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的初中英语教育该何去何从
新的中高考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降低英语考试分数、改变考试模式,并没有弱化英语学科的趋势。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实用性能增强。未来英语学习将更加侧重对应用、听说能力的练习。
有消息称,从刚刚举行的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传出,教育部将出台高考改革的“总体方案”,各地方也相继出台关于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及实施方法。就目前这种状况,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近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
而高考是中考的指挥棒,其中,中高考英语分值下降,但听力所占比重大幅提升。新的中高考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降低英语考试分数、改变考试模式,并没有弱化英语学科的趋势。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将其回归到工具学科应用的位置上,是大势所趋。
中高考改革就是要突出英语作为语言的实际应用作用,在真实语境中考查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探索英语新的考试方式、方法。以中考改革来说,虽然总分降低了,但听力分值增加到50分,充分说明英语考试摆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大趋势,教师在课堂上的侧重点也需要更多的改变。
一、说的关键——敢说、会说
敢说,给学生信心,给他们足够的鼓励,大声读出来。会说,就必须先模仿,说到模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发音,纯正的发音会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相应的语音教学也很关键。(
1)培养学生拼读英语单词的意识,敢于拼读单词;(2)培养学生拼读英语单词的能力,初步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则;(3)培养学生“听音辨词”的能力,达到“听词能写”的水平。世界闻名的英语专家亚力山大为英语学习也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一种表演技巧,我们在思考语言的时候,不是考虑我们对它了解多少,而是我们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们能把它用得多好。”说到底,学英语就是模仿那种腔调。
要突破语音关,首先要明白单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把握连读、缩读等口语表达时最常发生的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语调和节奏,练习时最好模仿原声录音。我们常说,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学英语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端。
二、听的关键——创设英语环境
英语听力是最让学生头疼的一件事,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如此,平时可以抓语法,查背诵,但对于听力却是无从抓起。记得大学时我问外教老师:“What’s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老师说:“Go to the United States 。如不可能做到就Watch American movies。
在家看一部电影就好比在美国生活了一天。”这些话就告诉我们学语言离不开环境。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触真实英语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所以我们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组织设计好Work in pairs,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和Interview等各种口语活动,创设一个近似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乐趣中学习。有的学生想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课前势必去积极准备,把生活引入课堂,再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这样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英语,锻炼英语,突破口语障碍。
三、“毅力”是学好英语的保证
英语学得好的,并非智商高的人,而是那些坚持不懈,在听、说、读、写、译方面付出辛勤汗水的人。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越学到后面越需要更多的努力,越需要挑战毅力。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认为记单词是一件幸福愉快的事。学生最需要的是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用希望去激励他们坚持下去,明确目标,从而以一定的心理优势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具体地说,就是把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在练习口语时尽量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挑一些学生喜爱看的文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背诵是单调而又枯燥的劳动,选择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进行背诵。
总之,“讲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教学是一门科学,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研究,就会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突破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肩上的责任不仅是教书育人,还要懂得与时俱进。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使学生学到英语,而且能让其懂得如何面对挑战。挫折是相对的,成功是绝对的,只有持之以恒者,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作者:魏艳红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