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培养初中生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

发布时间:2015-10-04 14:47
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能力。世界上许多科学的发明和创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对客观事物一系列的敏锐、细微、准确、深刻的观察。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可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观察实验要有序,观察目的要明确
观察实验是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坚持观察的有序性,既可以使学生获得详尽准确的实验事实,为分析实验提供全面确切的依据,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使学生能有序地观察好科学实验,首先,要强调学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做到心中有数,即了解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每种仪器、药品与实验目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明确各类实验的观察内容和观察方法。科学实验中要观察的内容不外四种:实验装置、试剂、操作和反应现象。
观察实验装置:可遵循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外部到内部的原则。从整体到部分就是对实验装置先有整体轮廊的了解,这套装置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从部分到整体就是这几部分是由哪些仪器组成,又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从外部到内部就是了解每件仪器的外观形状和内部构造。
观察试剂:观察试剂指用感官感知所用的药品,即感知试剂的色、嗅、味、态、溶解性、挥发性、密度、硬度、熔沸点等,其中主要是观察试剂的色、嗅、态。
观察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包括实验仪器连接顺序、气密性检查、试剂添加的先后顺序和数量、操作步骤。其中试剂添加的先后和数量及操作步骤最为重要,是实验成败和安全的关键。
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现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实验开始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明确实验目的,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察。
第二阶段:观察计划要周密
在确定观察目的后,就有了一定的观察任务,这样能预见被观察现象的各个方面,避免偶然性和自发性。无论观察过程是短暂还是长久的,在计划中都应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有中心,才不至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尤其是有些实验现象稍纵即逝,若无计划,就会失去观察机会。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进行观察。这就是说既要重点观察主要现象,又不遗漏次要现象,还要迅速发现不易发现或者容易消失的现象。例如,亚铁盐溶液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但白色氢氧化亚铁会很快被氧气氧化变成浅绿、绿色以至棕色,观察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迅速捕捉一瞬即逝的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现象。

第三阶段:结合具体实验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
科学实验应使学生明确科学上对“观察”的含义,应理解为应用各种感官感知实验现象,如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才能全面、正确、深刻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如学生在制备al(oh)3时,如naoh稍过量则得不到应有的白色沉淀。如果改用氨水代替naoh,就可得到al(oh)3白色沉淀。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经过分析研究,找到事物的内在本质,才能够有所发现。这样学生也就理解为什么制al(oh)3时要采用氨水而不用naoh溶液了。另外还应特别强调实验的操作程序,这关系到实验的安全和成败。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开始时,是先向氧化铜试管里通入氢气,还是先加热?停止实验的时候,是先撤出通氢气的导气管,还是先熄灭酒精灯?整个实验完毕后,使学生明白实验开始时若先加热再通氢气不安全;停止实验时,如果先取出氢气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还原出的铜可能又被氧化,导致实验失败。这样通过细致的观察,使学生全面、正确、深刻地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征。
第四阶段:指导学生学会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在观察过程中,参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可以增进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就是说,一边观察,一边想,可以促进对客观事物更深刻的认识和记忆。例如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钠和水的反应时,要做好演示实验。在演示前,应向学生提出思考题并注意仔细观察:(1)把钠投入水中以后,钠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上;(2)和水反应时发生什么现象;(3)滴有酚酞溶液的水的颜色是否有变化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实验时,学生能观察到下列现象:(1)钠投入水中后,浮在水面上;(2)钠立即和水发生反应,并有气体产生;(3)同时金属钠熔化成小圆球:(4)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学生的体育兴趣 爱好和习惯

下一篇: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篮球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