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5-07-02 14:32
论文关键词:实践性知识管理中学教师模式
论文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本文阐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并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对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活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式。
在教育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之争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认为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支持他们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应该不是或主要不是教育学教科书或研究者们提出的高深理论,而是另外一些性质和存在方式都不同的教育知识。但是,如果要问他们那些教育知识到底是什么,从哪里获得,以什么方式存在和发挥作用等,他们又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却明显地受到了这些知识的支配。这类知识正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它在无形之中支配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也即本文中所提到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反思自身及其他教师的行为,而逐渐建构的能有效指导其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这种知识产生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探究与应用,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管理绩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涵义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即学校管理者采取一定措施,将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以促进教师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活动,力图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知识适时地传递给需要的人,协助教师分享并应用于实践,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管理目标。
按管理的主体不同,,知识管理可分为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和教师个人层面的知识管理,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管理活动,即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在本文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转化、系统化分类等活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对教师的管理,因为教师是实践性知识的承载者,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共享、转化等活动都离不开教师本身,所以很难将实践性知识管理与教师管理截然分开。
二、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我们将教师实践性知识分为隐性实践性知识和显性实践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图表等符号进行表征的知识,也是一种经过编码化、格式化或结构化后的知识。教师的显性实践性知识主要指经过外化的存在于教师外部的文档化知识和电子化知识(或成为数字化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清楚,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隐含于行动和过程中的知识,教师的隐性实践性知识是指那些深植于教师内部,蕴含在教师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情感、认知、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经验性的知识。笔者认为,没有被教师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即没有外显化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即教育领域内的隐性知识,因为与教育理论相比,它具有不系统性、不规范性、情境性、个体性等特点,因而受知识霸权的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
在知识管理理论方面,野中郁次郎较好地发挥与运用了波兰尼的理论,认为隐性知识(implicitknowledge)包括信仰观点和心智模式,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不易传递给别人,它比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更具创造价值,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而知识管理就是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换,为此,野中郁次郎构建了一个名为seci的知识转换与创新模式,分别是:共同化、外化、结合化、内化。
1 共同化(由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人们通过和他人在一起工作、生活,了解彼此的思想与感觉,交换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心得、价值、行为模式等隐性知识,进而达到创新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通过“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与“同化”方式实现隐性知识从一个群体(个人、团队、组织)转移到另一群体。“内隐学习”在这里是指通过师徒制,经由沟通、交换心得、自我思考、反省、观察、模仿、练习、言传身教等方式而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
2 内化(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将显性知识内隐化,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一般是通过不断地教育训练(training)、边做边学(lerning-by-doing)以及不断地练习(exercises)等,使组织成员逐渐接触到团队和整个组织的知识,最终改善其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3 外化(由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将隐性知识,例如经验、心得、想法、心意、价值、心智模式(mentalmodel)等进行结构性的概念化,从而转化为可定义、可用文字、概念、比喻性文字∞gurafivelanguage)、图片或影片表征的显性知识的过程。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将隐性知识以让人能理解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人能够明白。例如程序设计师编写程序,建筑师设计建筑蓝图等。
4 结合化(由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将许多外显的观念和知识通过分析、分类、分享及重组等系统化的方式加以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将原来较零散的知识转化为更为复杂、更为多样,更为综合性的知识。
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与转化模型,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其核心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同时它包括了知识的获取、转化、共享、应用、创新等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加强了组织成员对知识的交流和分享。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包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状态,并且教师实践性知识大多属于隐性知识,促进两种形态实践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因此,本文将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与创新理论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模式或过程
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与创新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笔者所调查的几所中学教师知识管理活动的分析和归纳,笔者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过程分为共同化、内化、外化、结合化四个部分。
(一)共同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共享环节
