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传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实践问题和方

发布时间:2015-08-31 11:2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6-0045-04
  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层次也不能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特别是更注重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一、扬州魅力传统文化
  扬州这个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名城,具有悠久、博大、深邃、厚重的传统文化,学生置身其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扬州文化主要通过扬州的民众生活、民间工艺和传统演艺等载体来传承。可将其细分为三个模块:(1)扬州的民众生活。包括扬州园林、扬州小巷、扬州民居、扬州烹饪、扬州沐浴等;(2)扬州的民间工艺。包括扬州雕版印刷、扬州漆器、扬州玉器、扬州剪纸、扬派盆景等;(3)扬州的传统演艺。包括广陵琴派、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木偶、扬州扬剧等。
  二、传统文化背景下“三把刀”专业的诞生
  “扬州三把刀”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扬州三把刀”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它已融入千家万户,与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息息相关,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扬州三把刀”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是休闲经济的一个范畴,它能较好地满足百姓富裕后的需求,是时代的需要,符合时代理念。“扬州三把刀”正在与高科技融合,以其独具的服务性和大众性,成为极具影响力和开发价值的技术工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其实用性日益凸现。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扬州商务高职校”)是“扬州三把刀”教育、培训的发祥之地。学校以改造、创新传统服务业、传统手工业为重点,以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商务业、信息技术业为方向,立足三产,联动二产,具有鲜明扬州地域文化特色、具有较为浓烈的现代教育理念追求。学校依托扬州地方文化特色,精心打造了以“扬州三把刀”为特色的服务性专业,有厨刀——烹饪专业、剃头刀——美容美发形象设计专业、修脚刀——中医足部保健专业,也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等有地域特点的服务性专业。其中中餐烹饪专业创办于1959年,是学校的起家专业、主打专业,也是学校众多专业中历史最长、特色最明显、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专业。2011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后,中餐烹饪已成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中餐烹饪专业50多年的办学积淀,为专业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美容美发形象设计专业创办于1997年,规模不断壮大,从最初三年制的中专发展到五年高职和三年中专同步进行。该专业已拥有完善的教学与实训设备,并在扬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多家知名美容美发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中医足部保健专业创办于1996年,并逐步将传统的修脚技艺与足部保健和中医理疗知识相结合,主要举办三年制中专教育,并聘请行业中的专家集中授课、讲座,结合扬州地方修脚刀的行业特色,专业定位准确,学生就业有保障。
  三、传统文化融入“三把刀”专业建设的实践
  (一)确立专业建设原则
  习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职业学校要特别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全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确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职业学校,怎样培植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要遵循以下原则。
  1.传承扬弃原则。专业学习中对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有所扬弃,要坚持推陈出新和革故鼎新,特别是传统专业建设中对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师带徒的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2.素质为先原则。在专业建设时秉承素质为先的原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一大体现。现代服务业教学的定位,已经不仅停留在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素质的养成,德育为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
  3.能力为重原则。所谓的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其中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开展研究性学习最能体现实践性原则。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开放性原则。所谓的开放性,从学习目标上看,除要达到教材规定的目标外,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水平不同,而表现出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性;从学习内容上看,除课堂学习外,可从互联网上获取,也可从社会调查中探寻;从学习方式上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学习结论来看,不拘泥于一种结论和答案。
  (二)探寻专业建设路径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与服务型人才的培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实习就业的现状、岗位的实际需求让学生主动学习文化,这推动了扬州传统文化融入专业建设。
  1.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新时期的服务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传统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笔者围绕服务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培养思维模式、提升人文素养为目的,以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国学经典选读、文化经典(古诗、名曲、名画)赏析等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探索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成绩考核办法以及师资力量培养在内的扬州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方案,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以最终实现技能与人文相融,传承与创新并重,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目标。
  2.进行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其针对性、 实用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性与衔接性。针对性:针对烹饪、美容美发形象设计、中医足部保健专业侧重于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国学经典选读等课程;针对全校学生开设文化赏析课程。实用性: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广博深厚,课程设置上应注重专业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体化,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实用性,加强以知识点为教学结构,而不要求面面俱到。衔接性:扬州传统文化与专业历史、理论等内容紧密关联,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安排中,既要相互呼应,又要避免重复,注意其交叉性与衔接性。
