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一单五环”生本课堂导向模式的构建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8 18:47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但因校情的差异,值得系统借鉴的成果和经验还不是很多。我校根据区域整体要求、学校实际情况和原有基础,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单五环”生本课堂导向模式。
  一、“一单五环”生本课堂导向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可见,课堂教学改革是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虽难度很大,但学校应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按国家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课堂转型。
  (二)学校发展和减负提质的需要
  现在,学校各类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行政部门、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也对学校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但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还是偏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这样也许能暂时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由于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使其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感觉学习压力很重,以致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而且以知识传授、大量训练为主的传统教学使学生和教师经常处于超负荷运作的状态,也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减负提质是学校和各方的一贯追求,也是学校提升档次、打造品牌的必然选择。
  (三)学法和教法改变的现实需求
  2012—2013学年初,我们对本校学生和教师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乏自主控制和参与意识,课堂中往往局限于被动听课,缺乏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缺乏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忽略了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个别学生有厌学情绪,他们很想改变现在的学习状态,却不知怎么改变。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困惑,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领悟不深刻,教学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课堂教学目标虚化、方法简单、过程形式化,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此外,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对于如何照顾到学生的个体需要,也缺乏清晰的思路。许多教师想改,但“课堂转型怎么转,朝哪里转”,却是他们的一大困惑。
  在上述背景下,由于“上级有要求、学校有思路、教师有意识、学生有愿望”,我校“一单五环”生本课堂导向模式应运而生。
  二、“一单五环”生本课堂导向模式的内容要点
  (一)“一单五环” 和“导向模式”的概念
  1.“一单”:导学任务单
  (1)学标呈现。学习目标应结合新课程目标,结合学生学情,多使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会解决”等可检测用语,努力做到简洁、准确、清晰。
  (2)温馨告示。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的整理概括、学习方法的指导、重难点问题的解析。它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有目的、深入地自学课本,使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有一定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3)预习自评。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情况作一个自评,将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整理,明确自己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点存在困惑,需要同学和老师怎样的帮助。
  (4)课堂任务。这部分主要包括:生活问题所引导的任务(注意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展示任务(限时、梯度、精度、变式),课堂合作探究任务(可与作业相联系延伸到课后),课堂知识点小结、归纳生成任务(以知识树、知识网填空形式为主)。
  我校的导学任务单以“建构主义支架教学理论”为依据,在编制时着重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第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第三,问题设计有层次性、梯度性;第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第五,不增加学生负担,对学生的自学时间提出建议,把部分课后作业整合重组到任务单里,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第六,改变传统导学案倚重知识性的设计,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五环”:教学过程中的“习、议、展、评、思”五个环节
  “习”是指预习自测(习而生疑),也就是上新课之前学生根据导学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测评。
  “议”是指师生/生生共议(师生/生生议疑),主要是指学生将自己的预习结果与同组同学进行讨论,教师指导并参与讨论,讨论错的原因和对的理由,还有一些不懂的知识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展”是指小组互展(互动展疑),主要是指展示学习过程、结果和展示小组及个体的风采,在展示、倾听(咀嚼)过程中,对习、议内容进行回顾和反刍,实现二次学习。
  “评”是指大家互评(评导结疑),主要指生生评、组组评、师生评等。
