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初中生数学学习失败原因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5-07-07 08:52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学习;学生;问题
作者简介:刘显峰,任教于陕西省西安经发高级中学。
一、提出问题
  它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就是数学。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投入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它,甚至到大学也是一门必修的科目。然而,从进入初中后,面对学习科目的增加,特别是数学学科从算数向代数几何的转变,部分学生出现听不懂、学不会的情况,这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业发展。那么,初中生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阻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
  1.个体差异,自身原因是根本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后者包括智力、兴趣爱好、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情绪状态的差异.《心理学大词典》认为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2.学校,班级,教师环境是土壤
  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大环境,校风的影响不言而喻。
  (1)班级班风、学风
  班风与学风是一个班级兴衰之关键。中国古代圣贤就提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明了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今天的心理学家通过各种途径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环境造就人。如果班级的班风正、学风浓,就算是数学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也会受到整体的感染,学习自然慢慢进步。但如果班级纪律涣散,学习没有学样,迟到,早退旷课,上课吵闹等现象严重。作业不能按时,独立完成,学习无持之以恒精神等等。作卫生不能及时到位,讲脏话影响同学关系,穿着不当引起麻烦。遇事不能主动调节自己心情,影响了良好学习品质形成,同学交往中不知道该比些什么,比吃、比穿、比玩,心态不健康,不能有效控制自己言行,动不动就出口成“脏”。这样的班级会使人失去正确的方向,学好数学谈何容易。
  (2)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态度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作为传道授业的主要方式,是非常高效的、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了对课程不感兴趣和不重视的现象。这值得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风格,同是讲授,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取得不同的效果。一位热爱学生、教态优美、具有强大感染力个性,并通过有力的讲演、姿态和信赖的眼神对学生的反应做出积极评价的教师,肯定比冷淡学生、讲课有气无力,对学生的反应视而不见甚至做出消极评价的教师,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的课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学生的魅力。
  教学态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师德”。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共同的活动。首先,教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譬如,认为学生是能够学会、学好知识,具有个性差异和独立人格的人)是很重要的,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去对待他(她)们,更不能鄙视差生,这是出自教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其次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如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坦荡的情怀、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爱生敬业奉献的精神。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如果学生讨厌他们的数学教师,他能用心学数学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他(她)们的心理、关心他(她)们的身体、了解他(她)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及时地帮助他(她)们解决困难,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爱的存在,学生就会尊敬教师并迁移到热爱学习,这就是教学中的情感化。当一个和蔼可亲、可敬的教师用一种鼓励和期盼的眼神撒向学生的时刻,每个学生几乎都有一种内在表现自我的欲望,这一情景在课堂中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动力,学生的发展一定是令人鼓舞的。而这些鼓舞正是数学学困生所需要和渴望的。
  3.家庭和社会是催化剂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首要环境。其中,家庭教育是子女受到的第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环境在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却往往不得要领,存在不少误区(如动不动就体罚),从而影响了子女的健康成长,造成他们在待人接物、行为举止、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家庭感情气氛不和谐,学生处在偏激,压抑的环境之中,心理受到很大的创伤,学习效能感不强。对学生偶尔的失败,家长处理不好,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或厌学情绪。如果家长把学生的学习不当一回事,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那么学生自然不会对学习产生较强的进取心。
  4.社会对数学学科的要求和重视程度
  社会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体现在学校对数学科目课时的安排上;体现在教学大纲(标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上;体现在中考,高考的分值设置上。这些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学生,保证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时间。但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加重了学生和老师的精神负担,使得一些原本有困难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更难跟上繁重的课程,特别是无法面对“浩如烟海”的数学题。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要求高与自身能力不足的巨大反差很容易让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

 三、问题解决
  1.教师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权威杨乐院士在回答中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的问题时,就是很简短的三句话: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实践,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积累,三是循序渐进。这里所说的实践,就是做题,就是完成作业。
  及时进行小结,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完一个课题或是一个章节,就要及时进行小结。每一环节的落实程度如何,都直接关系到下一环节的进展和效果。一定要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经常进行阶段小结。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品质
  不少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并不是智力或其它方面有问题,而是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所以学习成绩总上不去。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应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坚韧性两方面着手。自觉性是指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能自觉地进行刻苦学习。当学生认识到当前学习与祖国未来和自己的未来的关系,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时,才能排除外界干扰与诱惑,使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学习目的越明确,对学习意义认识越清楚,学习的自觉性也就越强。坚韧性是指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品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而满怀信心地迎接困难,奋力拼搏战胜困难,就是意志的坚韧性的表现。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在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才不会灰心丧气;在取得好成绩时,也不会骄傲自满,而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奋勇前进。这种意志的品质,对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对数学学困生的辅导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及时解决学困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及时鼓励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这需要教师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坦诚地面对学生身上的各种问题和错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学会、学好。“舍弃”是教育不好学生的。
  4.保证家庭的环境和谐轻松
  家长要经常灌输一些读好书、学习好的思想,时间长了孩子也可以理解父母的苦心。为了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晚上家里大人可以忍住不看电视。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如有关学习资料或学习工具尽量满足。每天父母都监督学生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不是只责骂,而是共同查找原因。平时在家,父母与子女平等相处,经常沟通。家长经常鼓励学生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见解,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意见,及时引导,避免或很少用命令的语气促使和要求学生去学习或做事。
  总之,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必须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问题,指导学生培养坚定的学习毅力和顽强的学习精神,扫清他们严重影响他们正常学习的环境障碍。

上一篇: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初中英语音标教学之感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