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谈高中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发布时间:2015-07-07 08:47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特点,语文生动活泼,又具有阅读、写作两大要求,如何做好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是当前的一大课题,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初中;衔接

【abstract】thelanguagedisciplinehasutilizable,thehumanitycharacteristic,thelanguageisspirited,alsohasreading,towritetwobigrequests,howtocompletehigh,thejuniormiddleschoollanguageteachingengagement,enhancesthestudenttothelanguagedisciplineunderstanding,isacurrentbigtopic,thereforetheteachermustpaygreatattentionthestudenttostudythemethodtheinstruction,carriesout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truly,raisestheteachingefficiency.
【keywords】languageteaching;highjuniormiddleschool;engagement

初中生升入高一,很多同学常常有一种不适应感。这种情况也体现在了语文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好高中与初中语文的衔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思想上的衔接高一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了9年语文,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升到高中后,发现高中语文与初中的差不多,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
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是优良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时期。告诉学生不要松气,要加强各门功课的学习,特别是语文的学习。其次,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对发展智力、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性,认识到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表达思想的工具。未来的人才需要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需要良好的写作技能,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语文学习的。再次,开讨论会,纠正对语文学科的错误看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
2知识上的衔接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比初中阶段更系统、更复杂,但高初中的教材是统一的,高中的学习必须借助初中的知识。
2.1让每个同学对自己初中学过的语文知识,自觉地进行查缺补漏。
2.2可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初中语文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短期突击复习的方法,使学生回顾旧知识,系统掌握已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
2.3教师上课,应吃透教材,找准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点,做好听说读写的衔接,以旧引新,自然过渡。
3学习方法的衔接高中阶段是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或进一步深造打基础的时期,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很重要的。由于初中阶段无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学生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错综复杂,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知识,有些可能不太奏效。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改正语文学习方法中不合理的地方,使学生掌握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等环节的方法。加强指导学习,使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写,适时举行语文经验交流会,使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高中生自己占有的时间相对多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初中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再进行自学能力的提高。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预习的习惯、复习的习惯、摘抄的习惯、背诵名句名篇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编写提纲的习惯等等。


4写作上的衔接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文,在作文中议论成份较少。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完成复杂的记叙文和初级的议论文,也就是记叙文中要掺入议论,议论文中则要求表现出一定的思辨能力。由于议论能力差,许多在初中作文时有几篇得意之作的学生,到了高中却似乎有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从以下着手指导。
①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短文的杂文、文艺评论等,将议论精彩的文句勾画出来,反复诵读。
②进行议论语言的训练。议论语言不同于记叙与描写语言,它有自己的词汇系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充实相当数量的议论常用词语,力求形、义准确把握。其次要熟悉常见的议论句式。议论句式多是复杂单句或复句,它不象描写句、抒情句那样句式单一。
③多写些一事一议的短文,多写些小议论文,如“人贵有志”、“万事开头难”等,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
高中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得好,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每个高一语文教师都应注意这个问题。

上一篇:让教师教育成为中学教师发展的推动力——关于

下一篇:初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