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 全面 全程 全体 体系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
发布时间:2015-10-04 14:52
论文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索构建“全面、全程、全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能。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成长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职业生涯理论推出全新的理念,认为职业生涯不只是拥有一份职业,更是贯穿人生决定如何生活的过程。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和人生环境相结合,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进行测量、分析的基础上,再结合个体的兴趣、性格、能力和社会的实际情况等综合分析,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此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等行之有效的计划,进而采取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根据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人的成长发展初期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引导,对将来的职业成长乃至整个人生的成长都是重要的。
1953年美国耶鲁大学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项有关目标的调查,被调查的学生中10%的学生确认有目标,只有4%的学生清楚地把目标写下来。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结果显示,当年写下目标的那些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那些没有写下目标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人职业战略规划,它不仅是一个职业选择问题,而且对大学生整个人生成功与否有着深远的影响。鉴于我国大学生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既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发掘潜能,提高竞争能力,又可以有效控制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无序性高流动状况。
一、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知识欠缺,主观不重视
长期以来,高校的各项工作主要围绕教学和科研进行,这无疑是对的,但很少关注职业生涯辅导,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政策、资金、设施、人员等方面投入很少,导致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理论的途径有限。另外,由于学生生活范围窄,社会经验少,对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要求了解不够深刻,他们当中不少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件费力而无用的工作,甚至错误地认为职业规划就是类似中小学生所写的新学期的打算,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给老师看的,没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根本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对自己未来人生和就业的意义。
(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方面:目标过高,不符合实际
调查发现,80%以上学生职业目标定位在“三大”和“三高”上,“三大”即大城市、大公司、大机关;“三高”即高收入、高福利、高职位。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地区、乡镇锻炼,也不愿到新兴行业、服务业、基层单位去工作。求职时,最关注的是眼前的薪金和福利待遇,而没有把发展空间或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放在第一位来思考,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为了留在大城市,不惜牺牲摆在面前的大好发展机遇,许多学生盲目地以考取许多没有职业相关性、目的性的职业证书作为未来发展的路径,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或者有多个毫无内在联系的职业路径。职业发展路径的模糊必然导致择业过程中的彷徨和无助,这直接影响到职业目标的实现。
(三)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方面:脱离专业,目标不清晰
值得肯定的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学生在校期间选择了兼职和假期打工。但90%以上的学生所从事的兼职工作都跟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相关联,大多数是做家教、业务员、促销员等;还有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其目的只是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多才多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职业规划性,漫无目的,随意而为,只注重量的积累,却无视质的提高。
(四)职业规划认识方面:自我定位模糊,专业认识不清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自己今后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以及适合怎样的岗位等问题,在认识上显得比较模糊。只有20%的学生能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学生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现在具备的条件与理想工作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甚至还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对此毫无意识,根本没有进行自我了解。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客观而理性的认识。接近75%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没有很清晰的概念,甚至对本专业的未来发展领域也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目前,所有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仍存在着教育内容不全面、教师队伍不健全、教育过程不连贯等问题,针对目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可构建“全面、全体、全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一)拓展教育内容,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教育的理念
学校在思想和政策上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应加强理论学习,使学生和教师都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讲授面试技巧、找工作的途径等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很广泛,不仅要进行观念层面的教育,而且要进行技术操作层面的教育,不仅要进行技巧方面的教育,而且要进行理念层面的教育。因此,职业规划教育应该自始至终地贯彻在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列入教育计划之中,并严格执行。目前所有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都存在“就业指导课就等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等同于面试技巧、就业信息等教育”这样一些错误的理念,存在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问题,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将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传导给学生,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甚至受益终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系统工程,是一项科学、系统、全面、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地、有计划地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第一,在新生刚入学,就要渗透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进行职业规划理念和意识的教育。如请高年级的学生代表讲述自身的规划和实施状况,请校企合作的企业专家来学校讲授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状况等,请教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性质、就业领域等进行教育,使学生从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接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第二,在整个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技巧、专业认知等教育。如加大投入引进合适的测评体系,尽早最大范围的让学生接受职业测评服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还可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结合专业理论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及就业去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其次通过完成专业课的理论作业、专业实训、专业见习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明确学生的职业志向。
第三,大学最后一年,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进行面试技巧、制作简历、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教育和服务。就业指导课教师讲授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就业技巧方面的内容,除招生就业部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服务外,全校教职员工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市场就业信息,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并为实施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努力。
第四,大学生毕业后,学校还应该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做好跟踪服务,以便总结教育经验,提升职业规划教育水平,为后来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积累经验,同时还能更好地掌握市场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三)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体教育的理念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体教育的理念,建设一支以专业教师为主、其他成员为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工作,从事规划教育的指导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一定的实践水平,这就需要通过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相结合、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队伍。以此为依托,在全校制度化、常规化地开展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同时,我们也要摈弃狭隘的观念,不能错误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是就业指导老师的职责,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每位员工除身教之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岗位和学科特点,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关于职业道德、人生观等内容,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及就业去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向,通过完成专业课的理论作业、专业实训、专业见习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明确学生的职业志向。
