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自主创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存在于大学生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微观、宏观两方面提出促进自主创业的机制构建。
关键词:自主创业;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创业机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求是》杂志发表一篇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中提到,“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不仅他本人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础,他的家庭也会因此陷入困境。一个社会如果失业率过高,就很难保持和谐稳定,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不仅仅保障的是单个的家庭的稳定,更重要的能够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谐进步。
一、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相对其他国家有着更重的就业压力,据统计,2007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500万、560万、612万,而2010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630万,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各项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经济开始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导致了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和就业困难。
河南省2010年有41万普通高校毕业生、22万普通中专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总数将达到63万人,将比09年增加12万人。根据2009年的调研数据,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河南只有1.5%。
二、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各地政府部门、部分高校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仍令人堪忧。
(一)主观因素
就大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龄、阅历与知识等方面的原因,在几年的时间内,大学生自身还不能突破知识、经验、心态、技术与资金等方面的阻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
首先,有创业激情,但心理准备不足。从创业失败的情况看,许多大学生创业热情很高,但缺乏吃苦和坚持不懈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受年龄及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对创业风险没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对可能遭遇到风险和失败的必要准备。并且,大学生创业时如果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其次,有创业兴趣,但知识水平限制。创业需要企业注册、管理、市场营销与资金融通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了解甚少,在缺少相应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创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也将处于劣势。大多数创业者在实际操作中无法把自己的知识与所创事业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利用所有知识。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眼高手低,当创业计划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无异于纸上谈兵。
再次,有创业优势,但缺乏创业经验。亨利?福特曾说:“任何人只要做一点有用的事,总会有一点报酬,这种报酬是经验,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人家抢不去的东西。”由此可见,经验对于创业者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意义。虽然现在的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知识面,然而大学生毕竟身处校园,受年龄和相应学识的限制,创业过程中很多人只会“纸上谈兵”,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知识,难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也就无法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有创业准备,但缺乏创业资金。资金不足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创业的首要难题。大学生很难有足够的创业资金,从社会上融资或获取无息及贴息贷款是必然选择。但是大学生一种是急于获得资金而不惜贱卖技术,另一种是过于珍惜技术而不肯做出适当让步。对于初期的创业者来说,应引入一些真正有实力,能提供增值性服务与创业者理念统一的投资者,哪怕要暂时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如果没有广阔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
(二)客观因素
除了大学生自身决定创业不足的内因外,现行的大学生创业还存在一些外在问题。
第一,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我国大学几乎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大学生大多通过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来接触创业。并且,大学毕业生基本不知道或忽视创业教育的作用,很多人对创业教育的字眼感到陌生,很难把创业跟教育联系起来,因为创业更多的是一种实践,他们只是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开设跟创业相关的课程。有些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和结识工商界精英,竞赛结束之时也便失去了创业兴趣。
第二,缺乏成熟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与外国成熟又完备的创业环境相比,我国现在的自主创业环境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政府官员服务意识不强。因此,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等多方面都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另外,传统社会观念阻碍也是创业环境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舆论影响下,许多大学生即使有创业打算,也不敢去付诸实践。
第三,缺乏企业的支持。据网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仅有5%左右的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些企业大多是三资企业,且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而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吸纳75%以上从业人员的中小企业,却很少对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即使去实习,也大多去打杂。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的构建
(一)微观层面
首先,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并且,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其次,在实践技能上,大学生可以先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或者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最后,大学生创业者平时应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创业前,可以先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一段时间,通过这个平台,为自己日后的创业积累人脉。并且,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从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业能力,也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
(二)宏观层面
1、学校角度
第一,广泛开展创业教育。高校应主要针对创业基础、实务知识和创业选择的培训与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具体来说,各高校可以根据相关的专业进行的布置,每个专业下面可分不同的创业方向或类别,学生在选择中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或组织学生创业实践等活动,通过一组学生的共同讨论设计,从创业项目的选择、调研、可行性分析到流程的设计、职能的划分,完成对于整个企业运作的设想,最终提出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和锻炼。第二,大力建设创业基地。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引导和鼓励具有一定技术专长和项目的大学生进入园区创业,享受园区的有关优惠政策,促进知识成果的转化。并引导和鼓励企业家及企业广泛参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切实的帮助,弥补大学生创业中的一些不足。
2、国家角度
首先,完善相关的创业政策。拓展创业融资渠道,可通过政府、银行、社会三条渠道提供小额贷款或筹集创业资金,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的不足部分提供支持。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实际创业基础,在其自主创业初期,颁布对企业地址注册放宽、注册手续和管理费用减免,或初期免税等优惠政策,并尽可能地提供优质服务。其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是一个系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国家政府的扶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肯定、高校教育理念的更新、公众就业观念的转变、新闻媒体的宣传、大学生的自身努力等等因素是创业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网新闻中心对3423名青年进行了在线调查显示,70.8%的青年一直都在考虑创业,59.3%的人确信目前中国的社会环境适合创业。
总之,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自主创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鼓励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高校要大力实施创业教育,并与企业、研究机构等携手合作,建立起多方参与、立体开放、相互支持的创业教育平台,而作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本人,则需要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丰富自身多元化的素质,为将来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国文.创业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向江洪.创业教育的课程化设计[j].长沙: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徐萍平,杨海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想与实践[j].科研管理,2005,(6).