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钢琴家》与肖邦钢琴音乐艺术融合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23 08:38

 一、《钢琴家》电影作品概述
  《钢琴家》这部作品受到大量粉丝瞩目是在2003年举办的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它赢取了多项大奖,该作品来自欧洲,为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主导并与德法二国协同出品。罗曼在这部作品里陈述了个人的意见,为此他等了10年。这部影片的整体与《辛德勒的名单》(也曾获取奥斯卡奖)感觉相似,其实在音乐方面是不一样的。我们都知道肖邦是波兰钢琴家属于浪漫派的,影片《钢琴家》的导演罗曼与他一样,拥有相同的国家跟职业渊源,影片《钢琴家》大致都运用肖邦音乐来叙事,使观众跟影片人物能够直白表述,当然肖邦的音乐也通过影片情节内容表现出来,而《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是围绕影片情节、人物变化需求去创作。因此法国影评人有过这样的描述:“《辛德勒的名单》是单一的英雄讲述影片,《钢琴家》则在人性、艺术性、二战历史的真实细腻性上均突破了《辛》剧。”
  二、《钢琴家》中音乐与电影的关系解析
  一部好的影片总是少不了这几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情感。为了促进电影的叙事作用可以从这几方面下手,我们可以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达到对人物形象深刻描摹的效果,注重剧中人物心理活动描述,加强人物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多编制激烈有争论性的剧情来渲染氛围。就拿《钢琴家》这部影片来说,该影片是二战时期的真实纪录黑白片,有些地方出现些划痕模糊不清,该剧以1939年的华沙街头上人们悠闲安逸各做各的事为开头,为渲染这种精细华美、沉静深切的氛围,又仿佛在透露观众即将有一些无奈伤感情节的出现(典型的肖邦风格),导演便以肖邦夜曲中的精品音乐为背景音乐,逐渐响起于剧中,由于肖邦生前没为此曲调编号,我们叫它为《#C小调夜曲》,1833年肖邦创作并于1875年出版。下面我们来介绍下夜曲这类音乐体裁——浪漫派作曲家最喜欢采用的一种奇特的器乐题材,最初为英国作曲家约翰·菲尔德所创并风行于19世纪,多采用像黄昏月夜这样有诗意的意境,沉谧模糊的夜景经常能够使艺术家充满幻想跟陷入深刻思考中,多采用以钢琴乐为主、合奏乐跟声乐为辅的形式,高贵典雅又富有诗意。慢慢地剧中场景从华沙街头移到了室内,此刻变成了清楚了然的彩色场景,可以清楚看到与外头监听室只隔一面玻璃的华沙电台录音间一名演奏家,秀气大方的脸孔带着一双少许忧郁但却自信毅然的眼神,他用他那修长富有爱意的双手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轻快柔软地爱抚着钢琴键,给人一种潇洒贵气大方又坚定的感觉。这音乐跟片头背景音乐相连没间断,令人身临其境。正当他如痴如醉享受着自己所带来的美妙音乐时德国法西斯的一声巨响打破了这美好的平静,也险些打破了他的弹奏,玻璃外头的人要他赶紧走,而他只是坚定地摇头并接着弹奏,但最后他还是在充满战争硝烟尘土的逼迫下停下弹奏。安闲优逸的环境被炮响打破了,战争的灾难降临了,于是我们看到了落荒而逃的百姓,而音乐、和平将会和战争展开一场矛盾大较量。
  随后德国纳粹分子便大张旗鼓进入华沙,仿佛在庆祝炮轰并占领了这座城市的胜利。紧接着,这里变成了犹太人的人间炼狱,德军将他们做上标志赶出家园并围禁到特定的居住地点,进行残暴的折磨杀害,在这样极度恶劣环境下犹太人死伤无数。剧中主人公犹太人日彼曼同样未能幸免蹂躏,为了全家生活继续维持下去他在犹太人饭店做着弹奏钢琴的工作。之后德军总是蒙骗犹太人并用列车将其一批批运往集中营进行大屠杀。多亏一个来自波兰的伪警察的帮忙,日彼曼才幸免于死难,但他随后却不幸地成为德军的苦力工,受尽苦难。在这期间他熟识了一个女歌唱家,似乎又看到了光明,果然在女歌唱家帮助下他成功脱离苦海,女歌唱家跟她丈夫冒着危险藏匿了他,于是从那以后日彼曼便东躲西藏过日子。在逃亡生涯中,他差点死于病困饥饿,幸得好心人帮忙才存活下来。一次他藏在一个被遗弃的破屋子,里面竟有一架钢琴,他欣喜一番,对着钢琴站立许久仿佛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内心充满敬仰尊重。接着他小心翼翼打开宝贝并坐下,内心沉静了会儿,此时剧中响起了《降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乃兹舞曲》(作品22号)的引子和主题部分,日彼曼身形似乎也跟着音乐颤动。该作品是肖邦为钢琴和管弦乐而作,作于1830年9月至1831年7月并于1836年出版。这首曲子坚毅富有活力,开朗向上,充满豪情壮志,矫捷热忱,这些气节衬托出了一个民族的骄傲感。此时,如泉涌般的音乐音符在观众脑海荡漾,人们的心境也慢慢开明广阔了,之前的那些悲伤暗淡的曲调似乎从人们脑海中抹去,只剩下激情壮志。镜头里日彼曼的脸庞慢慢下移并触碰到手跟琴键……啊!毕竟是笼罩在战争的白色恐怖阴影下丝毫不敢发出一点声响,他的手只能在琴键上空演绎漫舞,不敢触碰到键盘。为了活下去,此时他被迫抑制表现出自己对音乐、钢琴的热爱,只能把它们藏在心里,当作一种诉说,那是一种热爱祖国的感情,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信心,支撑着日彼曼坚持活下去,珍爱生命,达到胜利的彼岸。即使这个场景不长,但导演的心血意图却从小插曲中成功地展现了出来。
  1944年的8月,俄国军队就要打过来了,此时的德军已节节败退,德军便疯狂毁坏城市,留在眼前的都是废墟。日彼曼东躲西藏逃避德军,饥寒交迫。一个难得宁静的夜晚,黑暗死寂的废弃建筑中透射出一屡光亮,这时舒缓的音乐,轻柔美妙,这正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日彼曼那饱经战争摧残的心只有在这宁静的夜晚才能得到片刻的抚慰。贝多芬的音乐充满着人性之美,他作品“贝九”中的《欢乐颂》呈现了他美好愿望:世界和平,然而讽刺的是他的后裔却把世界变成了屠宰场。
