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5-10-04 14:52
摘 要: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本文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职业道德等方面作为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重点,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性地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核、学生常规管理、实践性教学、开放式教育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基本素养教育和评价,探讨教育的有效性,努力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与要求的、内在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职业基本素养 有效性
原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在2009年7月7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讲座》中谈到:“要强调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再一个系统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培养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能,而且要有深厚的素养,要二者兼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育。
一、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企业是接纳高职学生最多的地方,所以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评判和就业需求情况对于我们研究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指标。在考察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要求方面,本课题将设计的问题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10个方面。专业基本技能是高职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强调专业的适用性和对口性,是属于第一层次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在企业“留得下”。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高职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它应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社会适应能力是企业考察高职学生是否“用得上”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创造并能提供给个人的工作岗位愈来愈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工作空间越来越大,工作的迁移性和工种的可变性要求日益凸显,工作岗位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毕业生在多样性、多变性的职业生涯中具有专业发展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专业发展能力的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表现出优越性,形成高职学生进入职业生涯后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决定高职学生是否“能发展”的主要指标。
二、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内容
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的教育内容可分成三个方面,即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态度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1]。职业基本素养是所有高职业学生就业时必须的基本素养,而且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
1.职业道德教育涵盖了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出这个问题,在中共历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是第一次。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公民意识教育正在逐步地引起公民的重视。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作为高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是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基础要求。
2.职业态度教育具体体现在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情绪控制、社交礼仪、企业文化等方面。通过团队合作教育,让学生学会建立信任、处理冲突、坚定不移地行动和对彼此负责任;沟通能力和社交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能优雅得体地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以达到预期目标;高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情感体验复杂而丰富,情绪波动较大,经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惑。学会认知情绪,可以帮助学生根据环境条件积极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理、判断情绪的影响、做出合适的行为反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具有强烈的向心力,而通过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可以让学生尽快地与企业主体或多数员工形成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增强企业的活力。
3.职业发展教育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面试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教育上。学习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行为或思维方面比较持久变化的内在素质,并且,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2]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到:在未来只有那些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和不断学习的组织,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创新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突破常规和传统,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思路;创新的硕果总是青睐那些敢于冒险、充满智慧、善于创新的人,如何培育具有上述创业素质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途径和评价方式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通过何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何评价教育的有效性,我院在实践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核、学生常规管理、实践性教学、开放式教育四个方面对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教育进行评价,采用“30%+40%+20%+10%的比例制订了评价方案,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的主要依据之一。
①我院将职业基本素养的内容设置了独立的课程进入课堂,编写了专用教材《大学生职业基本素养》上下册(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以讲座、学生自我测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和评价。
②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中,要有素质目标;课程单元教学中,要有情感目标,在课程的考核中体现教育效果。
③“两课”教育由单纯的课堂理论灌输转变为职业理想教育,把脚踏实地的努力和集体荣誉感、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感统一起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法制教育与校纪校规、文明守纪相结合,将职业纪律渗透到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张瑞敏曾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2.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作为职业基本素养评价的主要渠道
我院将学生职业基本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到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中,如“十率”(到课率、缴费率、就寝率等)的执行情况、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主题班会的表现力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建立了院校管理特点的评价指标。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多给学生开展如演讲比赛、辩论赛、isas竞赛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合作完成的竞赛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独力思考的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
如在创新能力教育的主题班会中,针对思维定势这一常见思维模式,通过《玩具公司方案》的拓展训练,即5-7人一组,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新的玩具创意,可以是任何类型、针对任何年龄阶段,唯一的一点要求就是要有新意,然后组长对他们设计的玩具进行一个详尽的介绍。在每个组做完自己的介绍之后,让大家评判出最好的组,即以最少的成本做出了最好的创意。还可以借助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美国心理学家尤金·劳斯赛的创造力水平测试、普林斯顿“人才开发公司”创造力测试题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测试。
3.实践性教学也是职业基本素养教育和评价的主要环节
目前我院与大多数职业院校一样,跟企业有不同层次的校企合作,学生在订单班的培养、工学交替或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将会深层次地了解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很多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很值得高职院校的学习和借鉴的,并要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如诚信教育、创新教育、事业心、责任感、荣誉感的培养,爱岗敬业精神的培育等。在碰到实际问题时,他们才能深刻地意识到坚忍不拔品质的重要意义,深切体会到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真切体察社会对“职业人”的要求。实践教学过程中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表现评价也是职业基本素养评价的指标之一。
4.制度保障是学生开放式接受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实施中,我院制订了开放式教育的相关具体规定,比如定时观看新闻联播节目;定期组织观看特定的影片与视频,如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等;从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传播载体中收集相关信息加以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新知识不断涌现,旧知识折旧加速,我们将面临着愈演愈烈的竞争和压力,使学生意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遵纪守法、发奋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相处等。
将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和评价贯穿于课内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之中的培养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学生素质培养及逐步提高职业素养方面具有明显的有效性。加强对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教育,将为高职学生提供最广泛的从业机会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与评价研究》(编号:10c025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组编.与人交流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
