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研究
【摘要】“学业不良学生”在普通高中已不是少数,如果不对他们采取有效的教育,势必影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本人通过调查,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育对策。
【关键词】学业不良学生;成因分析;教育对策education of bad average self's studies student of high school studies
【abstract】"the bad student of self's studies" already is not few in average high school , they adopt effective education if incorrect, the entirety definitely affecting educational quality's improves. i have carried out analysis by the cause of formation investigating whether, to bad student of self's studies , have brought forward the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and
【key words】bad student of self's studies; cause of formation is analysed; educate a countermeasure1问题的提出“学业不良学生”是前苏联教育界常用的一个术语。巴班斯基认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是指那些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某种及格学生。这些学生具有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易集中;善于机械记忆和不善于逻辑思维等。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界有关学业不良的概念与定义还在讨论。如有的认为学业不良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这些学生智力虽然是正常的,但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多,学习成绩远远低于教学目标的要求。本人对普通高中高一学生期末考试进行统计分析,有进20%的学生物理学业不良。这些学生在学业上表现为:
在学习态度上,有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上进心,消极被动。
在学习方法上,常常表现出学习无计划,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且质量差,考试经常不及格。
在课堂上,对学习问题常常采取退避行为,表现出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尽量回避有难度的作业。
在情绪方面表现为学习焦虑水平过高、自卑、敏感、厌学,甚至逃学,等等。
2物理学业不良的成因分析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1家庭因素。如家庭教育不当、家庭缺乏平和愉悦的气氛、家庭的文化氛围、父母的角色功能不正确等。调查发现物理学业不良学生中有43%父母在外打工,他们长期和祖父辈在一起生活,有的甚至无人看护;有18%的父母离异初中或小学在父母的争吵和打斗中度过;有21%的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考试成绩差就训斥或打骂,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和鼓励,久而久之,他们干脆破罐子破摔,甚至干脆不学。有14%的同学由于方法不当,虽然很用功,效果不是很好。
2.2学校教育因素。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从本质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英教育。在传统教育观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导向下,教育部门关注的是培养精英的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而学校也就相应地形成了一种产生学业不良学生的机制。在培养一小部分精英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同时,使一批学生成为学业不良者遭受淘汰。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我们的许多学校和教师,一直服从于这种机制并相应地从事着教育教学活动,也就形成了以下种种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的表现。
(1)不合理的期望。高考压力使普通高中学生在沉重的心理负担下学习,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许多教师为了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制定一些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业目标,反而使学生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和不良的行为,如逃学、不完成作业甚至抄袭作业,等等。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的期望值又往往过低,造成这些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自尊心低下,由此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导致学业上的失败。
(2)不良的教师态度。学业不良学生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形成了定势。有的教师认为学业不良的学生都不聪明,在学习上没有希望,由此对这些学生采取不关心,或者放弃教育指导的态度,甚至歧视,冷嘲热讽,体罚或变相体罚,这样便伤害了这些学生的感情,久而久之,使这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开始厌学;有的教师认为学业不良学生影响了班级排名、评比,更影响教师自己的声誉,因此采取安置于教室角落,甚至驱赶出教室的办法对待学业不良的学生。以上来自教师不良态度的影响,是学业不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重要原因。
(3)不当的评价方式。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重视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方式的不当还给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挫败感,引起考试焦虑,扩大了学业不良学生的队伍。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地把一些学业不良学生归为“异类”,强化了学生自我否定、自我放弃意识,加速了这些学生学习失败的进程。
(4)不能照顾兴趣和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有调查表明,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中有27%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法。虽然因材施教是教学的主要原则,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能在课堂上消除“一言堂”、“满堂灌”等单向传输模式,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尤其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这种情况使学业不良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差。
(5)缺少来自于教师的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笔者的调查显示,有63%的物理学业不良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帮助。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指导,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己不会学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失误,特别是教师不当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在学业方面的种种问题。
3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对策思考本人长期以来担任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3.1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改革不合理的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业不良学生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态度的转变。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些教师习惯于将学业不良学生概括为一个“笨”字,甚至予以“歧视”。其实,绝大部分学业不良学生不仅与其他同学无差异,他们的大量潜能正有待于积极地去挖掘。所以,作为教育者,掌握一种乐观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儿童都具有成功的潜能,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新课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而且要求教师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行为。 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当建立尊重、赞赏的意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即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打击学生。尤其是对学业不良的学生的每一微小的进步,都应该及时而恰当地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通过艰苦的努力去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信心,从学业不良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其次,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师应当明确,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即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新课程要求教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帮助每一位学生形成最佳学习状态,避免或克服学业不良的出现。学生的学业水平存在差异。对于学业不良学生教师可以降低教学要求,采用分层次教学法、低起点教学法。使他们能够接受和掌握教学内容,帮他们树立自信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评价的实践活动中,似乎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仅仅是为了甄别与选拔。这种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应当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应使评价、考试成为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制造等级的方式。因此,应建立学生的多元发展评价体系。实践证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学生。只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改革传统的“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的评价方式,多采用鼓励性评价,用他们的原有水平作为评价依据,鼓励他们进步。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2培养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业不良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优美、生动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严谨、勤奋的态度,端庄得体的外表等感染学生,使他们喜欢教师。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方法要新颖,要鼓励学业不良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枯燥、单调的一言堂、满堂灌。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过深,学生会望而生畏;过浅,学生会觉得乏味。要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安排教学内容,深浅要得当。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教学要求。
恰当的运用奖励与惩罚。学业不良学生长期以来很少受到奖励,更多的是批评。因此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表扬为主。教师要努力发掘学业不良学生的一切“闪光点”,如一次较好的作业、一次较好的回答问题,甚至是非学习的优点,教师要适时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要适度,使学生无愧于接受。
教学中教师要更多的关注学业不良学生。他们长期受不到关注是其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教师要利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课外活动等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哪怕是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点头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消除不良学习情绪,塑造良好个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大障碍,也是产生大量学业不良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应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要善于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包括学业不良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
在学业不良的学生中,有的学生缺乏毅力,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筋,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同学寻求答案。因此教师要布置的作业不要太难,要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他们多动脑子,激励他们攻克难关。学生向老师请教时,教师要多启发他们思考,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问题。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给他们以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很多学业不良学生面对学习压力,往往表现出焦虑、恐惧、抑郁,甚至回避、对抗等不良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要适量,尽可能减轻他们的负担。带领他们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学习情绪。教师还要多关心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地迎接困难,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懂得怎样去排除障碍,征服挫折。通过针对性的活动,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徐芬,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刘晓明,傅贵芳.中学生学业不良的评价与干预[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建平.聚焦新课程[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桑青松,阿德勒的人格理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4).
[6]沈烈敏.《学业不良的相对性涵义及测定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4年
[7]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下一篇:论中学生写作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