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薄弱学校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实效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5-11-18 09:22

湛江市遂溪县第三中学地处遂溪县城边缘,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是一所面上薄弱学校。去年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学校开展了实效课堂教学研究。为推动研究开展,我们进行了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并为实施实效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一、调查结果及启示

学期初,学校教研室对我校高一(3)(11)(19)三个班同学的学习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表233份,收回228份,其中有效表218份。调查结果分析及启示如下:

1. 调查结果分析。

(1)在“你选择读高中的最主要原因”中,最多同学选择了“为了多学知识”和“为了提高个人素质”这两个原因,“为了能上大学”这一原因也有较多同学选择。

(2)在“你高中毕业后的首要目标”中,“上大学”为首选,达到57.8%,其中女同学对“上大学”的追求更加强烈。有较多同学能选择“自己创业”,男同学在这点上比女同学比例更高。但也有相当部分同学对自己毕业后的目标“不清楚”,其中,男同学比女同学“不清楚”的比例略高。基本上没有人考虑“回家种田”。

(3)在“你所喜欢的教学方法”中,“同学多发言讨论”所占比例最高,达68.3%,女同学趋向更为明显,达74.1%。“老师多讲有趣的故事”“老师多教课外知识”也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多做练习”也有较多同学支持,最多学生反对的是“教课本中学不懂的知识”。

(4)在“你所喜欢的老师”中,学生最喜欢的是“常与同学交流的老师”,达87.2%,女同学更是达到91.1%。“能说会道”“敢管课堂纪律”的老师也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学生最不喜欢的老师是“只教课本知识的老师”,甚至女学生中没有一个人喜欢“只教课本知识的老师”。

(5)在“你最不喜欢上的课”的调查中,最不喜欢的集中在“数学”“英语”两科(优秀班同学没有集中表现对数学不喜欢),不喜欢的原因基本都是“基础差、难,听不懂,不知老师讲什么”。各种学科都有人不喜欢,原因集中在教学方式传统、老师上课无趣、上课不管纪律、拖堂、啰嗦等。

2. 几点启示。

(1)有94%以上的学生都有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愿望,并且他们选择读高中表现非常理智,高中毕业后多人选“上大学”,但对读书却认为不仅为上大学。这提醒我们,很多时候,当我们认为他们无心向学时,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可能出了问题,而不是学生出问题。

(2)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奋斗的目标,但学习上往往又不刻苦,这可能是他们对要达到目标的必须艰苦奋斗认真不足,没有吃苦精神,自制力差,这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引导,同时要强化纪律观念,以强有力的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自制力,让他们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3)老师要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4)老师应该深入备课,避免照本宣科。特别是数学、英语课更要加强研究,了解学生,重组教材,从最基础抓起。

(5)老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课堂管控能力,做到宽严相济,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6)要加强高考测试和辅导。大部分学生都是希望能上大学的,教学要体现高考要求,对学生的管理引导要有高考的思想。

二、几点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及启示,我认为,学科教学必须切实做到以生为本,构建好实效课堂。对此,老师在教学上应关注如下几点:

1. 正确理解实效课堂。

什么是实效?实效就是指实际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实效要体现实用,要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益。我们提出的实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紧紧围绕学生和教学实际,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建立“快乐、自信、严谨、实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的课堂希望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学生在这个课堂上,是快乐的,是积极的,而不是无精打采,沉闷乏味的;学生在这个课堂上,是自信的,是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而不是盲目服从,毫无反应的;这个课堂是严谨的,学生既能掌握科学知识,又能提高能力、丰富情感、端正态度和价值观;这个课堂是实效的,学生在这里,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找到促进自己进步的方向;这个课堂是实在的,拒绝空洞、花哨和造作,珍惜学生的每一个参与,珍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学生选择“读高中的最主要原因”中,最多同学选择了“为了多学知识”和“为了提高个人素质”,恰好说明,课堂教学不能就是为了考试而教。课堂,要体现实用,要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益。

2. 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第一、相信能教好每一个学生。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愿意接受教育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要关注每一学生的长处与不足,寻找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域,要以多数带动少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达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进步。我们千万应该记住,不要让学生去适应你的教学,而是要你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学习,要使课程适应学生的学习,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

第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的认知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主体以已知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是建构活动的行为主体。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功能,没有主动参与的任何传授是毫无意义的。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为什么普遍学生反映不喜欢数学、英语?这主要问题在于,对我校的学生而言,数学、英语学科是他们最薄弱的学科,且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学生实际,忽视学生原有基础,盲目提高要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目中无人,上课必然是自说自话,自导自演,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第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也是无人不知的道理。

在“你所喜欢的教学方法”调查中,“同学多发言讨 论”“老师多讲有趣的故事”“老师多教课外知识”都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 第一论文网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贴近课堂实际,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第四、教材是教学资源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是“只教课本知识的老师”, 最多学生反对的是“教课本中学不懂的知识”。

在教学中,一本课本,加上照抄照搬的优秀课例就上课的老师着实不少。其实,无论多优秀的教案都不会成就你优秀课堂的梦。因为教学除了要体现教师的课堂,更需要体现有学情把握和动态驾驭的课堂;学生的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利用教材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资源手段。

教师只有根据自身素质、学生状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创新使用教材,才会让学生学起来轻松、快乐,体现知识魅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学生实际,准确确立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敢于跳出教材的束缚,把教材当教学资源而不是教学的“圣经”,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或重组,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 坚持实践“生本教育”的教学观。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历经12年研究,生本教育共同体蓬勃发展,由最初的15所实验学校发展到现在200多所,遍及包括香港、澳门等全国各地,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许多薄弱学校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指出: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课堂,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教材、课堂、学生、教师等教学因素中,学生是这一系列因素的中心,学生的进步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生为本。实效课堂教学正是基于“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调动学生的参与,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是以一把尺子丈量学生的发展,而是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实实在在。

4. 做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很多时候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欢程度。提高课堂实效,老师要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观念引导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大思维会带来大的发展、人生的态度会决定人的发展的高度。教师需要有较高境界和眼光,抛开一切功利杂念,燃烧工作激情,展现个体人格魅力,构建创新型的符合个人性格特征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保持一颗童 第一论文网心,不要总是板着一副严肃的脸,总是那么老气横秋,要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教师要在言行举止、个人知识、教学水平、道德水准、性格气质等方面提升个人魅力;要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独特的声调、眼神、语言、手势、体态,在教学艺术上增添课堂情趣,让课堂活跃起来,师生融洽起来。

责任编校 徐国坚

上一篇:机械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竞赛能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抓好教师集体备课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