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07-02 14:33
摘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那就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章以目前初中生学习习惯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对初中生的学习习惯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
0引言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对于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自己收益非浅,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针对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从学校现有教育看,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但成效并不理想。教学失去有效性,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也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终将被社会所淘汰,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必须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由于不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非常不利,从我们实际教育工作看,尽管不少老师任劳任怨,辛勤耕耘,可是没有培养起下一代良好的个体素质,学生只会“死学”。学生有了知识没有实践,或者不会实践,甚至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督促下才能学,自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会学。心理学家奥托说:“我们所有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质要求是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当今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成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处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时时应用,好象出自本能,用之不尽。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2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爱比克泰德有这样一句名言:“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学生的成绩不是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只要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
2.1培养预习习惯。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手、动脑、自己阅读课文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2培养阅读习惯。上新课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八年级数学《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时,可出示阅读题:①请学生回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②请学生用折纸的方法讲解角平分线和中线,折纸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③请学生任意作一个三角形,并做出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和一条中线。三个要求层层深入了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
2.3培养钻研习惯。要学好知识,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为此,教师就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勇于钻研,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2.4培养质疑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许多文人学士对质疑的重要性也进行过很多的阐述。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外随时都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埋在心里的想法、引申出的知识点等向师生提出,或在课堂上专门留一定空间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找出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能提出疑问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勤思多问的习惯。
2.5培养听课习惯。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课堂。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课堂完成,课堂一分钟胜于课下十分钟。如果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那么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针对那些活跃发言的学生,提醒他们要静心多思,培养其思的习惯;针对少数不太愿意发言的学生,教师应主动邀请,积极鼓励,降低问题难度,为其发言铺设阶梯,培养其说的习惯;针对个别分散注意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改变语速、语调、节奏或用突作停顿的方法,暗示或直接提醒的方法,让学生思维回归正题,表扬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听课的习惯。通过这样分别对待,在课堂上形成专注听讲,积极发言,争相参与又能深入思考的良好的听课习惯,这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并且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十分重要。
2.6培养复习习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要求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
2.7培养合作习惯。现在孩子多独生子女培养合作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的学生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思想教育,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地听,不嘲笑同学的错误等。
2.8培养自信心。瑞士的皮亚杰()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如在讲完一个几何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数学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对他们耐心细致地疏导,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再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知识重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习方法更加重要。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小、从严、从点滴小事抓,要抓住现在这个初中阶段的最佳期,使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第四卷<教书育人>》.
[3]《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二期.
[4]《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教育评论.1996.(2).
[5]《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5年04期.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
0引言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对于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自己收益非浅,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针对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从学校现有教育看,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但成效并不理想。教学失去有效性,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也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终将被社会所淘汰,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必须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由于不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非常不利,从我们实际教育工作看,尽管不少老师任劳任怨,辛勤耕耘,可是没有培养起下一代良好的个体素质,学生只会“死学”。学生有了知识没有实践,或者不会实践,甚至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督促下才能学,自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会学。心理学家奥托说:“我们所有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质要求是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当今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成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处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时时应用,好象出自本能,用之不尽。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2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爱比克泰德有这样一句名言:“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学生的成绩不是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行为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只要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
2.1培养预习习惯。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手、动脑、自己阅读课文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2培养阅读习惯。上新课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八年级数学《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时,可出示阅读题:①请学生回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②请学生用折纸的方法讲解角平分线和中线,折纸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③请学生任意作一个三角形,并做出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和一条中线。三个要求层层深入了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
2.3培养钻研习惯。要学好知识,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为此,教师就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勇于钻研,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2.4培养质疑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许多文人学士对质疑的重要性也进行过很多的阐述。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外随时都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埋在心里的想法、引申出的知识点等向师生提出,或在课堂上专门留一定空间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找出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能提出疑问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勤思多问的习惯。
2.5培养听课习惯。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课堂。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课堂完成,课堂一分钟胜于课下十分钟。如果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那么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针对那些活跃发言的学生,提醒他们要静心多思,培养其思的习惯;针对少数不太愿意发言的学生,教师应主动邀请,积极鼓励,降低问题难度,为其发言铺设阶梯,培养其说的习惯;针对个别分散注意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改变语速、语调、节奏或用突作停顿的方法,暗示或直接提醒的方法,让学生思维回归正题,表扬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听课的习惯。通过这样分别对待,在课堂上形成专注听讲,积极发言,争相参与又能深入思考的良好的听课习惯,这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并且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十分重要。
2.6培养复习习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要求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
2.7培养合作习惯。现在孩子多独生子女培养合作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的学生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思想教育,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地听,不嘲笑同学的错误等。
2.8培养自信心。瑞士的皮亚杰()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如在讲完一个几何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数学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对他们耐心细致地疏导,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再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知识重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习方法更加重要。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小、从严、从点滴小事抓,要抓住现在这个初中阶段的最佳期,使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第四卷<教书育人>》.
[3]《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二期.
[4]《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教育评论.1996.(2).
[5]《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