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心理层面探析中职生的异性交往
发布时间:2015-10-04 14:44
论文摘要:就中职生异性交往问题,从心理层面分析其存在的必然性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引导中职生的异性交往。
论文关键词:心理;中职生;异性交往
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学生一般都会有比较亲密的异性朋友。中职生的异性友谊与初恋是交织在一起,有时很难区别。中职生正处于16岁~18岁的青年时期。他们迫切需要跟异性交往,但是又常常把握不好交往的“度”,而陷入“拍拖”的泥潭,甚至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他们的心理,找出问题的症结及寻找纠正的对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已成为中职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中职生异性交往的心理分析
有心理学家将青春期比作“疾风怒涛”期,它是青少年心理的“断乳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这个时期,人的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又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对性意识朦胧,难以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因而,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极易出现青春期情感问题,表现出喜怒无常、易急躁、冲动、心理脆弱,做事鲁莽、争强好胜、不顾后果,逆反对抗,嫉妒他人等。
虚荣心理中职生当中盛行这样一种观念:有对象有能耐,没对象没能耐,被人瞧不起。因此,一些学生争相谈恋爱,而且认为换得越多越好。许多中职生以交男女朋友为时尚。
好奇心理学生在职校阶段的生理发育,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末期。这个时期,身体在经过青春期的急骤发育后,进入了相对稳定阶段,即发育成熟和定型阶段。加之社会上、影视中年轻人在谈情说爱时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种种大胆举动,以及社会上一些低级、庸俗、色情的书刊、录像、歌曲的污染使部分学生对异性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与异性在一起,常产生一种心理满足感,与异性相处就感到快乐。
游戏心理部分中职生因学校生活中的正当娱乐活动不足,加上无升学压力,便觉得学习、生活索然无味,从而寻求通过与异性交往的刺激来维持心理平衡。例如,某职校有两个异性学生经常如影相随,家长很紧张地找到学校。校长找他们聊天,谈谈想法。女学生说,他很帅,站在身边就像大哥哥一样;男生说,我天天跟她走在一起,觉得很好玩,不无聊。
爱与归属的心理需要由于大部分学生远离父母,大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不熟悉,进入职校开始半独立的生活后,他们强烈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寻求友情与爱情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他们就通过异性交往来满足需求,以获得精神上的寄托。
逆反心理自学生初入职校,校领导就在大会上郑重声明不允许谈恋爱,加之班主任在一次次班会上大肆渲染谈恋爱的种种危害,以及有的家长一听到孩子与某一异性交往过密,就如遇到洪水猛兽般地慌张,严加禁止或惩罚,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试着要打破“禁令”。
自尊心理随着中职生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引起别人的注意,特别是希望获得异性对自己的关注。
辨证地看待中职生的异性交往问题
青春期男女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难免产生爱慕之情,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这种感情的产生往往与学生学习和成长发生矛盾。要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正确把握自己的言行,但这并非禁止异性交往,事实上,正常的异性交往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正常异性之间的交往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青春期对异性的向往,大多并不是表现为对爱的渴求,而主要是求得心理接近和情绪接近,多是以情感吸引和实际接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与异性交往,并不等于早恋。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情绪易于波动,活动能力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而非“恋爱”。从心理角度看,男女学生的正常交往活动是有益无害的。益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男女学生在个性结构上有许多不同之处,通过交往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一般而言,男生往往比较刚强、勇敢、不畏艰难、更具独立性;而女生则更具细腻、温柔、严谨等特点。男女学生的正常交往可以使双方互补,对各自性格发展和智力发育都有益。
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对异性的向往,主要是求得心理的接近和情绪的接近,而并非全是对爱的渴望。在青春期异性交往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体可以获得愉快的情绪,并能激发出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在好奇和自尊心的驱使下,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受到异性关注和欢迎,为此,他们会尽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也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环境,是学生克服自身缺点及弱点的好机会。而且,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自身的性别角色,有利于他们从多个角度认识自我。青春期异性交往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体可以获得愉快的情绪,并能激发出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从小培养青少年与异性建立健康的情感,使他们能够理解异性、尊重异性,并能与异性建立自然的、友爱的关系,会为他们今后成长、成熟、顺利地进入恋爱和婚姻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不正常的异性交往
