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运用多种形式优化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结构

发布时间:2015-07-07 08:51

作者:孙远强付德东张烽坤

中学信息技术不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而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实践性课程。信息技术教学虽然有别于单纯的计算机教学,但它仍然是基于计算机运用的一门学科。这就为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学中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这点,就要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的专业优势,运用多种形式,优化课堂结构。
一、激发兴趣,增强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会学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强大的功能和全方位的处理能力对以前较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无不充满神奇色彩。面对计算机,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揭开层层神秘面纱,并最终拿到进入现代化殿堂的金钥匙,是信息技术教学关键的一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非常重视第一节课的教学安排。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借助多媒体演示,结合典型事例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课时,一方面教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会做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另一方面,也需要同学们密切的配合。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必要的心理准备,为今后的学习尤其是上机课能充分利用好45分钟开个好头。其次是注重上机课的教学形式安排。如采用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借助相关软件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虚拟网上冲浪等等。
二、结合教材,用好“任务驱动式”教学
《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指导》中提到,任务教学模式,就是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讲解windows中的“回收站”时,给学生的任务是:
1、找两个没有用、可以删除的文件(可以教师指定),删除它,然后观察文件原来所在位置和“回收站”,看这两个文件被删除后哪儿去了
2、对“回收站”前面刚删除的两个文件,将其中的一个文件再在“回收站”中进行删除操作,而另一个进行还原操作,然后再观察文件原来所在位置和“回收站”,看看这两个文件又有什么变化?
3、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
4、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操作总结发言,题目是:“回收站”的作用。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个个都带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在总结中同学们纷纷发言,抢着说出自己得出的结论和体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注重学科渗透,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学习有实用价值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创造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了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素质的人才。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如键盘练习时,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打开苏亚星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让学生登录,通过互通邮件的形式用英语进行聊天,学生感觉新奇,积极性很高。进行当中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一种内在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克服困难,逐渐适应,结果学生感觉到,不但输入速度上来了,而且对英语的学习也大有裨益。又如在教学完“多媒体制作”课后,把各科教师任用多媒体教学时制作的课件调到网上,让学生先观赏,然后提出要求:假如你是某学科教师,现在有一堂多媒体教学比武课,请你准备好一个课件。结果学生花了不少功夫研读相关教材,并做了收集资料的工作,制作出了具有一定水准的教学课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掌握了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而且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了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多创造适宜这种人才健康成长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信息技术课程在这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作两方面的尝试:一方面是创造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具体做法是: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学掌握。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比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已掌握基本编辑方法时,对一些修饰性操作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再比如,在学生已掌握主页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制作简单网页后,让他们自学掌握表格的运用,主题的配置等,通过这种方法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自学方式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了自信,并能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方位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用wpsforwindows或word设计贺卡、办报,用music作曲、用foxbase分析班级成绩,用internet进行信息交流等。具体操作是: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以学生自己报名的方式,组织兴趣小组。然后给每个不同的小组布置相应的任务,要求学生以课堂内外结合的方式(课外讨论规划,课内分工协作)完成这些任务。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两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计算机教学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教学,它需要教师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并结合教育理论指导,计算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很值得去探讨和实践。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的整合

下一篇:初中语文新课改下教师教学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