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学生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探索问题和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有效学生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利用活动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极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在数学课中的疲劳,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汲取新知。苏霍姆林斯基说了这样一句话,“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能减轻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以进一步发展。
二、有效学生活动的四个要素
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活动的实效,我们要认真把握好活动的“四要素”,即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效果。
1.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时间。课堂四十五分钟,需要涉及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那么,师生的活动时间应如何分配呢?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也会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要求应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要多于教师的活动时间。如果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2.认真确定学生的活动内容。有了合理的时间安排,我们就要认真确定一下学生的活动内容了。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安排及训练要点来认真确定每节课让学生活动的内容。
3.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有课外的,也有课内的,在课堂上主要有:观察、动手操作,动脑,自主交流,小组探究、猜想、归纳、验证、推理等活动方式。
4.努力提高学生的活动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活动效果的好坏是检验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设计优劣的唯一标准。
三、有效学生活动的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老师要提高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要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时效性,则在备课中就要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学情。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导入是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它有明确要求:时间合理,一般以课前5分钟以内为宜;目的明确,明确学习任务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富有启发性,导入的问题情境要求是学生能部分了解又不完全理解的材料,使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
(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活动中获得新知。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顺利地进入到逻辑推理的证明,便轻松愉快地得到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课堂练习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②层次性原则;③启发性原则;④多样性原则;⑤少精活原则;⑥量力性原则。
2.练习设计的类型
①设计复习性练习;②设计准备性练习;③设计形成性练习;④设计基本性练习;⑤设计变式练习;⑥设计判断性练习;⑦设计混合性练习;⑧设计综合性习题;⑨设计拓广性练习;⑩设计系统性练习。
除以上练习设计外,为了反馈调节教学过程,检测评价教学效果,还需设计“检测性练习”。当然不是每堂课都要全用上面各类练习,应根据教学实际来确定。
四、课堂小结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成功设计好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做铺垫。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小结,只有组织好课堂小节的数学课才能算是一堂完整的数学课。
由此可见,数学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的教学设计是立足在教师的教学基础上的,从而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要有追求有效课堂教学的愿望,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才可能设计出有效的学生活动,有了有效的学生活动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