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电影制片业发展阶段的研讨综述
电影包括制片、发行、放映三个方面,大多数研究者对近代电影的发展作了历史分期,对电影制片尚未作具体研究,本文尝试根据发展特征和标志性事件进行划分,以便于进一步研究电影制片业的诸多方面。
一、萌芽时期(1921年11月前)
萌芽时期是指中国电影制片业刚刚出现的阶段,有一些电影制片企业,但数量还不多,摄制的影片也只是电影的初级形态(无声且难以盈利的短片),有“星火”之状尚无“燎原”之势。
这一时期出现的背景是上海1843年11月17日开埠后,以其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等,一跃成为超过广东等地的繁华城市。英国、美国和法国陆续在上海设立居留地,新型的买办和工商业主大量兴起,附近省市的地主、士绅和离退职的官吏等众多人口移居此地。上海的开放、繁荣、相对安定,移民的涌入和风俗的日趋华靡,使上海成为商业型消费城市,文化娱乐类需求日益增加。
恰在这时,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基础上制造的“摄取和观看连续照片的器械”传入中国。1896年6月30日,一位法国人在上海徐园放映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场电影,中国人对这项视觉冲击较大的娱乐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中外商人不仅在中国放映电影,还拍摄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定军山》,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片段,可惜该相馆1909年时毁于一场大火。同样在1909年,出生于俄国后来加入美国国籍的布拉斯基在上海投资了“亚细亚影戏公司”,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拍摄了《西太后》、《不幸儿》等短片。1912年遭受民族主义者纵火袭击后,布拉斯基将公司转给美国商人伊什尔和萨弗,但此二人不谙中国国情,邀请上海洋行广告部买办张石川担任顾问,将影片的摄制委托给张石川、郑正秋。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等人于组建新民公司承包“亚细亚影戏公司”的摄制业务,制作了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等。郑正秋后来离开新民公司,张石川继续为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活无常》、《五福临门》等十多部短故事片。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胶片来源断绝,亚细亚影戏公司歇业,新民公司随之解体。
1916年,张石川、管海峰等人集资租用意大利侨民阿·劳罗的器材和摄影场,在徐家汇创办了“幻仙影片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在经济上摆脱外国商人的自主影片公司,摄制短片《黑籍冤魂》后,因资金短拙而歇业。
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购买外国设备涉足电影制片业,拍摄了《商务印书馆放工》、《上海焚毁存土》等短纪录片。1918年,专门成立了活动影戏部。
1919年,卢寿联、张謇等人在南通创办了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设立办事处,拍摄了武打短片《四杰村》,随后因为资金等问题而歇业。
萌芽时期的特征为:一是数年间只出现了6家电影制片企业或部门,摄制了电影片段或短片(都是无声且难以盈利的黑白片),有5家因失火、一战、资金等问题而很快歇业,根源在于不能盈利,还有1家“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1926年时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1927年也因资金等问题而歇业。二是1家外商投资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培养了张石川、郑正秋等第一代导演,带动了新民公司等电影制片企业的创建;数位外国人经营与电影制片业相关的放映业,但这些外国人还没有进入制片业。三是电影制片企业的设备和胶片大多来自国外,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
二、发展时期(1920年11月至1926年7月)
发展时期是指中国电影制片企业大量出现,所摄制的影片长度或质量也明显提升,呈现“燎原”之势。
1920年11月开始,由陈寿芝、邵鹏、施彬元等集资创办的电影爱好者团体“中国影戏研究社”,通过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代摄影片,将洋行买办阎瑞生谋财害命、勒毙名妓王莲英的舞台作品拍成影片《阎瑞生》,这是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次年公映后票房上获利颇丰。《阎瑞生》影片使许多人意识到电影制片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所拥有的巨大商机。一时间,上海等地冒出了100多家大大小小的电影制片公司,虽然有些仅是空挂一个招牌,一片未成就不知所终,但大部分还是有所业绩。拍摄过影片的主要公司有:成立于1921年的长城制造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成立于1922年的新亚影片公司,成立于1924年的神州影片公司、大陆影片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影片部,成立于1925年的大中国影片公司、华剧影片公司、友联影片公司、开心影片公司,成立于1926年的国光影片公司(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改组而成)、新人影片公司。
这些电影制片企业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三家影片公司:
