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汽车专业课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任务设计原
论文摘要:以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例,阐明了开展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任务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论文关键词:汽车专业;职业任务驱动;任务设计原则;教学模式
随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相关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合格的汽车维修人才短缺。尽管我国各个教育层次的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专、技校和职业中学等纷纷开设与汽车相关专业,每年有很多汽车专业毕业生,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原因是汽车专业教学不能很好地与就业市场衔接和匹配,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技能需求脱节,未能很好地与企业各岗位的职业任务相结合,没有跟上技术更新步伐,导致产品与客户需求之间的距离愈来愈大。之前许多职业院校大力推行的一体化模块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与实践岗位不适应的问题,如课程体系学科化,教学内容理论化,忽视了企业之间规模、条件、工作过程、工作情境的差异,淡化了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人才培养难以实现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轨。为此,近两年一些职业院校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改革——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
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简介
任务驱动型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wWW.lw881.com而“职业任务驱动”是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将任务与职业岗位工作挂钩,更强调适应岗位工作需要这一教育目标,更强调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并考虑到企业差异性而专注于职业核心任务。在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中,教学要求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任务之中,因而任务的合理确定十分关键。
任务设计的原则
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任务要有连贯性任务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及能力范围,学生以现有的知识结构应能顺利完成任务。任务的提出最好有连贯性、综合性,能承前启后,应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和即将学的知识综合进去,使学生既学到新知识,又复习旧知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综合运用新旧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冷却系主要部件的检修为例,可以设计子任务“桑塔纳ajr型发动机节温器的拆装与检修”。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冷却系大小循环、节温器的结构功用等知识,把新旧知识通过这个任务串接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形成知识链。而不是让学生看完教师的示范操作后机械地拆装与检修,以致检修完还搞不清节温器到底有何作用。
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和已有基础的不同,设计任务时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尽量让所有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布置任务时最好能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任务层次。基础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完成,这类任务规定了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主题、任务要求,教师给出样例或示范演示,学生照着自主完成。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去完成提高任务,这类任务具有延伸扩展性,可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这样可以在不分班教学的前提下实现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有效解决分班分层次教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传统点火系”的教学,关于检测可以设计“点火线圈的检测”、“火花塞的检测”、“分电器的拆检”等基础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在教师示范后都能独立完成。另外设计提高任务“传统点火系接线”,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完成,教师只提供指导,不做示范操作。
应结合生产实践设计任务时应尽量结合汽修企业的生产实践,能反映企业技术进步,避免设计出不切实际的、概念化的任务。例如,在讲《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课中的“硅整流发电机”时,关于发电机的检修,通常的教法是先将发电机实物分解,然后分成转子、定子、整流管、电刷组件四部分分别检测,但实际维修过程中多是采用就车检测。开展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在设计任务时,就可设计“发电机的就车检测”这一任务,而不要设计成总任务“发电机的检测”,子任务1“转子的检测”,子任务2“定子的检测”,子任务3“整流管的检测”和子任务4“电刷组件的检测”。这样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要涵盖本专业工种的鉴定标准职业教育受技能考核鉴定标准的约束,学生必须考取相应工种的等级证书,故只能在鉴定标准与实际能力需求两者间找结合点,在涵盖鉴定标准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如汽车维修中级工实操考核项目之一是传统点火系的故障诊断。但传统点火系目前几乎被淘汰了,现代汽车都采用电子点火。鉴于这种情况,设计任务时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这一知识点,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解、分析及应用综合能力的培养。如设计任务:“……缸不工作故障诊断”,通过这个任务,学生首先要分析故障是出在低压电路还是高压电路,若分析出问题在高压电路后,接着进一步找出是高压电路的哪个部分出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运用之前学过的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结构作用等知识来判断故障和排除故障,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加强专业课程整合,增强教学效果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实现课程整合。以《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中的点火正时的调整为例,可以联系《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课中的分电器——真空式和离心式点火提前机构,把点火提前角的调节与发动机点火正时的调整进行整合。这样的好处是能使学生体会到汽车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应注意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职生全国平均就业率达到95.8%。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的“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甚至供不应求。然而,相关研究资料也显示,中职生高就业率中隐藏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中职毕业生普遍表现出就业稳定性差,“跳槽”频繁,不讲诚信,盲目随从。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职生职业素质缺乏。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与职业技能。其中职业技能是显性的,通过学习和培训容易获得,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属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范畴,是隐性的,学生难以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而恰恰是这部分素质支配和调控了人的全部的职业行为,直接决定了员工自身发展潜力和成功的可能。因此,职业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应当是学生隐性素质的培养。然而,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来完成这项任务显然是不够的,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纸上谈兵,抱之以轻视、不以为然的态度,教育效果不明显。如果能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汽车专业课职业任务驱动型教学中,设计任务时可考虑隐性素质教育的渗入。可模拟职业岗位工作情境,设定职业岗位任务(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按照企业生产要求让学生完成岗位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奉献精神。
近几年,笔者在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渐深入应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任务的设计也日渐成熟,辅以科学的任务实施评价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2006级汽修班、2007级汽修班、2008级汽驾班的《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考核结果来看,合格率分别为72%、80%、90%,优秀率(85分以上)分别为11%、18%、28%,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满意度分别为70%、80%、93%。笔者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完善“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争取获得更好的教学成绩。
上一篇:试论中职会计诚信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