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发布时间:2015-07-02 14:34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针对中职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转变,遵循一定的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和挑战。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就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被提了出来,本文讨论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原则与方法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前提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必须遵循的法则或标准”,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教育工作一定要遵循的准则,从而明确工作的标准和依据。
  1.继承与改革相结合的原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身教示范、学思结合、自省、克己、慎独等,舍弃落后的、腐朽的政治思想内容之后,有不少都是值得我们继承的。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为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理论联系实际;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思想和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践中的发展过程,是在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实现的。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原来服务于特定历史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的尚有继续存在的价值,有些必将会丧失存在的理由而被新的经验和新的方法所代替。因此,改革和创新既包含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肯定,同时也有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陈旧东西的否定。
  优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创新的基础。改革与创新是将新旧方法联系起来的环节,是推动方法向前发展的环节。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面对中职生中存在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厌烦现象,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在于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过程单纯以教师教为主,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以往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自主思维、探究、研讨交流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明确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对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要给予指导,让学生首先能知道自己要通过这种活动获取什么,并且设法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讨论、争论问题的氛围,要让学生们在这些氛围中发现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把教育的主题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学生们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就要科学设立主体性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自我调控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充分认识与把握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与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并使之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已显得十分必要。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中职政治理论教育是对青年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是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不应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成知识教育硬性灌输给学生,而应让其回归生活,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背诵现成的结论和原理,而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学生是否真正接受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最终效果要通过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行动表现出来。实践教学提供的真实情境恰恰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训练,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为指导他们研究现实、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成长实际、学习生活与成才目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动员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百年校庆时指出的“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把学得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1.重视历史教育
  从目前情况看来,中等职业学校中除师范学校与导游专业外,其余所有专业均不开设历史课,笔者看来这样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来看,历史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念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历史教育本身具有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一致性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历史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关键,通过历史教育,能使青少年真正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中国人民反抗腐朽统治,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披荆斩棘、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建设祖国捍卫祖国的情怀。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道德传统。其中蕴含着许多可供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德。勤劳的美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强烈的优患意识。此外,诚实可信、互帮互济、见义勇为、敬老尊贤等优良品质,亦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正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学生。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网络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创新了教育的模式。学校可以把思想教育的信息资源通过学校网站、网页等形式链接到互联网上,供学生上网浏览、阅读;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思想状况调查与心理咨询服务。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提供的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来承载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学生的网贴,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
  网络又是把“又刃剑”,它对中职生的身心和行为也有许多不良影响,在给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大量消极、不健康和腐朽的、甚至反动的思想观念在网上传播,对正确的舆论导向造成冲击,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和把握信息网络条件下学校育人环境的新特点,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让网络成为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3.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表现在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之上的一种群体文化,对于学生的理想追求、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
  校园文化以群体意识、心理氛围、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等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学生所共同遵循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这恰恰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必然要借助的途径,是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所必然要依赖的形式。首先,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综合教育功能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功能。其次,具有思想修养功能即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再次,具有能力培养功能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和功能。最后,具有身心陶冶功能即保持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功能。因此,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加强和改进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实践课题。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和谐,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周方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谈高中历史选择题常见错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浅析中学生语文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