  (1)课程群及教材建设。
  从扬州商务高职校目前开设的课程来看,除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之外,探索性地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一些人文课程,诸如职校生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学生礼仪、“仁”文化、墨子文化,名画名曲名诗赏析等,特别提出以选修的方式先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国学经典导读、扬州传统文化等课程,且注意其课程开设的渐进性与合理性。并根据专业特色,拟定教学纲要,已经投入使用的特色校本课程有《诗词赏析》、《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手册》,正在开发的有《墨子文化读本》、《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读本》等。
  (2)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专题讲座和经典导读为主、网络教学为辅、课外实践为补充和延伸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创造开放式教学环境,使理论讲授、网上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第一,专题讲座模式。紧紧围绕课程教育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专业特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以知识点为教学结构形式,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具体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扬州地方文化的特色、中国古典文学艺术鉴赏等。教学时间为一年级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由3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讲授传统文化之精髓。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学习和掌握服务型专业岗位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经典导读模式。从国学经典著作中撷取其精华篇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同样以知识点为教学结构形式,在新生入校的第二学期开设国学经典导读。其宗旨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其具体内容分别是:《〈弟子规〉选读》、《古诗一百首赏析》、《名曲一百首欣赏》、《名画一百幅欣赏》、《“仁”文化读本》、《墨子文化读本》等。其目的是从另一角度,以导读的形式对职校生渗透传统文化。
  第三,网络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整合人文社科知识课程体系,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交互性和衔接性,共同构建“国学文化教育”论坛,以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国学经典导读为主,结合扬州传统文化等课程,设置网上师生互动答疑平台,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便利条件。
  第四,课外实践模式。以“五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组建“职校生国学兴趣小组”,组织各种演讲、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节,举行国学知识竞赛及“我读古典诗词”系列活动,设立奖项,以奖促学,重视校园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等,做到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活跃校园气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扩大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文化校园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中和在自身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校园文化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它与各种社会文化息息相关。校园文化一方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社会文化的养分,一方面也不断地以自己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及其产生的特殊冲击力作用于社会文化。而今,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职业学校的规模逐渐扩大,生源地范围也日益扩展,校园不再封闭,各种非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世俗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冲击,实用主义的盛行,使传统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学校打造了勤园、能园、仁园、正园等主题园来凸显文化内涵。
  仁园:以儒家文化的“仁”为主题,塑造雷锋像,开辟雷锋宣传栏、 “小红帽”志愿者专栏,宣传雷锋式的“小红帽”志愿者事迹,依托专业技能,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走进聋哑康复中心,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菜品加工、理疗按摩、足部保健、美容化妆、家电维修、网络技术服务,引领学生成人。
  勤园:以“扬州三把刀”文化雕像为特色,引导师生崇尚劳动、掌握技能、学习地域文化。张贴优秀师生员工的照片和导师寄语,悬挂相关实训基地匾额。开展“六个一”(一个奋斗目标、一条信奉的格言、一个崇拜的人物、一个闪光点、一个兴趣爱好、一个人生计划)的学生个人文化名片评比表彰活动,通过橱窗、黑板报、校园网、校报等大力进行宣传,打造职业学校的“星星家园”。
  能园:塑造伊尹像,“扬州三把刀”、技术技能大师群像,运用图文形式展示烹饪、美容、美发等专业技能发展史,挖掘历史典故,追溯文化渊源,对学生进行专业历史教育,浓郁专业氛围。
  正园:设立“集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谱写新篇章”的浮雕。雕刻孔子、黄炎培、苏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家头像,刻写他们的名言,引导学生树“正”气,说“正”话、作“正”人,明辨是非,敢于决断。“正文化”也体现于学校有形无形的文化建设之中,教学楼、实训楼和图书馆等建筑物构成“品”字型,以“正”为魂。
  调查显示,通过这样的校园环境建设,90%以上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震撼心灵”、“提高了文化修养”、“获得文化享受”、“学到了有益的知识”、“开阔了眼界”。
  四、“三把刀”专业建设成效
  对于扬州而言,“三把刀”世界闻名,扬州炒饭世界闻名,淮扬菜系世界闻名,扬州修脚世界闻名;对于学校而言,“三把刀”专业建设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初见成效。
  学生行为规范,举止 文明,气质儒雅。早读课,学生朗诵古诗文;课间操,师生同打太极拳;晚自习,学生静心练书法;广场文艺晚会,师生同台展示风采。
  近几年来,“三把刀”专业学生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46枚奖牌(36金65银145铜),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33枚奖牌(22金7银4铜)的好成绩。并鼓励学生创业,“三把刀”专业入驻园区的学生创业公司近30家,主要从事文化制作及传播、餐饮制作及销售、综合服务等与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
  另外,“三把刀”服务业人才供不应求,学校已成为“三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外交部、财政部)“二委”(发改委、中纪委)、“一厅”(中央办公厅)“一堂”(人民大会堂)人才培训基地。学生就业遍布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中有的在中直机关和中央领导同志家执厨,有的效命于我驻联合国和各驻外机构,更多的是大饭店、大宾馆的骨干力量。
  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丰厚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学习专业、培养专业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服务型人才。

上一篇:我国高职教育现代性演进及增长的研究综述

下一篇: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