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韶关市高等
发布时间:2015-10-04 14:48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韶关市急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出发,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韶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构想。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 资源整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必须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温家宝总理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从实现国家现代化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非常有希望、有前途的事业”;并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进一步说明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践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既紧迫。
现阶段,广东韶关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同全国一样,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非常紧迫。实施“特色经济、科教兴市、区域合作和绿色韶关”四大战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等,迫切需要大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实现“粤北经济强市、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山水名城、和谐韶关”五个方面建设目标的基础。那么,这样的高技能人才从何获取呢?一是引进,二是培养。韶关市地处粤北山区,属于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相对困难。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紧缺,引进此类人才相对更加困难。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走自己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道路。进一步提升韶关市职业教育水平,是现阶段韶关市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广东省韶关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韶关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好。“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7所(其中,技工学校16所,其他中等职业学校21所)。另有非学历职业培训学校38所。37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属政府办学27所,属民办学校10所。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的11所(舍卫校和技校),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省骨干示范性专业5个,市骨干示范性专业9个。每万人口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241人,名列广东省前茅。”但是,韶关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却不乐观:一是没有市属的高等职业院校;二是没有充分利用好设立在本地区范围内的高等职业院校——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初级技术人才和中级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级技能型人才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全国的形势是这样,韶关市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韶关市应该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韶关市职业教育水平。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韶关经济
1 高等职业教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要求是:“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现阶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2 韶关经济发展形势。目前,韶关市正处在加快发展时期。2004、2005、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1%、9.9%和12.4%。“十一五”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韶关市经济社会仍会处于“黄金发展期”。韶关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为韶关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接纳国际资本创造了条件;国内政治稳定、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势头,为韶关市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宏观环境;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带动韶关市经济加快发展。而且。随着韶关市适度超前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承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以及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省东西北振兴计划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等,都将为韶关市加快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机遇。
同时.韶关市也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期。由于省内其他山区市竞相崛起,韶关市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步弱化,争当山区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2006年,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韶关的经济总量排在了第15住,在山区市中总量由前年的第一位下滑到第二位,清远市的总量超过了韶关;从发展速度看,gdp增长12.4%,在山区市中仅比梅州稍快。排倒数第二,远远低于清远、河源均增长27.3%的经济发展速度。
现阶段,韶关市加快经济发展实施“特色经济、科教兴市、区域合作和绿色韶关”四大战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山水名城,和谐韶关五个方面的建设目标。
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韶关经济建设目标,人才是关键。而人才匮乏问题是制约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3 高等职业教育在韶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为韶关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随着韶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时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提供。
(3)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成为地方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随着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许多只有中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人被迫下岗,而高新技术工种岗位又大量缺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将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实现;同时,企业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高级技术教育,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了解国内外行业的最新成果,预测发展趋势,适应转产咨询等;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本地的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这些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他们没有受过更多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要求。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使他们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三、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高等职业院校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韶关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该枝是2000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76年3月的韶钢职工大学。这所隶属于韶钢集团公司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教职工430余人、全日制在棱生7800余人的较大规模的现代化高等学府。该校建有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基础教学部,开设高等技能型专业31个,其中两年制“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为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2006年6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良好”等级。建校以来。已经为广东省培养了8000余名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如此优质的高职教育资源,在过去的时间里,却与韶关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不够紧密。每年就读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韶关籍学生屈指可数,因而也就未能为韶关地区培养出更多人才。