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关键词
2017年高考的硝烟尚未散去,2018年的高考战斗已然打响。站在高考的起跑线上,耳畔传来发令枪的脆响。在一场几十万人的追梦旅程中,快速腾飞,笑傲高考,是每一个高三学子梦寐以求的心愿。我作为高三(1)班的“最高统帅”,将数十年来的高考心得浓缩成四个关键词传授给大家,作为送给迎战高考的学子的第一份礼物。
第一个关键词:“效率”。“人生,其实就是用差不多的时间换得更多的回忆”一句揭示出一则真理,生命的长度大致相等,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在相同的时间里,提高效率,改变生命的质量。其实,学习也是如此。大而言之,高考是考察同学们在十二年的求学生涯中,谁学习掌握的知识更多一些;小而言之,就是考察同学们在高三这一年里,大致从今年的9月1日到明年的6月7日,谁的学习效率更高一些。因此,大家要牢记“效率”这个词,在单位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能获得更高的分数;获得更高的分数是通往更好的大学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效率呢?同学们首先要做到“听话”。
第二个关键词:“听话”。有这样一个故事:
1976年6月27日,巴勒斯坦游击队劫持了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大型飞机,并将机上105名以色列人扣押在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的候机大厅。为了解救人质,以色列特种兵展开“雷电行动”,长途奔袭乌干达。
在采取营救行动之前,一名以色列士兵手持扩音器,用以色列人的母语——希伯来语大声喊道:“我们是以色列士兵,前来接你们回家,请你们立即就地卧倒,趴在地上别动!”
以色列人质全都清清楚楚地听懂了这段希伯来语,并迅速地卧倒在地。而巴勒斯坦士兵却一点也没听懂喊话的意思,他们仍然站立着,警惕地注视着外面。
一颗颗子弹向所有站着的人飞去,以色列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大厅內发起了攻击,站着的人一个个全都倒在了地。在这场战斗中,除了巴勒斯坦士兵之外,还有三个以色列人也丢掉了性命。有两个是年轻的以色列男子,他们在听到并完全明白己方士兵的指令之后,凭着自己的胆量和勇气想再等一等,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再服从指令。遗憾的是,他们已经没有服从指令的机会了。第三个遇难的人质也是一名男子,他在听到士兵的“卧倒”指令后,倒是毫不犹豫地服从了指令,但是在看到以色列士兵冲进大厅后,他忘记了刚刚那句“趴在地上别动”的指令,兴奋地站起身来,准备冲向己方战士,打算与他们拥抱,结果被士兵们当作隐藏在人质中的敌人射杀了。
名将巴顿是美国历史上最张扬、最强悍却又最懂得服从的四星上将。关于服从,他曾说过:“服从不止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如果你不懂得服从,或者打了折扣去服从,不仅会损害团队的利益,甚至会成为潜在的杀人者或自杀者。”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服从的意义》,巴顿将军总结“服从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我用直白的话说就是“听话”。一支军队只有纪律严明,服从指挥,这支军队才有战斗力。我们组建的高三(1)班这个团队,要想高效学习,少走弯路,顺利通过高考,也必须服从老师的指挥。
在十一年的求学生涯中,你也许积累了一定的复习、学习经验,但与老师从当年自己参加高考,到参加工作后一轮一轮地带领学生拼杀、反思所积累的经验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如果说你们是被高考绑架的人质,那么老师就是解救你们的士兵,听从老师的话,按照老师的要求,脚踏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是提高复习效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否则你就会成为杀人者或自杀者。有些同学自以为是,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没有记住老师总结的答题格式、解题的切入角度等,固执地我行我素,造成无谓的丢分,这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
第三个关键词:“静”。《小猫钓鱼》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大道至简,这个我们童年时期就懂得的故事蕴含着高深的哲理,那就是做任何事都需要“静”。
