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改革重在探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职业院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程的薄弱环节。要提高学生的讲演能力以适应高度社会化的经济发展,基于对现状的分析,并结合职校语文教材特点和教学实践,可以从七个方面探索通过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讲演能力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语文;讲演能力;自信心
讲演又名演讲,是面对听众集中阐述某个问题的一种说话形式。讲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讲”,用话语表达思想;二是“演”,用表情、姿态、手势即用态势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一场好的讲演具有振聋发聩和催人奋进的鼓动作用与宣传效果。讲演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毋庸赘述,小到面对纠纷能息事宁人,中到结交朋友、求职面试、岗位竞聘,大到竞选总统元首,都需要成功的演讲。
讲演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高职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许多教师通过讲演这一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育效果。然而,如何将演讲提高到培养人才素质这一高度,提高到发掘内在功效这一理性层次,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听、说、读、写间缺少沟通,目前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对“说话”的培养越来越漠视。其实,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绝不能任意分割。
“讲演”这一活动形式正逐渐赢得高职学生的青睐,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为:(1)不敢说。很多高职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严重不足,又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缺少与人交流的经验,有的甚至患有社交恐惧症,不敢在人前大声说话。(2)不爱说。许多学生受“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的思想影响,认同“祸从口出”的古训,不爱在人前大声说话。(3)不会说。不少高职学生从小是“留守儿童”,缺少交流,不少学生只会回答“是”与“否”,甚至用“点头”和“摇头”来表示。(4)不善说。有些学生虽能说出只言片语,但词不达意,说话时非常紧张。由于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使得高职学生不善言辞的状况愈演愈烈。
如何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找到一条既培养写作能力,又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途径呢?通过讲演,可以架筑起一座“说”与“写”的桥梁,能够兼顾能力培养与应付考试。可采取以下步骤。
统一思想
首先,明确培养“说”的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有可能影响语文整体能力。其次,从现代人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角度教育学生,告诉学生通过讲演可以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记忆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有序训练
形式训练从易到难指导学生讲演前要作好预测,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应急准备,指导学生快速进入讲演状态。特别是在外观仪态上予以明确的要求:整洁得体的仪表、落落大方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动作、轻快稳健的步姿、精神饱满的站姿、谦虚大度的鞠躬、炯炯有神的正视、热情亲切的环视。教育学生既不能迎合某些人的口味,醉心于搞一些低级庸俗的“噱头”,也不能脱离听众,高踞于听众之上。讲演是放大了的自然的讲话,讲演者必须学会大声说话,做到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相关教材集中讲评从趣味入手,实现“敢说”。先让学生讲述简单的笑话、寓言等,只要表述清楚、语言通顺即可,并且应着重表扬学生的可取之处。例如,一学生复述小学课文寒号鸟的故事,学生纷纷说出其不足,但笔者却说:“寒号鸟偷懒贪玩,结局很惨,这位同学提醒了我们,这多么及时!”从此,这名学生信心大增。再将经典的讲演性课文,如《最后一次讲演》、《少年中国说》、《反对党八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文章进行集中讲评,向学生讲解讲演是如何采取比喻、排比、夸张、对偶、反复、设问等修辞手法来提高效果的;讲演是如何贯穿小说般的形象,汇聚戏剧般的冲突,融注诗歌般的激情,穿插相声般的幽默,使讲演者的情感选择张弛有致、情理交融、思想深邃,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鼓动性。在讲演性课文的集中讲评中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懂得怎样产生激情,怎样与听众进行感情交流,怎样打动听众。
掌握方法写好讲稿将常规讲演稿的写法教给学生,让他们懂得如何写讲演稿。(1)开头形式:开门见山,导入主题;介绍情况,说明根由;发出疑问,引入思考;引用名言,据此发挥。(2)要有明确的主题,或支持、或反对,旗帜鲜明。它融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寄情于理,寓理于事,真实典型,充分而新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要能举事明理。(3)结尾方法:概括全篇,画龙点睛;抒情议论,深化主题;引用警句,振聋发聩;提出问题,引人思考。结尾要简短有力、隽永有味,让听众回味无穷。切忌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既要掌握常见写法,更要重视胸中激情,情在其中然后才能言表于外,才能以一腔真情和诚意来感染和打动听众,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是给什么人看的,给什么人听的”。指导学生写主题鲜明、见解新颖的讲演稿,针对听众的不同心理愿望,摸准心理打动听众。例如,清末戊戌维新的重要人物梁启超有段时间应各学校和团体之邀,作了二十多场讲演,没有一次题目是相同的。
体验感受,锻炼胆量要求学生自己收集资料,撰写讲演稿,一方面,可使学生拓展视野,激发讲演的动机和兴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从“要我讲”转变到“我要讲”,激发兴趣。可安排学生两人为一组,相互盯住对方,进行眼神练习;两行对立成队,每人从人墙中穿行,学会在人群中表现眼神,克服自卑,充满自信地面对大众。还可以运用“空白联想法”,如遇到省略号,要求学生补充;“情景转换法”,如学习《海南的冬天》中的“阳光和煦,草木苍翠,水波闪闪,百花争艳”等内容时,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北方的冬天;“同义变通法”,如同仿句练习,譬如看到描写长城的内容,就可以仿说黄河。
师生点评,不断提高笔者利用每节课开始的三五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讲演,讲演结束后,教师就仪表仪容、表情传达、内容选择、语速语调等方面加以点评,同时,也请一些学生加以点评。这种做法也可以贯穿于阅读训练之中,如引导学生分析并表达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用的“争”字,朱自清“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用的“闹”字有什么好处。
体验成功,观摩学习经过引导,学生反响热烈,积极踊跃上台讲演,讲演前充分准备,讲演时感情充沛,真情自然流露,不徐不疾,不温不火。这其中涌现出了不少讲演苗子,他们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还获了奖。其他学生又从这些获奖学生身上汲取了力量,增强了信心。
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笔者遵循由易而难的原则,分三个步骤加以训练:第一步专题演讲。首先自己写稿准备,即自定专题;其次分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医药等专题,学生可以事前准备材料,在讲演前抽签决定专题。第二步论辩,通过论辩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第三步即兴讲演。这样,逐步提高了训练难度。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才能鼓励学生消除心理负担,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总之,讲演很好地沟通了“说”和“写”,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语文教学中讲演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这是一项不容懈怠而又需要循序渐进的工作。
上一篇:对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