关键词:职业基本素养 有效性
原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在2009年7月7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讲座》中谈到:“要强调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再一个系统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培养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能,而且要有深厚的素养,要二者兼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育。
一、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企业是接纳高职学生最多的地方,所以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评判和就业需求情况对于我们研究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指标。在考察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要求方面,本课题将设计的问题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10个方面。专业基本技能是高职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强调专业的适用性和对口性,是属于第一层次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在企业“留得下”。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高职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它应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社会适应能力是企业考察高职学生是否“用得上”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创造并能提供给个人的工作岗位愈来愈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工作空间越来越大,工作的迁移性和工种的可变性要求日益凸显,工作岗位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毕业生在多样性、多变性的职业生涯中具有专业发展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专业发展能力的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表现出优越性,形成高职学生进入职业生涯后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决定高职学生是否“能发展”的主要指标。
二、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内容
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的教育内容可分成三个方面,即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态度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1]。职业基本素养是所有高职业学生就业时必须的基本素养,而且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
1.职业道德教育涵盖了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出这个问题,在中共历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是第一次。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公民意识教育正在逐步地引起公民的重视。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作为高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是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基础要求。
2.职业态度教育具体体现在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情绪控制、社交礼仪、企业文化等方面。通过团队合作教育,让学生学会建立信任、处理冲突、坚定不移地行动和对彼此负责任;沟通能力和社交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能优雅得体地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以达到预期目标;高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情感体验复杂而丰富,情绪波动较大,经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惑。学会认知情绪,可以帮助学生根据环境条件积极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理、判断情绪的影响、做出合适的行为反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具有强烈的向心力,而通过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可以让学生尽快地与企业主体或多数员工形成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增强企业的活力。
3.职业发展教育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面试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教育上。学习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行为或思维方面比较持久变化的内在素质,并且,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2]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到:在未来只有那些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和不断学习的组织,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创新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突破常规和传统,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思路;创新的硕果总是青睐那些敢于冒险、充满智慧、善于创新的人,如何培育具有上述创业素质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途径和评价方式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通过何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何评价教育的有效性,我院在实践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核、学生常规管理、实践性教学、开放式教育四个方面对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教育进行评价,采用“30%+40%+20%+10%的比例制订了评价方案,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的主要依据之一。
1.将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和评价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是基本保证
①我院将职业基本素养的内容设置了独立的课程进入课堂,编写了专用教材《大学生职业基本素养》上下册(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以讲座、学生自我测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和评价。
②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中,要有素质目标;课程单元教学中,要有情感目标,在课程的考核中体现教育效果。
③“两课”教育由单纯的课堂理论灌输转变为职业理想教育,把脚踏实地的努力和集体荣誉感、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感统一起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法制教育与校纪校规、文明守纪相结合,将职业纪律渗透到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张瑞敏曾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2.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作为职业基本素养评价的主要渠道
我院将学生职业基本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到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中,如“十率”(到课率、缴费率、就寝率等)的执行情况、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主题班会的表现力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建立了院校管理特点的评价指标。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多给学生开展如演讲比赛、辩论赛、isas竞赛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合作完成的竞赛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独力思考的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
如在创新能力教育的主题班会中,针对思维定势这一常见思维模式,通过《玩具公司方案》的拓展训练,即5-7人一组,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新的玩具创意,可以是任何类型、针对任何年龄阶段,唯一的一点要求就是要有新意,然后组长对他们设计的玩具进行一个详尽的介绍。在每个组做完自己的介绍之后,让大家评判出最好的组,即以最少的成本做出了最好的创意。还可以借助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美国心理学家尤金·劳斯赛的创造力水平测试、普林斯顿“人才开发公司”创造力测试题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测试。
3.实践性教学也是职业基本素养教育和评价的主要环节
目前我院与大多数职业院校一样,跟企业有不同层次的校企合作,学生在订单班的培养、工学交替或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将会深层次地了解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很多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很值得高职院校的学习和借鉴的,并要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如诚信教育、创新教育、事业心、责任感、荣誉感的培养,爱岗敬业精神的培育等。在碰到实际问题时,他们才能深刻地意识到坚忍不拔品质的重要意义,深切体会到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真切体察社会对“职业人”的要求。实践教学过程中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表现评价也是职业基本素养评价的指标之一。
4.制度保障是学生开放式接受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实施中,我院制订了开放式教育的相关具体规定,比如定时观看新闻联播节目;定期组织观看特定的影片与视频,如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等;从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传播载体中收集相关信息加以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新知识不断涌现,旧知识折旧加速,我们将面临着愈演愈烈的竞争和压力,使学生意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遵纪守法、发奋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相处等。
将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和评价贯穿于课内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之中的培养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学生素质培养及逐步提高职业素养方面具有明显的有效性。加强对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教育,将为高职学生提供最广泛的从业机会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与评价研究》(编号:10c025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组编.与人交流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
上一篇:浅析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下一篇:浅析会计实验在创新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