一是买办出生并为“亚细亚影戏公司”拍过电影、开过新民公司承包“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业务、后来又开设大同交易所的张石川,1922年因为许多交易所在投机狂潮中破产或转行,又进入电影制片业,当年3月,他将大同交易所的2000元,和以往的搭档郑正秋合作,加上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等人,一共凑了10000多元钱,对外号称50000元资本,开设“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先办影戏学校以培养人才。1923年冬,明星公司拍摄了很有影响力的《孤儿救祖记》等影片。
二是与张石川同为浙江镇海县(现为宁波的一个区)人的邵醉翁、邵村人、邵山客、邵逸夫兄弟,他们原先经营染料、北货、绸布、纸张、钱庄等生意,发现商业活动中许多人不讲诚信、甚至尔虞我诈。后来通过与张石川接触,发现要感化人心、移风易俗,可以尝试投资不多的舞台剧(当时称文明戏),便于1922年集股经营“笑舞台”演出文明戏,请张石川任顾问。张石川等人的明星公司拍摄的《孤儿救祖记》一炮走红,刺激邵醉翁于1925年创办了“天一影片公司”,开业近半年就连拍3部影片,迅速打下一片天地。
三是一直请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代摄影片的中国影戏研究社成员顾肯夫等人,先是盘了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器材设备,随后创办大中华影戏学校培养演员,并于1923年创办
大中华影片公司,拍了艺术质量上乘、制片路线欧化的两部电影《人心》、《战功》,获得良好收入和业界认可。1925年,和当时也有一定影响力的“百合影片公司”合并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
发展时期的特征为:一是经历萌芽阶段少数几家制片企业的探索之后,开始拍摄长片并盈利,6年多中新设了100多家电影制片企业;二是自从1921年出现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后,又陆续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电影刊物,有些公司还开设影戏学校培养人才;三是电影放映业进入制片业,如卢寿联接办沪江影戏院后设立了中国影片公司,外资雷玛斯游艺公司也形成了放映业和制片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四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中华影戏研究社、大中华影片公司、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是在发展阶段出现的制片企业基础上设立的,天一影片公司等制片企业又是在新设企业的影响下创设的,这些企业的许多领导曾在一个公司共事。
三、混战时期(1926年7月至1930年初)混战时期是指在企业增多、相互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出现了企业之间的联合,使得原来的竞争更加混乱。
这一时期出现的标志是1926年7月,明星公司联合上海影戏、大中华百合、民新、华剧、友联组成“六合影片影业公司”,六家公司直接派职员管理“六合公司”,主要工作是办理加盟公司出品的发行业务,并出版刊物《电影月报》,扩大加盟公司的放映网,控制片商和影院。“六合公司”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试图使加盟公司的影片在市场上占据优势,拓展院线,挤垮“六合”以外的大多数中国公司。二是应对外商对中国电影业侵占,正如周剑云在《电影月报》中撰文所指出的:“外商某烟草公司(指英美影片部)拨其营业剩余金若干万,一方面设立制片部,聘请中国演员,用西人导演非驴非马之中国影片,以与中国人竞争东亚之映权,一方面买大商埠之小戏院,行其经济压迫政策,不映中国影片,此项计划实施,殊足为中国影片业发展之障碍。”
“六合公司”推动了国产电影市场的重建,多家电影制片企业因缺乏销路而被淘汰出局。当然,有些影片质量很好并与“六合公司”放映网络或外商投资的放映网络等关系较好的制片企业,还是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据相关资料,1927年底剩下30多家制片公司,1928年至1929年维持在20多家。“六合公司”之外的天一影片公司,通过往东南亚开辟市场,反而得以发展。1929年6月,“六合”因内部矛盾而解散,电影制片市场的竞争更为混乱。
混战时期的特征为:一是市场竞争更加混乱,“六合”以外的许多公司倒闭,1926年前纷纷成立电影制片公司的趋势减缓;二是“六合”等电影制片企业开始拓展院线,向产业的下游发展;三是天一影片公司被迫向南洋开拓市场,取得了成功。
四、转型时期(1930年初至1937年11月)转型时期主要指电影影片从无声向有声转型,这是世界电影制片业转型浪潮中近代中国电影制片业的重大转型。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于1929年最早成功摄制了“百分之百有声片”,并很快就使有声片成批地来中国放映。从中国范围看,天一影片公司于1930年初最先试制有声片,3个月后试制成功,可惜因为火灾而落在明星影片公司后面。
1930年6月,明星影片公司与百代唱片公司合作,开始试制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于当年年底摄完,耗资12万元。在明星大戏院试映、新光大戏院公映后,取得极大成功,观众对该片的热情超过了同时期上映的外国片,国内票房的成功也带动了东南亚市场的关注,上海远东公司代表以18000元买了该片在菲律宾的上映版权,青年公司代表以16000元买了该片在荷属印度尼西亚的上映版权。
虽然天一公司不是第一家公映有声片的企业,但笔者认为这次转型始于天一公司的尝试,所以将1930年初定为近代中国电影制片业转型时期的开始。
此后,友联影片股份公司以一鸣有声电影公司名义拍摄了与《歌女红牡丹》齐名、中国最早的两部蜡盘配音有声片之一的《虞美人》,于1931年5月24日在上海夏令配克大戏院公映;天一影片公司后来试制的片上发音影片《歌场春色》于1931年10月10日在上海“光陆”和“南京”两家影院上映,取得轰动性效果,在南洋一带的收入也甚丰。该片的完成,标志着近代中国对蜡盘发音和片上发音两种发音方式有声片的试制都取得成功。成立于1932年的艺华影业公司、成立于1934年的电通影片公司和新华影业公司,相继拍摄了《桃花劫》等影响力较大的有声影片。