  “思”是指师生共思(反思升疑),师生一起反思总结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还存在哪些困惑,是否需要继续学习、延伸拓展。
  以“任务单”上的各个学习任务为主线,习、议、展、评、思各环节之间前者引领后者,紧密联系,有序递进,一脉相承。在整堂课中,教师的作用是:任务前置→课前检查→展示目标→答疑解惑→精讲深化→迁移检测。学生的任务是:自学教材、组内交流(可置课前)→领略情景、了解目标→讨论质疑、互动探究→班组展示、分析提升→检测学习、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课后拓展。
  3.导向模式的说明
  我们把学校整体推进的“一单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称之为导向模式,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尊重差异有自由,我们在积极引导教师按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关注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学生的学情差异、学科和课型的差 异等,给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二是坚守生本有底线,课堂一定要“以学为主,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二)“一单五环”的实质
  “一单五环”课堂教学是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构建的学生学、教师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方法和评价各方面,以期发挥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用和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力和教师的教学力均有提高。其实质就是从学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根据导学任务单先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生疑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合作小组建设和课堂评价
  “一单五环”生本课堂导向模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而要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和课堂评价机制建设是重要的内容。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我们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努力使学生在学业成绩、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在同伴关系方面有所改善,在学习的情感态度方面更积极。
  课堂评价主要针对小组和组员的课堂表现,评价要激发合作的主要特征:以讨论的形式研究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表达问题的解决过程)、展示(呈现自己或小组的学习、实践、思考的成果)、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完善小组建设和课堂评价体系,把小组建设、课堂评价与学生和班级的学期评优、评先结合起来;评价关注六个维度(自学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拓展的宽度、探究的速度、互动的温度、生成的高度),努力发挥评价的奖励作用和长效机制。
  三、“一单五环”生本课堂导向模式的推进策略
  (一)多项培训,更新理念——熟悉“一单五环”课堂导向模式
  1.教师
  (1)学校对教师的导向要求如下:
  ①创设愤悱情境——以掌握学情为前提,在学生学而有疑的状态下进行启发、指导。
  ②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组内、班内展示自学和小组讨论成果。
  ③调控教学节奏——围绕目标,把握方向;关注进度,重视生成;协调各方,差异发展。
  ④激发学生思维——努力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引发思维碰撞,鼓励难点探索。
  ⑤指导归纳提升——通过知识树、知识网等归纳形式,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简约化,同时做到对个体和小组的关怀。
  (2)培训策略:以校本研训为主要载体,形成教师专业培训(学习、培训、实践、反思)机制,让教师更新理念,熟悉“一单五环”课堂模式的理论依据和课堂流程。
  ①外出学习取经,特别是到省课改联盟学校学习,开设名师讲座和名师“坐堂会诊”活动, 发挥名师在课改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教师整体的课改意识。
  ②举办以课改为主题的教师、班主任论坛和课堂转型大讨论活动,征询教师意见建议,推广好的做法,稳步推进课堂转型。同时,请上级领导和相关专家亲临指导,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③加强课堂管理,各学科进行系列生本课堂“导向课”打磨活动,举行“课堂转型展示周”“课堂转型导向课”评比等活动,评选出“课改实验示范班”“课改先进教师”“课改先进备课组”等。
  ④创设集体备课时间(期初、期末、学生诚信考试时间等),提高集体备课效度。加强备课组建设,实施行政挂钩教研组(备课组)制度,落实任务单“三备一审”制度,开展任务单设计和研讨活动,严格把控任务单质量。
  ⑤大力开展教师课堂教学体验交流活动,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课例研究)和课后教学反思(博客互动),在实践体验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素养提升。
   2.学生
  (1)学校对学生的导向要求如下:
  ①有问题意识——通过预习,知其所知,还知其所不知,有备而来,重点参与。
  ②有质疑发难——专注倾听,大胆怀疑,积极思考,小心论证,勇于发言,个性张扬,合乎礼仪,暴露不足以有利提高。
  ③有合作探究——结伴前行,自助助人,探索研究,体验思维,交流对话,共识共进。
  ④有自悟自得——想清自身问题,弄懂深刻道理,自我总结提炼,系统结构重组,学思同步提升。
  ⑤有情意收获——在课堂教学情意场上,丰富情感,调整心态,良性交往,积极态度,形成观点,提升思维。
  (2)组成合理的学习小组,积极构建合作学习的有效机制,让学生熟悉和适应“一单五环”的课堂教学模式。
  班主任、任课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学科的差异等标准组建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一组为宜。对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学优、学中、学困三个层次的学生,并把学优生称为导学生,把学中生称为互学生,把学困生称为逐学生。在一定阶段后可尝试“中心组”或“助长之组”建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进一步,教师也能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来指导原组内的其他学生。
