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五个关键因素
发布时间:2015-10-04 14:53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实施“质量工程”,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依靠教学团队力量。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要注意集聚条件,换言之,就是要重视设置有效的团队目标,用科学的机制选才用人,培育和谐的团队文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多维的绩效评价体系等关键因素。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关键因素;建设条件
世间最宝贵、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科学的决策需要人来研究,周密的方案需要人来执行,执行中遇到的困难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解决。然而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和谐高效的团队。当下高校无论是教学、科研部门,还是行政管理、后勤服务领域,都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团队成员的相互信任与合作才能实现既定目标。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我们认为以下五个因素十分关键。
有效的团队目标
有效的团队具有一个大家都渴望追求且具有意义的目标,它能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提供动力,让成员愿意为它贡献力量。团队建设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即明确做什么,达到什么结果。
目标应是以时间为基础、可以衡量的、可达到的,能够用数据或事实来表示。目标如果太抽象就无法衡量,就会因不同的解释而造成误导。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首先要与系部团队成员进行充分研究,确定学期与学年度的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具体任务,注意在工作中为教学团队设置不同层次的挑战性目标。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正在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院校,那么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就应与其示范院校建设任务相统一,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教学团队应以专业(群)、课程(群)建设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平台,根据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学校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重点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方向,在既定的时间内把重点专业和课程建设成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国家重点专业和国家精品课程。以此为辐射源,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和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团队的目标制定后,还要根据团队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传递,即分解为能够进行绩效评价的阶段性目标、各课程组建设目标、团队各成员的个人目标等。
卓越的领军人物
在文化形成过程中,领袖人物的作用非常明显。一名优秀的团队领导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创新意识、组织能力强,具有亲和力,善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善于同团队成员沟通、调解内部冲突,能够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某一专业、某一课程建设的旗帜、先行者、向导与指挥者,在本行业的技术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教学效果优秀,教学成果突出,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教学团队带头人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应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方向,保持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领先水平。同时,应能结合学校办学实际,针对专业、课程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在组建教学团队伊始,首要任务就是选拔带头人,建立和完善团队带头人培养机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并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学校应支持和信任带头人,鼓励带头人自主组建教学团队,对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在物质、精神、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奖励,努力营造有利于带头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应帮助他们营造民主和谐、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团队合作氛围,激发教师之间充分交流和沟通的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团队成员知识、经验、技能等的不断增长以及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的迅速提升,进而实现“1+1>2”的团队效应。
和谐的团队文化
每个人虽然都是独立的生物和社会实体,但并不能孤立地存在,而需要在由人群构成的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依靠这个外环境,人们或抵御某种侵扰,或孕育某种思想,或协调完成某些活动。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而每个人又都是他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团队是指一定数量的、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以任务为导向,拥有共同的行为目标,能有效地交流与合作,并体现自治、民主、高效的原则,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积极协作、以追求集体的成功。
为营造和谐的团队文化,高职院校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作为教学团队领导者,要帮助团队成员树立较强的自我意识。教师个人应培养彼此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价值观。二是团队领导要注意处理好与校内、校外其他团队和行业企业的关系,为教学团队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使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实现学校文化、团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三是学校要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相互观摩、相互评鉴的活动和时间,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营造优秀的学校文化,使教师的工作由孤立的技术性工作转向进行专业探讨和追求。
良好的外部条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着的事物是相互制约的,任何事物既制约他物,也受他物制约,这种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总和,就是事物的“条件”。这些条件既是事物的制约因素,也是推动该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条件的集合。制约和动力因素构成事物发展的条件,它们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过程及阶段性特点等。
任何一个团队组织要生存发展,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需要提供办公场地和设施,需要日常运转经费。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不论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还是实习实训的开展都需要财力、物力、设备的保障。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财务、后勤、实习基地等部门单位的协同配合,而且有赖于不同系部、不同专业以及实习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首先,学校领导要给团队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需的人、财、物资源,如设立专项经费,给予团队成员外出学习培训、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购置教学设备等。其次,应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仅具有约束功能,同时也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学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团队的性质,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发挥每个队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团队的目标。
高职院校要注意在校内营造一个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情感流动、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想出成绩,尊重知识、承认差异、相互欣赏,适合各类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使教师在团队中达到实现自己、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目标。要营造这种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关键是看高职院校两级领导能否从根本上改善机关行政作风和服务态度,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多维的绩效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调动团队积极性、检验其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团队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绩效评价是一种目标管理,更是过程管理,许多环节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持续、闭环的管理系统。绩效评价还是一种改进式管理,注重信息的积累和分析,通过增加绩效沟通、绩效评价的频次,提高绩效反馈与改进的效果,不断纠偏并提高工作绩效。
应建立科学的多维度绩效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一要看教师个人绩效评价,主要指教师个人承担任务,完成业绩的程度;二要看团队目标的实现程度,强调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与团队层面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并根据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以业绩为核心,建立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三要看教师个体在团队业绩实现中的贡献及其对团队投入产出的大小;四要看团队的竞争合作意识及能力,体现团队发展的协调努力程度,培养和谐竞争合作关系和良好的团队意识。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注重权威部门及同行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及行业企业的评价。在评价的环节上,既要注重对团队建设终期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建设过程的阶段性监督和考核。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可以使团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进而确保团队建设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评价的导向上,既要注重团队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团队教学研究成果以及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评价。尽管教学团队有别于其他学术团队,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只是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也包括其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综合表征。可以说,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做支撑。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关键因素;建设条件