这一阶段是指教师之间通过共同的备课、“师徒帮带”、教研活动等形式来交流、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实践性知识。这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首先通过知识共享,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才能得到检验、才能为其他教师所借鉴,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对于新任教师而言,知识分享是他们学习实践性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再次,教师通过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分享,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会发现实践当中存在的新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发现新的问题……的循环过程,来不断生成新的实践性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集体说课、备课
说课和备课都是教师日常的专业实践活动。一次好的说课,可以在说教材时听出说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可以在说教法时听出说课教师对目标与手段的把握;可以在说学法时听出说课教师的学生观——是担心学生还是相信学生;是控制学生还是引导学生等;可以在说流程时听出说课教师对整个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教师的这种种理解,正是他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所积累的实践性知识。通过“说”、讨论、争辩,使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之间得以交流、共享。集体备课是学校中同一学科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对某个教学内容共同研讨,形成一个大家都遵从的基本的教案。在研讨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思考和认识表达出来,同行相互切磋、相互提问和质疑,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之间得以交流和共享。当然,如果只是把备课当作一种形式,备课组长一言堂,其他教师只参加不发言,只有定论而没有争论,那么,备课就失去了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的意义。
2 “师徒帮带”制度
“师徒帮带”,在此指的是在我国广大的中小学校中,根据初任教师(一般指上岗1-3年的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在业务水平和师德素养等方面都比较优秀的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的指导,使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教学效果的考核,班主任工作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尽快熟悉和掌握,从而达到促进和加快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师徒帮带”侧重实践性知识的传授,与初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结合。与传统的师范教育是人文课程加上专业教育课程和有限的教育实习相比,“师徒帮带”实质上是初任教师在“看中学”、“做中学”。通过观察、选择、借鉴和模仿,吸收大量的外部知识和蕴含于资深指导教师教学行动中的隐性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渐进拥有教学知识和智慧。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新任教师而言,是其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过程,有学者将其纳入内化这一阶段,但笔者认为,从对整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管理来讲。“师徒帮带”制度更多的体现的是专家教师与新任教师共享其本身已有的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因此,将其纳入到共同化这一阶段。
3 网上互动
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中的共享,而知识的流动,又可能会遇到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和社会差异等多种障碍,利用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可以很大程度克服这些障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和技术上的支持。现在很多学校都开通了校园网,广大中小学实施的“校校通”工程,更为我们实现校与校之间、学校知识与外部知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因特网上无限的知识资源,更成为组织学习的巨大知识库。教师可以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某些教育问题或现象的看法通过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如:email、qq、blog等)与专家及同行进行交流,在对话中实现实践性知识共享。
听课,即“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过程。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听课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无可非议的,在客观上促使和授课教师不断进取,使之想方设法组织好教材和学生,上好课,促进教学双方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听课后的评课,集中了集体的智慧,是教师们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碰撞。因此,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同事间相互听课、评课也是实践性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因为很多教学行为都是教师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教师本人很难记录下来,而同事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却能发现教师的这些习惯,在评课时能够提出中肯的建议,让教师对自己的隐性知识有所觉察,同时,也让这些知识为其他教师所分享。
(二)内化:实践性知识在实践中的生成
这一阶段是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习得实践性知识的过程。教师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或者尝试自己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创新,直至能有效地改进其教育教学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习得了实践性知识并自动化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践性知识还是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应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应该不断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认真对待工作中的专业困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过程。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研究。由于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行动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应依据行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完善行动,在良性的变革之中达到问题的解决,使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达到研究和行动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教学实践者——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当然也不排斥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活动。这一过程也是教师在行动当中不断生成实践性知识,并将该知识内化到其知识体系中去的过程。
(三)外化:实践性知识的明晰化
这一阶段是教师将其在实践中习得和积累的实践性知识以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实践性知识的外化是实践性知识共享和将其系统化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反思,又可以为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为:
1 教育反思日志