  ①小组建构要充分发挥小组组长的作用;建立小组评价、监督、激励机制;目标分解到组;注重组员分工;均衡设置小组成员学生表现积分。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座位的安排要使小组成员相对集中,但考虑到学生的视角和身高,“排排坐、围围坐、排围坐”等形式都可以。
  ②经 常开展组长培训和学生学习力培养活动(激驱教育、20个学习好习惯培养、学法指导等)。同时,每学年分学期开展组长和班长论坛,让学生干部通过相互学习来提升他们对班级和小组的管理能力,而学校和教师也能从学生的视野中了解课堂效率、小组和班级管理。
  ③每学期开展期初小组文化(取组名、树目标、提口号、设标志、有评价、常展示等)建设展评、期末优秀小组(小组学习、活动成果等)评选活动,学校组织相应小组成员外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示范指引,渐次提升——实践“一单五环”课堂
  1.以“五课”为载体,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学校深入开展“五课”活动,即行政推门课、名师推磨课、转型导向课、骨干示范课、青年汇报课,以“五课”为载体,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另外,每个教研组推荐1~2人参加学校的说课比赛,以期通过“五课”活动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2.以“比武”为推手,形成各科 “五环” 课堂特色
  定期举行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教学比武要体现“一单五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比武采用的导学任务单设计内容为本学科一个教学课时,具体内容自定。要求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等,参赛教师均要交教学设计(电子稿)和展示课件。
  (三)机制倾斜,引领变革——促进师生成长
  建立高效课堂教学的师生评价机制,以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和师生共同进步与发展的统一。
  1.对教师的评价
  领导小组结合考核方案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每学期评选“课改先进教师”“优秀导学任务单”“优秀导向课”等,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促进教师教学艺术的有效提升。
  2.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开展 “五星”(自主之星、参与之星、合作之星、展示之星、探究之星)评价,每周/月一次。每次评比后,把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记入成长记录,改变过去单一的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3.其他评价
  期末,通过每周/每月五星、听课记录、常规考核记录和平时查课情况反馈记录等材料评选出“课改先进班”(班级)、“课改先进备课组”(学科组)、“课改优秀学习小组”(学习组)。
  四、“一单五环”生本课堂导向模式的实践反思
  (一)初步成效
  1.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我校“一单五环”生本课堂导向模式推进一年多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参与意识、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了明显增强,学校的整体教学成绩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它还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特色发展。相信随着课堂转型探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学校各方面工作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2.教师的参研度和学生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教师在课堂转型的舞台上找到了新的展示机会和研究方向,通过课堂转型,许多教师的反思能力、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工作中也更有成就感。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得更主动、更快乐、更有效,课堂幸福指数提升。这些都是我校课堂转型工作成效的最佳体现,也是这项工作的主要归属点。
  3.家长的认可度和社会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学校多次邀请家长与子女同听一堂课,让家长了解转型后的课堂。当家长看到子女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家长会上听到子女能自信地介绍小组文化和小组学习活动成果,他们对课堂转型所带来的变化非常赞赏。此外,我校还应邀到其他学校作专题讲座,县内外许多学校(包括宁波、萧山等地的学校)也慕名来我校交流学习课堂转型工作,并感慨收获颇丰。我校的课改工作还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和许多专家的好评。
  (二)几点反思
  首先,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大同小异,导学案/任务单的质量和小组合作的效度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的敬业和钻研则是导学案/任务单编制和小组建设质量的保证,而学校的有效引领是提升教师课改意识和缩小教师间差异的主要抓手,因此,努力使课堂转型成为教师的主动需求,是学校课改工作的重心。
  其次,生本课堂生成性更强,教学进度和课堂容量是难点,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同时,学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时间段也应有所延长。
  再次,要努力去除伪学习、伪合作(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等影响课堂的负面因素,不断加强导学案/任务单有效性的研究,努力使其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载体,而不是增加学生负担的裹脚布。总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常规途径,减负提质是课改永恒不变的追求

上一篇:“磁发散与磁聚焦”模型在高考中的应用价值分

下一篇:高考中函数导数的综合应用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