总之,通过构建“全面、全程、全体”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各高校就能克服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成长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职业生涯理论推出全新的理念,认为职业生涯不只是拥有一份职业,更是贯穿人生决定如何生活的过程。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和人生环境相结合,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进行测量、分析的基础上,再结合个体的兴趣、性格、能力和社会的实际情况等综合分析,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此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等行之有效的计划,进而采取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根据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人的成长发展初期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引导,对将来的职业成长乃至整个人生的成长都是重要的。
1953年美国耶鲁大学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项有关目标的调查,被调查的学生中10%的学生确认有目标,只有4%的学生清楚地把目标写下来。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结果显示,当年写下目标的那些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那些没有写下目标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人职业战略规划,它不仅是一个职业选择问题,而且对大学生整个人生成功与否有着深远的影响。鉴于我国大学生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既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发掘潜能,提高竞争能力,又可以有效控制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无序性高流动状况。
一、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知识欠缺,主观不重视
长期以来,高校的各项工作主要围绕教学和科研进行,这无疑是对的,但很少关注职业生涯辅导,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政策、资金、设施、人员等方面投入很少,导致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理论的途径有限。另外,由于学生生活范围窄,社会经验少,对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要求了解不够深刻,他们当中不少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件费力而无用的工作,甚至错误地认为职业规划就是类似中小学生所写的新学期的打算,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给老师看的,没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根本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对自己未来人生和就业的意义。
(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方面:目标过高,不符合实际
调查发现,80%以上学生职业目标定位在“三大”和“三高”上,“三大”即大城市、大公司、大机关;“三高”即高收入、高福利、高职位。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地区、乡镇锻炼,也不愿到新兴行业、服务业、基层单位去工作。求职时,最关注的是眼前的薪金和福利待遇,而没有把发展空间或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放在第一位来思考,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为了留在大城市,不惜牺牲摆在面前的大好发展机遇,许多学生盲目地以考取许多没有职业相关性、目的性的职业证书作为未来发展的路径,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或者有多个毫无内在联系的职业路径。职业发展路径的模糊必然导致择业过程中的彷徨和无助,这直接影响到职业目标的实现。
(三)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方面:脱离专业,目标不清晰
值得肯定的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学生在校期间选择了兼职和假期打工。但90%以上的学生所从事的兼职工作都跟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相关联,大多数是做家教、业务员、促销员等;还有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其目的只是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多才多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职业规划性,漫无目的,随意而为,只注重量的积累,却无视质的提高。
(四)职业规划认识方面:自我定位模糊,专业认识不清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自己今后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以及适合怎样的岗位等问题,在认识上显得比较模糊。只有20%的学生能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学生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现在具备的条件与理想工作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甚至还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对此毫无意识,根本没有进行自我了解。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客观而理性的认识。接近75%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没有很清晰的概念,甚至对本专业的未来发展领域也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目前,所有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仍存在着教育内容不全面、教师队伍不健全、教育过程不连贯等问题,针对目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可构建“全面、全体、全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一)拓展教育内容,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教育的理念
学校在思想和政策上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应加强理论学习,使学生和教师都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讲授面试技巧、找工作的途径等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很广泛,不仅要进行观念层面的教育,而且要进行技术操作层面的教育,不仅要进行技巧方面的教育,而且要进行理念层面的教育。因此,职业规划教育应该自始至终地贯彻在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列入教育计划之中,并严格执行。目前所有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都存在“就业指导课就等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等同于面试技巧、就业信息等教育”这样一些错误的理念,存在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问题,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将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传导给学生,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甚至受益终生。
(二)树立系统理念,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教育的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系统工程,是一项科学、系统、全面、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地、有计划地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第一,在新生刚入学,就要渗透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进行职业规划理念和意识的教育。如请高年级的学生代表讲述自身的规划和实施状况,请校企合作的企业专家来学校讲授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状况等,请教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性质、就业领域等进行教育,使学生从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接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第二,在整个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技巧、专业认知等教育。如加大投入引进合适的测评体系,尽早最大范围的让学生接受职业测评服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还可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结合专业理论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及就业去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其次通过完成专业课的理论作业、专业实训、专业见习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明确学生的职业志向。
第三,大学最后一年,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进行面试技巧、制作简历、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教育和服务。就业指导课教师讲授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就业技巧方面的内容,除招生就业部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服务外,全校教职员工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市场就业信息,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并为实施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努力。
第四,大学生毕业后,学校还应该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做好跟踪服务,以便总结教育经验,提升职业规划教育水平,为后来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积累经验,同时还能更好地掌握市场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三)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体教育的理念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体教育的理念,建设一支以专业教师为主、其他成员为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工作,从事规划教育的指导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一定的实践水平,这就需要通过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相结合、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队伍。以此为依托,在全校制度化、常规化地开展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同时,我们也要摈弃狭隘的观念,不能错误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是就业指导老师的职责,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每位员工除身教之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岗位和学科特点,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关于职业道德、人生观等内容,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及就业去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向,通过完成专业课的理论作业、专业实训、专业见习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明确学生的职业志向。
总之,通过构建“全面、全程、全体”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各高校就能克服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