  一个夜晚,日彼曼竟然找到一盒罐头,他欣喜万分,但开启时不小心掉到地上,他急忙去捡,而眼前突然出现一双高腰皮靴,他急忙抬头,一个德国军官严肃地立他面前,日彼曼惶恐不安。故事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场杀戮,当了解到日彼曼曾是一名钢琴家,故事有了转机,德国军官把他带到一间有钢琴的房间让他演奏,日彼曼心生惶恐却不得不来到钢琴前为面前德国军官演奏钢琴曲。他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并开始演奏,最初是一连串舒缓、深沉而从容不 迫、铿锵有力的琶音,随后肖邦《g小调叙事曲》(作品23号)呈现在观众面前,缓慢而忧郁。
  在影片的结尾也发生了传奇的转折,就在波兰的华沙电台那间录音室里,日彼曼静静地弹着那首《#e小调》,优美的旋律下满是辛酸和沧桑,此情此景,日彼曼感到一种莫名的物是人非酸楚。看着录音间外幸存下来的同行,回想当初,日彼曼不禁潸然泪下。日彼曼弹起了那首《降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乃兹舞曲》,辉煌的音乐厅、万人瞩目的舞台已经阻挡不了他的激动与热情,他将自己传奇的人生融入肖邦的音乐述写波兰民族的尊严的不可侵犯,演奏辉煌华丽的人生乐章。
  三、《钢琴家》中电影·音乐·人的艺术融合
  影片《钢琴家》取材于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斯皮曼1911年出生,天资聪颖是一名钢琴神童,后来被保送柏林继续深造,1933年,他人生的第一场钢琴演奏会获得欧洲音乐界高度赞扬,并一举成为当时波兰最年轻、有潜力的钢琴家之一。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他的亲人相继被送到集中营,犹太人斯皮曼幸免于难,同时也开始了流亡的生活,悲苦不堪,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用钢琴曲打动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并在这名军官的帮助下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迎来了祖国的解放。此后,他述写这段经历,即《死亡的城市》,后更名为《钢琴家》并在美国发行,曾一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电影真实再现了那段艰苦难忘岁月,启迪观众透过那段难忘而痛苦的人生经历体验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即便国家沦陷,家园毁坏,流亡他乡,但艺术是无国界、无法被征服的。人们追求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满足,即便你家财万贯,衣着光鲜,名车豪宅,总掩饰不了精神的落寞,只要精神财富得到了满足,你便拥有了前进的动力。也许你会为纽约地铁里的乞丐为了能听上一段舒伯特的《圣母颂》付钱给艺术家们感到惊诧,乞丐也需要精神的支持;在地铁里演奏的艺术家们,他们屈膝于窘迫的生活,但却对未来满怀希望。
  艺术家们全身心投入,陶醉其中,甚至不顾生命安危。肖邦生活在一个多灾多难的波兰,国家被侵略,民族尊严被肆意践踏,人民流离他乡,朝不保夕,他的音乐作品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表现,彰显了对祖国无限的关怀和对人民的同情。肖邦曾将“我愿意使我的作品成为战歌” 写入他作品的扉页,肖邦的音乐是给予敌人的精神炸弹。肖邦流离他乡,从未停止思念祖国母亲,每天打探有关祖国的消息,尽管身体欠佳,经济窘迫,仍坚持开音乐会为祖国募捐,为自己的祖国母亲尽一份小小的责任。历史总是在重演,无论生活多么窘迫,无论自己是否安全,无论 “钢琴家”在电台的录音室还是在侵略者的面前,艺术家总能融入音乐,感动自己,感动所有热爱音乐的人们。
  “契合”在《辞源》中意为“融合”“相符”,指事物间的结合达到一定的有机程度,所产生的一种理想关系。而影片中达到了听觉视觉空间的契合,精彩的画面与复杂的情节相契合,钢琴演奏与人物表现相契合,电影艺术巧妙地将视觉的客观真实与音乐听觉的主观表现性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视听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所带来的艺术效果。钢琴音乐始终伴随着主人公的辗转漂泊或高昂、或低沉、或激情澎湃、或平静如水,把观众带入那段伤感的历史,得到了认同,因此电影《钢琴家》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口之与味有同嗜也”,音乐艺术减少人与人相处时的隔阂,缩短情感的距离,可以唤醒人的真、善、美,危急时刻唤醒良知;音乐使人们忘记战争带来的痛苦,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给予灵魂以洗礼和升华,享受和平、温暖与幸福。
  [参考文献]
  [1] 钱仁康.肖邦的叙事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 冯志全.肖邦大型作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3] 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上海: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4] [美]约瑟夫·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赖雅静(1980— ),女,江西赣州人,赣南教育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高珊(1983— ),女,黑龙江肇源人,赣南教育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本文选自《电影文学》2014年第9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选自《电影文学》2014年第9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简析影片《末路狂花》的开头的艺术价值

下一篇:论《源氏物语》林文月译本中的和歌翻译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