在这段时期中,与明星影片公司、天一影片公司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联华影业公司①①该公司曾是占据电影发行和电影放映王者地位的华北电影公司,到上海合并了从“六合”中分裂出来的上海影戏、大中华百合、民新三家公司,于1930年成立了“联华影业公司”,并在北京、上海开设演员养成所,创办电影刊物,形成一个融教育、制作、发行、放映、宣传功能于一体的电影实体。 ,因为靠经营影院起家,难以在短期内更换自己影院的放映设备,坚持拍摄无声片,1934年摄制的无声黑白影片《神女》成为默片的颠峰之作。
从1930到1934年,默片与有声电影相互辉映。1934年之后,无声片的生存空间逐步减小。1936年有声片的生产数量超过了无声片,1937年时无声片基本绝迹。
转型时期的特征比较突出:无声片向有声片转型,这个转型从有声片试制开始,到无声片和有声片共存,再到有声片超过无声片直至无声片彻底退出市场。此外,左翼运动对明星影片公司、友联影片公司拍摄有声片等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五、挫伤时期(1937年11月至1945年8月)
挫伤时期是指日军大规模侵略、国民党军队于1937年11月撤离上海后,原有的电影制片公司退出市场或南迁至香港,整个中国的电影制片业受到挫伤。
在日军的侵略中,联华影业公司在东北的影院丧失殆尽,在上海闸北的制片基地也毁于“一二八”炮火,营业收入下降,1937年停办。同一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日军大火后很快消亡、天一影片公司被形势所迫南迁至香港。
1937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
上海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军队进入上海租界为止的“孤岛时期”,日本在上海成立了所谓的“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另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映”。国民党在南京等地继续运作“中制”、“中电”等电影制片公司,一些民营资本在租界内成立或发展起了新华、艺华、国华、金星等十余家民营电影制片公司,拍摄了《木兰从军》等80多部影片。不过,大多数影片粗制滥造。
上海“孤岛”成为沦陷区后,电影制片和发行、放映均被日伪操纵。1942年4月,日军指派新华影业的老板张善琨出面将“新华”、“艺华”、“国华”、“金星”、“华新”等12家制片公司合并成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被称为伪“中联”,后又和发行、放映一起并为伪“华影”。与当时新闻、出版、戏剧不配合日军的态度相比,电影业沦为汉奸文化。[1]
这个阶段中,全国各地的电影制片业都有所发展,如天一影片公司从上海迁到香港并改名“南洋”公司,和“大观”、“南粤”、“合众”等公司在1937年成立的华南电影界赈灾会的鼓动下,拍摄了描写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粤语片《最后关头》等影片,蔡楚生等电影工作者赴港也促进了香港电影制片业的进步;又如国民党投资的“中制”、“中电”、“西北影业公司”等也有所发展,特别是阎锡山的“西北影业公司”拍摄了《华北是我们的》等反映抗日统一战线的影片。
挫伤时期的特征为:本来可以蓬勃发展的近代中国电影制片业,由于日军侵略而被挫伤。原先有很大影响、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上海电影制片业逐步衰退,与此同时,中国其他地方的电影制片业得以缓慢发展。
六、恢复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恢复时期是指日本投降后,上海的电影制片业得以恢复,其他地方的该产业也继续发展。
1945年8月30日,国民党通过了《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此后,上海伪“华影”的大部分产业被国民党的“中电”接收,“中电”成为电影拍摄的主要公司。
与此同时,蔡楚生、史东山等人1946年5月在上海组成联华影艺社,与当时已经成立的小电影公司昆仑影业公司合并,仍沿用“昆仑”之名,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经营影院的柳中亮兄弟于1946年7月创办了国泰影业公司,经营1年后国泰影业公司分拆柳中亮另外成立了大同电影企业公司,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一家民营电影公司之一。原“大中华百合”公司的吴性栽通过和国民党交涉,得以发还徐家汇摄影场,在此基础上于1946年8月创办了基本由他独资经营的文华影业公司。此外,还有成立于1947年的大业影业,成立于1948年的华光影业,成立于1949年的东亚影业等10余家电影制片公司。
1947年6月,美国的8大电影公司在沪成立影业公会,和英国鹰狮影片公司一起垄断了上海影院的外国影片放映业务。据相关资料,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成立了内政部电影检查处,1946年5月至1948年7月共检查美国影片1924部,禁映18部,占被检总数的百分之一。从中可见美国影片进入中国市场的庞大数量,也对民营电影制片公司产生较大影响,后者只能在国民党官营电影制片公司和外国影片冲击的夹缝中发展。
此外,中共地下党员金山以国民党接收大员的身份进入伪“满映”,成立了长春电影制片厂。
恢复时期的特征为:一是国民党政府接手了日伪的电影制片企业,官营占据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很少;二是美国的电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限制了中国电影、特别是民营制片企业的发展;三是出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等上海以外的较大规模的电影制片企业,呈现出逐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