早恋男女学生如果过于频繁地单独交往,容易超越普通交往的界限而过早地萌发出对异性的情爱,那就是早恋了。从心理上说,虽然中职生生理发育已趋成熟,但是他们在心理上仍很不成熟。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构成了中职生性意识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形态已与成人无异,因而误以为成年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仿效;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还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做事常常不考虑后果,因而常会做出一些令家庭、学校、社会都不能接受的行为。中职生的早恋便是在这种矛盾情况下产生的。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还不具备处理异性情感这样复杂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如果沉溺于思慕异性,必然会影响学习,进而影响前途和命运。德国心理学家布洛赫指出:“初涉异性情感的青春男女,往往在感情上是弱智,他们总是看到对方闪光的一面,而那些被忽视的缺点,将会让他们付出代价。”著名女作家丁玲曾这样告诫陷入早恋的青少年:“轻率的玩弄恋爱正如玩火一样,随时有自焚的危险。如果说恋爱是甜美的酒浆,但随便乱喝,也会变成烈性的毒汁。”
排斥异性交往对异性没有好感或抱有偏见,回避或拒绝与异性任何形式的接触与交流,这不但会影响个性的发展,还可能会影响个体将来的婚恋和幸福。
中职生异性交往的教育疏导方法
中职生在异性交往上有所偏差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地对待,恰当地引导,让学生走出异性交往的误区。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b代表人的行为,p代表个人因素,e代表环境因素。他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力量和环境力量的函数。现借用这一公式来探析如何引导中职生进行正确的异性交往。
(一)教给中职生正确的交友方法
坦然交往鼓励异性学生交往要坦诚,以诚相待,相互信任,言谈举止自然大方。要克服羞怯,异性交往感情要自然,不失常态。如果羞怯,往往使对方产生误解,使正常的友谊误入歧途。
公开交往即交往尽量安排在集体活动或有人在场时进行,言谈举止要保持一定的分寸。即使是知心的异性朋友也要留有余地,不要无所顾忌,不要过于轻浮,也不要过于拘谨。
公平交往即对班上所有异性同学都保持同等的友好态度,如果长时间只和某一异性同学频繁交往,难免会引起误解。
(二)构建适合中职生正常异性交往的环境
处理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宜采取疏导的方式,即宜疏不宜堵,以使学生既能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又不会陷入早恋、暗恋或是拒绝异性交往的泥潭。
培养“人人有特长”的中职生——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理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正处在一系列突变中。他们精力充沛,极易兴奋,好逞强,特别喜欢在教师和异性面前表现“出格”一点,以引起注意。此时,教师应正确看待这种现象,不应将之视为是行为不端、不守纪律、缺乏公德的表现,批评、训斥会使他们产生自卑、逆反心理。而应将“好好表现自己”看成是学生的一大优点,加以正确引导,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书法、演讲、辩论、文艺、体育、专业技能比赛等,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现才干的机会,发挥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发光”。在学生取得成绩时应及时给予鼓舞,激发他们内在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他们都能成人成才。
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课程——解开异性神秘的面纱,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对异性产生神秘感和好奇感,同时对性知识又有许多困惑,许多学生渴望了解性知识。因此,我们应该抛弃过去那种认为性知识摆不出台面的旧观念,转而开设性教育课程。这样做不单是为了减少、防范他们性过失或性变态,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爱护自己、调节自己、发展自己。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对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已迫在眉睫。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要在性本能刚刚苏醒之际,就使他们的理智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性教育课程里,我们尤其要强调性青春期道德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应该树立怎样的恋爱观,什么是社会提倡的性道德观念,提高他们有关两性关系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义务。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认识到性问题不但是个人的生活小节,还是严肃的社会问题。早恋让父母亲心碎,毁坏自己的学业和前途,让自己饱尝“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滋味,同时也易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要使学生明白,性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早恋的禁果尝不得!
