到自己吓唬自己的怪圈里,回味无穷、阴魂不散。
  日本文学传统里认为生命最美的时刻是菊花凋落的一瞬间,短暂、奇艳、死亡的意味参杂在一起。这样的民族审美在文学和艺术中必然倾向了虐恋,宿命和唯美。也许和日本是个狭窄的岛国有关,资源贫乏不足让日本人总觉得美好的事物是容易消逝的。这样的不自信和危机感引申了虐恋,宿命的观念。一直在亚洲影坛占有重要位置的日本电影摒弃工业文明的喧闹声,以丰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从容不迫地呈现属于本民族的细腻、精致、含蓄和感伤。恐怖片之所以会风靡日本,与日本民族个性有关,他们一向对稀奇古怪的事物具有浓厚兴趣,鬼怪的故事也非常风行。他们秉承了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的特点,含蓄、内敛、从容、性格折中。
  身边的人说日本是个的变态的民族。就拿恐怖片来说,绝对让人毛骨悚然,灰色的天、灰色的城市、空洞的眼睛、宿命的预言、被吓的变形的脸,加上无处不在的心理暗示,让人彻底的绝望,由此产生彻底的恐惧。与好莱坞那种单纯用血腥的画面和残酷的杀人镜头的物理恐怖相比,这种心理恐怖片更胜一筹,更让人害怕。而那些用最直观的画面来刺激观者的片子,准确的说,不是恐怖。而是恶心。在好莱坞电影中,鬼怪的形象往往只是两种形态,一种是腐烂变质的人体一僵尸,一种是以异形为代表的外层空间生物。


  分析起来,日本“鬼文化”上的差别导致恐怖电影风格的迥然不同。
 
  一、生活性。日本恐怖片中的主角多为女孩,她们既美丽又恐怖。她们身上邪恶而恐怖的力量都源自人性深处的黑暗,源自心灵的不安宁与强烈的孤独感。恐怖片的道具都是日常用品,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但是日本恐怖片的一个缺点就是,清一色的女尸,脸色苍白,长发挡着颜面,从电视机里爬出来,从楼梯上爬下来:再有就是小孩少不了,脸色苍白,睁着惊恐的大眼,要么不断发出惨叫,要么一句话也不说。电影里,一旦小孩出现,观众就会放松警惕,日本导演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冷不丁地把你吓个半死,而日本的恐怖片是当鬼片来拍的。日本的恐怖片以死鬼为主,它深谙亚洲人的心理,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令人心惊胆战,过后想来还是后怕不已。日本的鬼片,想来导演蒙太奇学多了,太多的偶然放在一起,戛然而止,以后也部交待结局,令观众一头雾水。
  二、意象。日本恐怖片体现了东方文化长于写意的一面.我们也可通过其包装设计略知一二。与追求咄咄逼人写实感的好莱坞电影截然不同。好莱坞电影技术成果展示常常使观众目瞪口呆,但这还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感官刺激,注重写意的日本恐怖片则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审美心理,使人的思维活跃起来,所以说,日本恐怖片无疑更具有电影艺术本性。恐怖不是来源于视觉刺激,而是来源于想像。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的处理手法让观众的期待心理愈加浓厚,恐怖感水涨船高。这体现了东方文化长于写意的一面,有浓郁的东方玄学色彩。

  三、气质。日本文化有内敛气质,寓动于静是日本恐怖片的一大特性。它用一种相对原始的电影语言,突出表现了对意境的营造、悬念的铺垫,用影片节奏、光线、化妆和配乐来给观众营造一种从内至外的恐怖。更能调动观众的审美心理。

  四、时空观。日本恐怖片中常有的主题是人类如何在封闭的空间中招惹鬼灵。撞鬼的空间往往幽闭如同荒岛,这种空间的处理方式明显是对岛国的暗喻。由于日本时常受水害的侵扰,因此水被看作死亡的象征,“水”的意象也成为日本恐怖片中标志性的元素。另外。时间也一直给日本人带来恐惧,尤其是当时间被注入讯息,变成历史之后。这可以追溯至如樱花般短命的大正时期,一瞬间,短暂、奇艳、死亡的意味掺杂在一起。由此产生的末日意识成了近代日本的恐怖源头。
  日本的恐怖片既没有好莱坞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又没有香港电影为达到通俗易懂刻意追求叙述方式的简明流畅。相反,它用一种相对原始的电影语言以日本电影文化独有的沉稳和冷静来描述鬼故事的发生。突出表现了对意境的营造、悬念的铺垫,因而实现了电影恐怖的最高境界。
  记得听朋友说起过,能把一部恐怖片拍摄成功的导演一定是有着极强的导演功底和对人内心揣摩的能力。的确,导演对于光线、音响的设计和运用以及对于情节和悬念的设计和安排都会对影片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其实,观众观看影片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胆识和智力挑战,在电影虚拟的时空中体味疯狂和追求刺激,这也就是为什么恐怖片盛映不衰的原因。普通的恐怖片注重外在的感官(视觉和听觉)刺激(鬼怪肆虐和血淋淋的场面),而惊悚片则强调内在心理的紧张和参与,成为一种更高级也更深层的观影审美体验。日本恐怖电影一直是大多数影迷推崇的精神良药。
  中国其实有良好的恐怖片的传统,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夜半歌声》就震撼了当时的影坛。在上海创下了连映34天,场场爆满的记录。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导演以探索的名义尝试拍一些恐怖片,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恐怖电影,如1988年的《银蛇谋杀案》和1989年的《黑楼孤魂》。《银蛇谋杀案》是李少红的处女作.里面有绑架。暗杀,情色.变态,这部电影也是内地少数成功描写变态杀手的电影。《黑楼孤魂》以探索片的名义进入影院,形式方面的创新大胆至极,不过据说这部电影在影院吓死过人,又赶上了一个多事之秋,之后就一直没有得到放映。《银蛇谋杀案》和《黑楼孤魂》票房都很不错,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恐怖片都是那些不入流的商业影片,谈不上艺术,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有无数大师级的导演都热衷拍摄恐怖片。他们用镜头使恐怖惊悚题材影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的影片不管从故事的深度还是拍摄的技巧上都完全可以跟那些所谓的经典艺术片平起平坐。近几年,随着电脑技术的应用,更使许多原本只存在于噩梦当中的可怖影像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具有无与伦比的震撼力。我们希望伟大的导演和编剧们可以为我们呈上更好的恐怖片,我们这些影迷真心地期待着。

上一篇:传统与现状

下一篇:谈论电视全球化过程中文化认同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