教育日志是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它有意识生动地表达了教师自己。它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而是通过聚集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假定。0教育日志通常需要每天或几天记录一次,至少也要每周记录一次,记录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当然,日志的主体部分还是对自己的或自己所观察到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记录和白描。而教育反思,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笔者在此将教育日志和教育反思结合起来,将其称为教育反思日志,即在记录教育事实(教育日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思考和评判。教育反思日志是教师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情境的结果,它展现了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教师的情感和认知方式,将教师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心得体会一览无余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教育反思日志是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外化的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途径。
2 教育案例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每位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例如如果正确引导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如何组织自己的教学、如何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如何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师把事例转变为案例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知识为其他教师所共享。
3 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是指在对一堂课进行实录的基础上。并对这节课进行的阐释。这里之所以把教学课例作为实践性知识外化的重要途径单独列举出来,是因为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教学课例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再现,其中一定蕴含着教师大量而又丰富多彩的实践性知识。课例与案例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案例自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并且实际情境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两者在问题的结构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课例是教师对自己一堂课真实情况的详细记录,它体现了教师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和构思,展现了教师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技巧,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也体现了教师的学生观等等,这些实践性知识也通过教学课例活生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四)结合化:实践性知识的系统化,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按照陈向明教授的观点,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等六个方面,当然,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分类,很多学者还有其他的观点。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有整体和系统论意识,应该考虑如何提供一种支持,对教师显性化的实践性知识进行梳理、提炼和统整,使之成为一定的知识结构或者体系后存入学校的教师知识库,并不断对其进行更新和完善,从而将教师个人所贡献出的零碎的实践性知识真正转变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知识体系,并提供给其他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教师随时共享,从而使知识由个人扩散至组织。这样既提升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整体效益,也有利于教师检视自己实践性知识的完整性,同时,也方便了教师借阅、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这一环节主要表现为各个中学的教研室工作人员对教师以文字形式显现出来的实践性知识资料的整理、分类以及存储等工作。
教师实践性知识本身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探讨,能为中学教师知识管理提供参考,从而不断加快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转化、共享和交流,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论文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本文阐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并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对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活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式。
在教育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之争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认为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支持他们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应该不是或主要不是教育学教科书或研究者们提出的高深理论,而是另外一些性质和存在方式都不同的教育知识。但是,如果要问他们那些教育知识到底是什么,从哪里获得,以什么方式存在和发挥作用等,他们又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却明显地受到了这些知识的支配。这类知识正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它在无形之中支配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也即本文中所提到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反思自身及其他教师的行为,而逐渐建构的能有效指导其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这种知识产生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探究与应用,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管理绩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涵义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即学校管理者采取一定措施,将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以促进教师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活动,力图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知识适时地传递给需要的人,协助教师分享并应用于实践,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管理目标。
按管理的主体不同,,知识管理可分为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和教师个人层面的知识管理,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管理活动,即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在本文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转化、系统化分类等活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对教师的管理,因为教师是实践性知识的承载者,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共享、转化等活动都离不开教师本身,所以很难将实践性知识管理与教师管理截然分开。
二、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我们将教师实践性知识分为隐性实践性知识和显性实践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图表等符号进行表征的知识,也是一种经过编码化、格式化或结构化后的知识。教师的显性实践性知识主要指经过外化的存在于教师外部的文档化知识和电子化知识(或成为数字化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清楚,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隐含于行动和过程中的知识,教师的隐性实践性知识是指那些深植于教师内部,蕴含在教师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情感、认知、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经验性的知识。笔者认为,没有被教师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即没有外显化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即教育领域内的隐性知识,因为与教育理论相比,它具有不系统性、不规范性、情境性、个体性等特点,因而受知识霸权的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