究其原因,可能是该院隶属于韶钢集团公司,因而韶关市忽略了对其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隶属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够通过现有的高职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为韶关经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再一个可能是韶关地区的考生与家长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了解不多,认识不够,导致韶关地区考生舍近求远到外地就读同等条件的高职院校,也导致有此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没有条件继续接收高等教育。结果,建校以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为广东各地输送了8000多名社会经济建设的急需人才,却没有能为韶关本地区输送多少人才。韶关人民没有能够充分享受家门口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实际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韶关经济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是如果在韶关地区再建设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也会造成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浪费。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合理整合本地区现有高职教育资源,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投资扩建一所适应韶关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棱。韶关市政府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现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优势,梳理、整合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形成一所多专业、综合性的高等职业院校,并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本地区未能升入大学学习的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其他需要继续接收高等职业教育或者职业培训的人们就读本地高职院校,一可以培养大批韶关经济发展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离技能人才,二可以全面提高韶关劳动者素质。如果韶关市政府能够积极整合松山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则对于广东松山职业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韶关经济的腾飞都具有重大意义。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地理位置毗邻佛教圣地南华寺,在韶关市大南华发展战略中,松山学院的校园占地在大南华规划范围之内。随着大南华的开发,学院发展面临搬迁的可能。假如学院校址需要为大南华发展战略让道而另迁新址,则韶关市政府可以借此机会进行高职教育办学资源的整合。在迁址的同时,政府投入资金,再适当合并相关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新址上建设韶关市一流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假如学院不迁址,韶关市政府也应该认识到松山学院对韶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给予一定的财政投入与资源支持,比如增加土地资源等办学硬件。松山学院目前在校生7200多人,现有校园占地面积已经严重制约了学院的继续发展,如果在韶关市政府的支持下,让松山学院得到更大发展,必将造福韶关人民,造福韶关经济发展。期盼韶关市政府合理利用、科学整合松山学院优质教学资源。挖掘韶关高职教育发展潜力,发展韶关市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韶关市职业教育水平。
四、结束语
盼望在不久的将来,在韶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种社会办学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韶关大地上能够崛起一座宏伟壮观的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府。这座学府将为韶关经济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建设粤北经济强市、变通枢纽、区域中心、山水名城、和谐韶关的美好蓝图就能够早日实现!韶关市将会真正发展成为一座充满生机活力、适宜创业居住、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现代化粤北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全省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典范。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 资源整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必须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温家宝总理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从实现国家现代化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非常有希望、有前途的事业”;并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进一步说明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践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既紧迫。
现阶段,广东韶关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同全国一样,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非常紧迫。实施“特色经济、科教兴市、区域合作和绿色韶关”四大战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等,迫切需要大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实现“粤北经济强市、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山水名城、和谐韶关”五个方面建设目标的基础。那么,这样的高技能人才从何获取呢?一是引进,二是培养。韶关市地处粤北山区,属于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相对困难。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紧缺,引进此类人才相对更加困难。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走自己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道路。进一步提升韶关市职业教育水平,是现阶段韶关市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广东省韶关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韶关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好。“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7所(其中,技工学校16所,其他中等职业学校21所)。另有非学历职业培训学校38所。37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属政府办学27所,属民办学校10所。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的11所(舍卫校和技校),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省骨干示范性专业5个,市骨干示范性专业9个。每万人口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241人,名列广东省前茅。”但是,韶关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却不乐观:一是没有市属的高等职业院校;二是没有充分利用好设立在本地区范围内的高等职业院校——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初级技术人才和中级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级技能型人才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全国的形势是这样,韶关市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韶关市应该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韶关市职业教育水平。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韶关经济
1 高等职业教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要求是:“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现阶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2 韶关经济发展形势。目前,韶关市正处在加快发展时期。2004、2005、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1%、9.9%和12.4%。“十一五”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韶关市经济社会仍会处于“黄金发展期”。韶关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为韶关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接纳国际资本创造了条件;国内政治稳定、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势头,为韶关市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宏观环境;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带动韶关市经济加快发展。而且。随着韶关市适度超前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承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以及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省东西北振兴计划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等,都将为韶关市加快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机遇。
同时.韶关市也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期。由于省内其他山区市竞相崛起,韶关市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步弱化,争当山区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2006年,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韶关的经济总量排在了第15住,在山区市中总量由前年的第一位下滑到第二位,清远市的总量超过了韶关;从发展速度看,gdp增长12.4%,在山区市中仅比梅州稍快。排倒数第二,远远低于清远、河源均增长27.3%的经济发展速度。