和谐的班级氛围——满足学生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谐的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要努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努力使全班学生间建立起真诚友善的人际关系,既激烈竞争又共同提高,既和睦相处又诚恳互助,既互相督促又彼此信任。(2)提倡并鼓励男女生正常交往,以打破男女生之间的“神秘感”,满足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往心理需求,减少早恋现象发生。(3)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独特的长处,同时也看到其他学生的长处,从而使班级呈现出人人自尊又尊重别人的好风气,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培养起自尊心和自豪感,愉快地接受自己,充满信心地发展自己。(4)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动员学生广泛参与,培养他们的集体自豪感和精神充实感。(5)重视发挥“男女生效应”的积极作用,让男女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相互帮助和支持,使他们的心理发展更稳定,人格更健全。
论文关键词:心理;中职生;异性交往
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学生一般都会有比较亲密的异性朋友。中职生的异性友谊与初恋是交织在一起,有时很难区别。中职生正处于16岁~18岁的青年时期。他们迫切需要跟异性交往,但是又常常把握不好交往的“度”,而陷入“拍拖”的泥潭,甚至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他们的心理,找出问题的症结及寻找纠正的对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已成为中职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中职生异性交往的心理分析
有心理学家将青春期比作“疾风怒涛”期,它是青少年心理的“断乳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这个时期,人的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又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对性意识朦胧,难以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因而,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极易出现青春期情感问题,表现出喜怒无常、易急躁、冲动、心理脆弱,做事鲁莽、争强好胜、不顾后果,逆反对抗,嫉妒他人等。
虚荣心理中职生当中盛行这样一种观念:有对象有能耐,没对象没能耐,被人瞧不起。因此,一些学生争相谈恋爱,而且认为换得越多越好。许多中职生以交男女朋友为时尚。
好奇心理学生在职校阶段的生理发育,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末期。这个时期,身体在经过青春期的急骤发育后,进入了相对稳定阶段,即发育成熟和定型阶段。加之社会上、影视中年轻人在谈情说爱时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种种大胆举动,以及社会上一些低级、庸俗、色情的书刊、录像、歌曲的污染使部分学生对异性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与异性在一起,常产生一种心理满足感,与异性相处就感到快乐。
游戏心理部分中职生因学校生活中的正当娱乐活动不足,加上无升学压力,便觉得学习、生活索然无味,从而寻求通过与异性交往的刺激来维持心理平衡。例如,某职校有两个异性学生经常如影相随,家长很紧张地找到学校。校长找他们聊天,谈谈想法。女学生说,他很帅,站在身边就像大哥哥一样;男生说,我天天跟她走在一起,觉得很好玩,不无聊。
爱与归属的心理需要由于大部分学生远离父母,大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不熟悉,进入职校开始半独立的生活后,他们强烈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寻求友情与爱情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他们就通过异性交往来满足需求,以获得精神上的寄托。
逆反心理自学生初入职校,校领导就在大会上郑重声明不允许谈恋爱,加之班主任在一次次班会上大肆渲染谈恋爱的种种危害,以及有的家长一听到孩子与某一异性交往过密,就如遇到洪水猛兽般地慌张,严加禁止或惩罚,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试着要打破“禁令”。
自尊心理随着中职生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引起别人的注意,特别是希望获得异性对自己的关注。
辨证地看待中职生的异性交往问题
青春期男女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难免产生爱慕之情,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这种感情的产生往往与学生学习和成长发生矛盾。要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正确把握自己的言行,但这并非禁止异性交往,事实上,正常的异性交往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正常异性之间的交往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青春期对异性的向往,大多并不是表现为对爱的渴求,而主要是求得心理接近和情绪接近,多是以情感吸引和实际接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与异性交往,并不等于早恋。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情绪易于波动,活动能力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而非“恋爱”。从心理角度看,男女学生的正常交往活动是有益无害的。益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男女学生在个性结构上有许多不同之处,通过交往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一般而言,男生往往比较刚强、勇敢、不畏艰难、更具独立性;而女生则更具细腻、温柔、严谨等特点。男女学生的正常交往可以使双方互补,对各自性格发展和智力发育都有益。
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对异性的向往,主要是求得心理的接近和情绪的接近,而并非全是对爱的渴望。在青春期异性交往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体可以获得愉快的情绪,并能激发出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在好奇和自尊心的驱使下,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受到异性关注和欢迎,为此,他们会尽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也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环境,是学生克服自身缺点及弱点的好机会。而且,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自身的性别角色,有利于他们从多个角度认识自我。青春期异性交往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体可以获得愉快的情绪,并能激发出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从小培养青少年与异性建立健康的情感,使他们能够理解异性、尊重异性,并能与异性建立自然的、友爱的关系,会为他们今后成长、成熟、顺利地进入恋爱和婚姻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不正常的异性交往