在知识管理理论方面,野中郁次郎较好地发挥与运用了波兰尼的理论,认为隐性知识(implicitknowledge)包括信仰观点和心智模式,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不易传递给别人,它比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更具创造价值,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而知识管理就是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换,为此,野中郁次郎构建了一个名为seci的知识转换与创新模式,分别是:共同化、外化、结合化、内化。
1 共同化(由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人们通过和他人在一起工作、生活,了解彼此的思想与感觉,交换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心得、价值、行为模式等隐性知识,进而达到创新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通过“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与“同化”方式实现隐性知识从一个群体(个人、团队、组织)转移到另一群体。“内隐学习”在这里是指通过师徒制,经由沟通、交换心得、自我思考、反省、观察、模仿、练习、言传身教等方式而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
2 内化(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将显性知识内隐化,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一般是通过不断地教育训练(training)、边做边学(lerning-by-doing)以及不断地练习(exercises)等,使组织成员逐渐接触到团队和整个组织的知识,最终改善其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3 外化(由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将隐性知识,例如经验、心得、想法、心意、价值、心智模式(mentalmodel)等进行结构性的概念化,从而转化为可定义、可用文字、概念、比喻性文字∞gurafivelanguage)、图片或影片表征的显性知识的过程。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将隐性知识以让人能理解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人能够明白。例如程序设计师编写程序,建筑师设计建筑蓝图等。
4 结合化(由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将许多外显的观念和知识通过分析、分类、分享及重组等系统化的方式加以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将原来较零散的知识转化为更为复杂、更为多样,更为综合性的知识。
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与转化模型,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其核心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同时它包括了知识的获取、转化、共享、应用、创新等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加强了组织成员对知识的交流和分享。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包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状态,并且教师实践性知识大多属于隐性知识,促进两种形态实践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因此,本文将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与创新理论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模式或过程
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与创新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笔者所调查的几所中学教师知识管理活动的分析和归纳,笔者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过程分为共同化、内化、外化、结合化四个部分。
(一)共同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共享环节
这一阶段是指教师之间通过共同的备课、“师徒帮带”、教研活动等形式来交流、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实践性知识。这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首先通过知识共享,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才能得到检验、才能为其他教师所借鉴,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对于新任教师而言,知识分享是他们学习实践性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再次,教师通过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分享,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会发现实践当中存在的新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发现新的问题……的循环过程,来不断生成新的实践性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集体说课、备课
说课和备课都是教师日常的专业实践活动。一次好的说课,可以在说教材时听出说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可以在说教法时听出说课教师对目标与手段的把握;可以在说学法时听出说课教师的学生观——是担心学生还是相信学生;是控制学生还是引导学生等;可以在说流程时听出说课教师对整个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教师的这种种理解,正是他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所积累的实践性知识。通过“说”、讨论、争辩,使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之间得以交流、共享。集体备课是学校中同一学科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对某个教学内容共同研讨,形成一个大家都遵从的基本的教案。在研讨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思考和认识表达出来,同行相互切磋、相互提问和质疑,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之间得以交流和共享。当然,如果只是把备课当作一种形式,备课组长一言堂,其他教师只参加不发言,只有定论而没有争论,那么,备课就失去了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的意义。
2 “师徒帮带”制度
“师徒帮带”,在此指的是在我国广大的中小学校中,根据初任教师(一般指上岗1-3年的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在业务水平和师德素养等方面都比较优秀的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的指导,使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教学效果的考核,班主任工作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尽快熟悉和掌握,从而达到促进和加快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师徒帮带”侧重实践性知识的传授,与初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结合。与传统的师范教育是人文课程加上专业教育课程和有限的教育实习相比,“师徒帮带”实质上是初任教师在“看中学”、“做中学”。通过观察、选择、借鉴和模仿,吸收大量的外部知识和蕴含于资深指导教师教学行动中的隐性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渐进拥有教学知识和智慧。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新任教师而言,是其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过程,有学者将其纳入内化这一阶段,但笔者认为,从对整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管理来讲。“师徒帮带”制度更多的体现的是专家教师与新任教师共享其本身已有的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因此,将其纳入到共同化这一阶段。
3 网上互动
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中的共享,而知识的流动,又可能会遇到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和社会差异等多种障碍,利用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可以很大程度克服这些障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和技术上的支持。现在很多学校都开通了校园网,广大中小学实施的“校校通”工程,更为我们实现校与校之间、学校知识与外部知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因特网上无限的知识资源,更成为组织学习的巨大知识库。教师可以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某些教育问题或现象的看法通过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如:email、qq、blog等)与专家及同行进行交流,在对话中实现实践性知识共享。