现阶段,韶关市加快经济发展实施“特色经济、科教兴市、区域合作和绿色韶关”四大战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山水名城,和谐韶关五个方面的建设目标。
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韶关经济建设目标,人才是关键。而人才匮乏问题是制约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3 高等职业教育在韶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为韶关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随着韶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时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提供。
(2)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普遍提升韶关市人口素质。韶关市中职教育发展势头良好,能够保证高比例未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使其成为具有中等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但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呼唤高素质的劳动者,迫切需要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劳动者。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如果能够使韶关市每年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中毕业未升入大学的人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则韶关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将会得到普遍提高,韶关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将带来韶美人口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韶关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年规划(2001—2010年)中提出。“从2001年开始对普通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实行为期半年的职业技术培训。”如果韶关市举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就能够改变“为期半年的职业技术培训”的低水平标准,就能够保证他们接受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韶关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必然带来韶关经济的全面发展。
(3)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成为地方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随着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许多只有中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人被迫下岗,而高新技术工种岗位又大量缺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将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实现;同时,企业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高级技术教育,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了解国内外行业的最新成果,预测发展趋势,适应转产咨询等;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本地的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这些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他们没有受过更多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要求。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使他们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三、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高等职业院校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是韶关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该枝是2000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76年3月的韶钢职工大学。这所隶属于韶钢集团公司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教职工430余人、全日制在棱生7800余人的较大规模的现代化高等学府。该校建有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基础教学部,开设高等技能型专业31个,其中两年制“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为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2006年6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良好”等级。建校以来。已经为广东省培养了8000余名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如此优质的高职教育资源,在过去的时间里,却与韶关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不够紧密。每年就读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韶关籍学生屈指可数,因而也就未能为韶关地区培养出更多人才。究其原因,可能是该院隶属于韶钢集团公司,因而韶关市忽略了对其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隶属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够通过现有的高职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为韶关经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再一个可能是韶关地区的考生与家长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了解不多,认识不够,导致韶关地区考生舍近求远到外地就读同等条件的高职院校,也导致有此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没有条件继续接收高等教育。结果,建校以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为广东各地输送了8000多名社会经济建设的急需人才,却没有能为韶关本地区输送多少人才。韶关人民没有能够充分享受家门口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实际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韶关经济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是如果在韶关地区再建设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也会造成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浪费。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合理整合本地区现有高职教育资源,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投资扩建一所适应韶关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棱。韶关市政府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现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优势,梳理、整合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形成一所多专业、综合性的高等职业院校,并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本地区未能升入大学学习的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其他需要继续接收高等职业教育或者职业培训的人们就读本地高职院校,一可以培养大批韶关经济发展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离技能人才,二可以全面提高韶关劳动者素质。如果韶关市政府能够积极整合松山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则对于广东松山职业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韶关经济的腾飞都具有重大意义。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地理位置毗邻佛教圣地南华寺,在韶关市大南华发展战略中,松山学院的校园占地在大南华规划范围之内。随着大南华的开发,学院发展面临搬迁的可能。假如学院校址需要为大南华发展战略让道而另迁新址,则韶关市政府可以借此机会进行高职教育办学资源的整合。在迁址的同时,政府投入资金,再适当合并相关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新址上建设韶关市一流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假如学院不迁址,韶关市政府也应该认识到松山学院对韶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给予一定的财政投入与资源支持,比如增加土地资源等办学硬件。松山学院目前在校生7200多人,现有校园占地面积已经严重制约了学院的继续发展,如果在韶关市政府的支持下,让松山学院得到更大发展,必将造福韶关人民,造福韶关经济发展。期盼韶关市政府合理利用、科学整合松山学院优质教学资源。挖掘韶关高职教育发展潜力,发展韶关市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韶关市职业教育水平。
四、结束语
盼望在不久的将来,在韶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种社会办学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韶关大地上能够崛起一座宏伟壮观的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府。这座学府将为韶关经济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建设粤北经济强市、变通枢纽、区域中心、山水名城、和谐韶关的美好蓝图就能够早日实现!韶关市将会真正发展成为一座充满生机活力、适宜创业居住、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现代化粤北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全省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典范。
上一篇:关于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管窥
下一篇:浅析高职会计教育的反思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