首先要“身静”。学习生活中的“蝴蝶”和“蜻蜓”会幻化成各种模样来诱惑我们,我们一定要抵制这些诱惑,迫使自己坐下来。我曾经给很多学生做个统计,比如,一位学生在一节25分钟的早读喝了4次饮料,5次与周围的同学说话,2次整理书籍,1次拾掉在地上的东西;另一位同学在40分钟的午自习期间离开座位3次,说话2次。我找他们谈话时,他们摆出很多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比如口渴,借书,上厕所,问同学问题等等,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在学习上没有任何收获。有的学校提倡在高考复课时做到零抬头率,目的就是督促大家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都不要东张西望。
其次要“心静”。孟子笔下《弈秋》的故事大家也很熟悉,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环境,专注的学生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心猿意马者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很低。我们很多学生满足于加班加点,把生无所息演变成了碌碌无为,因此,“心静”才是“静”的最高境界。在通往高考的道路上,我们会遭遇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知识积累的高原现象,学习成绩的瓶颈一时无法突破,频繁的考试,无休无止的加班加点,起伏变化的分数,包括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与异性同学的情感纠葛等问题,这都会使我们心浮气躁,惶惶不可终日。每当这时,我总会给同学开出一济药方——“活在当下”。这句话可以有三重理解:眼前的时间是最珍贵的,手头上的事是最重要的,身边的人是最值得珍惜的。在我们心烦意乱的时候,抓住当前的时间,比如一节自习课;做好手边的事,比如一份试卷。慢慢地,我们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事情上,然后心就静下来了。记住,万丈高楼平地起,高考取得的令人炫目的成绩实际是从你现在记的一个单词、解的一道题、背诵的一首古诗开始的。
第四个关键词:“感恩”。高三生活是辛苦的,但辛苦的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我们,还有亲人和老师们。家有高三学生,就相当于在家里放了一枚不定时炸弹,每个人都得小心翼翼,有时甚至得看高三学生的脸色行事,唯恐稍有不慎,生活就变得鸡犬不宁。“怀一颗感恩的心,美丽地行走在大地上”,这是我送给每一届高三生的寄语,今天也送给你们。面对老师,心怀感恩,才会最大限度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面对父母,心怀感恩,才会最大限度地接受父母的帮助,从而提高生活效率。大家要明白,老师和父母是我们决战高考的最得力的盟友,而不是敌人。
如果你一直愤愤不平,你的生活、学习将会被你搞得一团糟;如果将本来可以一笑了之的事无限地上纲上线,就会纠缠得你心绪不宁……一堂课上两位反应截然相反的学生最能说明这个道理:一位学生判别不清“句式杂糅”类型的病句,我每次提问后,都要戏谑地问:“懂了没?”他点点头说:“懂了!”我又反问:“真懂了?”他说:“真懂了!”再遇到“杂糅”的病句,我又提问他,他要么一脸茫然,要么答非所问,直到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才知道这又是一道句式杂糅的题目。就这样反反复复,我一节课总共提问了他七次,从此以后他豪情大发,十天以后的语文作业都提前完成了。后来,他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而另外一同学,我提问了三次,第一次她在摆弄头发,心不在焉,第二次提问时她趴在桌上无精打采的,并坐在座位上大声质问:“老师,你是不是和我有仇啊?”她最终的落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心怀感恩,善待老师的一切,包括老师的批评与责罚;心怀感恩,善待父母的付出,包括父母的督促与鞭策;心怀感恩,善待世间的一草一木,我们就能做到心平气和。
亲爱的同学们,请相信一位从教二十年的长者的肺腑之言!我把这四个关键词组织成一句话,那就是“怀一颗感恩的心,听从老师和父母的教导,静下心来,高效学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明年的六月不是黑色的,而是五彩缤纷的;不是苍白的,而是多姿多彩的;不是失败的,而是成功的;不是荒芜的,而是满地收获的……
奋斗吧,让我们驾着理想之舟,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