4 同事间相互听课、评课
听课,即“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过程。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听课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无可非议的,在客观上促使和授课教师不断进取,使之想方设法组织好教材和学生,上好课,促进教学双方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听课后的评课,集中了集体的智慧,是教师们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碰撞。因此,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同事间相互听课、评课也是实践性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因为很多教学行为都是教师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教师本人很难记录下来,而同事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却能发现教师的这些习惯,在评课时能够提出中肯的建议,让教师对自己的隐性知识有所觉察,同时,也让这些知识为其他教师所分享。
(二)内化:实践性知识在实践中的生成
这一阶段是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习得实践性知识的过程。教师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或者尝试自己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创新,直至能有效地改进其教育教学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习得了实践性知识并自动化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践性知识还是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应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应该不断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认真对待工作中的专业困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过程。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研究。由于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行动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应依据行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完善行动,在良性的变革之中达到问题的解决,使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达到研究和行动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教学实践者——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当然也不排斥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活动。这一过程也是教师在行动当中不断生成实践性知识,并将该知识内化到其知识体系中去的过程。
(三)外化:实践性知识的明晰化
这一阶段是教师将其在实践中习得和积累的实践性知识以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实践性知识的外化是实践性知识共享和将其系统化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反思,又可以为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为:
1 教育反思日志
教育日志是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它有意识生动地表达了教师自己。它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而是通过聚集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假定。0教育日志通常需要每天或几天记录一次,至少也要每周记录一次,记录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当然,日志的主体部分还是对自己的或自己所观察到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记录和白描。而教育反思,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笔者在此将教育日志和教育反思结合起来,将其称为教育反思日志,即在记录教育事实(教育日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思考和评判。教育反思日志是教师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情境的结果,它展现了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教师的情感和认知方式,将教师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心得体会一览无余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教育反思日志是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外化的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途径。
2 教育案例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每位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例如如果正确引导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如何组织自己的教学、如何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如何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师把事例转变为案例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知识为其他教师所共享。
3 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是指在对一堂课进行实录的基础上。并对这节课进行的阐释。这里之所以把教学课例作为实践性知识外化的重要途径单独列举出来,是因为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教学课例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再现,其中一定蕴含着教师大量而又丰富多彩的实践性知识。课例与案例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案例自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并且实际情境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两者在问题的结构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课例是教师对自己一堂课真实情况的详细记录,它体现了教师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和构思,展现了教师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技巧,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也体现了教师的学生观等等,这些实践性知识也通过教学课例活生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四)结合化:实践性知识的系统化,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按照陈向明教授的观点,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教师的批判反思知识等六个方面,当然,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分类,很多学者还有其他的观点。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有整体和系统论意识,应该考虑如何提供一种支持,对教师显性化的实践性知识进行梳理、提炼和统整,使之成为一定的知识结构或者体系后存入学校的教师知识库,并不断对其进行更新和完善,从而将教师个人所贡献出的零碎的实践性知识真正转变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知识体系,并提供给其他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教师随时共享,从而使知识由个人扩散至组织。这样既提升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整体效益,也有利于教师检视自己实践性知识的完整性,同时,也方便了教师借阅、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这一环节主要表现为各个中学的教研室工作人员对教师以文字形式显现出来的实践性知识资料的整理、分类以及存储等工作。
教师实践性知识本身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探讨,能为中学教师知识管理提供参考,从而不断加快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转化、共享和交流,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下一篇:浅谈德育课中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