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联动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思
【摘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中学教师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起来却有些偏颇,挖掘得深度也不够。“联动式”教学模式是对以前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弊端的改革,是对以前教学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本文对“联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质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刻地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联动式 主体 主导 实质内涵 现实意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已经提了多年,但由于缺少正确方法和理论的指导,多数情况是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师生联动”的教学模式为我们切实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值得借鉴并推广。
一、“联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质内涵
“联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联动、互动,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立足于学科主干知识构建学科内知识体系,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着眼于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强调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及政、史、地三科教师的活动。这一模式具体表现是:
1政治学科内的联动。首先,把经济、政治、哲学观点统一起来,运用于平时教学,共同解决现实问题;其次,教材知识与热点问题的联动;最后是注意学科内的知识线索的合理运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以上要点的综合使用。毫无疑问,必将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加深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实现多角度转化、变换,达到全方位思考,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2.师生之间的联动。教学案一体化,这是实现师生互动最有效的方式;另外,通过质疑,也可实现师生联动。特别是通过解决开放性问题,效果更佳。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性要素,因此师生配合默契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质量的高低。通过师生之间的这种有效联动,不仅融洽师生的关系,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当今国内国际大事,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德育、智育得到和谐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素质亦得到了提高,因为“教学相长”。
3.学科之间的联动。这是3十x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政、史、地三科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热点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来实现的。在文科综合的教学与考试中,政治起着先导作用,弄清楚了政治的背景,也便会为史、地问题的解决提供清晰的思路。因此,学科之间的联动代表一个方向,指引着各年级政、史、地的教学思路。
笔者认为,这一模式与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思想完全一致。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联动式”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都强调让学生产生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动式”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联动式”教学适应了新形势下高考的形势和要求,有很多特点和优点,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大了学生的活动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
1.“联动式”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要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联动式”教学模式是对这一要求的实践。
2.“联动式”教学模式是适应高中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全面开放、全员参与、平等对话、师生互动的教学路子,是教研教改的一个方向。“联动式”教学模式着眼于转变教师教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着眼于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应该是行之有效和值得推广的。
3.“联动式”教学模式是适应高考综合考试的需要。当前的“3十综合科”高考特别注重知识的重组和整合,特别强调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联动式”教学模式推出学科内、学科间知识的渗透整合、互动统一,适应了这一高考改革的趋势。
4.“联动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在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上开展教学活动,少有进入综合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层面的。
“联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动收集、加工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学习层次得到总体提升。因此,“联动式”教学模式在这方面是一个新的质的突破。
总之,“联动式”政治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教学的旧模式,教与学相互点击,师生互动,确保了新世纪思想政治课堂是一个活泼、有序、高效的课堂体系。因此,推广和实施“联动式”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课的出路,也是每位政治教师的必然选择。
下一篇:浅谈德育评价纳入学分制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