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及效果浅析
发布时间:2015-10-04 14:54
论文摘要: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了推行工学结合的效果与动因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提高工学结合实施效果的思路与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动因;效果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而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主要特色。但在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企业对校企合作不够积极,使得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制约了工学结合的有效进行等。正确理解工学结合的内涵、特征,分析工学结合的动因与效果的关系,有助于解决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学结合的实施效果。
工学结合的内涵及特征
国内学者对工学结合的内涵及本质理解有所不同,但不外乎认为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制度”、“一种管理结构”、“一种助学举措”和“一种工作探索”等。而笔者认为,工学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是指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密切合作,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合理地组织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另一部分时间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实质是产学结合,其本质特征是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环境及资源优势,有计划地使校内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教学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至企业工厂,使理论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由企业、学校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开展工学结合的优势可以归纳为:(1)扩展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资源。学校可以有效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培养人才,将教学由学校延伸到企业。(2)扩展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3)增进了社会和谐,实现多方共赢。开展工学结合,可使学校的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多方共赢。
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高职院校的主观愿望和现实诉求,可将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归纳为四个方面:
教学需求驱动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它要求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职业素养等。通过工学结合,可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导向驱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在工学结合中,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际中,与企业“面对面”,毕业后相对比较容易获得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以直接检验职业院校面向就业市场办学的水平,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提供直接依据。就业导向驱动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工学结合,能更好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资源扩张驱动随着职业教育规模扩张,教学设施、师资、场地等方面的明显不足成为当前制约职业教育继续扩大办学规模的瓶颈。开展工学结合,可以有效地利用企业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场地资源对学生进行真实工作场景的综合技能训练,扩展学校的教育资源。
学费补充驱动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企业为学生支付相应的报酬或补贴,并以这些补贴支付或抵顶相应的生活与学习费用,这就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学费补充驱动。这种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学生,对贫困家庭子女来说,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报读职业院校的愿望会有所提高,职业院校的生源空间也会因此而扩大。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动因
事实上,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无论从主观愿望还是客观需求上来讲,企业都有参与教育合作的现实诉求。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种种驱动因素,可以将其归纳为三种:慈善动机、个体动机和集体动机。
个体动机作为企业,与学校合作就希望有所收益,个体利益的驱动就是个体动机。在工学结合中,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延伸和扩展。同时,政府为了推动工学结合,实行鼓励支持政策,企业可以得到许多优惠,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个体动机应该是一个主要动机。
集体动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于企业和学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企业,不仅应该向学生提供真正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同时还应为学校提供市场信息,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教学计划的实施,与学校形成一个教育共同体,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是集体动机。当工学结合发展到一定阶段,集体动机将成为主要动机。
工学结合效果与动因的关系
开展工学结合可以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多方共赢,有利于社会和谐。但是,从目前推行的效果来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而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热情高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投入与成效的比值并不理想。
(一)学校和企业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不同,使得学校与企业开展工学结合的驱动力并不对等,形成校企合作“一厢情愿”、“结而不合”的实际状况
工学结合中的校企合作涉及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而企业和学校各自有不同的运营方式,因此,要建立一种稳定融洽的合作关系并不容易。前面我们提到,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驱动力汇聚在一起使得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愿望来得非常强烈,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在目前条件下显得非常微弱;另外,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中,社会和家长往往只关注学校,高职院校是工学结合改革成败的被问责主体,而企业则可以相对轻松地游离于人们的问责之外。这样,高职院校在开展工学结合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在进行校企合作时,来不及考虑企业的需求动机,往往“一厢情愿”,使得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影响工学结合的推行效果。
(二)没有充分激发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动因,影响了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工学结合的实施效果
如上所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动机有三种动机类型:慈善动机、个体动机和集体动机。目前,由于我国的工学结合的社会条件还不成熟,企业对工学结合的意义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动机尚停留在较低层次,集体动机非常微弱;同时,大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个体动机,所以,凸显出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工学结合的实施效果。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提高工学结合的实施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校层面。学校是工学结合的实施主体,但不能急于求成。要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高质量人才;同时应为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使企业在合作中受益,激发企业的个体动机,吸引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这样工学结合才能深入,实施效果才能提高。(2)企业层面。作为企业,对工学结合应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把个体利益放在首位,也不能把校企合作仅仅作为一种助学举措,而应把它看作一种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企业的集体动机,使校企合作走出困境,体现工学结合的优势特征,实现多方共赢。(3)政府层面。作为政府,应积极宣传、正确引导,为校企合作创建良好的外部条件,推动校企合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如出台一些鼓励政策,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制定详细的实施意见,激发企业及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特别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促使校企双方形成稳定与融洽的合作关系,以此推动工学结合有效进行。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动因;效果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而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主要特色。但在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企业对校企合作不够积极,使得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制约了工学结合的有效进行等。正确理解工学结合的内涵、特征,分析工学结合的动因与效果的关系,有助于解决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学结合的实施效果。
