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02 14:34
论文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就业形势;自主学习

  论文摘要: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企业难以招聘到合格的会计人员,如何摆脱这种困境,让职业教育顺应就业形势,让我们的毕业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我们每一个会计专业教学者都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困境
  (一)学生起点低,学习能力差
  众所周知,在目前学历普遍较高的时代,成绩好的选择了上高中考大学,而那些考不上高中的,年龄小就业太早,过早步入社会家长不忍心,中职教育成为了这些难圆大学梦的学子的首选。这些学生大多数几乎从不看书,在厌学情绪非常浓厚的环境下,学生不愿学习,也不知该如何学习。
  (二)教育教学观念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不相适应
  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理念是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检验,注重老师讲、学生听,忽视老师走、学生扔的现象,许多学生反映老师讲的时候懂了,老师走了,又忘了,课堂教学没有实现应有的目标,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不相适应。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不相适应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讲、写,学生听、记,教材一章一节地编,老师一章一节地讲,学生面无表情地听,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和疲惫,从而失去对会计学习的兴趣,与现代教育技术不相适应。
  (四)课程设置不太适应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但以中专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不能很快成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为把我们的毕业生培养成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但在课程设置中所设置的《财务管理》等,让中专学生比较难以接受,从而容易对学好会计知识失去信心。规划教材的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而财经知识近来年来的变化很多,比如:2006年和2009年我国两次对消费税政策做了较大的变动,2007年对多个地方税种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2008年对所得税进行了改革,但对口升学的指定教材依然是2002年的版本。
  (五)教师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动手能力不强
  很多会计老师只有较深的理论知识,从高校毕业以后直接进入中专学校任教,没有一天的实际操作经验,比如:对银行存款的对账教学,老师并没有实际见过或登记过银行存款日记账,也没有见过银行对账单,他也就没有办法教学生如何核对、如何查找未达账项,可想而知,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就不知从何处入手,束手无策。
  二、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对策
  面对中专会计专业教学目前的困境,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应对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会计专业理论较多,初中毕业的学生没有什么生产生活和社会经验,对会计理论知识感到晦涩难解,因此,对会计知识的学习没有多大兴趣,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会计专业课程,必须先要让学生对它感兴趣。比如:我在讲会计的概念的时候,不是先说书上的概念,而是让学生知道在《孟子正义》中的这句话:“零星之算为计,总合之算为会”,告诉学生会和计都是算,但我们没有把会计叫做算算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算是两种不同的算法。逐步引入会计的完整概念,做到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剧增,学校的学习,只能选取最基本的知识,解决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要适应甚至领导快速发展的社会的脚步,仅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回顾我们实际用到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走出校门以后,通过自学得来的。所以,作为老师不仅要讲授课本知识,还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同时又可以为学生今后考会计职称,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但中专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时我们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学以致用,并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校本教材建设
  随着中专学生招生环境的变化,中专生的入学门槛变得较低,中专学校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在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太相符,比如《财务管理》等课程,学生在学习时很吃力,而且,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存在浪费时间、浪费资源的现象。
  随就业形势的变化,会计人员就业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学生不到毕业就提前就业,为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和能力,我们建议中专学校调整课程设置,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年能参加当地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考前完成《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及《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任务;为增强学生就业后的持续发展能力,建议在学生离校前的一学期,完成初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经济法》和《初级会计实务》的教学任务。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但现行会计专业教材是根据会计制度及行业共性编写而成,这类教材具有普遍性而缺少用人单位所具有的特殊性,课程教学中忽视了地方经济特色对会计的影响,造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不满意,就业竞争力下降。为此,我建议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现代企业中出现的新岗位和原有岗位的数量、质量和规格要求,以会计专业发展和从业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时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教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群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措施。但从总体上看,中专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整体素质与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为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各校可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培训措施和制度,鼓励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鼓励教师取得双师证书,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高校深造,提高专业素质;启动名师工程,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动手能力,或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收集教学案例素材,以充实教学内容;同时,也可聘请企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为兼职教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五)尊重学生个性,开展因材施教的多层次办学
  鉴于职业中专在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强弱不同,对未来的规划纷呈各异的情况下,我建议应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对未来的设计,采用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的多层次办学。
  1.开设自考班。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专毕业证书较难适应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需要,老师应该尽到指导学生发展的义务,把学历对于学生今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宣传到位。然后,让他们选择成人教育开展的学历教育,或是选择自学考试。对于选择参加自考的,我们可以开设自考班,助他们一臂之力,让学生在校期间,中专毕业证和大专毕业证一起拿,增强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2.理论+实践班。对于学生中,成绩较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我们以理论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手段,组成理论+实践班,用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更深地理解、掌握理论,为今后的生存、发展奠定基础。
  3.初级理论+实践班。对于基础较差又愿意学习的学生,我们从实践着手,通过动手操作激发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寓初级理论教学于实践中,为社会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操作型人才。对于这类班级,我们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压缩培养时间,成熟一批推向社会一批,这样,既可以缩短学生成长期,又可以压缩教育成本,提高效益。
  4.德育班。对于任何老师上课都不听课的学生,我们可以尝试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这类学生一般思路开阔、头脑灵活、适应能力较强,所以,我们教育形式一定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我们可以将中央电视台的一些栏目如《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百家讲坛》等中的有关内容,让他们观看,然后通过写出观后感等形式,进行法律、道德等知识的教育;还可以开展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教会他们社交手段和社交知识等,为社会培养各类有用人才。
  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经过我们所有热爱中专会计专业教学的同仁的共同努力,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一定能走出困境,迎来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古淑萍.对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云南高教研究,2006,(1).
  [3]毛艳丽.开发校本教材改革[n].会计教学清远日报,2007.
  [4]葛锦林.对会计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的理性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

上一篇:如何搞好初中课堂教学

下一篇:论开放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