世间最宝贵、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科学的决策需要人来研究,周密的方案需要人来执行,执行中遇到的困难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解决。然而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和谐高效的团队。当下高校无论是教学、科研部门,还是行政管理、后勤服务领域,都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团队成员的相互信任与合作才能实现既定目标。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我们认为以下五个因素十分关键。
有效的团队目标
有效的团队具有一个大家都渴望追求且具有意义的目标,它能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提供动力,让成员愿意为它贡献力量。团队建设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即明确做什么,达到什么结果。
目标应是以时间为基础、可以衡量的、可达到的,能够用数据或事实来表示。目标如果太抽象就无法衡量,就会因不同的解释而造成误导。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首先要与系部团队成员进行充分研究,确定学期与学年度的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具体任务,注意在工作中为教学团队设置不同层次的挑战性目标。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正在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院校,那么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就应与其示范院校建设任务相统一,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教学团队应以专业(群)、课程(群)建设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平台,根据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学校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重点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方向,在既定的时间内把重点专业和课程建设成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国家重点专业和国家精品课程。以此为辐射源,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和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团队的目标制定后,还要根据团队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传递,即分解为能够进行绩效评价的阶段性目标、各课程组建设目标、团队各成员的个人目标等。
卓越的领军人物
在文化形成过程中,领袖人物的作用非常明显。一名优秀的团队领导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创新意识、组织能力强,具有亲和力,善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善于同团队成员沟通、调解内部冲突,能够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某一专业、某一课程建设的旗帜、先行者、向导与指挥者,在本行业的技术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教学效果优秀,教学成果突出,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教学团队带头人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应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方向,保持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领先水平。同时,应能结合学校办学实际,针对专业、课程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在组建教学团队伊始,首要任务就是选拔带头人,建立和完善团队带头人培养机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并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学校应支持和信任带头人,鼓励带头人自主组建教学团队,对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在物质、精神、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奖励,努力营造有利于带头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应帮助他们营造民主和谐、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团队合作氛围,激发教师之间充分交流和沟通的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团队成员知识、经验、技能等的不断增长以及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的迅速提升,进而实现“1+1>2”的团队效应。
和谐的团队文化
每个人虽然都是独立的生物和社会实体,但并不能孤立地存在,而需要在由人群构成的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依靠这个外环境,人们或抵御某种侵扰,或孕育某种思想,或协调完成某些活动。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而每个人又都是他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团队是指一定数量的、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以任务为导向,拥有共同的行为目标,能有效地交流与合作,并体现自治、民主、高效的原则,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积极协作、以追求集体的成功。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教学团队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的。美国成功学之父戴尔·卡耐基曾提出,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个人的能力,85%源于自己与他人的合作。建设教学团队,由不同学术背景与心智模式的教师组成的教学群体,能够做到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文人相轻”的传统劣习的影响,以及教师工作相对独立的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相互合作往往比较缺乏。据研究,教师对待合作的态度表现出两种典型倾向:一是拒绝合作,单兵作战;二是虚假合作,也就是建立被动的、接受指令性的工作联系,很少有自愿的或自然状态下的合作。因此,教学团队的建构不仅是一个技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过程,教学团队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团队内部是否和谐、成员之间能否和谐共处。
为营造和谐的团队文化,高职院校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作为教学团队领导者,要帮助团队成员树立较强的自我意识。教师个人应培养彼此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价值观。二是团队领导要注意处理好与校内、校外其他团队和行业企业的关系,为教学团队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使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实现学校文化、团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三是学校要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相互观摩、相互评鉴的活动和时间,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营造优秀的学校文化,使教师的工作由孤立的技术性工作转向进行专业探讨和追求。
良好的外部条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着的事物是相互制约的,任何事物既制约他物,也受他物制约,这种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总和,就是事物的“条件”。这些条件既是事物的制约因素,也是推动该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条件的集合。制约和动力因素构成事物发展的条件,它们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过程及阶段性特点等。
任何一个团队组织要生存发展,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需要提供办公场地和设施,需要日常运转经费。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不论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还是实习实训的开展都需要财力、物力、设备的保障。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财务、后勤、实习基地等部门单位的协同配合,而且有赖于不同系部、不同专业以及实习实训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首先,学校领导要给团队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需的人、财、物资源,如设立专项经费,给予团队成员外出学习培训、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购置教学设备等。其次,应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仅具有约束功能,同时也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学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团队的性质,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发挥每个队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团队的目标。
高职院校要注意在校内营造一个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情感流动、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想出成绩,尊重知识、承认差异、相互欣赏,适合各类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使教师在团队中达到实现自己、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目标。要营造这种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关键是看高职院校两级领导能否从根本上改善机关行政作风和服务态度,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多维的绩效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调动团队积极性、检验其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团队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绩效评价是一种目标管理,更是过程管理,许多环节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持续、闭环的管理系统。绩效评价还是一种改进式管理,注重信息的积累和分析,通过增加绩效沟通、绩效评价的频次,提高绩效反馈与改进的效果,不断纠偏并提高工作绩效。
应建立科学的多维度绩效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一要看教师个人绩效评价,主要指教师个人承担任务,完成业绩的程度;二要看团队目标的实现程度,强调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与团队层面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并根据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以业绩为核心,建立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三要看教师个体在团队业绩实现中的贡献及其对团队投入产出的大小;四要看团队的竞争合作意识及能力,体现团队发展的协调努力程度,培养和谐竞争合作关系和良好的团队意识。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注重权威部门及同行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及行业企业的评价。在评价的环节上,既要注重对团队建设终期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建设过程的阶段性监督和考核。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可以使团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进而确保团队建设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评价的导向上,既要注重团队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团队教学研究成果以及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评价。尽管教学团队有别于其他学术团队,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只是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也包括其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综合表征。可以说,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做支撑。
下一篇: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新评估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