早恋男女学生如果过于频繁地单独交往,容易超越普通交往的界限而过早地萌发出对异性的情爱,那就是早恋了。从心理上说,虽然中职生生理发育已趋成熟,但是他们在心理上仍很不成熟。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构成了中职生性意识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形态已与成人无异,因而误以为成年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仿效;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还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做事常常不考虑后果,因而常会做出一些令家庭、学校、社会都不能接受的行为。中职生的早恋便是在这种矛盾情况下产生的。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还不具备处理异性情感这样复杂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如果沉溺于思慕异性,必然会影响学习,进而影响前途和命运。德国心理学家布洛赫指出:“初涉异性情感的青春男女,往往在感情上是弱智,他们总是看到对方闪光的一面,而那些被忽视的缺点,将会让他们付出代价。”著名女作家丁玲曾这样告诫陷入早恋的青少年:“轻率的玩弄恋爱正如玩火一样,随时有自焚的危险。如果说恋爱是甜美的酒浆,但随便乱喝,也会变成烈性的毒汁。”
暗恋表现为无过多接触,只在内心朝思暮想,但表面上却做出排斥异性、拒不接纳的姿态,个体内心会因此产生强烈的冲突和哀怨。生活中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一时的表里不一可以做到,长期下去则无法做到。认知和行为的长期不一致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认知、情感、行为三者在多数情况之下是统一的,如果长期不协调,会导致心理疾病。
排斥异性交往对异性没有好感或抱有偏见,回避或拒绝与异性任何形式的接触与交流,这不但会影响个性的发展,还可能会影响个体将来的婚恋和幸福。
中职生异性交往的教育疏导方法
中职生在异性交往上有所偏差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地对待,恰当地引导,让学生走出异性交往的误区。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b代表人的行为,p代表个人因素,e代表环境因素。他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力量和环境力量的函数。现借用这一公式来探析如何引导中职生进行正确的异性交往。
(一)教给中职生正确的交友方法
坦然交往鼓励异性学生交往要坦诚,以诚相待,相互信任,言谈举止自然大方。要克服羞怯,异性交往感情要自然,不失常态。如果羞怯,往往使对方产生误解,使正常的友谊误入歧途。
公开交往即交往尽量安排在集体活动或有人在场时进行,言谈举止要保持一定的分寸。即使是知心的异性朋友也要留有余地,不要无所顾忌,不要过于轻浮,也不要过于拘谨。
公平交往即对班上所有异性同学都保持同等的友好态度,如果长时间只和某一异性同学频繁交往,难免会引起误解。
(二)构建适合中职生正常异性交往的环境
处理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宜采取疏导的方式,即宜疏不宜堵,以使学生既能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又不会陷入早恋、暗恋或是拒绝异性交往的泥潭。
培养“人人有特长”的中职生——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理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正处在一系列突变中。他们精力充沛,极易兴奋,好逞强,特别喜欢在教师和异性面前表现“出格”一点,以引起注意。此时,教师应正确看待这种现象,不应将之视为是行为不端、不守纪律、缺乏公德的表现,批评、训斥会使他们产生自卑、逆反心理。而应将“好好表现自己”看成是学生的一大优点,加以正确引导,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书法、演讲、辩论、文艺、体育、专业技能比赛等,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现才干的机会,发挥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发光”。在学生取得成绩时应及时给予鼓舞,激发他们内在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他们都能成人成才。
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课程——解开异性神秘的面纱,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对异性产生神秘感和好奇感,同时对性知识又有许多困惑,许多学生渴望了解性知识。因此,我们应该抛弃过去那种认为性知识摆不出台面的旧观念,转而开设性教育课程。这样做不单是为了减少、防范他们性过失或性变态,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爱护自己、调节自己、发展自己。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对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已迫在眉睫。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要在性本能刚刚苏醒之际,就使他们的理智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性教育课程里,我们尤其要强调性青春期道德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应该树立怎样的恋爱观,什么是社会提倡的性道德观念,提高他们有关两性关系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义务。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认识到性问题不但是个人的生活小节,还是严肃的社会问题。早恋让父母亲心碎,毁坏自己的学业和前途,让自己饱尝“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滋味,同时也易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要使学生明白,性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早恋的禁果尝不得!
和谐的班级氛围——满足学生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谐的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要努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努力使全班学生间建立起真诚友善的人际关系,既激烈竞争又共同提高,既和睦相处又诚恳互助,既互相督促又彼此信任。(2)提倡并鼓励男女生正常交往,以打破男女生之间的“神秘感”,满足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往心理需求,减少早恋现象发生。(3)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独特的长处,同时也看到其他学生的长处,从而使班级呈现出人人自尊又尊重别人的好风气,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培养起自尊心和自豪感,愉快地接受自己,充满信心地发展自己。(4)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动员学生广泛参与,培养他们的集体自豪感和精神充实感。(5)重视发挥“男女生效应”的积极作用,让男女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相互帮助和支持,使他们的心理发展更稳定,人格更健全。
下一篇:关于文化传统与物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