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公共英语中的分层教学
高职公共英语施教环节所实施的分层教学模式彰显着人本理念,借助这一教学方式,受教者的主体角色得到更好的体现。
但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授课过程中的分层教学模式,尚且属于一种摸索阶段,实施环节,依然有着众多有待完善的方面,正是着眼于这种教学现状,文章结合施教环节分层教学所面对的相应问题,从三个方面汇总了主要的实施策略,以期对今后高职公共英语授课有相应的借鉴价值。
近几年,高职学校都在不断扩大自己的招生规模,因此面向的学生类型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学生的成绩、素质等差别明显,尤其是在英语这门学科上,表现的格外明显。
英语水平的差异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学科的教学,让学生的水平能普遍得到提高,并达到一定的程度,从而提高英语的普及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要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代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有所突破,依据“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达标” 的原则,从而使该阶段的英语教学在本质上有所提升。
一、完善分层方略,调动学生积极性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当中所实施的分层教学模式更多是将学生被录取时候的英语成绩作为参考,这样的实施基准过于简单化,一些自尊心较强,但是入学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极易有一种自卑及厌学等不良心态。
分层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课程内分层,顾名思义就是以课程为单位;班级内分层,是以班级作为一个单位。哪些学习的内容需要分层,采用什么方式分层,共需要分为多少层,每个层次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必须依据现实情况,谨慎选择,如若不然,会导致事倍功半,影响正常的教学。
分层教学不能盲目的选择,首先选择一门课程作为切入点,抛砖引玉,通常选择比较基础的课程,因为这类课程能摸清学生的基础打的扎不扎实,差距也就能明显的反映出来。
可以通过选择的这门课程总结经验,再将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一步步的扩大。其次是分层的方式,作为教师不能一味的按照教材生硬的讲解,要对教材内容重新划分,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兼顾。最后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只是将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分层的标准,要综合考核学生,还要倾听学生的意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由此令学生产生被尊重的感受,打消不满情绪。
此外,分层不能是固定的,要根据现实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如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自身的要求等。制定一定的周期,如以一个学期或一个月为一周期,每个周期末要进行总结,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学生自己的意见对分层做出调整,从而增加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以分层为切入点,定制学科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并达到一定的水平,掌握英语课程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结合词典等工具,能够做到简单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从而为日后正常的英语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A班级和B班级举例说明:A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高,基础比较扎实,所以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是他们能更好的完成英语的交流;而B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打的不好,这就要求教师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适当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三、着眼学情,实施多样评定方案
近几年,高职院校英语普遍采用分层的教学模式,并将这一模式进行了深化和完善,传统的英语考核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要求。虽然各院校都采用了分层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很多学校还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依据,忽略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分层教学面对着这样的教学实际,唯有着眼学情,实施多样化的评定方式,才能落实分层教学措施,收获良好成效。而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评定方式,也就是的形成性评价便成为丰富评定方式的有效策略。
所谓形成性评价即为着重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是否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是否发挥了最高的水平,这样才能更深一步的挖掘他们的潜力,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教师要及时将学生平时的表现记录下来,为每个学生都建立档案,定期与学生座谈,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同时也不能完全忽略成绩,毕竟成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学生的知识水平。
此外,高职公共英语授课环节,施教者还应当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充分的结合起来,才能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综合的评价,使学生与其他人比较时能够产生竞争的意识,与自己比较能够增加自信,这样既能找到与别人的差距,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更准确的找清学习的方向。所以说,分层教学模式考核时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形成更完善的考核体制,唯有如此,才可以将分层教学更好的实施,收获最佳的教学成效。
高职院校学生差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采取分层教学模式。现代教学的主体、目标、过程越来越有层次,也就使得分层教学更加的完善和科学。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将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融洽师生关系,将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升。
作者:邓富虎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5期
上一篇:高职英语对话式教学的应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