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级中学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
发布时间:2015-07-11 08:47
论文关键词:初级中学 体教结合 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专家访谈、参考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上海南汇第二中学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初级中学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在实践中形成的特点与经验,剖析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进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1研究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2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意见》中指出: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促进青少年训练、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强化素质教育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体教结合”模式运用而生。对初级中学而言,体教结合将促进学校体育的深入开展,丰富学校体育的内容,使学校形成更为广泛的体育氛围,对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上海南汇第二中学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3结果和分析
3.1目前上海市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3.1.1“纵向连贯式”模式
以运动项目为单位,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纵向连贯式”学习和训练体系。如排球和击剑两个项目已经率先在上海形成这一模式,实现纵向的体育后备人才输送与培养。
3.1.2校体联合模式
根据不同的主管主体,有三种不同形式。(1)以教育部门管理为主体。那些有较好群众基础综合性的大项,偏重体能对于技术、技巧要求并不很高,在场地、器械方面没有特殊要求的运动项目,由现有中小学校培养其后备人才。(2)以体育部门管理为主体。把少体校部分项目放到普通中学,学生的训练和学习都在普通中学,学校负责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少体校教练负责学生的训练和比赛。(3)普通中学和少体校合作。运动员学籍纳入学校管理,既可单独编班上课,又可插班上课。
3.1.3训练中心模式
某些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普通学校无法满足训练需要,只能依托现有市、区体育局的训练中心,走训练中心与学校联办的模式。首先学生必须达到普通教育合格的水平,才能继续进行专业训练。如上海“东方绿舟”训练中心。
3.1.4社会化模式
它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其主体是俱乐部和学校,双方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如上海丛学娣篮球俱乐部、上海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等已经跟普通中学结合,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发展。
3.2上海南汇第二中学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
上海南汇第二中学是上海市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集体,浦东新区体教结合先进学校。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校园里体育活动氛围非常浓厚。近年来上海南汇第二中学在体教结合人才培养上积极探索,形成了符合学校工作实际和特点的模式。目前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模式:(1)在自行车项目上采取学校和少体校合作培养模式。运动员拥有双学籍,少体校负责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南汇二中负责人才的选拔和输送。(2)学校依托自身优势自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通过长年来的探索、实践,自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已形成了自身特点和优势,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情况如下:
3.2.1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体育专职教师11名,其中高级教师2名。教师专业跨度大:武术4名,篮球2名,体操1名,田径1名,足球1名、艺术体操和体育舞蹈各1名。学校教研组注重对体育教师个人理念的培养,树立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定期开展内部学术和基本功交流,探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运动队的建设,组内学习氛围浓厚,编写了多本校本课程。
3.2.2运动队建设
目前学校共设立了田径、武术、男篮、女篮、男足、女足、健美操、乒乓、桥牌、围棋、游泳等11支队伍。在运动队建设管理方面,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运动队规章制度。要求教师详细填写各队训练计划和小结,训练、比赛任务明确到个人。在运动队的训练时间选择上,一直以不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为原则。学校作为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来安排运动队的训练。体育课上任课教师加大运动队学生的运动量,基本上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利用活动课和拓展型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项技术训练。在不影响文化课学习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主要的训练计划和比赛任务。
3.2.3运动员管理
学校运动队的选材来源于普通班级的学生,在对运动队队员的管理上,体育教师在关注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提高的同时,还特别关心学生的文化学习。每学期期中和期末都要做好运动队队员的成绩统计、分析工作,经常和班级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以及在班级里表现情况,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和交流。其次注重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后,第一时间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学生荣誉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
3.2.4招生和人才输送
在招生方面,充分利用浦东新区体教结合学校的相关政策,有选择性的面向全区选择优秀体育人才入校学习,拓宽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的渠道与范围。同时在学生入校后,教师通过日常的体育课堂选拔体育人才。作为一项动态的长期性工作,通过不断选拔使运动队的队伍形成有效的梯队建设。人才输送方面,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学校通过高中生特招形式,共输送了27名体育后备人才到各级重点高中学习。
3.2.5学校政策
作为上海市贯彻《体育工作条例》的先进学校,校领导历来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为强化运动队的建设工作,学校把学生的获奖情况纳入班级、班主任考核内容中。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与学习。在教学改革上,试行3+2的课程模式(即一周三节体育课、一节活动课、一节拓展型课程),为更好地开展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全体教师和运动队队员的努力,学校各运动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田径队获得上海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男子团体第一名的成绩、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三连冠、浦东新区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区篮球比赛初中组第二名、区足球赛初中组第一名、区中小学生乒乓球团体比赛初中女子组第一名、区健身操比赛初中组一等奖、区学生武术操比赛一等奖、上海市中小学生围棋锦标赛初中男子组团体第一名。