工学结合的内涵及特征
国内学者对工学结合的内涵及本质理解有所不同,但不外乎认为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制度”、“一种管理结构”、“一种助学举措”和“一种工作探索”等。而笔者认为,工学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是指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密切合作,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合理地组织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另一部分时间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实质是产学结合,其本质特征是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环境及资源优势,有计划地使校内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教学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至企业工厂,使理论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由企业、学校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开展工学结合的优势可以归纳为:(1)扩展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资源。学校可以有效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培养人才,将教学由学校延伸到企业。(2)扩展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3)增进了社会和谐,实现多方共赢。开展工学结合,可使学校的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多方共赢。
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高职院校的主观愿望和现实诉求,可将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归纳为四个方面:
教学需求驱动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它要求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职业素养等。通过工学结合,可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导向驱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在工学结合中,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际中,与企业“面对面”,毕业后相对比较容易获得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以直接检验职业院校面向就业市场办学的水平,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提供直接依据。就业导向驱动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工学结合,能更好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资源扩张驱动随着职业教育规模扩张,教学设施、师资、场地等方面的明显不足成为当前制约职业教育继续扩大办学规模的瓶颈。开展工学结合,可以有效地利用企业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场地资源对学生进行真实工作场景的综合技能训练,扩展学校的教育资源。
学费补充驱动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企业为学生支付相应的报酬或补贴,并以这些补贴支付或抵顶相应的生活与学习费用,这就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学费补充驱动。这种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学生,对贫困家庭子女来说,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报读职业院校的愿望会有所提高,职业院校的生源空间也会因此而扩大。
(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动因
事实上,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无论从主观愿望还是客观需求上来讲,企业都有参与教育合作的现实诉求。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种种驱动因素,可以将其归纳为三种:慈善动机、个体动机和集体动机。
慈善动机在工学结合初期,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职业教育中应扮演的角色,大多企业将与学校的教育合作当作是一种助学举措,是一种善举。在校企合作初期,这种动机不能忽视。
个体动机作为企业,与学校合作就希望有所收益,个体利益的驱动就是个体动机。在工学结合中,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延伸和扩展。同时,政府为了推动工学结合,实行鼓励支持政策,企业可以得到许多优惠,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个体动机应该是一个主要动机。
集体动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于企业和学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企业,不仅应该向学生提供真正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同时还应为学校提供市场信息,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教学计划的实施,与学校形成一个教育共同体,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是集体动机。当工学结合发展到一定阶段,集体动机将成为主要动机。
工学结合效果与动因的关系
开展工学结合可以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多方共赢,有利于社会和谐。但是,从目前推行的效果来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而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热情高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投入与成效的比值并不理想。
(一)学校和企业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不同,使得学校与企业开展工学结合的驱动力并不对等,形成校企合作“一厢情愿”、“结而不合”的实际状况
工学结合中的校企合作涉及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而企业和学校各自有不同的运营方式,因此,要建立一种稳定融洽的合作关系并不容易。前面我们提到,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驱动力汇聚在一起使得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愿望来得非常强烈,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在目前条件下显得非常微弱;另外,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中,社会和家长往往只关注学校,高职院校是工学结合改革成败的被问责主体,而企业则可以相对轻松地游离于人们的问责之外。这样,高职院校在开展工学结合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在进行校企合作时,来不及考虑企业的需求动机,往往“一厢情愿”,使得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影响工学结合的推行效果。
(二)没有充分激发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动因,影响了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工学结合的实施效果
如上所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动机有三种动机类型:慈善动机、个体动机和集体动机。目前,由于我国的工学结合的社会条件还不成熟,企业对工学结合的意义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动机尚停留在较低层次,集体动机非常微弱;同时,大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个体动机,所以,凸显出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工学结合的实施效果。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提高工学结合的实施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校层面。学校是工学结合的实施主体,但不能急于求成。要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高质量人才;同时应为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使企业在合作中受益,激发企业的个体动机,吸引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这样工学结合才能深入,实施效果才能提高。(2)企业层面。作为企业,对工学结合应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把个体利益放在首位,也不能把校企合作仅仅作为一种助学举措,而应把它看作一种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企业的集体动机,使校企合作走出困境,体现工学结合的优势特征,实现多方共赢。(3)政府层面。作为政府,应积极宣传、正确引导,为校企合作创建良好的外部条件,推动校企合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如出台一些鼓励政策,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制定详细的实施意见,激发企业及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特别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促使校企双方形成稳定与融洽的合作关系,以此推动工学结合有效进行。
下一篇: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创新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