3.3现阶段体教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南汇第二中学在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招生困难。很多家长和文化课教师反对学生参加运动队的训练,认为运动队的训练影响文化成绩,影响升学考试。优秀的体育后备苗子难找,选材条件突出的学生人数在逐年下降。其次,学生的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矛盾依然存在。体教结合的训练始终要以保障学生文化学习为原则。学生参加业余训练的时间过于紧张,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只能利用三节体育课的有限时间来进行训练。再次,运动员升学问题。社会上进行特招的学校资源太少,学生选择性较小。招生的方式过于单一,以学生的竞赛成绩作为选拔的依据,使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训练缺乏可持续性,拔苗助长,过分强调成绩。最后,体育教师训练水平有待提高。体育教师缺乏竞技体育运动系统训练方法和手段,导致未能全面提高运动员健康水平和发展身体素质。
4对策与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沟通交流
主管部门、体育教师要加大对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的宣传,扩大影响力。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和文化课教师进行沟通,尤其是提高文化课教师的思想认识,给予学校运动队建设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全校齐心协力做好学生以及家长的思想工作,使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其中。
4.2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是开展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创建良好体育氛围和体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4.3合理规划训练时间
学校领导、教学主管部门要对运动训练合理规划训练时间进行协调,对训练工作要给予最大的支持,同时对训练要提供后勤保障。
4.4努力解决毕业生的升学问题
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鼓励政策,要降低优秀体育特长生进入各级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入学、转学条件,确保每年招收体育特长生在当年学校招生计划中占有的比例,对于特殊体育人才经测试可采取免试或适当降低文化课考试成绩录取入学。学校积极拓展渠道,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毕业生的升学问题,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低年级的学生和家长树立信心。
4.5加强体育师资的培训
“体教结合”工作的开展要有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作风实的骨干教师队伍。从教育理念、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给予他们提供进修的时机,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训练和科研能力,为发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冉强辉,郭修金.上海市“体教结合”运行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马宣建.我国体教结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
[3]胡鹤雄.从上海市闸北区的实践看体教结合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6).
[4]上海市“体教结合”1o年发展历程.体育科研,2008,29(3).
[5]陈建华,王浩,李锂.人文体育观视野下“体教结合”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2oo8年规划课题.
论文摘要: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专家访谈、参考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上海南汇第二中学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初级中学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在实践中形成的特点与经验,剖析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进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1研究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2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意见》中指出: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促进青少年训练、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强化素质教育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体教结合”模式运用而生。对初级中学而言,体教结合将促进学校体育的深入开展,丰富学校体育的内容,使学校形成更为广泛的体育氛围,对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上海南汇第二中学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3结果和分析
3.1目前上海市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3.1.1“纵向连贯式”模式
以运动项目为单位,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纵向连贯式”学习和训练体系。如排球和击剑两个项目已经率先在上海形成这一模式,实现纵向的体育后备人才输送与培养。
3.1.2校体联合模式
根据不同的主管主体,有三种不同形式。(1)以教育部门管理为主体。那些有较好群众基础综合性的大项,偏重体能对于技术、技巧要求并不很高,在场地、器械方面没有特殊要求的运动项目,由现有中小学校培养其后备人才。(2)以体育部门管理为主体。把少体校部分项目放到普通中学,学生的训练和学习都在普通中学,学校负责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少体校教练负责学生的训练和比赛。(3)普通中学和少体校合作。运动员学籍纳入学校管理,既可单独编班上课,又可插班上课。
3.1.3训练中心模式
某些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普通学校无法满足训练需要,只能依托现有市、区体育局的训练中心,走训练中心与学校联办的模式。首先学生必须达到普通教育合格的水平,才能继续进行专业训练。如上海“东方绿舟”训练中心。
3.1.4社会化模式
它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其主体是俱乐部和学校,双方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如上海丛学娣篮球俱乐部、上海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等已经跟普通中学结合,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发展。
3.2上海南汇第二中学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
上海南汇第二中学是上海市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集体,浦东新区体教结合先进学校。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校园里体育活动氛围非常浓厚。近年来上海南汇第二中学在体教结合人才培养上积极探索,形成了符合学校工作实际和特点的模式。目前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模式:(1)在自行车项目上采取学校和少体校合作培养模式。运动员拥有双学籍,少体校负责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南汇二中负责人才的选拔和输送。(2)学校依托自身优势自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通过长年来的探索、实践,自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已形成了自身特点和优势,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情况如下:
3.2.1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体育专职教师11名,其中高级教师2名。教师专业跨度大:武术4名,篮球2名,体操1名,田径1名,足球1名、艺术体操和体育舞蹈各1名。学校教研组注重对体育教师个人理念的培养,树立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定期开展内部学术和基本功交流,探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运动队的建设,组内学习氛围浓厚,编写了多本校本课程。
3.2.2运动队建设
目前学校共设立了田径、武术、男篮、女篮、男足、女足、健美操、乒乓、桥牌、围棋、游泳等11支队伍。在运动队建设管理方面,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运动队规章制度。要求教师详细填写各队训练计划和小结,训练、比赛任务明确到个人。在运动队的训练时间选择上,一直以不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为原则。学校作为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来安排运动队的训练。体育课上任课教师加大运动队学生的运动量,基本上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利用活动课和拓展型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项技术训练。在不影响文化课学习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主要的训练计划和比赛任务。
3.2.3运动员管理
学校运动队的选材来源于普通班级的学生,在对运动队队员的管理上,体育教师在关注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提高的同时,还特别关心学生的文化学习。每学期期中和期末都要做好运动队队员的成绩统计、分析工作,经常和班级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以及在班级里表现情况,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和交流。其次注重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后,第一时间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学生荣誉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
3.2.4招生和人才输送
在招生方面,充分利用浦东新区体教结合学校的相关政策,有选择性的面向全区选择优秀体育人才入校学习,拓宽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的渠道与范围。同时在学生入校后,教师通过日常的体育课堂选拔体育人才。作为一项动态的长期性工作,通过不断选拔使运动队的队伍形成有效的梯队建设。人才输送方面,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学校通过高中生特招形式,共输送了27名体育后备人才到各级重点高中学习。
3.2.5学校政策
作为上海市贯彻《体育工作条例》的先进学校,校领导历来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为强化运动队的建设工作,学校把学生的获奖情况纳入班级、班主任考核内容中。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与学习。在教学改革上,试行3+2的课程模式(即一周三节体育课、一节活动课、一节拓展型课程),为更好地开展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6运动队成绩
经过全体教师和运动队队员的努力,学校各运动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田径队获得上海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男子团体第一名的成绩、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三连冠、浦东新区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区篮球比赛初中组第二名、区足球赛初中组第一名、区中小学生乒乓球团体比赛初中女子组第一名、区健身操比赛初中组一等奖、区学生武术操比赛一等奖、上海市中小学生围棋锦标赛初中男子组团体第一名。
3.3现阶段体教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南汇第二中学在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招生困难。很多家长和文化课教师反对学生参加运动队的训练,认为运动队的训练影响文化成绩,影响升学考试。优秀的体育后备苗子难找,选材条件突出的学生人数在逐年下降。其次,学生的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矛盾依然存在。体教结合的训练始终要以保障学生文化学习为原则。学生参加业余训练的时间过于紧张,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只能利用三节体育课的有限时间来进行训练。再次,运动员升学问题。社会上进行特招的学校资源太少,学生选择性较小。招生的方式过于单一,以学生的竞赛成绩作为选拔的依据,使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训练缺乏可持续性,拔苗助长,过分强调成绩。最后,体育教师训练水平有待提高。体育教师缺乏竞技体育运动系统训练方法和手段,导致未能全面提高运动员健康水平和发展身体素质。
4对策与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沟通交流
主管部门、体育教师要加大对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的宣传,扩大影响力。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和文化课教师进行沟通,尤其是提高文化课教师的思想认识,给予学校运动队建设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全校齐心协力做好学生以及家长的思想工作,使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其中。
4.2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是开展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创建良好体育氛围和体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4.3合理规划训练时间
学校领导、教学主管部门要对运动训练合理规划训练时间进行协调,对训练工作要给予最大的支持,同时对训练要提供后勤保障。
4.4努力解决毕业生的升学问题
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鼓励政策,要降低优秀体育特长生进入各级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入学、转学条件,确保每年招收体育特长生在当年学校招生计划中占有的比例,对于特殊体育人才经测试可采取免试或适当降低文化课考试成绩录取入学。学校积极拓展渠道,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毕业生的升学问题,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低年级的学生和家长树立信心。
4.5加强体育师资的培训
“体教结合”工作的开展要有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作风实的骨干教师队伍。从教育理念、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给予他们提供进修的时机,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训练和科研能力,为发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冉强辉,郭修金.上海市“体教结合”运行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马宣建.我国体教结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
[3]胡鹤雄.从上海市闸北区的实践看体教结合工作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6).
[4]上海市“体教结合”1o年发展历程.体育科研,2008,29(3).
[5]陈建华,王浩,李锂.人文体育观视野下“体教结合”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2oo8年规划课题.
上一篇:试析高中历史的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